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对抑郁的影响: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The Effect of Collag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on Depression: A Chain Media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DOI: 10.12677/ASS.2023.126463, PDF, HTML, XML, 下载: 195  浏览: 390 
作者: 高佳鑫: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关键词: 学业成就归因专业认同个人成长主动性抑郁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Depression
摘要: 目的:考察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对抑郁的影响,并探讨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56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 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能显著正向预测抑郁;② 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学业成就归因和抑郁之间起双重中介作用;③ 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学业成就归因和抑郁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个体的学业成就归因可以通过增加专业认同度和个人成长主动性来降低抑郁水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on depression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explore 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Methods: A total of 566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Scale,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Scale,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 and the Central Depression Scale. Results: ①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can positively predict depression in college students; ②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play a double mediating role between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and depression; ③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play a chain mediating role between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and depression. Conclusion: Individual academic achievement attribution can reduce depression levels by increasing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文章引用:高佳鑫. 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对抑郁的影响: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链式中介作用[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6): 3381-339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6463

1. 引言

在全球范围内,抑郁是发病率最高的精神卫生疾病,预计到2030年,抑郁将成为全球范围内引发死亡和导致残疾的首要因素 [1] 。大学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2] ,《202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需求》报告显示,有抑郁倾向的大学生占全部大学生的18.5%。抑郁高风险倾向的大学生占全部大学生的4.2% [3] 。抑郁会导致个体陷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精力丧失等消极状态,这不仅可能会降低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和学习效率,甚至会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严重威胁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 [5] 。因此,探究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业成就归因方式是指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业成功或失败倾向于归结为某个方面的风格 [6] 。归因理论首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的,后由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及其同事的研究而再次活跃起来,其基本观点是:人类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对行为结果学业成就归因是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主要的动力来源,是预测个体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的成功和失败,每一位大学生在体验这些成功和失败的同时,都会有意无意地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然而他们对这种成功和失败的解释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已有研究表明,将学业成就归为努力和能力的个体往往能够体验到积极的情绪,而将学业成就归因于运气和情境的个体却会体验到消极的情绪 [7] [8] 。因此,将努力和能力的归因方式称之为积极归因,运气和情境的归因方式则是消极归因 [9] 。抑郁认知无望理论认为,无望感直接导致了抑郁 [10] 。这种无望体验诱发的症候群统一称为“无望抑郁”,而消极认知容易诱发“无望抑郁” [11] 。个体之间的归因倾向不同,得到的主观体验也存在差异 [12] 。归因理论认为个体采用消极归因会导致消极情绪提升,产生强烈的无望感,从而导致抑郁 [13] 。已有研究证明,消极的归因方式是个体发生抑郁的认知基础,对学业成就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运气或情境),会增加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性 [14] 。因此,本研究认为学业成就的积极归因会降低抑郁水平,也是大学生抑郁水平降低的有效途径。

专业认同是指学生能够认可和接受所学专业的价值和规范,愿意从事与专业有关的职业,反映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主动认知和积极的情感状态,表现为学习者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在诸多专业中将某一专业视为与自我同一的,而将其他专业视为他者,甚至希望自己成为与该专业杰出者一样的 人的反应 [15] 。根据自我认同理论的观点,积极的归因方式是一种促进专业认同的有效机制,它能够在专业认同形成的过程中提升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提高个体的专业认同度 [16] 。已有研究发现,归因方式是影响专业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 [17] ,习惯积极归因的个体会产生较强的专业认同感。另外,专业认同度与个体的抑郁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18] [19] ,专业认同度越低,抑郁程度越高。较高的专业认同感会促进个体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20] ,提高投入程度 [15] 。反之,则会使个体产生学习倦怠,长期处于学习倦怠当中便会产生抑郁情绪,不利于个体心理健康 [21] 。由此可见,消极的归因导致低水平的专业认同度,而长期处于专业认同较低的心态下,就会产生抑郁情绪。基于此,提出假设1: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通过专业认同的中介作用来影响抑郁。

