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入到融入:灵性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From Introduction to Integration: A Study on the Dilemma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Localization of Spiritual Social Work
DOI: 10.12677/ass.2024.138665, PDF, HTML, XML, 下载: 19  浏览: 35 
作者: 袁 梦, 杨 洋: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重庆
关键词: 灵性灵性社会工作困境与对策本土化Spirituality Spiritual Community Work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Localization
摘要: 研究关注灵性社会工作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与对策。灵性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关注个体内在精神世界和灵性成长的专业服务活动,在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文献综述,文章明确了灵性社会工作的内涵及其与传统社会工作的区别与联系,并探讨了灵性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研究旨在揭示灵性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进其在本土文化土壤中的生根发芽,从而满足居民精神需求、促进社区和谐、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质量。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piritual social work in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Spiritual social work, as a professional service activity concerned with the inner spiritual world and spiritual growth of individuals, faces many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connotation of spiritual social work and the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between spiritual social work and traditional social work,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localization of spiritual social work. On this basis, this study aims to reveal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localization of spiritual social work,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promote its root and sprout in the local cultural soil, so as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residents, promote community harmon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ocial work services.
文章引用:袁梦, 杨洋. 从引入到融入:灵性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8): 1-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8665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重视。灵性社会工作以增进人的灵性能力为目的,并以此来协助人克服人生困境、提升人的自由与幸福,旨在引导人通向主客体的融合和自我认同,在此基础上超越混乱痛苦达到专注生命价值的和谐境地[2]。灵性社会工作关注个体的内在精神世界和灵性成长,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领域、老年社会工作领域已经逐渐在引进灵性视角,将灵性社会工作的理念融入到实务过程中,并受到服务对象的好评。但灵性社会工作作为西方舶来品,在本土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境。本研究旨在探讨灵性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本土的文化土壤培育灵性社会工作,使其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

2. 文献综述

2.1. 灵性社会工作

灵性,英文为spirituality,又被翻译成“属灵”。学者卡洛尔(Carroll)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灵性:一是作为本质的灵性,二是作为维度的灵性。换句话说,卡洛尔认为灵性既可以被看作是生命个体内在自我与现实自我平衡的一种力量,也可以是个体与神之间存在的关系[3]。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灵性是人类超越自身的过程。国内也有学者对灵性做了概念界定,国内学者中对灵性社会工作研究比较深入的学者主要有陈劲松教授和刘继同教授。陈劲松认为灵性与理性和感性一样,是人与生俱来的特质,人本具有的感性能力、理性能力、灵性能力一同构成了人的全面能力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4]。刘继同则认为灵性泛指个体在人类社会生活意义世界中的相互关系、超越的观念、亲身体验、自觉过程、反思能力和主观知觉的总和,处于人类精神生活世界最高层次的水平[5]

灵性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是1960年代末出现的超个人心理学和超个人社会工作。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正式提出,他对五层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反省,将超越性的灵性需求放在自我实现需求层次之上。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学者将灵性融入到专业社会工作中,更加关注人的灵性以及更高层面的意识状态,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式——超个人社会工作。超个人社会工作的提出,为灵性社会工作提供了更为明确的定义。20世纪末的新纪元运动通过倡导精神与信仰的解放、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平衡个人自由与社会归属,推动灵性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创新,为灵性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我国,灵性社会工作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提供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6]

2.2. 灵性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尝试

灵性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尝试目前主要涉及到心理健康领域、社会服务领域以及教育和培训领域。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灵性辅导等服务。这些服务旨在帮助个体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通过探索内在的精神世界和灵性成长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社会服务领域,灵性社会工作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应用包括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提供灵性关怀和支持,医务社会工作领域内的安宁疗护、姑息医疗等。通过运用灵性方法和技巧,帮助这些群体在面临生活困境时找到希望和力量,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在教育和培训领域,灵性社会工作在教育和培训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开展灵性教育、心灵成长和领导力培训等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培养个体的内在力量、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一些实践和研究显示,灵性社会工作在提升个体心理健康、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目前,关于灵性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还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对其定义、理论框架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和讨论。这些研究强调了灵性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本土化的策略和方法。然而,对于灵性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具体路径、影响因素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研究尝试探讨灵性社会工作在本土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使其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

3. 灵性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困境分析

3.1. 文化适应性问题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传统观念。而这些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观念,却对灵性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产生了阻碍作用。如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虽然儒家思想也强调以人为本,但其核心观点仍然是礼乐秩序,强调等级次序。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糟粕”已经被剔除,但其造成的深远影响深深的烙在人的成长与个性发展过程中。这与灵性社会工作强调的以人为本、人人平等的观念是相悖的。

