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DOI: 10.12677/ecl.2024.133578, PDF, HTML, XML, 下载: 5  浏览: 12 
作者: 蒋 蕊: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电子商务乡村振兴苏北农村信息化E-Commerce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Areas in Northern Jiangsu Informatization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苏北地区的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短板较大程度上得到了补齐,苏北农村电子商务有了一定发展,但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苏北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着诸如苏北农村电商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苏北农村电商人才缺乏,品牌建设不足,品牌效应释放困难等问题。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拉动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打造独有品牌等有助于促进苏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致力于发展苏北农村电子商务,以电子商务视角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增砖添瓦,助力苏北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road, farmland and water conservancy infrastructures in northern Jiangsu have been patched up to a large extent in recent years, and rural e-commerce in northern Jiangsu has developed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there is still a certain gap with the development demand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rural e-commerce in northern Jiangsu, such as the backward infrastructure,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lack of talents, insufficient brand construction and difficulties in releasing brand effect.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such as promoting investment, perfecting infrastructure, increasing talent introduction, building unique brand, etc., we are commit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in northern Jiangs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mmer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our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o help northern Jiangsu farmers to increase income,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mot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文章引用:蒋蕊.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4, 13(3): 4707-4712.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4.133578

1. 引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目标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已经有了显著成效,农村道路建设、义务教育、生活环境、医疗服务得到了显著改善,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作出基础性贡献。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得以迅速发展,而苏北农村作为江苏欠发达的地区,虽然在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电商人才等方面落后于苏南农村地区,但是得益于身处江苏省内的地理优势,苏北农村电子商务有极大的可行空间与发展空间,因此对苏北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研究,有充分的可行性与实践性。

2. 苏北农村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2.1. 苏北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苏北地区是指中国江苏省北部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盐城等城市。苏北农村地区较苏南农村地区发展较为缓慢,是江苏省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江苏的低收入人口和省定重点帮促村大部分分布在苏北地区[1]。苏北地区农业占据主导地位,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油菜等,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苏北农村经济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农村产业逐渐向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拓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苏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农村旅游逐渐兴起,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为当地农民增加了额外收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苏北农村地区在不断发展,但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苏北农村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农民收入不均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产业升级。

2.2. 苏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农业电子商务是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必然产物,并伴随着中国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国家对农村建设投入不断加深,农村电子商务不断发展,形成了农产品、手工艺制品、乡村旅游链接的电子商务网。

苏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出一些特点:第一,网络覆盖广。苏北农村网络覆盖较广,电商物流体系逐渐健全,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二,电商扶贫项目多。苏北地区积极推动农村电商扶贫项目,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当地特色产品,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三,电商服务普及。苏北农村电商服务逐渐普及,农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轻松购物、支付和查询信息,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便利性。第四,电商创业创新多。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和农民开始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开设网店、代理产品等方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发展和创新。如徐州铜山区詹湖村村民占怡君抢抓时代机遇,依据当地特色红薯粉创立“詹湖粉丝”品牌,按照“村支部 + 企业 + 特色产业 + 农户”的村企联建模式,牵出了单集镇詹湖村千万产业链,迅速依靠农村电子商务转型打通了当地乡村的致富路。第五,政策支持。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电商活动,促进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总的来说,苏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农产品品质、物流配送等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3.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

3.1. 文化振兴,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焕发

步入新时代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史中创造了享誉中外的悠久文化。新时代着力推进文化建设,需要使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当代文化相协调和相适应,赋予文化基因鲜明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与“魂”,深刻影响着华夏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根基[3]。毛泽东在《心之力》一文中提到:“神侠圣贤乃悟创农耕生产经济之始祖,勤劳耕作,取舍有度,好生求德,修身养性,良善处世,信仰天人合一之大道。”[4]中华民族的祖先创立农耕文明,从事农业生产,保障生活需要,极具智慧,懂得取舍有度,不违背农时和自然,从而感悟出中华民族温良的品性。“应时”“守则”“取宜”“和谐”这些优秀农耕文化在新时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再次焕发更夺目的光彩。乡村振兴战略则提倡保护和弘扬传统农耕文化,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建设特色小镇等方式,使乡村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地方。