个人成长主动性是个体在自我成长过程中,积极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提升与完善自我 [21] 。个人成长主动性理论认为:有意识的自我改变是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核心,这种积极主动的自我改变会使个体体验到持续发展的感觉,用成长和拓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能够见证自我认知和行为随时间推移而提升,进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降低抑郁水平。此外,已有研究表明,个人成长主动性具有准备阶段 [22] ,此阶段个体愿意去改变已有的态度与行为 [23] 。归因方式是态度改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24] ,因此个人成长主动性受归因方式的影响 [25] ,积极的归因方式会提高个人成长主动性 [26] 。此外,人生目标和个人成长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27] ,面对困境,个人成长主动性较高的个体更多地采用积极压力应对策略,这类人群通常采取问题指向应对策略,从而减少抑郁情绪 [28] 。基于此,提出假设2: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通过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来影响抑郁。

另外,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29] [30] [31] 。个人成长主动性提及的成长,本质上是是主动且刻意的,个体寄希望于这种主动成长的过程能使自己在未来变得更好 [32] 。专业认同便是推动这种主动成长的积极因素,专业认同度较高的个体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学习策略,从而获得优秀的学习成果,进而提高个人成长主动性 [33] [34] 。个人成长主动性理论认为,个人成长主动性水平高的个体通常在个人的发展上更为积极主动,他们更把生活中的挑战看作是促进个人成长的机会,因此抑郁程度就会降低 [35] [36] 。已有研究发现,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37] ,个体的专业认同度可以直接正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因此归因方式通过影响专业认同进而影响个人成长主动性,通过以上路径达到降低抑郁水平的目的。基于此,提出假设3: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和抑郁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法,对内蒙古自治区、安徽省、山西省、天津市、山东省数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6份,有效率为94.3%。其中男生219人(51.4%),女生275人;专科126人,本科373人(65.9%),研究生67人(11.8%);农村285人(50.3%),城市281人(49.6%);独生子女309人(54.6%),非独生子女257人(54.4%)。

2.2. 研究工具

2.2.1. 学业成就归因量表

采用Lefcout等人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量表》中的《学业成就归因分量表》。量表共24个项目,包括消极归因和积极归因2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1 = 完全不符合,5 = 完全符合),总分等于消极归因得分减去积极归因得分,分数越高,消极归因倾向越高。该问卷总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8。

2.2.2. 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

采用田玉洁修订的《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量表共16个题目,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1 = 完全不符合,5 = 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的个人成长主动性越高。包括计划性、对改变的准备、利用资源、主动的行为4个维度。该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

2.2.3. 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

采用秦攀博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问卷共23个项目,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1 = 完全不同意,5 = 完全同意),总分越高表示对所学专业越认同。包含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和适切性4个维度。该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

2.2.4.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

采用Radloff编制的《流调中心抑郁量表》,量表共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1 = 偶尔或无,4 =多数时间或持续),分数越高,抑郁出现的频率越高。该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采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采用PROCESS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诊断 [38] ,发现未旋转情况下,有11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第一个因子的方差解释量为30.2%,小于40%的临界标准,因此可排除共同方法偏差对本研究结果的影响。

3.2. 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对各主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学业成就归因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专业认同与个人成长主动性呈显著正相关;学业成就归因与专业认同、个人成长主动性均呈显著负相关;个人成长主动性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详见表1

Table 1. Description statistics and correlation matrix for each major variable (n = 566)

表1. 各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和相关矩阵(n = 566)

注:**P < 0.01,下同。

3.3. 中介效应检验

相关分析结果符合进一步对个人成长主动性和专业认同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的统计学要求。使用Hayes编制的SPSS宏程序执行基于Bootstrap的中介效应检验,将变量纳入模型6。链式中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学业成就归因对抑郁影响的总效应显著(β = 0.98, P < 0.01)。纳入中介变量后,学业成就归因不仅能负向预测专业认同(β = −0.97, P < 0.01),而且能够负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β = −0.92, P < 0.01);此外,学业成就归因对抑郁的直接效应存在统计学意义(β = 0.30, P < 0.01)。同样,专业认同不仅能正向预测个人成长主动性(β = 0.70, P < 0.01),而且能够负向预测抑郁(β = −0.32, P < 0.01);此外,个人成长主动性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抑郁(β = −0.24, P < 0.01)。见表2

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经Bootstrap法检验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效应,其95%的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说明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学业成就归因与抑郁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中介效应值为0.70,占总效应的77.23%。该中介作用共包含3条路径:① 间接效应1 (0.31):学业成就归因→专业认同→抑郁。② 间接效应2 (0.22):学业成就归因→个人成长主动性→抑郁。③ 间接效应3 (0.16):学业成就归因→专业认同→个人成长主动性→抑郁。间接效应1、间接效应2、间接效应3分别占总效应的百分比为37.62%、27.72%、20.79%。见表3图1

