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师教育情怀的培养路径探讨
Explor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Educational Emotions among College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DOI: 10.12677/AE.2024.142262, PDF, HTML, XML, 下载: 92  浏览: 135  国家科技经费支持
作者: 赵 芹*:阜阳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安徽 阜阳;宿州学院图书馆,安徽 宿州;魏 强#:宿州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关键词: 新时代高等教育高校教师教育情怀师德师风培养路径The New Era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Teachers Educational Sentiment Teacher’s Moral and Style Cultivation Path
摘要: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应该秉持教育的神圣理念,饱含教育情怀,做到启迪智慧,传播知识。立足新时代,重温高校教师教育情怀的深刻价值,面对当前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高校教师教育情怀的培养路径:一是,高校教师要着重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修养水平;二是,高校教师应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减轻职业倦怠感;三是,高校应重视发展性评价,将教学情感纳入评价体系。
Abstract: As university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uphold the sacred concept of education, imbue ourselves with educational sentiments, inspire wisdom, and disseminate knowledge. Based on the new era, reviewing the profound value of the educational senti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facing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university teachers’ educational sentiment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ly, university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their own level of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ethics; secondly, university teachers should formulat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lans for teachers to reduce their sense of job burnout; thirdly, universitie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and incorporate teaching emotions in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文章引用:赵芹, 魏强. 新时代高校教师教育情怀的培养路径探讨[J]. 教育进展, 2024, 14(2): 1694-169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2262

1. 引言

新时代,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大被提出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一定要重视发展好教育事业,作为教育工作者,务必要做好立德树人这项工作 [2] 。重中之重是解决好对待教育的情感和态度问题,即首先要解决好教师的教育情怀问题。高校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国家和社会的整体进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地,高校教师作为高校运转的核心力量,承担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高尚使命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具有指引性和领导性作用,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应走在时代前线 [3] 。迈入新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作为高校教师,在担任高校教育工作中,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也需要拥有一种情怀。教育情怀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的一种浓厚、纯朴、深爱的感情,其中蕴含着着对教育的职责感、归属感。本文以当前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探讨了高校教师教育情怀的培养路径。

2. 立足新时代,重温高校教师教育情怀的深刻价值

2.1. 拥有教育情怀,利于高校教师对自己人生理想的执着坚守

立足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们应秉持为党育才、为国育材的理念。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应拥有教育情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学生发展和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深耕奉献。教育情怀要求教师有温度,也要有热度。教师作为人类社会中最神圣的职业,不仅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更应拥有一份高尚的教育情怀 [4] 。然而,太多的高校教师在现实面前,选择了随波逐流。每天的工作就如复制粘贴的模板一样,单调、机械的重复工作会加速职业倦怠感的到来,把高校教师的热情淹没在琐碎的日常里。但是一个拥有教育情怀的教师,始终是抱有理想主义的,并且能够坚持教育的初心 [5] 。高校教师应该是最具理想主义的群体。一个拥有高尚教育情怀的高校教师,就像是一位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自己的初心。

2.2. 拥有教育情怀,助于高校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不断追求

俗话说:“当一个人的成长停止之时,就是他衰老之时。”一个拥有教育情怀的高校教师,一定是心理成长型教师。高校教师的心理成长体现在对教学过程的精进上,也表现在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上。没有对教育问题不懈探索的心理,或许终其一生,也成不了一个合格的教育者。一个拥有教育情怀的高校教师,会始终秉持着一颗炽热的教育之心去不断追求自身专业的不断进步与成长,会让高校教师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时,内心多一份平静,面对困难时,会有不一样的心境。总之,从成长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坚定对教育工作的信念,把每一次历练看作是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2.3. 拥有教育情怀,益于高校教师对个人职业价值的高度认可

高校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度越高,对职业的归属感越深,其自我价值感的认可度也越高。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基本义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一个拥有高尚教育情怀的高校教师,不仅要有独特的教育理念、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纯熟的教学技能,还拥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与投入。一个拥有高尚教育情怀的高校教师,其言谈举止、所作所为,都在传播正能量,让学生感到如饮甘露、豁然开朗。一个拥有高尚教育情怀的高校教师,会让教师亲自体验到职业价值的归属感、幸福感,从而增加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认可程度 [6] 。

3. 新时代高校教师教育情怀发展面临的困境

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部分高校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异化。在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上敷衍塞则,在对待科研工作上急功近利,甚至出现一些行为不端的现象。在师德师风建设上,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不牢固,师德观念淡薄,引发了一些不良行为的产生。诸如此类的问题,对高校教师教育情怀的培养造成了不利影响,以至于对高校教师教育情怀的养成构成一定的阻碍与干扰。

3.1. 师德师风建设缺乏长效机制

新时代的到来,也相继带来了新的环境。但是,审视目前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问题,仍存在一些亟待改善和完善的地方。违反师德师风的一些行为时有发生,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给当下社会带来了负面作用。首先,部分高校在强化师德教育方面相对欠缺,导致难以唤起高校教师道德方面的自觉自省。其次,由于部分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师德师风制度,导致高校教师很难维持长久的师德建设。再次,部分高校无法营造良好的师德环境。最后,有关师德师风的相关培训不受重视,经常被忽略 [7] 。

