高中英语教师阅读课评价素养研究
A Study on Reading Class Evaluation Literacy of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DOI: 10.12677/ae.2024.146973, PDF, HTML, XML, 下载: 11  浏览: 31 
作者: 陈 兰: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英语教师评价素养提升高中英语阅读English Teacher Evaluation Literacy Improve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摘要: 教师评价素养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都密不可分。高质量教育必然离不开教师评价素养,教师评价素养也必须在高质量教育中得以提升。本文在介绍教师评价素养概念的前提下,基于对高中英语教师阅读课的观察,研究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现状并进行成因分析,为提升教师评价素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Abstract: Teacher evaluation qu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er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 learning performance. High quality educ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eacher evaluation quality, and teacher evaluation quality must also be improved in high quality education. On the premise of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teacher evaluation literacy,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reading clas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evaluation literacy,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eachers’ evaluation literacy.
文章引用:陈兰. 高中英语教师阅读课评价素养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6): 559-56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6973

1. 引言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指出改革教师评价,培育教师评价素养,提升教师评价能力,要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1]

评价素养之所以重要是由于三个原因:一是评价是大多数教育体制的共同特征,二是评价是了解教育文献、资源的需要,三是评价使教师能够与同伴或外界交流课堂教学效果。成为有效教师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提高评价素养,或提升评价能力并把学习目标转变为评价活动,反映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成就[2]。由此出发,高中英语教师的阅读评价素养的社会重要性如下:(1) 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技能之一,而阅读评价素养则是衡量教师是否能有效指导学生阅读的重要标准。(2) 阅读评价素养不仅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能力,更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具有优秀阅读评价素养的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3) 高中英语教师的阅读评价素养对于推动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准确阅读评价,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从而提供更加公平和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有助于缩小教育差距,提高教育质量。

虽然教育评价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但在高中英语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素养仍然普遍较低,不少高中英语教师忽视评价素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不怎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评价素养,导致教师在教学时只追逐分数和升学率,教学效果检测时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鉴于此,本文针对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师评价素养现状提出提升教师评价素养的对策及建议。

2. 教师评价素养的概念界定

“教育评价”(Education Evaluation)是由教育评价之父美国教育家泰勒(Ralph Tyler)在其著名的“八年研究”(1933~1940)报告(《史密斯一泰勒报告》)中,首次提出并正式使用的概念。泰勒认为“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测定教育目标在课程和教学方案中究竟被实现多少的过程”。泰勒的教育评价思想为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现代教育评价学就是在泰勒理论的基础上诞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

“评价素养”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蒂金(Stiggins),他认为评价素养是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是所需的知识和技能[4]。后来随Inbar-Lourie三维模型的提出,即为什么评(why)、评什么(what)、如何评(how) [5],各学者开始把研究转向教师评价素养领域,使得教师评价素养得以重视。国内学者如林敦来对教师评价素养做出了解释,他指出,英语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会以不同的目的和角色参与设计、实施、解读、使用和汇报语言测评数据,其背后的知识基础被概念化为测评素养(Assessment Literacy) [6]。学者廖善平认为教师评价素养,亦称“教师教学评价素养”,是指教师所拥有的关于评价活动诸领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相关理念[7]。基于各学者的理论综合分析和见习课堂观察,本文认为教师评价素养(Assessment Literacy)就是教师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设置相关的活动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在此评价行为中所运用的相关知识,其中包含评价理念、评价知识、评价能力、评价态度、评价实践。评价理念是指教师要知道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何而评,以及评价在教育教学中能发挥什么作用;评价知识指教师要了解有关评价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掌握各种评价工具和技术的运用;评价能力是指教师评价学生的能力,包括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运用各种评价工具和技术的能力;评价态度包括对评价本身和评价对象保持客观、公正和负责的态度;评价实践是指教师要将评价理念和原则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并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评价素养。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授课好,也要评价好,评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价素养也是教师必须所掌握的专业素养之一,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反馈,教师都应该有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明白为什么评?评什么?怎样评?谁来评?等一系列问题,当然,教师还要把评价落地,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评价,才能高效检验教学成效,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只有评价到位,教育教学才能到位,否则,只能是打着评价的“幌子”在教学实践中“招摇撞骗”,最后教学必然贴上分数化、形式化的标签。