Table 2. Regression analysis of variables in the mediation model

表2. 中介模型中变量关系的回归分析表

Table 3. The mediation effect size analysis table

表3. 中介效应量分析表

4. 讨论

本研究发现,学业成就归因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这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H1,与以往的研究相对一致 [10] [13] [39] 。这一结果也契合了消极自我图式理论的观点 [40] ,由于消极归因引发的消极自动化思维是抑郁认知模型中的重要层次,也是个体消极自我图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在对学业成就进行消极归因的过程实际上是将消极经验内化的过程,也是创造和巩固消极图式的过程,这些潜在的消极图式一般不被察觉,但是一经消极事件激活,便会制造出大量的消极自动思维,抑郁体验随之而来。个

Figure 1. Plot of internal mechanism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on depression (standardized)

图1. 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对抑郁影响的内部机制模型图(标准化)

体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 [11] ,长久处于消极的归因倾向中,个体长期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会导致消极的自动化思维,还会引发消极的失调性信念 [40] ,使个体沉浸于焦虑、无望的体验当中,进而导致抑郁水平升高。

本研究发现,在学业成就归因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机制中,专业认同的中介效应值为0.31,且中介效应显著,这说明专业认同在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对抑郁影响的中介作用成立,也就是说,专业认同是大学生抑郁产生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机制,这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H2,也与以往的研究相对一致 [18] [19] [41] 。按照归因理论的观点 [42] ,归因和自我体验是相联系的,个体在对学业成就进行归因时,实际上是一种对个人专业与自身利害关系加以体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的归因方式越积极,积极情绪越容易产生共鸣,对专业的认同度就越强。已有研究表明,倾向于积极归因的个体相比于倾向消极归因的个体体验到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参与感更强 [43] ,在积极归因与学业成就的良性循环中,专业认同感逐渐提高。而伴随高水平专业认同感的作用下,个体的积极体验增强,从而使得抑郁水平降低 [20] [44] [45] 。

本研究发现,在学业成就归因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机制中,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效应值为0.22,且中介效应显著,这说明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学业成就归因对大学生抑郁影响的中介作用成立,也就是说,个人成长主动性是大学生抑郁产生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机制,这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H3,也与以往的研究相对一致 [46] [47] 。在心理动力学的视角下,个人成长主动性与自我实现、追求优越和心理社会发展有关 [48] 。个人成长主动性促使个体更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使来自外界的压力造成的各种负向情绪降低,由此降低抑郁水平 [42] 。同时,该结果也支持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 [43] ,在个体对学业成就进行积极归因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驱力,这些驱力作用于个体的认知过程,引发积极的情绪体验,而驱力和情绪体验正是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来源,当个体在学业成就的成功经验中体验到自我决定感,个体便会产生主动完善自我的欲望,随之引发高水平的个人成长主动性 [49] [50] [51] ,个体的个人成长主动性可以负向预测抑郁水平 [28] 。因此,降低个体抑郁水平,可以通过积极归因增加个人成长主动性来实现。

本研究发现,在学业成就归因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机制中,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16,且链式中介效应显著,这说明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学业成就归因对大学生抑郁影响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也就是说,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是大学生抑郁产生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机制,这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H4。在以往的研究中鲜有将专业认同和个人成长主动性一同探究,但通过以往研究及本研究结果可以推断,专业认同度提升可以使个体在学业上产生更强的参与感,改变自己的动机加强,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更愿意进行自我提高 [51] [52] [53] 。自我估量理论的观点认为,在社会上人们最重视的是能力,因此,强调对能力的自我估量,自信自己能力高或低将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而个体对自己能力水平的估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归因方式的选择,换言之,将学业成就的成功或失败归结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归因方式 [54] ,个体长期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能力,有利于个体理性认识自我与客观条件的关系,在对专业的价值判断中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而由此带来的积极体验正是促进个体积极主动提升自我的驱力,因此在积极的归因倾向、较高的专业认同度和高水平的个人成长主动性共同作用下,会使个体在努力与成功的过程中反复产生积极体验,陷入良性循环,从而使抑郁水平得以降低。

附录

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量表

对于下列陈述,请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符合您想法的程度。在相应数字上打√即可,数字越大表示越符合您的想法,请凭直觉作答,不必考虑太多,谢谢!

