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北师大版《英语》8B Unit 4“Dealing with Problems”为例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Taking “Dealing with Problems” of 8B Unit 4 of English Published b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ae.2024.144554, PDF, HTML, XML, 下载: 159  浏览: 790 
作者: 章文蝶: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扬州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初中英语语言教学英语教学Task-Based Teaching English in Ju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English Teaching
摘要: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倡通过“在做中学”的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能够掌握语言功能本身,也能够提高对于语言的应用能力,从而获得有意义的主体性建构学习。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任务完成的效率。本文将从具体教学案例中分析其特点、问题及解决措施。
Abstrac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emphasizes the main role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and advocates taking students as the center of the classroom through “learning by do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not only master the language function itself, but also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apply language in the process of completing tasks, to obtain meaningful subjective construction learning.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t will greatly promot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ask comple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its characteristic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from specific teaching cases.
文章引用:章文蝶. 浅析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北师大版《英语》8B Unit 4“Dealing with Problems”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4): 560-565.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4554

1. 引言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是一种注重学习者通过完成实际交际任务来学习语言的教学方法。这个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学习者通过参与设计好的语言使用任务,来提高语言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 [1]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强调的是“做中学”,通过语言的实际使用来学习语言,而不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那样侧重于语法规则的记忆和应用。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这一概念最初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勃雷泊提出,他将任务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前任务阶段、任务阶段和反馈阶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2]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和独特性,并且要正确认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性。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致力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口头和书面交际能力,它鼓励教师利用真实、有意义的语言任务,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3]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年龄段和水平的学习者,可以灵活地应用于不同的教学环境和需求中。

在此要求的基础上,教师应当依据课程的主要目标和教学内容,从而创造性地设计出适宜的教学活动,需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有效组织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提升其运用语言的能力与思维 [4] 。而任务型语言教学正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定点话题,设置任务,强调在做中学,学中用。因此,在此背景下,任务型语言教学具有强大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层次性等特点,使得其在当代英语教学活动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课程标准》也极大地推进了我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与发展。

2.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特点

2.1. 促进学生学习参与度

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的教学设计要求任务的设计要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任务的提出者、活动的领导者、困难的帮助者和问题的回答者 [5] 。任务型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产生欲望——语言应用——展示成果的过程,因此任务的设定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其掌握能力能够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讲话的冲动及表达欲望的冲动,通过教师有效地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任务教学。

2.2. 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用英语去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此教学过程中,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中,因为真实的场景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收任何约束从而真切地去体会语言、理解语言并能够大胆地运用语言,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这样的情景式教学方式也是将真实语言材料引入课堂教学学习环境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在课堂活动中的交流从而学会交际,在完成教师的任务型练习中获得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其交际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3.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要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从面向课程转而面向学生,已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为基础,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6] 。不仅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是交际者,教师需要将课堂内的语言知识和课堂外的交际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自身的知识框架,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教学案例分析

3.1. 教学内容分析

本篇文章选用的教学环节源自北师大出版的《英语》八年级第二学期Unit 4 “Dealing with Problems”中的“Communication Workshop”。该部分是此单元的最后一个课程,旨在通过一节整合各项技能的课程来巩固学生的学习。在掌握了有关问题和情感的词汇,掌握表达方式,以及条件句等语法结构后,加之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深入训练,学生将在课程中处理“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难题”这一单元核心话题。在阅读环节,学生需阅读一封描绘青少年困境的信以及回信,从中理解主人公的挑战,并通过Text Builder练习掌握写作信函的结构。写作环节中,学生在阅读相关信件后,被要求对信中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并撰写一份回信。整节课的教学任务着重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3.2.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为英语能力较强的八年级学生设计的,专注于他们所熟知的话题:“青少年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些学生已对讨论此类话题所需的基本句子结构和格式有所掌握,并且能够编写基础的英文文章。然而,根据教师的观察,学生在发展批判性思维技巧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在搜集和组织观点与论据时,以及系统阐述个人见解时显得力不从心。在撰写需要表达个人见解的问题解决类英文文章时,大多数学生还是觉得颇有挑战。

