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需求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豫赣冀三省的调查研究分析
Research 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Elderly Care Need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Henan, Jiangxi and Hebei Provinces
DOI: 10.12677/fia.2024.133038, PDF, HTML, XML, 下载: 11  浏览: 2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陈可锐, 黄秋雯, 郝士瑞, 肖会青, 李 鑫: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北京
关键词: 养老风险养老需求性别差异老龄化Pension Risk Pension Needs Gender Differences Ageing
摘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背景下,养老风险与需求在性别间的差异性问题。通过对冀、豫、赣三地养老风险与需求方面的性别差异的研究与调查以及大量实证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深度剖析,探寻养老风险与需求的多元性以及性别间的异质性,深入了解调查对象的养老需求——包括内在需求与外在需求或者经济需求与非经济需求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养老风险及问题,分析其存在的性别差异。从而为女性规避养老风险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推动女性养老质量的提高,并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完善社会养老的性别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满足老年女性的差异化养老需求。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eply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isks and needs of old-age care in the current social background of China.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nsion risks and needs in Hebei, Henan and Jiangxi, as well as the collection, collation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empirical dat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versity of pension risks and needs and the heterogeneity between genders, deeply understands the pension needs of the survey subjects, inclu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needs or economic needs and non-economic needs, discovers the existing pension risks and problems, and analyzes the gender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women to avoid the risk of pens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women’s pension, and implement the basic national policy of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improve the gender structure of social pension,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and meet the differentiated pension needs of elderly women.
文章引用:陈可锐, 黄秋雯, 郝士瑞, 肖会青, 李鑫. 养老需求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豫赣冀三省的调查研究分析[J]. 国际会计前沿, 2024, 13(3): 300-309. https://doi.org/10.12677/fia.2024.133038

1.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而性别作为影响养老风险与需求的重要因素,其作用不容忽视。由于生理差异、生命周期角色分工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不平等,男性和女性在面临养老挑战时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旨在填补这一领域的理论空白,以期对构建更为公平、有效的养老保障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2. 养老风险与需求性别差异的现实情况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风险与需求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男女在养老风险与需求上的差异也逐渐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命周期角度

基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2020年高龄老人2的占比为2.54%,2021年为2.67%,2022年为2.78%,高龄老人总量逐年增加。同时,多年以来高龄老人的男女比例始终小于1,这说明,高龄女性远多于高龄男性(图1)。

女性由于平均寿命普遍高于男性,因此面临更长的养老期。这就意味着她们需要更多的养老金和长期照护资源来应对长寿带来的养老风险[1]。同时,女性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以及经济独立性可能因更长的养老时间而面临更大的挑战。

2.2. 家庭角色与照顾责任

根据最近的三次人口普查数据3,老龄4女性的丧偶率远高于老龄男性(图2),同时失能老龄男女比率均小于1,意味着失能老人中女性占比更高。

Figure 1. Male to female ratio of the elderly

1. 高龄老人男女比率

Figure 2. The widowed sex ratio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2. 老龄人口丧偶性别比率

传统性别角色分工中,女性更多地承担起家庭照料的责任,包括对子女、配偶及老人的照顾,这可能导致她们在老年阶段因自身健康状况下降或伴侣先逝等原因,既需养老又需继续承担部分家庭照顾责任,形成“老有所养,亦须养人”的双重压力[2]

2.3. 职业生涯与收入差距

在职场环境中,女性往往面临着生育和家务劳动等多重挑战,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她们的职业发展路径出现中断。这种中断不仅影响了女性在职场上的持续发展,还可能导致她们的养老金和社会保障积累较少。由于这些原因,部分女性劳动力可能会选择暂时或永久性地退出劳动力市场,这不仅限制了女性在劳动市场上的潜力发挥[3],也加剧了她们在家庭中承担养老供给的压力,进而对整个社会的养老体系构成了额外负担[4]

根据2020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进行的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18至64岁的在业人口中,女性占比为43.5%,而男性则为56.5%。这一数据反映出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参与度相对较低。此外,《2024女性人才数据洞察报告》指出,2023年男性人才的平均年薪比女性高出26.20%,这一薪酬差距进一步凸显了性别在收入上的不平等,使得女性的经济状况和养老保障面临更大的风险。

2.4. 养老金收入差距

在《女性主义经济学》2018年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中,赵锐和赵耀辉两位学者深入分析了中国老年人养老金收入的性别差异。他们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对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进行了细致的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一年龄段的人群中,女性的平均月养老金收入仅为411元,而男性则高达833元,女性的养老金收入尚不足男性的一半。此外,女性领取养老金的比例也较男性低6.3个百分点,男性领取比例为75.4%,而女性为69.1% [5]