完全不符合 = 1比较不符合 = 2不清楚 = 3比较符合 = 4完全符合 = 5

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

对于下列陈述,请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符合您想法的程度。在相应数字上打√即可,数字越大表示越符合您的想法,请凭直觉作答,不必考虑太多,谢谢!

完全不符合 = 1比较不符合 = 2不清楚 = 3比较符合 = 4完全符合 = 5

专业认同量表

对于下列陈述,请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符合您想法的程度。在相应数字上打√即可,数字越大表示越符合您的想法,请凭直觉作答,不必考虑太多,谢谢!

完全不同意 = 1比较不同意 = 2不清楚 = 3比较同意 = 4完全同意 = 5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

对于下列陈述,请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符合您想法的程度。在相应数字上打√即可,数字越大表示越符合您的想法,请凭直觉作答,不必考虑太多,谢谢!

偶尔或无 = 1有事 = 2时常或一半时间 = 3多数时间或持续 = 4

参考文献

[1] Lépine, J.P. and Briley, M. (2011) The Increasing Burden of Depression.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7, 3-7.
https://doi.org/10.2147/NDT.S19617
[2] 牛更枫, 郝恩河, 孙晓军, 等. 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6): 1022-1025.
[3] 傅小兰, 张侃, 陈雪峰, 等.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4] 孙良. 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的1年纵向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 2013.
[5] 和红, 杨洋. 大学生抑郁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5, 36(1): 80-83.
[6] 刘敏敏. 大学生自卑感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7, 5(8): 162-164.
[7] 张璐. 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 64(13): 88-89.
[8] 张子洋. 贫困归因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以杭州市贫困群体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杭州: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9] 谢春琼, 沈彬. 大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研究——基于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学生的调查[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 2(10): 169-170.
[10] 王纯. 抑郁的无望感/自尊理论与归因训练在大学生中的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11] 耿梦欣, 梁振东. 大学生焦虑与归因方式对大学生抑郁影响路径分析[J]. 校园心理, 2018, 16(3): 190-192.
[12] Han, Y., Kong, Y., Peng, S.L., et al. (2020). Effect of Attribution Training on Early Postoperative Depression of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 Current Psychology, 41, 1-16.
[13] 金琳, 张大均, 朱政光, 等. 心理素质对青少年早期心理健康的影响——认知重评和积极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3(7): 22-29.
[14] 刘晓宇, 王君, 郭缨, 等. 重点高中学生抑郁症状及其与学习成绩归因方式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 2016, 37(11): 1655-1657.
[15] 陈奕荣, 吴忠良. 特殊教育师范生感知班级氛围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专业认同的中介作用与未来取向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2, 28(2): 244-253.
[16] Erikson (1965) Sociology Insight and Responsibility. Sociology, 1, 101-103.
https://doi.org/10.1177/003803856700100114
[17] 杨赛华. 中职护生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专业认同的中介作用[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8.
[18] 纪凌开, 刘华山, 李晨璐. 温水煮青蛙: 专业认同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机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 18(6): 833-838.
[19] 陈秋珠, 徐慧青, 郑美妮. 学前教育学生专业认同感与自主学习动机的关系: 心理弹性和学习倦怠的序列中介效应分析[J]. 学前教育研究, 2019(10): 56-66.
[20] 张建育, 李丹. 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及其与成就动机、学习满意度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 24(4): 562-565.
[21] 董及美, 刘文娟, 周晨, 等. 中职生歧视知觉与学习倦怠: 专业认同和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 中国特殊教育, 2020(4): 76-80.
[22] Robitschek, C. (1997) Life/Career Renewal: An Intervention for Vocational and Other Life Transitions.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24, 133-146.
https://doi.org/10.1177/089484539702400205
[23] Prochaska, J.O. and Diclemente, C.C. (1992) The Transtheoretical Approach. In: Norcross, J.C. and Gol-dfried, M.R., Eds., Handbook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47-171.
[24] 曾率, 贺岭峰, 高旭辰. 归因引导对社会态度改变的影响[J]. 心理研究, 2010, 3(2): 40-46.
[25] 陈世民, 余祖伟, 高良. 个人成长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功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4): 83-91.
[26] 欧阳倩, 贺艳芳. 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败归因的关系研究[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 21(2): 99-103.
[27] Ryff, C.D. and Singer, B. (1998) The Role of Purpose in Life and Personal Growth in Positive Human Health, in the Human Quest for Meaning: A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In: Wongand, P.T.P. and Fry, P.S., Eds.,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hwah, 213-234.
[28] Weigold, I.K. and Robischek, C. (2011) Agentic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oping: Their Relation to Trait Anxiety in College Stud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81, 255-264.
https://doi.org/10.1111/j.1939-0025.2011.01094.x
