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后现代叙事特征研究
A Study on the Postmodern Narrative Features of “If National Treasures Can Speak”
DOI: 10.12677/jc.2024.124144, PDF, HTML, XML, 下载: 8  浏览: 20 
作者: 陈 凝, 邓 仟, 杨 洋: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石家庄
关键词: 《如果国宝会说话》后现代叙事“If National Treasures Can Speak” Postmodern Narrative
摘要: 《如果国宝会说话》是一部以国宝级文物为主题的纪录片,其独特的后现代叙事风格和手法使其在众多纪录片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该纪录片的后现代叙事特征,以期为纪录片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推动纪录片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Abstract: “If National Treasures Can Speak” is a documentary film with national treasure level cultural relics as its theme. Its unique postmodern narrative style and techniques make it stand out among many documentari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ostmodern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cumentary in depth,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inspiration for documentary creation,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ocumentary art.
文章引用:陈凝, 邓仟, 杨洋. 《如果国宝会说话》后现代叙事特征研究[J]. 新闻传播科学, 2024, 12(4): 935-938. https://doi.org/10.12677/jc.2024.124144

1. 引言

由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制作,中宣部、国家文物局、中央电视台共同实施的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于2018年1月1日在央视记录频道首次播出,至今已播出四季共一百集。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又反叛现代主义,是对中心性和本质主义等的批评与解构。后现代叙事研究则是后现代主义在文艺批评方面的一个分支,英国学者马克·柯里在《后现代叙事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加速的再语境化”、“时空压缩”和“小叙事”三个概念,道出了后现代叙事非线性、碎片化、多声部等特征。

《如果国宝会说话》打破以往传统文史类纪录片相对稳定的叙事模式,通过每集5分钟时长讲述一件文物,凭借其短小精悍的“微”形态在开播后获得广泛关注与赞赏。究其根本是《如果国宝会说话》叙事的零散性和不确定性表现出鲜明的后现代叙事特征与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传播完美契合,此研究从叙事中心与叙事手法两方面分析其后现代叙事特征,以期为纪录片的叙事创新与发展提供思路与启示。

2. 被消解的叙事中心

后现代主义消解权威,以消解中心性作为起点。国宝作为解说主体,本应是庄严的、不容侵犯的。但在《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宝所展现的形象摒弃了传统的权威与疏离,反而融入了平民的日常,与现代人的生活紧密相连,由此,长久以来传统文史纪录片中塑造的国宝那种高高在上的权威和距离感被彻底消解。下面主要从叙事的内容和视角来展开分析《如果国宝会说话》叙事的去中心化。

(一) 多样化的叙事内容

从历史跨度来看,《如果国宝会说话》以中华上下五千年时间和人类文明进程为轴,贯穿中国古代八千余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代分季叙事。从第一季的上古新石器时期、第二季的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一路跨越到第三季更为繁盛的魏晋隋唐时期,最后停留在第四季的宋到清时期,甚至包括一些近现代的重要文物也在节目中得以展现。这种时间跨度上的广泛性让观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演变过程。从地理分布来看,《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拍摄团队足迹遍布近百家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并深入五十余处考古遗迹,引导观众穿越时空,近距离感受历史的真实面貌。在这一过程中,独具地域特色的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得以重新被大众所认识和珍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从文物种类来看,该节目所选取的国宝各个都极具代表性,涵盖书法、绘画、雕塑、乐器、陶瓷器等多个门类,隐约反映出那一时期的社会状况,讲述当时的人文风俗和社会变迁,从多个维度展示出不同历史时期独特的文化、艺术审美和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

(二) 多元化的叙事视角

在叙事学领域,托罗多夫提出的“三分法”将叙事视角划分为三种: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在全知视角中,叙事者如同上帝一般无所不知,对所要讲述对象的所有信息了如指掌,能够全面而详尽地展现故事的全貌。而在内视角叙事中,叙事者的视角则被限定在某一角色的范围内,他们仅知道与这一角色同样多的信息,通过角色的视角来展现故事的进展。外视角下的叙事者则扮演了旁观者的角色,他们客观地记录事件的发展,但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则无从知晓,保持了一种冷静而客观的叙述态度。[1]《如果国宝会说话》打破了传统纪录片单一叙事视角的局限,充分发挥其单件国宝自成一集的小叙事优势,巧妙选择并交替使用多个叙事视角。

全知视角:在第四季的《陈国公主金面具》中这样描述道:“再见面时,已是千年以后。在内蒙古奈曼旗的合葬墓穴里,我们见到了陈国公主和驸马,千年一面,见到的是黄金的容颜,这是一件辽代陈国公主的面具,面具呈半浮雕状,只有0.05厘米厚,用薄金片锤击而成”。[2]叙述者以全知全能的视角,对文物信息了如指掌,向观众详尽介绍每一件器物。通过对事件细节的精准表述和对文物形态的细腻描述,将观众引领至一个相对客观的叙事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叙述者所受限制较小,使得讲述过程既流畅又真实,从而赋予了纪录片高度的可信度。观众在叙述者的引导下,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远,还能深切体验到纪录片所传递的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

