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学生为中心”《财政学》教学改革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Reform of Finance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iberal Arts
DOI: 10.12677/ces.2024.124201, PDF, HTML, XML, 下载: 49  浏览: 6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周海燕, 陶 宇:重庆科技大学法政与经贸学院,重庆
关键词: 新文科教学改革学生为中心《财政学》课程New Liberal Arts Teaching Reform Student-Centered Finance Course
摘要: 财政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都很强的课程,其内容多且逻辑紧凑。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教师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二是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知识在实践中的分析和运用、三是一张试卷的考核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课程教学不符合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财政学课程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培养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适应新时代的经管类人才。
Abstract: Finance is a course with stro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he course is rich in content and logically compact. There are three main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teaching, one is that teachers pay attention to imparts knowledge while ignoring the value guidance to students, the other is that they emphasize the master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while ignoring the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in practice, and the third is that the examination method of one paper is difficult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hese problems lead to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liberal arts talent training. Based on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student-center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Finance curriculum in terms of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mode and assessment methods, with a view to cultivating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talents who can study independently, think independently and adapt to the new era.
文章引用:周海燕, 陶宇. 新文科背景下“学生为中心”《财政学》教学改革[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4): 210-214.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4201

1. 课程改革背景

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首次提出“新文科”的概念,其主旨是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把新技术融入文科课程中。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全面启动新文科建设,并提出新文科建设三大重要抓手分别是“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新文科和新文科建设概念的提出和不断具体化为包含经管类专业在内的文科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为文科类课程建设指明新的方向。与此同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范式已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 [1] ,“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更强调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素质提升。

作为经管类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上应该明确所授学生专业和课程的新文科定位,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超越现有专业和学科局限,专业素质高、学术能力强,有创新思维的新文科人才 [2] 。

2. 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课程的新定位

财政学是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财政学是研究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是研究治国之道的一门学科,与政府的经济职能密切相关。系统学习财政学能使学生认识到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运用财政理论分析客观经济问题的能力,有助其提升公共财经素养。课程中蕴含着我国大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本门课程承载着思政育人的重要使命。

财政学课程内容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涉及到国家宏观经济各个领域,如农业、科技、社会保障等,是学科交叉的重要纽带,是新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

3. 财政学课程教学中常见痛点问题

3.1. 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应用

财政学课程是应用经济学范畴,理论性较强,课程包含公共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基础理论,还包含财政收支、财政预算及其管理体制和财政政策等基本知识与理论。几乎每个知识点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章节内容之间逻辑关系紧密。而财政学的概念和原理都是来自于实践,财政学理论又是用于解释国家经济现象并指导宏观经济决策,因此,学习财政学课程需要深入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也要能够将理论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因为课时量有限,教师通常会以教材为参照,循规蹈矩,较少要求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导致学生对财政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了解不够,忽略财政学课程知识与其他专业课程知识的联系,其结果就是,学生被动地学习了财政学知识,但不明白为何要学、如何应用,从而使其学习兴趣不高,获得感不强。

3.2. 课堂教学重知识轻引领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在全国各高校、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促使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协同效应,提升立德树人工作实效。财政学是以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为研究对象、诠释财政在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地位的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具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天然优势 [3] 。然而通过笔者观察和与其他财政学授课教师交流发现,目前财政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普遍重视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引领的问题。教学中大家普遍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尚未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没有形成思政教学资源库,课程思政尚未系统、全面地融入到教学中,或者思政教育方式过于生硬,未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3.3. 考核方式重结果轻过程

财政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强,课程在价值观引领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因此该课程的学习成果应该体现在学生能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能用理论分析财政现象、能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而传统的常见考核方式是单纯依靠一张试卷,很难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一张试卷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更加看重分数高低,忽视平时课堂教学的深度参与和思考,更不会注重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和实践技能提升,这已不符合新文科背景下高质量教育水平的要求,也难以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应用型人才。

