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Exploring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Red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OI: 10.12677/AE.2023.136611, PDF, HTML, XML, 下载: 245  浏览: 444 
作者: 李霞丹: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实现路径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d Culture Realization Path
摘要: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宝贵资源。新时代条件下,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中仍存在着课程形式内容单一、理论脱离实践、校园里的红色文化氛围淡薄、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度不高等一系列挑战。因此,从理论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网络媒体等多个角度进行创新,将红色文化进一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可以大大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Abstract: Red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new era, red culture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ideal and belief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a series of challenges in the combination of red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uch as single course form and content, theory out of practice, weak atmosphere of red culture on campus, and low recognition of red cultur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 to further integrate red culture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innovation in theoretical teaching, practical activities, campus cul-ture and online media can not only greatly enrich the cont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strengthen students’ identification with and inheritance of red culture, enhance their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so as to do a better job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李霞丹.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 教育进展, 2023, 13(6): 3845-385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6611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离不开利用红色文化这一富含价值的优质教育资源。党的十九大以来,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的导向作用和教育作用日益突出。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底气,是国家飞速发展与腾飞的原动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红色文化,既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情结,又能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他们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同时可以大力提升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说,探讨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既有历史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2. 红色文化的相关内涵

红色和“进步”“革命”是紧密相连的。我们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奋斗中所创造出来的伟大精神和其物质载体,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1] ,具有先进性、丰富性、生动性、参与性等特点。

从时间上看,红色文化创始于五四运动 [2] ,止于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解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革命文化。

从历史根源上看,红色文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3] 。

从内容上看,红色文化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立足中国具体实际,立足马列主义思想,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结合在一起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 [4] 。

从文化基因上看,红色文化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中,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红色文化精髓,也吸收借鉴了五千年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其他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明成果,并在中国革命中进一步得到丰富发展 [5] 。

从类别上看,红色文化主要有红色文化历史、红色文化遗存和红色精神。红色文化历史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创造的理论与思潮、教育与学术、文学与艺术等。红色文化遗存主要包括红色遗址。红色遗迹、红色文物,红色纪念碑等是红色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也是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品格、伟大革命的精神,主要有“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 [6] ,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具有鼓舞人、激励人、催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3.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群体按照人民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用特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标准对人施加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以及较强的实践性 [7] 。红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能够促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促进实效性。

3.1. 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红色文化是不容忽视的一种重要资源。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化的深入,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中国,加之就业形势严谨,拜金主义思潮盛行,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红色文化凝结着的政治理想、价值理念和思想道德,是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信念的有利抓手。例如革命老区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集中地,这里保存着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老照片,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一幕幕感人的革命故事,以独特的红色文化魅力感染和激励着当代大学生,让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了今天的快乐生活来之不易 [8] ,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由此可见,运用红色文化开展大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无疑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着端本正源的作用。

3.2.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兴旺,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承担者。红色文化生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更是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思想、文化和历史营养 [9] ,是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宝贵素材。把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深感受到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爱国爱民和敬业奉献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到先烈的坚定执着与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坚定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和自信自强。

3.3. 有利于促进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伟大的功绩和精神的载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的一段艰难历程。利用红色文化天然的叙事资源,可以让教育形式更生动,使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让教育内容的传授潜移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藏”起来;让教育成为一种积极的“互动–共鸣”,使思想政治教育“动”起来 [10] 。这样看来,通过展示红色文化的遗址、文物以及观看视频、图片等形式,可以有效地推动大学生从被动向积极转变,在所见所闻所感中提升他们对红色文化育人效果的切身感,从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4.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深厚价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教材,但有效发挥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4.1. 课程形式内容单一

