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禅学与阳明心学之比较
The Ison between Huineng Zen and Yangming Heart Ology
DOI: 10.12677/cnc.2024.124097, PDF, HTML, XML, 下载: 17  浏览: 29 
作者: 席若凡:贵州大学哲学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六祖慧能王阳明禅学儒学关联Sixth Patriarch Huineng Wang Yangming Buddhism Confucianism Relatio
摘要: 六祖慧能为唐代禅宗高僧,虽为文盲却仍得禅宗最高法门,对当时及后世影响巨大,尤其是宋明理学,王阳明也在六祖慧能的禅学中汲取智慧,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都能看到六祖慧能禅学的思想。阳明心学在三教合一的背景下,汇各家之所长,被称之为儒中慧能,禅宗也被誉为佛教中的心学,这两者虽各有特点又有相同之处,本文尝试从两者的心性论与功夫论的思想内容比较其异同,使我们透过两位不同时代大能思想中体悟到禅学与儒学之间的内在关联,又能明了禅学与儒学之间不同的价值取向。
Abstract: Although he was illiterate, he still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of Zen, which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imes and later generations, especially Neo-Confucianism in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Wang Yangming also learned wisdom from the Zen of the Sixth Patriarch Huineng, and the thoughts of the Sixth Patriarch Huineng’s Zen can be seen in the thoughts of the mind of Wang Yangm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unity of the three religions, Yangming’s mind theory, which combines the strengths of various schools, is called the wisdom of Confucianism, and Zen is also known as the mind theory of Buddhism. Although the two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similarities, this paper trie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from the thoughts of the mind and the kung fu theory, so that we can understa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Zen and Confucianism through the thoughts of the two great men in different eras, and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value orientations between Zen and Confucianism.
文章引用:席若凡. 慧能禅学与阳明心学之比较[J]. 国学, 2024, 12(4): 633-638. https://doi.org/10.12677/cnc.2024.124097

1. 引言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他为佛教的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完成了对佛教之宗教仪轨、佛性说、修行方法等重大革新。[1] (p. 230)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儒家学说的精华所在,它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又吸收佛教精华,使僵化的儒家学说重新焕发生机。本文以《坛经》和《王阳明全集》为底本,浅析慧能禅学和阳明心学佛儒之间的紧密联系与价值取向的不同,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既看到二者的关联之处,又能看到两者的区别之处,才不会踏入两个极端之中。

2. 心即理与心即佛

() 慧能之即心即佛

禅宗思想的核心是心性论,心性论也是禅宗修行进路的理论基础,真正对“直指心源,见性成佛”思想进行阐释与发扬的是惠能,“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2] (p. 13)心先天就具备了成佛的觉悟本性,心本身就是清净无染,只要用这颗清净无染之心就能够开悟成佛,这也是《坛经》开篇明义之宗旨。而慧能也是以“自性成佛”的心性论来开展自己的“即心即佛”以及“顿悟遁修”思想体系的。因此,《坛经》中“心”与“性”这对基本范畴是作为了解慧能即心即佛思想的基础。

神秀偈颂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2] (p. 5)神秀所言,指的不是人身,而是人之佛身,人之佛身如菩提树。这颗心不是人之肉心,而是一颗佛心,佛心如镜。人的身、心虽已开悟而清净,身、心以外的尘垢却是不净的,这污秽了人的身体和心灵,需要随时清除灰尘。人经过修炼,去除了“灰尘”,还了“清净”。然而,神秀的偈颂中,却并未见性。其关键在于:一是执著于身与心的实相;第二,它将我从诸法中分开,我是纯净的,而法是染污的;第三,它并没有说开悟是在心之一念间。神秀偈颂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2] (p. 33)惠能用“无”破神秀的“有”,“身”与“心”的本性是无相,无形无象、无明无暗、无方无圆、无大无小岂可喻之为菩提树、明镜台?万事万物因缘和合而生,又因缘寂灭,缘起性空。心空,境空,法空,心境如一,一切法空,本无一物。既然本来无一物,也就没有了“尘埃”,也无需时时勤拂拭,人本来就是佛,又何须修行成佛?与神秀偈颂相比,慧能的“无”证得“我空”、“法空”、“一切皆空”。但弘忍认为神秀与慧能都皆未能见性,应既不能执着“有”,也不能执着“无”,自性是真空妙有,心既无所住,又生清净心。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2] (p. 33)若心不生,万法末有,人心与佛性本无分别,自性无二。

“自性”在《坛经》中的论述很多,大体涵盖了真如、阿赖耶识二义。“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2] (p. 187)含藏识也就是阿赖耶识,禅宗认为,“真如”是世界的本原,“于自性中万法皆见”即“真如缘起”。慧能认为自性是不二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2] (p. 181) “不二”理论基础便是缘起性空,事物本身不具有实性,万事万物因缘和合而生,真如法界实相便是自性空无,缘起必性空,性空须缘起。“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2] (p. 50) “自性真空”则是对般若真空与非有非无的中道思想的巧妙融合,[3]慧能认为“心性不二”,“即心即性,即性即佛”。

