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心理学教学应用的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Class in the Teaching of Psychology
DOI: 10.12677/AE.2023.136506, PDF, HTML, XML, 下载: 220  浏览: 391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杨美荣, 党玉敬:华北理工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院,河北 唐山
关键词: 对分课堂心理学教学教学方法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Class Teaching of Psychology Teaching Methods
摘要: 为了探讨对分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在心理学教学效果的应用状况,本研究从概念、基本模式、教学应用和效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该模式在心理学课程中的实施效果和制约因素,从而提出建议和改善方法。作为我国创新教学课堂模式新成果之一,对分课堂在心理学专业各个课程中被广泛应用和推广,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还具备最新的理论成果,该教学模式为心理学教学中的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l of the PAD class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logy teaching,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concept, basic model, teaching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analys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constrain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in psychology courses, and thus proposes suggestions and methods of improvement. As one of the new achievements of China’s innovative teaching classroom model, the PAD class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promoted in various courses in psychology, not only gaining 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eaching, but also possessing the lates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and this teaching model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reform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on teaching models in psychology teaching.
文章引用:杨美荣, 党玉敬. 对分课堂在心理学教学应用的研究综述[J]. 教育进展, 2023, 13(6): 3213-321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6506

1. 前言

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发挥主导作用,该模式主要表现为在时间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接收教师传达的知识,显著突出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的现状,这与现如今提出的以学生为主的现代教学理论相违背,结果导致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受到限制,无法发挥学生个体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研究者根据教学需求创造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融合讲授型课堂教学与讨论型课堂教学的长处(即:交互式学习),其主旨是留给教师一半时间授课,确保专业知识的准确性、普遍性和有效性,剩下一半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进行先教后学的教学环节,课后学生进行自主复习、消化和吸收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同时也在心理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利用,希望通过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心理学各个课程教学中应用效果进行归纳和梳理,推动应用心理专业其他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工作,同时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 概念界定

“对分课堂”(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class, PAD class)在时间上把教学分为三部分: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因此被称为PAD课堂,由国内学者张学新在2013年首次提出 [1] 。

随着研究发展;杨淑萍(2015)等人 [2] 称学生作为课堂中心,师–生或生–生间交互式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同时,王照芳发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存在层次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等特点,具体表现为教师对知识进行解读,学生探究与整合三大模块内容 [3] ,前人研究表明对分课堂强调先教后学。但是,也有学者有了不同的看法,韩红梅 [4] 则指出“对分课堂”模式中的教和学可以同步进行,该学者认为“教”的部分不仅仅是教师一人传授知识,这一环节也应该包括学生讨论,换句话说,是将教师教授和学生讨论相融合,其主要原因是如果教师一人独自授课,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这一做法不符合学习理论(如构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等),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发展,更多的学者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实践中总结对分课堂的详细内容,完善其概念的界定,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对分课堂”是指教师讲授环节和学生信息输入环节同步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相结合的优势,使学生充分吸收和内化知识点的一种教学模式。

3. 对分课堂在心理学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作为高等教育新发展形式的必然趋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各大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高校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下功夫,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新发展阶段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模式。目前教育工作者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教育教学时,多是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讨论内容和形式,如2014年春季,“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被首次在复旦大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这门课上进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保持适度学习负担情况下,该模式良好教学效果获得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1] ;赵丹发现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心理知识的现状 [5] ;同时,姬菁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课堂和发展心理学中应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结果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参与到实践交流,解决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好的促进了这两门课程的教学 [6] ;次年,相关研究在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发现通过实施对分课堂模式锻炼了学生批判性思维、演讲和领导能力,使得使心理学实验教学更佳突出 [7] ;随着研究深入发展,对分课堂被应用到管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实践应用总体上是积极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8]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西方心理学史、心理学导论、人格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性提高,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习行为的进步 [9] [10] 。上述研究表明,对分课堂在心理学专业教学实践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心理学专业理论课程在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取得了创新的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教学模式可推广到心理学其他理论课程中。

4. 研究不足和展望

首先,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高水平论文比例和理论研究较少,说明研究层次与成果质量不太高,未来研究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方式探究该教学模式内在机制,提高论文质量;其次,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只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未来研究应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合理应用相关理论支撑,精准把握选题角度和新颖性;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研究结果分析不足(缺少详实的数据支撑)以及研究设计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未来研究应将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结合,量化研究方法,以客观数据支撑结果;再者,研究主体是国内学者,国外关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少之又少,未来研究可借鉴和参考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最后,大多数学者只是将对分课堂这一单一教学模式应用在心理学各理论课程中,只存在极少数学者考虑到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未来研究可以考虑电子教学工具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或其他教学模式(直播与课堂并行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三维教学模式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5. 结语

在心理学课程中有效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教师只占用一半教学时间进行精讲精练,减轻了教师的课堂讲授负担。此外,对分课堂中相互讨论的形式提高了学生交流互动、思维逻辑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课下的消化吸收环节促进了自主学习及对心理学知识的深入思考,这体现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种参与式学习,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学课堂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型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充分发挥其巨大的学习潜能。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呈现,出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相互交融的形式,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都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基金项目

2021~2022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GJJG203)。

参考文献

[1] 张学新. 对分课堂: 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复旦教育论坛, 2014, 12(5): 5-10.
[2] 杨淑萍, 王德伟, 张丽杰.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8(5): 653-658.
[3] 王照芳. 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分课堂概念的实践探讨[J]. 新智慧, 2022(1): 73-75.
[4] 韩红梅. “对分课堂”概念的演变由来及思考[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 30(3): 123-126.
[5] 赵丹. 对分课堂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学, 2018, 9(11): 116-117.
[6] 姬菁, 杨维莉, 赵丹. 对分课堂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学中的尝试[J]. 学园, 2017(30): 68-69.
[7] 才让措. “PAD对分”模式在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 28(2): 76-79.
[8] 程琳, 李忠, 宋苗苗, 等. 对分课堂在《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68): 298-299.
[9] 莫彦芝, 张斌, 刘家僖. 对分课堂在西方心理学史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31): 141-142.
[10] 李景萱, 雷辉. 对分课堂在认知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0(10): 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