这种显著的性别差异主要根源于现行养老金制度体系。在这一体系下,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水平与年轻时期的有偿工作[6]经历密切相关。有偿工作不仅能为个人老年时期的私人储蓄做出贡献,还能通过养老金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保险收益。然而,由于男性和女性在劳动年龄内的劳动时间配置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了他们在养老金缴费行为、额度和时长上的差异。普遍来看,女性在劳动市场中的参与率较低,劳动时间更易受到中断,同时,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7]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女性在劳动年龄内的总收入显著低于男性,进而影响到她们能够支付的养老金缴费金额,最终在老年时期体现为养老金收入的性别差距。

2.5. 社会保障制度设计

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未能充分考虑到性别差异对养老需求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中,往往过分强调连续且稳定的工作年限,这对于职业生涯中断较为频繁的女性群体而言,无疑是不利的。

在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设计差异导致了保障水平上的显著不均。具体来说,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待遇最为优厚,其次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则相对较低。由于与职业挂钩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待遇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就业及缴费紧密相关,这使得那些承担更多家庭责任的女性在职业生涯中处于不利地位。这种职业上的不平等被带入了养老保障体系,导致女性的保障水平普遍低于男性。这种性别差异在人们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上也得到了反映,显示出保障水平的性别不平等[8]

3. 养老风险与需求的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

3.1. 数据来源及基本情况

3.1.1. 数据来源

抽样方式:非概率抽样–方便抽样–网络调查问卷具体方法:自填式和面访式相结合;

调查对象:四十岁及以上的人;

调查时间: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

调查地点:在网络上调查;

有效样本:375份。

3.1.2. 基本情况

表1所示,调查对象性别分布相对均匀,受教育程度分布均匀;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在80岁以上的相对较少;除此以外,被调查者的常住地分布在河南省的较多,因此,在后续的分析研究中,将河北、江西两省的被调查者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

Table 1.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description of the respondents

1. 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描述



比重

性别

41.5%

58.5%

婚姻状况

未婚

6.4%

已婚

82.1%

丧偶

10.4%

离婚

1.1%

受教育程度

没上过学

24.9%

小学

25.5%

初中

22.1%

高中及中专

15.4%

大专

5.6%

本科及本科以上

6.4%

年龄分布

40~59岁

36.7%

60~69岁

36.7%

70~79岁

21.6%

80岁及以上

5.0%

常住地

河南

47.9%

河北

28.3%

江西

23.8%

3.2. 性别差异分析

3.2.1. 经济来源、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以及月平均收入存在性别差异

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了其退休后的生活状况,决定了其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养老,决定了其是否有更好的养老保障。经济与社会保险直接相关,这部分内容将分析描述男女性的经济来源、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以及月平均收入情况存在的差异[9]

(1) 女性更倾向于依靠子女养老

被调查者的经济来源与其性别有显著性差异。如表2所示,主要依靠退休金养老的女性占比为 10.44%;主要依靠工资养老的女性占比44.11%;主要依靠子女赡养的女性占比45.45%。该数据反应了女性对经济的依赖程度间接的体现在对其子女的经济依赖方面。

女性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的家务和照顾老人的责任,通常更注重家庭关系和亲情;另外,在一些地区或家庭中,女性的经济地位相对较弱,可能没有足够的财务支持自己的养老,因此,她们更依赖子女提供生活和经济支持,更倾向于依赖子女养老。在一些地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可能不够健全,导致女性没有足够的养老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只能依赖家庭和子女来解决养老问题[10]

Table 2. Economic sources

2. 经济来源


工资

退休金

子女赡养

58.78%

14.19%

27.03%

44.11%

10.44%

45.45%

(2) 女性的商业保险购买率较低

购买商业保险意愿与性别存在显著性差异。如下图3所示,购买商业保险的女性占比为35.41%;购买商业保险的男性占比为46.62%。由此可以得出,相较于男性来说,女性的商业保险购买意愿较低。

Figure 3. Distribution chart of the willingness to buy insurance

3. 购买保险意愿分布图

女性在金融知识和风险认知方面相对较弱,收入水平也不如男性稳定,她们会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于家庭的日常支持,因此,对于购买商业保险的意愿会低于男性。总而言之,购买意愿受经济实力和保险意识的影响,从侧面反映出女性的经济状况较男性更差,所掌控的流动资金少。同时也反映出女性的养老意识、保险意识均低于男性,加剧了女性所面对的养老风险[11]

