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关系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nd Sense of Belonging in School among Uppe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DOI: 10.12677/ap.2024.144266, PDF, HTML, XML, 下载: 41  浏览: 77 
作者: 鲍 雪, 张 琼, 宋 快: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学校归属感Primary School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School Sense of Belonging
摘要: 目的:探索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问卷、GBQ学校归属感问卷对武汉某小学4~5年级的16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四至五年级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有显著正相关(r = 0.76, p < 0.05),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心理品质可以解释学校归属感76.0%的信息,结果显示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的心理品质(特别是智力、知识、仁慈、超越自我等)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心理健康。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nd group affiliation in uppe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 GBQ Group Belonging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tudy on 168 students in grades 4~5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Wuhan. Resul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nd group belongingnes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grades 4~5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r = 0.76, p < 0.05), indicating that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explained 76.0% of the information about group belongingnes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nd group belongingnes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especially intelligence, knowledge, benevolence, and transcendence) can help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develop good peer relationships and contribute to mental health.
文章引用:鲍雪, 张琼, 宋快 (2024). 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关系研究. 心理学进展, 14(4), 684-690.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4266

1. 引言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并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规范指导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强调“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如《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2020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等(国家教育部,2014)。这些文件都重点强调心理健康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青少年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积极心理学发展紧跟国际心理学发展思潮,有研究者指出,积极心理品质是多维度的,是包含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等各方面的一系列积极品质的集合。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由重点关注问题、障碍的消极模式转向关注学生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创建积极的学校组织系统,以科学的方法探索什么是学生适应学校与社会的最好方式,从而帮助每个学生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获得良好的生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孟万金,2008)。

归属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定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与维系。关于学校归属感的研究,心理学家古德诺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在学校环境中形成的,学生感觉自己是受欢迎、有价值、被尊重的学校共同体的成员,他就会对学校产生积极的归属感。小学高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基本在10岁到13岁之间,即将进入青春期。塞尔曼的角色采择技能表明,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个从相互角色采择阶段向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的过程,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慢慢觉醒。因此,周围的环境,他人往往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影响。随着认知、自我意识等高级心理功能的发展,进入高年级后,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发生了明显改变。学校环境中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在小学生社会性发展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学校归属感是这一人际关系发展的体现,目前的研究中将归属感作为心理中核心变量来进行考察和研究学生的归属程度较少,我国学者(徐坤英,2008)提出“学校归属感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减少焦虑等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Sharon则表明“高水平的学校归属感对于减少学生的反社会行为有十分有利的影响”。总而言之,培养和提升小学生学校归属感,对于促进其情绪发展和社会性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osa & Tudge, 2013)。

目前在研究时,多数的研究者从研究对象的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社会因素等研究了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因素(包克冰,徐琴美,2006),缺乏学校环境中同伴关系、学校归属感等因素的研究。学校环境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高年级小学生这一群体。虽然目前有相关的文献从理论层面探讨积极心理品质和归属感的关系,但是缺少实证研究支持,这些问题都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以武汉某所小学的高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168份问卷,共收取有效问卷137份,有效率为84.1%。男生72人、女生65人。

2.2. 研究方法

2.2.1. 基本资料问卷

通过此问卷收集被试的年龄、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学校所在类型,父母亲的学历,父母的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家庭氛围、自身的学业成绩等基本信息。

2.2.2. 《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问卷

采用教育部组织编制的《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问卷,该量表分为六个维度“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自制、超越自我”,包括了24个积极心理品质“创造力、好奇心、开放的思想、热爱学习、有视野、真诚、勇敢、坚持、热情、友善、爱、社会职能、公平、领导力、团队精神、宽容、谦虚、谨慎、自律、审美、感恩、希望、幽默、信仰”,每个心理卷采用1~5的5点计分,选项从1“非常不像我”过渡到5“非常像我”。总题量198题,其中,有55个项目为反向计分题。在本研究中,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的项目均值都接近于中等临界值3,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