[29] Savickas, M.L. (1997) Career Adaptability: An Integrative Construct for Life-Span, Life-Space Theory.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5, 247-259.
https://doi.org/10.1002/j.2161-0045.1997.tb00469.x
[30] Savickas, M.L. and Porfeli, E.J. (2021) Career Adapt-Abilities Scale: Construction, Reliability and Measurement Equivalence across 13 Countri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0, 661-673.
https://doi.org/10.1016/j.jvb.2012.01.011
[31] Cai, Z., Guan, Y., Li, H., et al. (2014) Self-Esteem and Proactive Personality as Predictors of Future Work Self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An Examination of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Process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86, 86-94.
https://doi.org/10.1016/j.jvb.2014.10.004
[32] Luyckx, K. and Robitschek, C. (2014)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and Identity Formation in Adolescence through Young Adulthood: Mediating Processes on the Pathway to Well-Being.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7, 973-981.
https://doi.org/10.1016/j.adolescence.2014.07.009
[33] 孙灯勇, 王倩, 王梅, 等.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概念、测量及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9): 1413-1422.
[34] 杨银芳, 贾丽娜, 邓灿.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高等职业院校护理生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认同的关系研究[J]. 校园心理, 2021, 19(3): 254-257.
[35] Robitschek, C. and Keyes, C.M. (2009) Keyes’s Model of Mental Health with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as a Parsimonious Predictor.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6, 321-329.
https://doi.org/10.1037/a0013954
[36] Robitshek, C. and Cook, S.W. (1999)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and Coping Styles on Career Exploration and Vocational Identity.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4, 127-141.
https://doi.org/10.1006/jvbe.1998.1650
[37] 钟蕾. 高中生自主支持与生涯成熟度的关系: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州大学, 2021.
[38] Podsakoff, P. M., Mackenzie, S. B., Lee, J. Y., et al. (2003) 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8, 879-903.
https://doi.org/10.1037/0021-9010.88.5.879
[39] 刘永芳. 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
[40] Beck, A.T. and Weishaar, M.E. (2000) Cognitive Therapy. In: Corsini, R.J. and Wedding, D., Eds., Current Psychotherapies, E. E. Peacock, Itasca, 241-272.
[41] 张静. 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以J大学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 2017.
[42] Hardin, E.E., Weigold, I.K., Robitschek, C., et al. (2007) Self-Discrepancy and Distress: The Role of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4, 86-92.
https://doi.org/10.1037/0022-0167.54.1.86
[43] 张爱卿. 归因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3(1): 38-41.
[44] 楚啸原, 理原, 黄志华, 等. 师生关系对研究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1, 37(2): 174-181.
[45] Yosef, S. and Mark, S. (2017). Temporal Self Appraisal and Continuous Identity: Associations with Depression and Hopelessnes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 503-511.
https://doi.org/10.1016/j.jad.2016.10.033
[46] 陈瑶, 杜玉凤, 李晓敏, 等.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 2021, 16(21): 56-58.
[47] 朱倩倩. 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自我概念和抑郁的关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5.
[48] Yang, H. and Cang, E.C. (2014) Examining the Structur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Personal Growth Initiative Scale-II: Evidence for the Importance of Intentional Self Change among Chine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96, 559-566.
https://doi.org/10.1080/00223891.2014.886256
[49] 杜佳.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在线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湖北大学, 2022.
[50] Ryan, M.R. and Lynch, J.H. (1989) Emotional Autonomy versus Detachment: Revisiting the Vicissitudes of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Child Development, 60, 340-356.
https://doi.org/10.2307/1130981
[51] 张剑, 张建兵, 李跃, Edward, L.D. 促进工作动机的有效路径: 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5): 752-759.
[52] 臧爽, 吴一凡, 赵梅珍, 等. 自我反思与洞察力在本科护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的中介效应[J]. 护理学报, 2022, 29(4): 53-58.
[53] 邓选梅. 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 文山学院学报, 2019, 32(4): 104-108.
[54] 马荣根. 动机的自我估量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运用[J]. 应用心理学, 1986(1):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