() 阳明之即心即理

王阳明为解决心外求理并且将心与理分开的弊端,提倡心即理的命题,“我如今说个心即理是如何,只为世人分心与理为二,故便有许多病痛。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个私心,使不当理。人却说他做得当理,只心有未纯,往往悦慕其所为,要来外面做得好看,却与心全不相干。分心与理为二,其流至于伯道之伪而不自知。故我说个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个,便来心上做工夫,不去袭义于外,便是王道之真。”[4] (p. 137)王阳明虽然提倡心即理,但是却将心做了一个细分,“‘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4] (p. 30)只有以“心”来判断行为标准是否“当理”,才能避免滥用“理”所做的“不当理”的行为。考察一个人是否“当理”,不仅看他的行为,更要回归到其“心”的动机,如果是有“私心”的,行为则是“不当理”的,如果想要从“不当理”转化为“当理”,则需要在“心”上下功夫,也就是需要去除私欲,这也是一种向善的功夫。

阳明说:“‘率性之为道’便是‘道心’。但这些人的意思在,便是‘人心’。‘道心’本是无声无臭,故曰‘微’。依着‘人心’行去,便有许多不安稳处,故曰‘惟危’。”[4] (p. 116)可见,“心”呈现两种不同的状态,即“道心”和“人心”,“心”本是一,但由于“私欲”的影响,就会呈现“人心”的状态,但“心”可以在“人心”与“道心”中游走转换,去除“私欲”后,心所呈现的则为“道心”状态,“道心”状态也就是“心即理”。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4] (p. 308)王阳明的“心”所指的是本心,也就是心之本体,“心”与“性”是成圣的关键,只有将“心性”合一,才能将常人之“心性”与圣人之“心性”合一,“心也,性也,天也,一也”[4] (p. 329)当“性”作为心之本体的时候,“心”与“性”是同一物,“心性”不二,“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王阳明主张的“心性合一”的“心”即是“道心”,也是“圣人”的“心”与“性”,这样阳明的“心、性、命、天、道”便都是一体的。

3. 知行合一与顿悟顿修

() 慧能之顿悟顿修

“末法众生苦,向道有几人?”[5]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代表,其宗旨还是为众生破迷开悟、脱离生老病死、烦恼忧愁等爱欲苦海,获得绝对的自由。“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2] (p. 63)慧能主张单刀直入的瞬间顿悟,“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2] (p. 111) “迷人渐契,悟人顿修”[2] (p. 91)修行过程中,上根利智开悟会比钝根利智的人快,因此顿修功夫适合上根利智的人修行,其他众生只能渐契渐修,“迷则佛是众生,悟则众生是佛”,对于众生而言,慧能认为需要斩断有执着、有思量的“妄心”,人人皆具佛性只要让清净佛性呈现出来并融入言行,凡佛虽处境不同境界却相同,为去除“当下妄心”慧能并不注重通过坐禅习定,而是主张“识心见性”。

“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2] (p. 97)慧能根据“明心见性、离相无念”的思想,强调“道由心悟”,认为修禅不在形式上,需“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2] (p. 97)在体念时“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2] (p. 86)不被杂念、妄念干扰影响,内心将这些杂念排除,保持觉照专注的状态,在体念修禅时念念无著,任心自运,这样才能达到“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2] (p. 161)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2] (p. 161)戒定慧三法是佛教的法门,佛教的修持一般都是以“戒而生定,以定而明”为原则,慧能以光为比喻,以定慧为本体,认为定慧一心之体用。“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在佛教的修炼过程中,戒、定、慧是三个方面的统一,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味地坚持戒律,而忽视了定慧,那就是一种愚昧无知的苦修。如果抛弃了戒与智慧的指引,那么修定就如同石木孤寂。智慧同样要通过基于戒律的深刻冥想来获得,否则就会陷入无明无灭散乱不定的状态。人的“念”是常有的,并且是连绵不绝的,但不应被这些“念”所牵绊,心不起执念,念念不断但不执着于念,如此便可顿悟成佛。“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2] (p. 63)万法在自性中现,慧能认为,一切法皆空,思量妄念起了万法,万法皆空,自性皆空,只有去除杂念,才可呈现清净本心,即可顿悟顿修,一念成佛。

() 阳明之知行合一

阳明先生的认为“心”本是澄明无碍的,心本是一,但由于“私欲”蒙蔽,导致会在事上“可善可恶”,因此需要为善去恶,也就是“致良知”只有这样才能够“一克念,即圣人矣”。[4] (p. 1389) “良知”体认“心”、“性、“理”,并赋予其意义,在王阳明这里,“良知”已不是道德层面上的意义,而是本体存在的意义。“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6] (p. 332)“致良知”着重放在“良知”上,功夫也应该放在“良知”上去体认,也就是自身上,而不是外物上,一切放入内心之中,才能够去体认万物,体认天理。王阳明认为,要消除自己的欲望和杂念,并且不受其影响和妨碍,孝悌、慈悲这些与良心紧密相连之心才能自然显现。只有通过致良知的功夫,才能克服和消除自己的私心和杂念。