3. 高中英语教师阅读课评价素养现状

本人选取了线上线下6堂高中英语阅读课,其中3堂为线上优质公开课,3堂为线下随堂课,从线上线下的角度去分析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因此本文具有一定可借鉴性。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所有的阅读课都是采用常规阅读课PWP教学模式,并对教师的活动设置做了分类,在Warming的导入环节,线上3堂公开课均采用视频导入,线下两堂分别是采用的回顾旧知识和学生朗诵,另1堂没有设置导入。在Pre-reading环节,线上的三堂英语阅读公开课都设置了predicting,而线下只有一节涉及,然而,线上和线下的都没有涉及setting the same环节,紧接着Skimming环节,线上的3堂阅读课都涉及到,线下只有两堂课涉及到,然后Scanning环节,线上的三堂课都涉及到,线下只有一堂课涉及到。在while reading环节,线上和线下的三堂阅读课都采用intensive reading精读法,采取每段分解法,然后每段读完后设置选择题和填空题来掌握本段的知识内容,设置的题目都是围绕文章内容。在Post reading环节,线上3堂公开课,其中有两堂为retelling和role play,还有1堂是小组讨论;线下的3堂课分别为有两堂是练习题,还有1堂由于在While-reading环节花费时间太多导致没有时间进行post-reading。在Summary环节,线上的3堂公开课分别有,两堂是教师总结,1堂为学生总结;而线下的3堂阅读课,有两堂是教师总结,还有1堂是时间到了,然后没有summary环节。

总体情况发现线上的3堂公开课,相较于线下随堂课来说,设置的活动类型相对全面一些,时间也比较合理,但是给人明显感觉提前演练过,课堂衔接得比较好,学生问答问题也是准确无误,但是教师设置的问题也只是常见的活动,如设置选择题预测文章中心思想,或者判断题理解文章细节。线下的三堂课,教师在导入环节主要是视频导入,甚至是无导入,直接复习上堂课知识再衔接新知识,在活动时间安排上,相对而言不太合理,有些环节时间过长,导致其他环节没有涉及到,如在常见While-reading的活动太多,导致Post-reading没有时间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是结合高考考点,大多数时候教师重在知识讲授。

根据线上线下教师活动的设置,发现教师的活动设置主要围绕文章内容本身,以理解课文知识为教学目标,没有做太多的扩展,教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没有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相结合。教师在授课方面经验丰富,能精准把握重点与难点,但是教学评价无论是评价内容还是评价手段都比较单一,如评价方式主要是以课后练习题来检测学生受否掌握所学知识,仅是练习题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活动形式是单调的,枯燥的,没有创新的,由此看出教师的评价素养理念和意识还不太强,评价工作也准备得不够充分。

4. 高中英语教师评价素养成因分析

根据对线上线下高中英语6堂阅读课的课堂观察、调查访谈,发现高中英语教师普遍以高考的考点作为评价标准,主要采取以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在与高中英语教师交流中,发现高中英语教师对评价素养不过多关注,在评价理念和意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与策略上都存在问题。现就成因分析如下:

4.1. 评价理念和意识不强,受到高考唯分数的影响

评价理念和意识是评价内容的基础,指导评价行为的实施,理念和意识不强,评价行为也就施展不开。新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五方面:文化意识、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由于高中英语教师的关注点普遍在于为高考做准备,从高一至高二学完所有高中阶段课程,余下以复习加考试模式为主,所以实际英语课堂中教师课堂设置和评价活动大多以考虑语言能力为主,忽视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评价。“总体方案”政策出台后,学校、教师本人虽然都在加强教师评价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但迫于社会和家长对于学生顺利升学的期望,使得英语教师和学校将过多注意力放在学生成绩上,于是大量的考试强加在学生身上,似乎考试是证明学生成绩的唯一评价。这一做法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如果评价理念和意识薄弱,教育会持续被分数、升学等包围,教学模式将一直无所创新。

4.2. 评价内容形式单一,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

评价内容是教师基于对学生学学习情况的了解所采取的能够反映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高低的活动。评价内容的设计与编制是评论理念与意识的体现。英语阅读课教学受传统教学影响,大多采用PWP模式,在课程结束后多采用标准化的单向、多项选择题、判断正误或填空测验学习情况。这些形式都要通过书面的测验题目,让考生做出对或错的反应,教师在此过程中去观察、判断学生,这种建立在观察和判断基础上的测量称为表现性评定(performance assessment) [8]。评价内容无创造性,教学自然无新颖性,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得到的评价结果只是依赖于形式,最终对课堂没有帮助。要突破传统教学的影响,不拿分数衡量学生,英语教师不能只用终结性评价,要注重与形成性评价结合,将教学评价贯穿整个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即时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及时反思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将评价最大可能发挥其本身作用。