2.2.3. GBQ团体归属感问卷

采用叶一舵教授等编制的团体归属感问卷(GBQ),共有四个维度。项目如下:个体对学校温情的觉察程度;个体主动参与学校的程度;个体对学校的认同程度;个体的自觉融入学校程度。总题量15道题,采用五点计分,选项从1“与我完全不符”过渡到5“与我完全相符”。四个分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分别为0.861,0.839,0.789,0.733。被试得分越高,表明其学校归属感水平越高,在本研究中,学校归属感用GBQ团体归属感问卷进行测量。

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整理,然后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 结果

3.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对被试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的项目均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显示: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自制、超越自我的项目均值分别是2.94、2.95、2.92、2.89、2.91、2.97,都接近于中等临界值3;高年级小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各个维度上的均分从高到低的排列是超越自我、勇气、智慧与知识、仁慈、自制、正义。

Table 1. Means of the items of the dimens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of uppe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表1. 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各维度的项目均值

对被试高年级小学生学校归属感各维度的项目均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显示:个体对集体温情的察觉程度、个体自动参与集体的程度、个体对集体的认同程度、个体自觉融入集体的程度的项目均值分别为3.0、2.89、2.93、2.92,只有一个维度的项目均值等于中等临界值3,其余维度的项目均值小于中等临界值3。

Table 2. Item means for dimensions of school belonging for uppe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表2. 高年级小学生学校归属感各维度的项目均值

表3所示,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分析表明: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总分与学校归属感的总分呈显著性相关,以下Pearson相关性为相关性分析,r为相关性系数,相关性系数的绝对值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越接近于1表示相关性越大。相关性系数正数表示为存在正相关,负数表示为负相关。

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nd sense of belonging to school among uppe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表3. 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分析

3.2. 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的回归分析

以积极心理品质总分为自变量,学校归属感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心理品质总分能正向预测高年级小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Table 4. Regress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nd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in uppe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表4. 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的回归

表4可知以上R2 = 0.760,表示积极心理品质可以解释学校归属感76.0%的信息,说明研究假设的解释能力较好。

表5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Table 5. ANOVA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nd sense of belonging to school among uppe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表5. 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的方差分析

Table 6.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and 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 in uppe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表6. 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的多元线性回归

*P < 0.05;**P < 0.01;***P < 0.001。

表6中可以看出,在学校归属感总得分中,智慧与知识、仁慈、超越自我、智慧与知识、仁慈、超越自我对学校归属感总得分有显著的预测效果,P < 0.05为正向心理品质对学校归属感的贡献有显著性,按预测效果的大小依次为仁慈、智慧、知识、超越自我,在这些维度当中,仁慈是最有预见性的。

B > 0表示正向影响,B < 0表示负向影响,由表可知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超越自我等积极心理品质对学校归属感有正向影响。VIF < 10以及容许值大于0.1表示,各个自变量间无共线性,结果稳定。

4.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关,回归分析可见,自制、超越自我、仁慈、正义、勇气、智慧与知识等项目分别可以预测学校归属感的不同方面,而其中智慧与知识、仁慈、超越自我是对学校归属感有较高的预测作用的三个维度,具体到各项品质体现为“宽容、谦虚、谨慎、自律”,“审美、感恩、希望、幽默、信仰”,“友善、爱、社会智能”,重点对这些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培养有利于学校归属感的提升。本研究中武汉市高年级小学生六大美德的项目均值都接近于中等临界值(卫萍,2013),这与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相一致,同时也验证了本研究中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是积极有效的。积极心理品质属于积极人格特质(庞海波,2009),研究的人格特质和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方向是相一致的,这与学校归属感与积极人格特质有关,其中,与乐群性、稳定性、敏感性、自律性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与兴奋性、轻松性和紧张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积极的心理品质(特别是智力、知识、仁慈、超越自我等)可以帮助高年级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心理健康,反之,学校归属感的提升也能优化积极心理品质。

从超越自我的维度来说,做一个友善的人,不仅有利于自己结交好友,使同伴关系更为融洽,还能使个体更加轻松的融入在学校之中、身心愉悦的投入到学习中;做一个谦虚的人,能够时常自省、反思,善于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懂得虚心向别人请教,做事深思熟虑,认真细致,不随意冒险的品质会让个体学习更加从容自信。而懂得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调节自己的情绪,规范自己的感觉与行为,以上的积极心理品质都值得教育者和家长关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着重培养(李文和,2013)。