3.3. 教学目标

考虑到英语课程的四大核心素养:语言技能、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定如下: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将能够:

1) 借助已积累的素材和写作模板,采用并行写作技巧用简洁的句式撰写一封回信,为同伴面临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2) 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认识到不同人可能会以不同的视角审视同一问题。体会到父母的辛勤付出,并试图从不同视角理解父母的想法。

3) 对比和分析老师与同学们对处理青少年问题的不同建议,结合个人经验,为青少年常面临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4) 通过运用自评和小组互评的评量工具,进行有效的评估,并在老师的协助下对作文进行修订。

3.4. 教学重难点

这堂课结合了任务型教学法和“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是针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建议信写作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如下:

1)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小组访谈来搜集实用的写作素材,包括必要的语言表达和内容信息。

2) 鼓励学生通过头脑风暴和小组讨论来增强其论点和论据,以此培养其思维技能。

3) 向学生展示如何总结和归纳信息,提炼出简洁的建议信写作结构,并在写作实践中有效应用。

3.5. 教学过程

3.5.1. 任务引导阶段——写作预热

1) 老师先展示校内学生的照片来引入“write a letter to give advice”这一主题。

2) 老师指派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打开老师事先准备的信封,并利用头脑风暴法就信中描述的困难提出建议,同时将讨论成果记录下来。

3) 学生将讨论内容分享出来,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关键点,并运用思维导图将学生的建议形象化,同时归纳出提出建议时的通用句型。

教学设计目的: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被带入任务情境,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核心话题——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以及如何与父母有效交流。教师在梳理建议句型时旨在激发学生的先验知识,并帮助他们构建写作框架,为接下来具体的写作任务做铺垫。其中的五个建议中有两个将在后续的写作中被直接采用。

3.5.2. 任务预备阶段——解读与比较

1) 老师出示两封由学生撰写的信,一封关注的是校园问题(来自教材),而另一封则是新增的,以家庭生活为主题并稍提高语言难度。

2) 学生阅读这两篇文章后,识别并总结出构成建议信所需的文章结构(分为五个部分),并标注两篇文章中用于提出建议的句型。

教学设计目的:这一阶段让学生进行写作前的思维准备,帮助他们构建内容和语言的框架。通过增加阅读材料,加强对学生理解和归纳能力的训练。

3) 篇章内容分析,识别写作技巧(耗时2分钟)。

活动步骤:老师呈现一篇建议信的示例,并指导学生分析如何在奠定建议之前适当地做前置铺垫——说明提出建议的缘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并内化这一写作技巧。

设计意图:构建建议信写作的内容框架,提升学生在语篇中使用衔接手法的能力。

3.5.3. 任务实施阶段——着手写作

1) 在确保学生累积了所需的内容知识和语言知识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开始撰写给信件中人物的回信。指导中,老师要求学生应用先前积累的语言素材,涉及词汇、句型,以及建议信的结构,并对写作提出明确要求。

2)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老师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鼓励性的环境,并在学生桌间巡视,使用铅笔标出学生在写作中使用的优秀词汇和句子,给予积极的鼓励。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这个任务,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7] 。老师通过给予正面的反馈,支持学生的写作进程。所需写作的内容和结构已在前两个步骤中介绍。信件中提及的五个问题,其中两个问题已经在先前的预热环节中讨论过,以此保证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够参与写作。

3.5.4. 任务回顾阶段——互助评审及师评反馈

1) 老师提供了写作任务的明确指导,并附上了设计用于互助评审的表格在学案最后,指令学生们在文章完成后,在4人小组内进行互评。

2) 从提交的作品中,老师挑选出具有示范性的文章进行展示。

教学设计意图:该环节旨在激励学生回顾并反思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借助评价工具来自我检验,并通过小组间的互动来实现相互学习。据鲁子问(2008)提出,在写作结束后(post-writing),开展讨论、互相校对等后续活动有助于促进写作技能的提高。