4.3. 评价方法与策略不当,缺乏评价知识和技能

评价方法和策略是教学评价行为落地的关键,是在评价理念和意识的引导下,运用评价知识和技能,针对特定的评价内容所采用的方法。评价知识和技能是指对评价对象进行可观、全面、科学地评价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对于评价知识的分类,国内外学者各有不同见解,在此,笔者更倾向布卢姆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评价知识可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9]。评价技能可分为观察、分析、沟通、决策、技术应用能力。教师选用的评价方法与策略不当是是由教师缺乏相关的评价知识和技能所造成,为避免无效评价,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评价知识和技能,这是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的首要前提,也是增强评价结果信度和效度的重要依据。

5. 教师评价素养提升对策及实施效果

教师评价素养是教师关于课堂教学层面评价的专业素养,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相对于外部评价的测验、甄别、选拔功能,教师评价素养还能专业地运用、改编及开发评价工具,以及专业地给出评价反馈,有利于教师、学生发现,调整自己的教学、学习策略。

5.1. 针对评价素养被忽视的问题,强化教师对评价素养的态度

教师的评价理念和意识是教师对评价的态度,评价态度是开展评价行为的首要前提,教师只有充分意识到评价素养的重要性,把评价素养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才会保持积极的评价态度,这样教师才会知道自己的评价重点、评价方向,知道为何评、评什么。“总体方案”政策出台后,各学校应积极响应号召,改革教师评价,首先第一步就是培养教师评价素养理念和意识,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使教师自觉将评价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作为高中主要学科之一的英语教师,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带领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更要践行新课标的方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素养,要增强对学生文化意识方面的评价理念和意识。

5.2. 针对评价知识与技能的缺乏问题,加强教师评价知识的培训

多数学校还没有关于教师评价素养系统的培训课程,而许多教师由于日常教学工作的繁忙也忽视了评价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尤其对于新手型教师,他们忙于教学技能的提升而忽视评价素养的培育,各学校应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教育评价专家培训相关评价知识和技能,让教师从评价内容的设计和编制、评价工具的使用、评价方法的选用到评价实施整个过程都能熟练掌握并且能够指导教学,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一名优秀的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英语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知识,也要对评价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知道针对不同英语课型采取哪些评价活动,例如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方式在不同的教学活动哪种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5.3. 针对评价实践落地不实的问题,加强开展教师互评活动增进教师评价素养

各学校或者学校之间举办教师互评活动,用所培训的教师评价素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去评价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他人身上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高中英语各年级组可以每周或每月定时开展公开课,教师间互听课交流学习,通过课堂观察、比较、分析、交流去反思自己教学过程评价素养的运用是否到位,以实现英语教学评一体化,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5.4. 实施效果

通过见习重庆某高级中学阅读教学随堂课,发现对策实施前后效果对比明显。在阅读课教学时,老师面临着如下问题:教学能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学能否提高学生阅读学习自主性?在学校组织经验性教师分享如何在阅读课中提升评价素养后,对于新手型教师来说,他们会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突出教师评价环节,之前与高中英语教师交流中得知,高中英语教师对评价素养不过多关注,在认识到评价素养的重要性和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后,通过与教师访谈得知,教师的评价意识显著增强,评价能力也在经验性教师的指导下有所提高,例如:他们在阅读课上采用综合性评价方法(将形成性评价方法和终结性评价方法结合起来),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情况,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随着教师评价能力的提升,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相应提高: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实施教师评价素养提升对策,教育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通过开展英语阅读公开课,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更加频繁,教育资源共享更加便捷,从而营造了一个更加积极、和谐的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N]. 人民日报, 2020-10-14(01).
https://doi.org/10.28655/n.cnki.nrmrb.2020.010185
[2] 蒙岚. 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研究[J]. 社会科学家, 2017(5): 119-123.
[3] 赵雪晶. 我国中学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4] 林才回. 评价素养的模型建构、内涵特征与实施建议——以中学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的提升为例[J]. 福建教育, 2022(28): 6-10.
[5] 魏晓龙, 李祥. 中国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研究十五年[J]. 现代语文, 2023(8): 90-95.
[6] 林敦来. 英语教师课堂测评素养及提升方法[J]. 英语学习, 2018(2): 5-9.
[7] 廖善平. 国内外外语教师评价素养研究述评[J]. 基础外语教育, 2016, 18(4): 3-11+106.
[8] J. Stiggins Richard, 王海东. 表现性评定的设计与编制[J]. 中国考试(研究版), 2008(3): 46-52.
https://doi.org/10.19360/j.cnki.11-3303/g4.2008.03.009
[9] (美)安德森.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 蒋小平, 译.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