红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积累和发展而成,具有浓郁的革命精神与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来说,这段历史可能就只了解了表面上的东西,再加上教育形式的单一和教育内容的枯燥,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挑战。很多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太高,太虚,太过空洞,大部分的课程都是课堂上的,老师只是在教室里教他们如何热爱祖国,如何热爱国家,如何感谢党的领导,如何为党的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这种教育难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产生思想情绪和精神上的感受困难,有时甚至产生反作用的效果。没有坚实而深刻的红色知识做根基,那么红色文化就无法实现“内化”的效果,从而导致了红色文化的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4.2. 理论与实践脱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红色文化融入工作,虽然相较于以往,对于红色文化实践的教学作用产生了一定的重视,组织同学们唱红色歌曲、参观革命遗迹,对大学生进行红色灌输与教育,但大部分还只是流于形式。学生们到革命旧址、名人故居等地参观时,也往往是完成任务似的走个过场,并没有对其进行深一步的挖掘与讲解,忽略了对实践活动内在价值的呈现,对学生在信念、道德、情感方面的要求和引导不够,活动结束后又缺少总结交流,这就削弱了实践教学活动的育人效果。若是理论脱离实践,红色文化也就失去了原本的鲜活与价值。

4.3. 校园红色文化氛围薄弱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把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既能丰富校园文化,引领校园风尚,同时,也能使大学生在红色文化氛围中得到一种无形的价值,大学生只有处于一种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中,才能亲身体会和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精髓和魅力。目前,部分高校缺乏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缺乏可见、可感、可知、可学的红色文化氛围,教学楼、公寓楼、道路、景点等各种载体缺乏红色文化元素,重大节庆日举办的红色主题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完成指定任务。除此之外,学校里很少有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机构和社团,也很少有关于红色文化的讲座和论坛。这就造成了红色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渗透作用比较薄弱,未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4.4.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度不高

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周围充满了多元化的文化和价值观,容易被外来不良思潮所影响,而且大学生阅历较浅、认知水平有限、心里状态不够成熟,所以比较容易被网络上所盛行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所迷惑。当人民对物质的追求达到一定狂热的程度时他们就会丧失对现实和未来的思考,只剩下由过度消费、炫耀文化、金钱文化所堆积的物质世界。这种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历史记忆,同时也使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产生了一种陌生、疏远的感觉。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来说,不是一个可以直接体验的生活空间,无法让他们真正体会,虽然他们也会看红剧、听红歌,却无法引起情感共鸣。所以,解决大学生红色文化的认同危机问题刻不容缓。

5.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价值,使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起到良好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就必须努力拓宽其实践途径。为此,要努力畅通理论教学“主渠道”、筑牢实践活动“主阵地”、抓好校园文化“主战场”、占领网络媒体“新技术”,并且这几个方面需要相互促进,交融汇通,让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结合起来。

5.1. 畅通理论教学“主渠道”,丰富大学生文化认知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不仅肯定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又强调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课程的必要性。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化为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建设富有魅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教学者要努力进行内容与方法两方面的创新。

在教学内容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坚持教材系统的内在整体性,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体系,并对其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同时,从总体框架的完整性出发,对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内在价值、机制等进行全面的理解。其次,要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联系与配合,以便在各个章节单元中运用红色文化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重点,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融为一体,更好地促进大学生领会红色文化。因为红色文化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意识,单纯的“平铺直叙”难以达到人们的接受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红色文化”的特点,采取“教学与体验”、“现实体验”和“虚拟体验”、“叙事教学”和“个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1] ,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从而丰富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

5.2. 筑牢实践活动“主阵地”,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

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红色文化理论的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学习实质上是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理论教学是以书本式的方式进行,只是单向的知识灌输,实践活动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所学知识的应用,是对理论学习的一种有效的补充,能使理论学习效果最大化,因此在实践活动中要注重融入红色文化所蕴涵的“精气神”,营造出一种具有感染力的“红色情境”。