3.2. 政策支持,“农转非”到“非转农”的转化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很多政策在向着有利于农村的方向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许多人进行“农转非”,将自己的户口由农村户口转移到非农村户口,这一过程往往被认为是城市化的体现。2014年国家公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后,调整了之前户口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并且还规定有4类人可以由非农村户口转移到农村户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非转农”现象。农村户口经济价值提升,譬如承包土地的户籍资格权、土地经营和使用的拥有权、集体红利的参与分配权等等,这些都成为很多人“非转农”的主要直接原因[5]。随着近年来城市生活成本高、压力大和就业难等问题,迫使农村大学生不得不想尽办法回到家乡,这些因素都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这些政策的演变体现了我国逐渐重视乡村振兴的过程。

3.3. 时代潮流,农村电商市场的吸引力

近年来,除了各级政府出台专项文件、安排配套资金,主动与电商平台和专业服务商寻求合作外,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纷纷瞄准农村场,通过实施建设农村服务站等战略,助推农产品上行。例如,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计划在3到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苏宁计划在未来5年内实现易购服务站超过1万家;京东也在努力发展数万名村民代理,覆盖数万个村庄[2]。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年轻群体在农村电商的舞台上崛起,网购群体也日益壮大,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增添了活力。

4. 苏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4.1. 物力:苏北农村电商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不返贫的关键条件。一方面,苏北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高但是物流配送体系相对薄弱,快递公司覆盖范围有限,配送速度慢,农村村民取快递基本都要使用交通工具到附近的镇上取,影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和用户体验。部分苏北农村地区缺乏电商服务机构和人才支持,农民无法及时获取电商信息、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影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和用户体验。苏北农村电商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物流配送和电商服务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信息化水平,推动农村电商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电商平台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和投入,包括网站建设、系统开发、数据管理等方面,但部分苏北农村地区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和资金支持,导致电商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受限。电商平台需要进行广告宣传、营销推广等活动来吸引用户和增加销量,但苏北农村地区部分农民缺乏资金支持和营销经验,无法有效开展营销推广活动,限制了电商业务的发展。电商业务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采购商品、支付员工工资、运营推广等方面,但苏北农村地区部分农民缺乏资金周转能力,难以应对业务发展中的资金需求,限制了电商业务的扩张和发展。部分苏北农村地区缺乏金融机构支持和融资渠道,农民难以获得贷款和其他金融支持,无法融资扩大电商业务规模,限制了电商业务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资金投入又是纠缠在一起的,基础设施现代化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目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仍是困难重重。

4.2. 人力:苏北农村电商人才缺乏,新农人比例不多

农村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与传统农业产品相互结合的新兴业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势必需要大量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运营,并能够将其熟练地运用到农业生产销售等各个领域的高端人才[6]。然而一方面,农村的条件留不住高端人才,电商专业人才往往聚集在都市,选择基础设施十分完备的地区。另一方面,生活在苏北农村的村民多数是中老年人即知识水平较低的儿童,只一部分群体理解掌握电商知识的水平有限,加上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学习,所以不能很好地将电商知识运用到实战当中。近年来,苏北的新农人逐渐增多,但是在农村人口比例中仍是占比极少。

4.3. 宣传力:品牌建设不足,品牌效应释放困难

农产品品牌的建设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客户忠诚度,形成固有的品牌用户、增加农企经济效益的关键途径[7]。品牌化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品牌打造是在“互联网+”农村电商的促进下农村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提高农村产品影响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在网络销售的农产品大多数以生鲜产品为主,具有季节性强、运输风险高和运输成本高的不利因素。农产品本身因为属于初级产品利润比较低,又加上缺乏品牌运营意识,所以只能低价营销。而且,大多数农产品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多为小规模、家族式企业,设备落后、人才缺乏,难以认识到品牌对产品销售的重要性,缺少品牌化、标准化经营意识,导致经营效益低下,电商发展难以做大做强[8]