4.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4.1. 教学资源丰富化

4.1.1. 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

教师将挖掘课程思政素材作为常态,时刻关注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汲取养分,大量收集国内外财政相关案例,整理并研读政府重要文件,关注国家和地方召开的关键会议,建设财政学课程的思政资料库。将课程思政案例和资料带入课堂,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将最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与课程知识相结合,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教学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4.1.2. 对接国家战略紧随地方发展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财政定义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政府职能,财政职能最具综合性,覆盖全部、牵动大部。由于财政收支既是所有政府活动的基础,又是连接政府和家庭企业最直接的纽带,牵住了财政职能这个牛鼻子,顺藤摸瓜,就等于抓住了政府职能履行、国家治理实现以及整个经济社会运转的全部内容 [4] 。财政预算涉及到教科文卫、基础建设、农林水利等方方面面,财政学是一门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对于财政学的教学研究也应突破经济学局限,教学内容应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及区域经济实际。

4.2. 教学设计多元化

4.2.1. 线上线下混合提高学习效率

互联网为教学提供了便利的学习平台和丰富的学习资源,财政学课程按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往往比赛枯燥,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且财政学课程内容多,在有限的课时内难以实现全部教学目标。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更高效地教学。例如,开学初,教师将大纲、课件、慕课链接、教学案例等资料发布在学习通平台。上课前教师布置并督促学生完成线上自主学习,了解相关知识点,思考案例,随时在线答疑。上课中,学生已有一定基础,便可以较快梳理基础知识,有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下课后,通过学习通,发起课程相关的话题,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度讨论和思想碰撞,教师适时地在线发布章节测试作业,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便查缺补漏。

4.2.2. 多种教学模式调动学习主动性

财政学课程包含财政职能、财政收支、财政管理等知识版块,每个版块中有基础理论知识部分,还有理论应用部分。教学设计要因课而异,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讨论、项目研究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根据课程内容,教师还可以设计情景模拟,加强学生主动学习和研讨互动。例如,政府预算章节内容主要包括政府预算概论和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内容相对较为枯燥,单纯的讲授式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师可以试探性地采用“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 [5] 。课前安排学生分组、教材研读、角色分配等准备工作,课堂上将政府预算和决算过程通过情景剧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沉浸式体验政府部门在进行资金划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掌握政府资金管理的流程,体会中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向和要求的内在逻辑。这个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权主要是交给学生的,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应用能力、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决策执行力。

4.3. 学科竞赛促进教与学

近年来,高校学科竞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大批高校师生参与。从《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上榜的竞赛数量看,从2020年26项增长到了2023年84项,除这些竞赛外,还有其他政府、企业和部门举办的学科竞赛不胜枚举,这些比赛中与经管专业相关的赛事占了半壁江山。不论是哪类比赛,学生都能够通过参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与此同时,经管类比赛中相当一部分是需要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背景进行深入分析,需要掌握相关行业的前沿动态。有些比赛还是与财政学课程直接相关,例如,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经济决策虚伪实验大赛”财政学与公共管理决策赛道。因此,参与这些学科竞赛,对于经管类专业师生来讲都是财政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也是“新文科”教育理念的实践机会。

4.4. 建立全过程考评机制

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课程成绩认定采取全过程考核方式,加大平时成绩的分量,对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或者在学习通等平台布置章节测试作业的方式加强学习和巩固,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可以通过课后分组讨论,课堂演讲分享的方式使学生拓宽视野。期未测试可以采取开放式综合性试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表现都可以量化为平时成绩,对于参与财政学课程相关比赛的同学,也可以根据其与课程的相关程度以及比赛结果折算成平时成绩,综合期未测试成绩作为课程的最终成绩。

5. 结语

财政学课程教学应该紧跟时代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本文紧紧围绕新文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分析财政学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改革举措,以期提升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大项目:石油冶金类行业院校双碳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31036)。

参考文献

[1] 王思梦, 吴言波, 邵云飞. 论“互联网 ”视角下大学教育的机会与挑战[J]. 高教学刊, 2018(4): 21-22 25.
[2] 郭金录. 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教材建设与展望[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12): 208-210.
[3] 赵和楠. 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 逻辑、困境及取向[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11): 71-74.
[4] 任燚. 浅析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J]. 中国财政, 2016(10): 55-56.
[5] 胡建波. 应用型高校“以学生为中心”范式转型的案例研究——西安欧亚学院的实践与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 2021, 42(11): 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