(3) 女性低收入占比较大

月平均收入与性别存在显著差异。如表3所示,男性月平均收入在3001元及以上占比最高,高达44.59%;而女性月平均收入在1000元及以下占比最高,为43.06%,从这两个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月平均收入方面,性别差异较明显,女性月平均收入比男性低得多,反映了女性在养老上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而经济基础直接决定了其退休后的生活状况、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养老以及是否有更好的养老保障。因此,女性在养老上面临更大的风险。

Table 3. Average monthly income

3. 月平均收入


0~1000元

1001~2000元

2001~3000元

3001元及以上

17.57%

18.24%

19.59%

44.59%

43.06%

14.83%

13.88%

28.22%

3.2.2. 情感需求、看病需求存在性别差异

(1) 女性的情感需求度较高

表4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对情感需求度为“非常需要”、“比较需要”共占比50.11%,男性情感需求度为“一般”、“不需要”和“非常不需要”共占比51.35%,体现了女性情感需求度更高。

女性通常更注重家庭关系和亲情,她们倾向于与家人保持紧密的联系,特别是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更为密切。因此,在老年时期,她们更希望得到子女的陪伴和照顾,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增强归属感[12]

Table 4. Emotional demand degree

4. 情感需求度


非常需要

比较需要

一般

不需要

非常不需要

25.68%

22.97%

39.86%

6.08%

5.41%

10.05%

40.06%

39.71%

4.31%

2.87%

(2) 男性看病频率高

表5所示,相对于男性来讲,女性的看病频率较低。

Table 5. Frequency of medical treatment

5. 看病频率


每月都去

14.86%

7.18%

每两个月去一次

16.89%

6.70%

每个季度去一次

15.54%

16.27%

每半年去一次

17.57%

20.57%

每年去一次

15.54%

25.84%

一年及以上去一次

19.59%

23.44%

看病频率高反映出男性的健康意识强,愿意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就医。另外,经济状况也是一个因素——经济条件较好的人更倾向于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而经济困难的人会由于负担不起医疗费用而减少就医。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女性存在的养老风险要高于男性。

3.3. 地区差异分析

图4所示,我们发现河南省的GDP总值要高于河北和江西两省。因此,该部分内容探究地区上存在的养老差异。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被调查者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

3.3.1. 购买除社保外的商业保险存在地区差异

经济发达省份的调查者更倾向于购买社保外的商业保险。在所调查的问卷中,对于“是否购买社保以外的商业保险”该问题,不同地区的被调查的购买态度倾向具有显著性差异。由表6可以看出,河南有65%的被调查者购买了除社保以外的商业保险,而另外两省仅有16%的被调查者购买了除社保以外的商业保险。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居民购买商业保险的意识较高,更意识到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重要性,抵御养老风险的能力要比经济较不发达地区更强。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Figure 4. Regional GDP in 2022

4. 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

Table 6. Purchase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policy by respondents in different regions

6. 不同地区被调查者购买商业保险情况


河南

65.49%

34.51%

河北江西

18.67%

88.33%

3.3.2. 被调查者所倾向的养老方式存在地区差异

表7所示,河南地区更倾向与配偶互助养老,其比例高达53.22%,其次是选择养老机构养老,选择人数将近三成,而选择“依靠子女养老”养老方式的比例仅为17.54%;反观河北江西地区,可能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其选择依靠子女养老的比例高达61.29%,而选择养老机构养老的比例不到5%。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在选择养老方式上的地区差异。

Table 7. Preferential pension methods

7. 倾向的养老方式


与配偶互助养老

依靠子女养老

养老机构养老

其他

河南

53.22%

17.54%

28.65%

0.58%

河北江西

31.72%

61.29%

4.84%

2.15%

3.3.3. 获取养老信息的渠道存在地区差异

当下社会养老、健康服务需求在不断增长,养老服务却受制于服务供需不匹配、服务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服务管理效率低等阻碍。来自不同地区的被调查者其获取养老信息的渠道有所差异。通过表8的分析,我们发现,“亲朋好友”“互联网”“社区服务组织”这三种渠道在地区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河南,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会通过互联网获取养老信息;但在其他两个省份,仅有25%的被调查者会通过互联网获得养老信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河南地区的互联网发展要好于河北江西两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开始以互联网+养老为发展导向,用创新科技和服务有助于解决当下的养老问题,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充分的选择,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Table 8. Channels to obtain pension information

8. 获取养老信息的渠道


河南

河北江西

互联网

62.57%

25.27%

亲朋好友

56.14%

87.10%

社区服务组织

40.35%

10.22%

3.3.4. 被调查者的养老态度存在地区差异

来自不同地区的被调查者对于自己的养老问题所表现出的态度是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由表9可知,河南省的被调查者中有约71%的人表示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而来自另外两省的被调查者中,只有约51%的人表示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我们知道,河南省的经济是比另外两省发达的。这说明,经济越发达即收入越高的地区,人们会更加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收入高的人对生活品质要求也会较高,在养老上的消费可能会更加多。因此,对于收入高的地区的人们来说,提前做好养老规划是有必要的。