5.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化路径

5.1. 拉动投资,完善基础设施

苏北地处江苏,具有拉动投资的良好条件,可以根据地域优势与苏南合作,运用自身地域优势、人口规模优势引入资本。要引入投资到农村,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和策略:政府可以制定一揽子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补贴、财政支持等,吸引投资者到农村投资。建立农村投资促进机构或平台,提供投资咨询、项目对接、政策解读等服务,为投资者提供便利和支持。组织农村投资推介会、路演活动等,向投资者介绍农村投资机会和潜力,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建设农村产业园区或农业示范园,提供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和服务配套,吸引投资者入驻。积极引进外资,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促进农村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推动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合作社经营,实现规模化发展和效益提升。开发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融资支持和风险保障,降低投资风险,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农村。有效引入投资到农村,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和策略:制定综合规划,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和优先项目,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和保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推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引进先进的建设技术和设备,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水平和效率,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网络建设、智慧农业应用等,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生态友好的建设方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有效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2. 引进人才,培养新农人

首先,在乡村治理方面采用政策吸引人才回乡,贯彻大学生村官制度,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性,因地制宜创新管理。苏北地域较苏南广,具有良好的农村发展前景,且人口众多,从苏北走向全国学习的大学生数量大,这些大学生学成归来能够为苏北的农村治理增添一股强劲的新生组织领导力量。其次,主动培养新农人。培养新农人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教育培训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专业知识教育,包括现代农业技术、市场营销、农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实践锻炼鼓励新农人参与农业生产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经验积累提升技能和能力。给与新农人创业支持,提供创业指导和支持,包括创业培训、创业资金支持、市场信息服务等,帮助新农人开展农业相关的创业项目。建立农村青年组织和交流平台,促进新农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分享经验和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包括农业补贴政策、农村土地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等,为新农人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鼓励新农人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加强农村文化宣传和教育,树立农业劳动的尊严和价值观,激发新农人的农业热情和责任感。通过以上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效培养新农人,激发他们的农业创业热情,提升他们的农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5.3. 打造品牌,释放品牌效应

首先注重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农耕文化与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农耕文化”还表现出人们的“绿色体验”。比如,农耕文化中的“顺天应时”“因地制宜”“天人合一”均体现出人们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境界。这种思想理念敬畏自然,具有朴素的绿色生态理念;而绿色发展理念强调了经济发展并非单一追求较高的经济指标,而是利用技术进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9]。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许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农村电商通过推广当地特色产品和文化旅游资源,促进了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其次,释放农村品牌效应对于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至关重要。要建立农村品牌,突出农产品的地域特色和质量优势,打造具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包括线上线下宣传、参加农产品展会、开展农产品推介活动等,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农产品认证体系,如有机认证、地理标志认证等,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度,增加消费者信任感。推动农产品品牌联合,建立农产品产地联盟或合作社,共同推广品牌,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优势。加强品牌知识产权保护,防止假冒伪劣产品侵权,维护农产品品牌形象和市场秩序。开展差异化营销策略,如定位精准的目标消费群体、制定促销活动和营销方案,提升品牌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以上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效释放农村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产品产业升级。

6. 总结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北农村电子商务具有了强大的发展助力,而这种政策上的保障就是发展最大的推助力,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地区聚集。苏北农村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应抓住时代的机遇,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调整固有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巩固已有基础升级产业链条,积极拉动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养新农人,打造独有品牌,释放品牌效应。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的是政府、组织、个体的合力,在共同迎接挑战的基础上,最终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曹明霞.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基于江苏苏北地区的调研[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9): 113-115.
[2] 曾亿武, 万粒, 郭红东. 农业电子商务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农村观察, 2016(3): 82-93+97.
[3] 白中科. 承农耕文化继往圣明德[J].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3(4): 4-13.
[4] 毛泽东. 心之力(1917年) [J]. 陕西教育: 综合版, 2012(5): 2.
[5] 保虎, 王舫. “非转农”: 我国大学生户口迁移“逆城市化”反思[J]. 中国青年研究, 2017(3): 81-87.
[6] 胡居东.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2): 301+303.
[7] 陶陈凯, 杨宁芳.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电商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J]. 中国商论, 2022(11): 64-66.
[8] 孙桂财.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问题研究[J]. 财经界, 2020(30): 2.
[9] 程明, 吴波, 陈国庆. 新时代农耕文化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 农业经济, 2021(9): 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