研究结果表明高年级小学生学校归属感平均水平较低。从具体维度上来说,个体自动参与集体活动维度得分最低,稍高一点的是个人对群体的自我融入程度,其次是个人对集体的认同程度,对于个体对学校温情的觉察程度维度是最高的,高年级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分数和集体归属感的分数之间呈显著相关性,对集体归属感总分产生重要的正向相关性的有如下几个维度:智慧与知识、仁慈、超越自我、创造力、好奇心、开放的思想、热爱学习对学校归属感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说明越是表现真实的自我、创造力越强的学生越能更好的适应学校环境。有视野、真诚、勇敢、坚持对学校归属感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说明真实表现自我、勇敢、坚持、热情、有爱心以及组织领导能力强的学生热情大方,容易结交朋友,对人焦虑少。心灵触动包括审美和感恩两种品质,它们可能提高了情绪的敏感性,对于归属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审美、感恩、希望对学校归属感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这说明高年级小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情感上需要支持与鼓励,也是同伴关系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期,针对儿童期过渡到青春期的高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面临着更多例如良好异性关系的建立与维护等同伴交往问题的挑战,需要更多研究者及广大社会群体的关注与重视(叶一舵,熊猛,2013)。有学者指出不同年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差异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当前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培养需要关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关键阶段(叶发钦等,2013)。通过学校心理辅导课以人本主义教育心理观作为理论指导(刘珍,2017),运用一些心理技术,让学生从自身真实感受出发,灵活运用投射等技术,感受学习压力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了解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寻求同伴支持。通过学校成员间的互动,产生学校动力,促使个体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激发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创造力、好奇心”可以使小学生对自我认识有更多的积极评价,通过自我觉察和同伴互助(毛贵,2013),在心理辅导课形成的心理场获得心理支持和经验,从而找到更灵活地应对外在压力的方法,重建关系体验,拥有更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

5. 结语

本研究在理论层面探讨了高年级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学校归属感的显著相关,丰富了国内此类研究,并为如何提升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指明了实践方向。可以通过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校归属感。若儿童能够在班级中得到同学的认可和支持,那么他就会在班级中有更强的融入感,对自己所在班级也会有更强的认同感。通过对天津市某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的孤独感、学校归属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被试孤独感量表得分与学校归属感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即小学生孤独感程度越高其学校归属感水平越低。这说明小学生积极与同伴沟通,融入班级学校,增强人际关系,有利于减弱其孤独感进而提高学校归属感水平。但是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家庭,学校等都有重要作用,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家校合作等方向开展更多研究。家长、教师和社会要参与促进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尽早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并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体系。在校园中形成“全员德育、全科育人”的氛围,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关注“宽容、谦虚、审慎和自制”、“审美、感恩、希望、幽默和信念”、“人际力量”等维度和积极特质的培养,促进个体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关注儿童的情绪情感,这样才能推动儿童心理的积极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包克冰, 徐琴美(2006). 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 心理学探新, 26(2), 51-54.
[2] 国家教育部(201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12月修订). 2014-05-01.
[3] 李文和(2013). 小学生同学关系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
[4] 刘珍(2017). 学校心理辅导对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80), 43-45.
[5] 毛贵(2013). 通过开展学校辅导课影响小学生同伴关系研.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
[6] 孟万金(2008).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研究, (5), 41-45.
[7] 庞海波(2009). 初中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心理科学, (9), 1238-1241.
[8] 卫萍(2013).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 中国特殊教育, (12), 90-96.
[9] 徐坤英(2008).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34-36.
[10] 叶发钦, 李燕燕, 蔡伟林(2013). 广西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报告.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4), 177-181.
[11] 叶一舵, 熊猛(2013). 学校归属感对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4), 150-160.
[12] 张冲, 孟万金(2011). 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2), 58-64.
[13] Rosa, E. M., & Tudge, J. (2013). Urie Bronfenbrenner’s The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Its Evolution from Ecology to Bioecology. Journal of Family Theory & Review, 5, 243-258.
https://doi.org/10.1111/jftr.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