3) 主题概括与升华(用时2分钟)

活动内容:老师对本课进行总结,通过展示一个以“关爱父母”为题的海报。

设计意图:对中学生不稳定情绪的过渡期进行情感教育的润物无声。该海报启发学生认识到不同身份的人在思考问题时有着不同的视角,并引导学生去更好地理解和关爱自己的父母。

4.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1. 任务设计需重视“真实性”与“兴趣”

在编排写作任务时,教师应力求任务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扣连,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8] 。挑选挑动学生兴趣的主题至关重要,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创作动力。教学环节的规划应紧紧围绕最终实现写作任务动态展开,形成跨越整个课程的子任务序列。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从语言运用到文章架构,涉猎多个维度积聚素材,培养在无需外援的情况下单独完成写作的能力。

4.2. 写作前的准备应结合“输入量”和“输入质”

为了产出优质文章,关键是确保有丰富的话题相关输入。所以,教师需在学生正式写作前,利用课前和上课前的时间,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并结合目标导向的写作指导。通过阅读促进写作,学生才可能实现质量上乘的文章输出。

4.3. 写作辅导需兼备“细致”与“耐心”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需时刻留意学生面临的难题和挑战,适时给予辅助。在展示学生作品前的私下指正,不仅能增强学生信心,也会因教师的关怀而更加投入。创建积极愉快的课堂环境,保障学生有充足时间吸收语言并完成写作,避免因赶时间而催促学生草率应付,既损害学习效果,也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

4.4. 写作后评估要关注“过程”和“成果”

写作评估的核心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任务完成情况和学习他人之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评估赋予学生信心和鼓励。教师在设计评价方式时,应侧重表扬,引导学生看到自身付出的努力以及进步的地方,同时学习伙伴的长处以实现共同提升。利用同伴互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挑选出文章中的佳句精词,认可亮点。在评点学生作文时,教师应以正面的评论为主,专注于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让所有层次的学生体验到学习之乐,获得成就感。

5. 结论

本节课程借鉴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进行设计,呈现出清晰的教学框架与强烈的可操作性。在进入写作环节之前,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密集的支持,建立起必要的语言和内容结构,确保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涵盖所需的要素。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节课显示出显著的成效,其指导价值和参考性极高。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展现了一个“读写结合”的任务型写作教学范例,通过在课前的阅读活动提前构建语言图式,以及课中应用这些图式来完成特定写作任务,旨在通过优化语言输入的质量和数量来增进语言输出的质量。以具体任务串联起整个课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场景,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写作动机。

然而评价机制上,课程打破了传统写作教学的局限,不再仅仅评价语法、拼写和词汇等语言维度,而是引入了多元化且积极的评价方法 [9] 。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本课程激发了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写作表现,并提高了他们对写作的热情。同时,同伴互评也使得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更为有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使得任务型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读学活动,提高学习的实际效用并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

至关重要的是,老师在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课程的授课中需要展现高度的亲和力和专业性。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都应当能快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激励他们完成任务。特别是在小组讨论和独立作业环节,老师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需求,及时提供帮助和鼓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完成任务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薛明华.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 2023(29): 9-11.
[2] 贲欣. 新旧两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比研究[J]. 英语广场, 2023(31): 128-131.
https://doi.org/10.16723/j.cnki.yygc.2023.31.003
[3] 张琦.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校园英语, 2023(51): 36-38.
[4] 周珊珊. 新课标理念下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文科爱好者, 2023(3): 55-57.
[5] 郭明月. “任务型”教学范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艺术, 2023(9): 24.
[6] 王嘉蓉.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23.
[7] 徐新民.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 中学生英语, 2023(4): 89-90.
[8] 蔡基刚.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培养科学素养[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 46(1): 19-28.
[9] 陈爽. 教育硕士生学习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