Table 9. Whether you worry about your pension problem

9. 是否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


河南

70.76%

29.24%

河北和江西

50.54%

49.46%

4. 对策建议

针对性别差异在养老保障方面所展现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优化体系,确保不同性别群体都能获得公正且充分的养老服务与保障。

首先,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我们必须确保制度的公平性,消除因性别而产生的不平等。这意味着要保障女性能够获得与男性相等的退休金待遇,特别是对于那些因家庭责任而中断职业生涯的女性。同时,应制定灵活的养老政策,支持女性在家庭责任和职业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其次,关于性别敏感政策的设计,我们需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性别因素,确保政策能够满足不同性别群体的实际需求。这包括在社会保障、税收优惠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支持女性在职场中的持续参与和发展。

第三,推动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改革至关重要。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性别薪酬差距,例如通过制定公平的薪酬政策,确保男女在相同工作岗位上获得相等的报酬。此外,提供平等的晋升机会和职业培训,帮助女性在职场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四,退休年龄政策也应体现性别差异。考虑到不同性别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上的差异,我们应重新审视和调整男女退休年龄的政策,使其更加公正和合理。同时,推广弹性退休制度[13],让劳动者能够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退休时间。

第五,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和提升社会意识。通过在学校教育中加入性别平等的课程[14],以及开展公共宣传活动,培养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认识和尊重,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性别不平等的现状。

第六,为了有效拉动内需并应对我国当前的人口困境,发展养老服务业显得尤为重要。尽管二孩政策与三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人口增长率的提升,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人口结构问题。因此,政府应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并考虑适度减轻养老服务行业的税费负担,以促进其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进一步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15]

第七,推进制度建设,促进养老金改革。建立健全的养老金制度,包括明确的政策法规和操作规程,确保养老金的来源、缴纳方式、计算方法等方面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完善养老金投资渠道和运营机制,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和收益水平,确保养老金的稳健增值。

这些策略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改革,我们可以朝着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迈进,确保每个人都能在晚年享受到应有的尊严和保障。

基金项目

中华女子学院2023年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养老风险与需求的性别差异研究的成果(编号:GJ00010314;项目主持人:中华女子学院金融学2021级本科生:陈可锐,黄秋雯,郝士瑞,肖会青;指导老师:李鑫,中华女子学院讲师)。

NOTES

1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高龄指80岁以上老人。

3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460岁及以上老人。

参考文献

[1] 吴翠萍. 城市女性养老的资源及策略选择[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38(1): 40-44.
[2] 秦秋红, 王苗苗. “白发浪潮”下老年女性养老问题探究——性别差异视角的制度思考[J]. 思想战线, 2012, 38(3): 40-44.
[3] 陈友华, 孙永健. 放大与缩小: 中国人口老龄问题中被掩盖的事实——兼论中国老龄研究中的指标改良与理论反思[J]. 人口研究, 2023, 47(1): 3-22.
[4] 何梦玲. 供需视角下女性养老现状及对策[J]. 国际公关, 2024(2): 44-46.
[5] Zhao, R. and Zhao, Y.H. (2018) The Gender Pension Gap in China. Feminist Economics, 24, 2, 218-239.
https://doi.org/10.1080/13545701.2017.1411601
[6] 特劳特·梅耶, 吴晓真. 德国养老金制度改革: 欧洲经验及其对性别平等的启示[J]. 公共行政评论, 2014, 7(6): 28-54+163-164.
[7] 李实, 宋锦, 刘小川. 中国城镇职工性别工资差距的演变[J]. 管理世界, 2014(3): 53-65+187.
[8] 黄桂霞. 中国社会养老保障的发展与性别差异状况[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 29(1): 61-68.
[9] 漆依林. 社会性别视角下老年女性养老服务问题研究——以长沙市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9.
[10] 钟波, 楚尔鸣. 性别差异与女性养老问题研究[J]. 求索, 2015(7): 25-29.
[11] 王健.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性别不平等及其应对[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8(6): 67-76.
[12] 姚虹. 武陵民族地区农村女性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以及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研究——以恩施市为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37(4): 80-85.
[13] 米曾丽.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性别差异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2016.
[14] 肖爱平. 性别平等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 高教学刊, 2023, 9(23): 189-192.
[15] 姚海祥, 邹志文, 张伟轩. 基于生命周期和交叠世代分析的养老风险管理文献综述及其启示[J]. 运筹与管理, 2023, 32(8): 2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