大学生实践活动总体上可分为校园实践与社会实践。在校园实践方面,将红色要素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重大事件之中。例如,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建立“红色”的虚拟教学系统,模拟现实教学,将大量的红色文化素材制成多媒体课件、现场教学录像、电视专题等,形成一个虚拟教学系统 [12] 。在社会实践方面,要加强与地区红色基地的联系,建设“红色资源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 [13] 。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遗址、展览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所,教师将课堂上所说的与在红色教育基地中所呈现的内容相结合,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掌握红色文化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领悟红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其次,积极开展以“红色”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进革命旧址,并且撰写相关体会报告,加深感受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坚忍不拔的意志,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5.3. 抓好校园文化“主战场”,促进大学生文化浸润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所在,也是大学生在意和不能忽略的重要部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深刻影响,是任何形式的说教所无可比拟的。阳光、积极、充实的校园红色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发挥着直接的作用。

首先,在校园文化景观中融入红色文化,充分挖掘校史上的革命烈士和感人事迹,把它放到学校的长廊、雕塑、建筑等人文景观中去,一些革命英雄的画像、红色语录宣挂在教学楼楼道、宣传栏里,营造浓郁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给予思想上的启迪和熏陶,以此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次,在重要节日期间,积极开展以“红色”为主题的宣传教育。例如,在“建党”百年诞辰时,组织红色主题征文、朗诵红色诗词、参观红色遗址等,使同学们在参加的同时,也能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再次,学校里积极与地方相关红色机构合作,与相关专业人士举办红色文化的讲座和论坛,促进大学生对地方红色文化的认识与情感。最后,鼓励学生积极成立红色文化社团,大学生社团是由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团体,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14] 。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与讨论,加深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中的革命实践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格的认识与感受。

5.4. 借助网络媒体“新技术”,激发大学生文化认同

网络技术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技术。近几年,网络上经常出现抹黑英雄、诋毁先烈、以娱乐化的方式抹黑英雄、抹黑英雄、以“还原历史”、“探究细节”为幌子,扭曲历史,容易误导青少年对国家、社会、文化的认识。数据发布的“低门槛”导致红色文化解读的随意化,新媒体传播往往缺少详细验证和多方核查 [15] ,导致大学生在接触网络平台时容易接触到扭曲的价值观并受到影响,淡化对红色文化的认同。

各种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成为大学生学生日常校园生活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将红色文化融入网络技术中,首先,高校需借助专业知识人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搭建教师与学生共同成立的红色文化自媒体宣传团队,打造大学生喜爱的红色文化宣传品,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通过原创的微视频、微小说、微漫画等方式在互联网上活跃起来,从而产生“网红”效应 [16] 。其次,加强对大学网络内容的管理,通过与网络信息安全部门合作,在新媒体团队帮助下净化网络信息环境,加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增强对红色文化的信心。

6. 结语

红色文化凝聚着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鲜血和汗水,是我们党勇于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历史见证,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法宝。因此,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其创新途径,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发挥出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松. 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精神支柱[J]. 山东社会科学, 2018(2): 24-29.
[2] 管仕廷. 论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 传承, 2012(13): 74-75.
[3] 衣玉梅. 红色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文化自信路径分析[J]. 2018, 34(4): 119-122.
[4] 辛锐. 浅析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开发[J]. 人民论坛, 2013(11): 206-207.
[5] 沈成飞, 连文妹. 论红色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 教学与研究, 2018(1): 97-107.
[6] 李文管, 吴茜. 探析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9): 95-98.
[7] 张耀灿.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50.
[8] 徐永健, 李盼. 试论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J]. 思想政治教育, 2016(12): 84-88.
[9] 李婕. 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J]. 红旗文稿, 2017(14): 40.
[10] 罗丽琳, 蒲清平. 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因及其时代价值[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9(6): 45-52.
[11] 王春霞. 论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期刊, 2018(5): 132-135.
[12] 范方红.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6): 73-75.
[13] 王玲, 陈昱霖.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中的价值和实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11): 86-88.
[14] 李雯雯, 柯文进.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融合研究[J]. 人民论坛, 2022(22): 115-117.
[15] 付安玲, 肖朝霞.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J]. 思想教育研究, 2022(11): 131-136
[16] 葛涛. 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 37(6): 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