修养工夫上,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思想理论,是对“心即理”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在于向内求真,以求成圣,从而将心学提升为大众公认的“圣道”,以“心”为基础,以“知”促“行”,到心外去探求“理”,便是将“知”与“行”分为两件事。向心中寻求“理”,“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4] (p. 93)王阳明一方面借鉴宋明理学的知行观,一方面批判宋明理学的知行观,在此借鉴与批评上提出了阳明自己的“知行合一”:“知”“行”为一个整体。赋予“知”主观色彩,赋予“行”心理层面意义,使其知行观内外兼容,发展了宋明理学的知行观。王阳明在论述“立言宗旨”的时候,着重指出:凡有善念,必行之;但如果有不好的想法,那就必须克服这个不好的想法,彻底消除这个不好的想法。王阳明本身就包含着“克治”之说,而“致良知”之说则是由此而来。阳明心学“致良知”思想的提出,重在“知行合一”的功夫理论,通过消除私欲,克服欲望,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学说是其心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行合一”在某种意义上亦可称为“致良知”。但就“致知”角度,王阳明之“知”“行”合一,并非只是一种静态层面上的统一,而是一种更重要、更具体的动态过程;“致良知”理论,既是对知行思想的一种补充和阐释;二是他的理论总结和升华。

4. 慧能禅学与阳明心学之比较

() “心即理”与“心即佛”之比较

王阳明的“心即理”与慧能的“心即佛”的思想中,都同样把外在的“理”或“佛”纳入到了“心”的范畴之中,都认为“心性不二”,呈现出与佛合一,与心合一的状态。“理的概念,在禅宗里一方面作为与‘本心’相应之观照的世界,另一方面作为与事(万象)相对立之本体的世界。然此两个世界,在禅宗坚持把握实践立体性的原则下,均被收摄在‘心地’之范围内,以致理的概念缺乏实践上的意义。在理论上,也须依附于‘本心’,才能具有教学上的实用意义。[7]并且,王阳明认为人会因为私欲导致心会出现两种状态,因此需要去除私欲,使其回归道心,而慧能也认为人会因为各种妄念覆盖佛性,从而坠入生死苦海轮回不得解脱。

() “知行合一”与“顿悟顿修”之比较

在修行工夫上,六组慧能宗旨是要消除妄念,识得本心,使得清净“本心”呈现,阳明则是去除私欲,为善去恶,使得“良知”显现,惠能大师以心为范畴,诠释禅之“心行观”,即对禅理要有一种自觉的认同,而非仅止于言语。口诵佛经,心之共鸣,心口呼应,方能得清净自性,成就成佛之目的。阳明心学“知行观”强调以“知”主宰“行”,以“行”贯彻“知”;“行”始于“知”,“行”始于“知”。知和行是互相联系和包含的,知包含行,而行包含了知,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互相蕴含的。

二者在修行方法上也极其相似“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2] (p. 54)参禅悟道,重在修持、悟道,并将之付诸行动,便可成佛。在阳明“知行合一”中同样强调“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4] (p. 93)

阳明与六祖慧能都认同“知”的重要性,惠能大师以“口念心行”为核心,提出了“定慧一体”,使禅学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惠能大师所说的“法”,就是以“慧”与“定”为本体。“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2] (p. 86)我们可以看到,阳明心学中知行合一的思想,与惠能大师提出的“定慧一体”有很大的相似性,“知行合一”和“定慧一体”在理论上与修行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王阳明把“知”和“行”联系在一起,互相包容,从而将“知”“行”构建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5. 结语

六组慧能与王阳明的心性论中,都是以“心”为本体,不假外求,与佛合一,与心合一,构建“心性合一”的思想,并且阳明与慧能皆认为人会因杂念或私欲不得佛法和心学之要义,在两者的修行工夫上,都强调去除“妄念”与“私欲”,使得本体呈现,在“知”与“行”的问题上,也认为应该两者并重。禅宗的理想境界是万法不滞于心,于一切境上皆不染,禅宗认为人只有达到此种境界才能成佛。禅宗心体的特征是清静,阳明的心体特征是纯善。[8]

透过六祖慧能与阳明,也能看到禅学与儒学的价值目标不同,修行禅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证得涅盘、证得生死。儒学的基本宗旨是“天下苍生”,以“家”和“国”为本。儒学吸取了佛家的思想精华和思想方法,如果没有禅,儒学就达不到陆王心学的境界,因此,阳明心学与禅学的关系,必须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两者之间的联系,第二,目的的差异,这样才不会陷入极端之中。

参考文献

[1] 赖永海. 中国佛性论[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 230.
[2] 尚荣译注. 坛经[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3.
[3] 祁浩. 慧能禅学思想初探[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 王守仁撰著. 王阳明全集[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
[5] 虚云和尚. 应无所住——虚老和尚开示录[M]. 九江: 云居山真如禅寺, 2000.
[6] 王阳明. 传习录[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1.
[7] 李万进. 王阳明对佛教心性论的吸收与改造[D]: [博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北大学, 2022.
[8] 蔡鹏悦. 禅宗慧能心性论与王阳明心性论之比较[J]. 学理论, 2015(26):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