内视角:在第四季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中这样说道:“我用十秒钟看完自己一生的命运,突然产生一种荒凉。我,苏麻离青,在这瓷瓶上扮演韩信,我本是一抔波斯国的土,化学成分是氧化钴,我是出产于西亚的矿物,在景德镇安家落户,这里盛产高岭土,这种配方烧制出来的瓶子更坚固,这瓶子头重脚轻,顶端开一小口,因口小只通梅枝,所以叫梅瓶”。叙述者使用拟人手法,巧妙地将“我”作为国宝本身的代名词,通过内聚焦的视角,使得这些年代久远的国宝仿佛拥有了生命,能够亲自“说话”。这一创新手法不仅赋予了国宝新的生命,更让受众在观赏过程中产生强烈的亲切感,这种本体自我呈现的方式极大地拉近了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带来新奇且引人入胜的收视体验。在国宝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它们背后厚重而悠久的历史变得生动而活泼,仿佛与观众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外视角:在《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外视角被当作第一人称的旁观视角使用,专业人士(各类国宝相关工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旁观视角对文物进行介绍和解读。他们身处故事之外,以客观、专业的态度向观众传递文物的信息和价值。这种叙事方式既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又增强了节目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在第一季的《利簋》一集中,旁白发出疑问“它珍贵的秘密藏在哪儿了呢”,紧接着画面播放的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讲解员袁硕的解说画面,“这里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地下二层古代中国基本陈列”。通过袁硕的解说视角,观众仿佛被带入了一个真实的博物馆场景,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文物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现场感。[3]

3. 浅表化的叙事狂欢

后现代的浅表化狂欢是一种强调表面、短暂、即时的文化,这种现象往往表现为对深度、内涵和意义的忽视,以及对感官刺激和直接体验的过度追求。《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其独特的制作方式、内容呈现和观众体验,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浅表化的狂欢氛围。这种狂欢将抽象化的音乐与具象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丰富叙事表达,不仅体现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上,更体现在观众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文物的珍视之中。

(一) 视觉刺激的狂欢

《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制作过程中广泛采用了数字技术来呈现文物的魅力和背后的文化内涵。第一季采用了流行技术辅助制作,如3D扫描技术和全息传存拓技术,对于某些深埋地下、器型保存不够完整或表面被氧化的文物,这些技术得以清晰还原文物细节。第二季时进一步加大多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如高精三维数字扫描技术,对文物进行全方位360度扫描,捕捉文物的每一个细节;高清平面信息采集技术,用于捕捉文物的平面图像,文物的色彩和纹理信息得以在屏幕上呈现;多光影采录技术则通过不同角度和光线的采集,展现文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进一步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第三季则根据每件国宝的特点设计专属的视觉体系,采用了更加精细的数字技术手段:表面微痕提取技术够提取文物表面的微小痕迹,如磨损、划痕等,为观众展示文物历经岁月沧桑的真实状态。甚至采用了8K技术,为观众提供了超高的分辨率和清晰度呈现文物的艺术细节。第四季在数字技术的使用上更加成熟,如数字拓片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复制文物的纹理和图案,数字线图通过提取文物的轮廓和线条,生成精确的线图,便于观众理解和分析文物的形状和结构。

(二) 听觉刺激的狂欢

为年代久远的文物配上具有历史厚重感的音乐,这种常规化配乐是纪录片中屡见不鲜的搭配。流行音乐则为《如果国宝会说话》注入了后现代叙事的血液与灵魂。其中,说唱、摇滚、电子等独具特点的音乐风格成为了国宝们表达自己的语言,通过现代流行音乐的形式传递着古老文化的魅力。第三季第十集的《立狮宝花纹锦》的背景音乐均是通过键盘和鼠标等制作而成。通过不同的键位,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例如:以“空格”当地鼓,以“回车”当插片,以“删除”当军鼓,手动录入到音乐中。不仅是背景音乐的选配,就连音效的使用也是相得益彰。[4]在第四季《定窑白釉孩儿枕》一集先声夺人,以几声婴儿的呓语当作本集开头,描绘了国宝生动形象的同时,它还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成果更显弥足珍贵。如何借助最符合当代传播特点的叙事手法,将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并以创新的视角打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这成为了每一位文化传播者需要深思并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如果国宝会说话》运用零散的叙事碎片、狂欢的视听冲击使得空间有了灵性,国宝有了性格,增添了象征意义。期待后现代叙事的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微纪录片的创作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兹维坦∙托罗多夫. 叙事学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298.
[2] 徐欢. 如果国宝会说话[EB/OL]. 中央电视台, 2018.
https://tv.cctv.com/2018/01/15/VIDELPWqLjHCcLHiWdlmTKvu180115.shtml?spm=C55924871139.PY8jbb3G6NT9.0.0, 2024-04-03.
[3] 唐秋彤. 微纪录片的后现代叙事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4] 齐渤洋. 《如果国宝会说话》声音艺术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呼和浩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