此外,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面子文化、家丑不可外扬等文化观念与灵性社会工作的实务原则相悖。在临终关怀领域、姑息医疗领域,我们常常强调案主自决的原则,但实际上案主可能对自己的病情甚至连知情权都没有,更不用说决策权。通常情况下,案主的家人会以孝道出发,替案主做决定或是隐瞒案主的真实病情。在实务过程中,案主自决原则很难得到遵守。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中国是以差序格局为连接的社会,个人会将自身的发展寄托于以自己为中心、一圈一圈向外扩散的圈子中[7]。越靠近自己关系越亲密,离自己越远,关系越疏离。在这个思想的影响下,当案主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时,首先考虑的是向自己的家人、朋友寻求帮助,面对作为“外人”的社会工作者,人们常常抱有不信任的态度,有很强的警惕心理。“家丑不外扬”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当自己或家庭遇到困难时,人们首先选择的是在家庭内部解决,不会考虑到寻求专业社会工作的帮助。中国人讲究的是集体主义,强调“群体本位”、“家族本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提倡个体对整体的牺牲和奉献。通过克制个体的欲望、需求来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灵性社会工作源自西方,强调“个人本位”,关注个人、关注自身,自身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这与中国“家族本位”、“群体本位”的观念是冲突的。传统价值观强调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个人权利的获得应当以个人义务的履行为前提。但是社会工作价值观认为社会有责任为个人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服务为个人的自我实现提供机会[8]。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不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一个禁忌话题,往往被回避或模糊处理。这种回避和禁忌不仅让人们对死亡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也阻碍了他们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和珍惜。缺乏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个体在面对生命困境时,可能难以做出明智的选择,甚至产生极端行为,如自杀或暴力犯罪。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缺失也限制了社会工作在本土化过程中对于灵性关怀和支持的探索和实践。灵性关怀和支持是社会工作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注个体的内在力量和精神成长,帮助个体在面对生命困境时找到希望和力量。然而,由于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缺失,人们对于灵性的认识和需求往往被忽视或误解,导致社会工作在本土化过程中难以有效地提供灵性关怀和支持。

3.2. 专业人员缺乏

当前的高等教育和社会工作培训体系中,往往缺乏对灵性社会工作的深入研究和课程设置[9]。这导致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时,很难接触到灵性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由于灵性社会工作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教师较少。这导致在培养专业人才时,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目前国内只有少数高校开设了灵性社会工作的课程,且都没有通用的灵性社会工作教材,以至于灵性社会工作领域缺乏专业人才。

3.3. 社会认知度低

目前,大多数公众对于灵性社会工作这一概念并不熟悉。灵性社会工作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尚未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因此,大多数人对于灵性社会工作的理念、目标和实践方法缺乏深入的了解。由于公众对灵性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较低,其接受度也相应较低。在一些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灵性观念可能被视为非传统或非主流,从而受到忽视或排斥。这导致公众对于灵性社会工作的接受度存在一定的障碍。

4. 灵性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对策

4.1. 文化适应性策略

针对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契合点尚不明确这一困境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价值观应立足于我国传统人本思想吸收借鉴西方个人主义观念以我国传统人本思想为契合点来实现东西方文化元素的融合从而逐步实现本土化。借助我国传统文化中那个“以人为本”的思想,用中国式话语传达其助人本质。我们应当在吸收我国传统“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借鉴西方“个人主义”观念。

此外,社会工作者需要培养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尊重,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信仰、价值观和实践方式。在提供服务时,要尊重个体的文化背景,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确保服务方式与当地文化相契合。

4.2. 培养专业人才

培养专业的灵性社会工作人才可以从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实践训练、加强师资建设、促进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

在高等教育和社会工作专业中,加入灵性社会工作的相关课程,使学生从理论层面对灵性社会工作有深入的了解。同时,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将灵性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学科体系。建立与灵性社会工作相关的实践基地或实习机构,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和掌握灵性社会工作的技能和方法。同时,鼓励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本土化的实践模式。引进和培养具有灵性社会工作背景和经验的教师,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理论与实务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同时,鼓励教师参与灵性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研究,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加强与国际灵性社会工作界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同时结合本国实际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创新。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灵性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深入发展。

4.3. 提高灵性社会工作认知度和接受度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利用媒体、网络、社区活动等渠道,广泛宣传灵性社会工作的理念、目标和实践成果,提高公众对其的认知度。举办讲座和研讨会,邀请灵性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举办系列讲座和研讨会,与公众分享灵性社会工作的经验和故事。开展示范项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或机构,开展灵性社会工作的示范项目,让公众通过实际案例了解灵性社会工作的实际效果。鼓励公众参与,设计公众参与性强的活动,如志愿者服务、体验活动等,让公众亲身参与灵性社会工作实践,增强其认同感。与社区组织合作,与社区组织合作开展灵性社会工作的项目和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提高公众对灵性社会工作的接受度。运用多种传播渠道,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运用多种传播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这些策略和建议的实施,可以逐步提高公众对灵性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为其本土化进程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灵性社会工作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推动其更广泛地应用于实践。

5. 结论与展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精神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希望寻找生命的意义、价值和目的。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灵性需求的重要性,灵性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是顺应时代的,是人们迫切需要的。接下来,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将灵性理念应用到社会工作实务当中,并在实践中进行研究总结,为灵性社会工作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王兆霈.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方向[J]. 神州, 2018(1): 275.
[2] 蔡鑫, 仲婧然. 沟通传统与现代: 以“仁”为本推动灵性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J]. 社会建设, 2019, 6(3): 14-22.
[3] 陈劲松. 灵性社会工作及其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意义[J] 社会建设, 2014, 1(1): 56-67+76.
[4] 陈劲松. 灵性社会工作的目标、原则与功能探讨[J]. 社会建设, 2019, 6(3): 3-13.
[5] 刘继同. 人类灵性概念框架范围内容、结构层次与中国本土灵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构[J]. 人文杂志, 2015(2): 110-115.
[6] 童敏. 社会工作理论[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7] 杨梓艺, 于首涛.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困境反思——基于中西文化比较视角[J]. 文化学刊, 2019(9): 56-59.
[8] 汤素素. 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本土化路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9] 钟耀林. 灵性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脉络及思考[J].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 36(4): 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