3.2. 对待日常工作持消极态度,并滋生职业倦怠感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应热爱自己的教育教学事业,在对待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上应满腔热忱。但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部分高校教师对待日常教学工作持消极态度,缺少激情,在被动状态下松垮对待教学。随着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改革,坚决杜绝“水课”、打造“实课”的呼声较高。除此之外,高校教师要求的条件相对较高,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工作要求。比如,科研任务的完成量,专业发展的瓶颈期,学生管理的难度大,职称评定等。内外压力下,部分教师身心疲惫,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可能会选择敷衍了之。长此以往,职业倦怠感会油然而生,一旦职业倦怠感滋生,不可避免的会让使工作热情降低,职业兴趣减弱。

3.3. 教学情感弱化

审观当下,部分高校教师的教学情感呈现弱化趋势,无形中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聚焦改善高校教师的教学情感,如何点燃教学热情,涵养其敬业精神,是高质量师资队伍创建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当前,大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科研工作,导致对教学不够重视。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教学激情、与学生之间的问题探讨与学术沟通欠缺、照搬PPT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多是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其开展启发和引导工作,忽略了教学情感在调动课堂气氛以及学生积极性方面的关键作用。

4. 培养高校教师教育情怀的新路径探讨

4.1. 高校教师要着重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修养水平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素养的核心,是每位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高校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就在于通过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培育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才高行洁的高素质人才 [8] 。就师德师风最基本的素养而言,高校教师应拥有理想信念、拥有道德情操、拥有扎实学识、拥有仁爱之心。除此之外,要对教育目的有价值认同、对教育对象有情感投入、对知识和道德有理智崇尚。

高尚的教育情怀,体现在高校教师的严以律己。无论在何时,教师都是学生的榜样,应注重言传身教,宽以待人,克己复礼。高尚的教育情怀,体现在高校教师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当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的时候,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不受欢迎的原因,提醒自己要换位思考,直至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另外,拥有高尚的教育情怀,要求高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恪守教师职业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敢于担当学术责任,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9] 。

4.2. 高校教师应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减轻职业倦怠感

高校教师应对专业发展和各阶段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规划。结合实际,分析自身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个人发展设计蓝图。具体来说,在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进行现状分析,明确目前自己所在的位置。其次,选择目标指向,即思索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哪里。最后,制定行动策略,即如何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的反思和行动,而且对教师的不断发展与全面成长具有指导作用。

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初期,就应当怀有一颗赤诚、敬畏的心。在职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应当认真规划,拥有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当然,在追求其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最显著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自觉、自主、自为和自在。在每天的追求进步之中,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一方面不仅能体验到本职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也能体验到教育工作过程中的幸福感与愉悦感。慢慢地,就会在工作上远离倦怠而充满激情。所以,高校教师应善于发现自身职业的无穷乐趣,建立积极的“未来形象”,有效克服职业倦怠。

4.3. 高校应重视发展性评价,将教学情感纳入评价体系

发展性评价可以激发教师内在的专业力量,有利于高校教师“教育家”精神的涵养。高校教师的工作胜任力和工作业绩,不仅体现在科研成果上面,还应体现在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生工作方面,也就是对待学生工作的情感态度以及对待教学工作的情感投入方面,具体表现为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 [10] 。

教师情感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从浅层面来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深一步来说,有利于提高育人质量。“情感素养”能够体现出一位高校教师的人格特质、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职业情怀等。高校教师情感素养结构具体包括对学生的关切、培养、期待等 [11] 。在教师发展性评价中,可以从情感品质方面衡量教师情感素养水平,比如对学生群体的关爱、对待学生群体的公正、对待学生的理解等。在教师评价改革中,教师情感劳动工作尽管难以量化和评价,但最能体现教师工作的本质特征。部分学校已经将其纳入教师评价体系,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不分伯仲 [12] 。

5. 结语

立足新时代,具备教育情怀是高校教师成长的必要前提。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应具备专业情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就要学会不断超越自己,做有温度的教育,当有情怀的老师,成为遵守师德的模范,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花香四溢,硕果累累。只有教师真正具备了育人的情怀,才能够在教育中发挥最大的作用,让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道德、有文化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项目资助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102136052);安徽省教育厅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021xsxxkc295);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J2021A1113);宿州学院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9jb20; 2022BSH001)。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s://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023-12-10.
[2] 朱婷婷. 教育素养: 高校教师的首要素养[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33): 62-6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023-12-11.
[4] 王萍. 教师的教育情怀及其养成——基于教育现象学的视角[J]. 当代教育科学, 2020(9): 18-23.
[5] 徐莲.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 42(4): 117-120.
[6] 姚炎昕, 雷江华. 教师教育情怀: 人性逻辑、德性素养与智慧生成[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3, 6(2): 121-131.
[7] 申玮, 叶鑫, 李金林.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的调研及建议[J]. 大学(研究版), 2016(Z1): 36-39.
[8] 王晓文, 姜竹楠, 王倩. 高校基层党建融入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讨[J]. 大学, 2022(24): 84-87.
[9] 周书钟. 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应对举措[J].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21, 34(4): 82-85.
[10] 陈太忠, 皮武. 教育情怀: 基于“需要-满足”框架的阐释与生成[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 41(19): 16-20.
[11] 王萍, 李雨露. 教育情怀的情感之维及生成路径——基于情感现象学的视角[J]. 教师教育研究, 2022, 34(4): 1-6+25.
[12] 郑晓东, 肖军霞. 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8): 14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