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动漫教育实践研究——以南京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为例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University Animation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School of Animation and Digital Arts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Nanjing
DOI: 10.12677/AE.2024.1471362, PDF, HTML, XML, 下载: 28  浏览: 3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王 文:南京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数字化高校动漫教育传统文化策略挑战Digitalization University Animation Educ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Strategies Challenges
摘要: 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高校动漫教育领域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动漫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文化传承意识,涉及一系列教学策略的设计,涵盖课程优化、资源丰富化及线上线下教学结合,同时需强调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整合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建立文化自信。此外,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教学的效率与互动性。然而,传统文化的传播障碍、教学资源的不足和学生接受程度的限制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解决。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university animation education is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tegrat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university animation teaching to promot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awareness involves a series of teaching strategy designs. These strategies include curriculum optimization, resource enrichment, and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whil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Incorporating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can not only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but also stimulate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build cultural confidence. Furthermore,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ools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interactivity. However, issues such as the barriers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lack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e limitations of student acceptance need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resolution.
文章引用:王文.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动漫教育实践研究——以南京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7): 1688-169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362

1.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1]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已成为亟待探讨的议题。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动漫教育作为培养新一代文化创意人才的重要平台,不仅需要注重技术的传授与应用,更需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意识,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南京传媒学院作为国内优秀的传媒艺术类高校之一,其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更是经过十八年的接续奋斗,形成拥有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漫画、新媒体艺术4个专业综合型学科群的“大动画”教学体系。2020年动画专业获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为江苏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建设点,以“立足产业、放眼国际、锐意创新”为理念,以培养符合我国现代动画产业所需“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目标和定位展开建设,其在动漫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备受关注。本文以南京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漫教学为例,旨在探讨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动漫教育实践,并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动漫教学还将面临的挑战,以期为全国高校动漫教育提供借鉴与启示。

2.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动漫教学优势

2.1. 数字化转型对高校动漫教育实践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总书记强调,“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2]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趋势,它深刻影响着各个领域,包括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对高校动漫教育实践的影响更是多方面的:首先,数字化转型为高校动漫教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与资源。动漫教学中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可以通过电脑软件、数字绘画等工具进行实践操作,大大提高了创作效率。当然,网络资源的利用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丰富的在线教程、素材库等资源,为动漫创作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支持和参考。其次,数字化转型促使高校动漫教育更加注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高校动漫教育可以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他们的创作水平。同时,跨学科融合也成为了可能,将动漫与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相结合,设计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作能力。再次,数字化转型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自主学习与实践空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创意与创新能力。通过数字化工具和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进行动漫创作实践,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与动漫产业的紧密对接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趋势,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最后,数字化转型推动了高校动漫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得远程教学和在线教育成为常态。通过在线平台,学校可以开设更多元化的课程,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提供更灵活的学习方式。

推动数字教育发展、利用数字技术激发教育活力、加速教育创新,对促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教育强国建设的速度和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3] 。数字教育是全面建成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命题。应持续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强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以数字化推动教育流程再造、结构重组、文化重构,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4] 。数字化转型对高校动漫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开放、个性、灵活、适切的数字时代教育新生态尚未形成,以数字教育支撑教育强国建设任重道远。南京传媒学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数字化技术和资源,不断优化动漫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培养更优秀的动漫人才。

2.2.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动漫教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5] 在培养学生动漫创作能力的过程中,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取、提炼、创新转化成极具标识性的文化符号和美学元素,经过文化创意设计形成优质文化IP,实现文化的新传承,这是文化创意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关键 [6]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传统文化融入动漫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例如中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这些元素可以为学生提供灵感和创作素材,促使他们在动漫创作中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文化的融入为动漫作品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7] 。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可以丰富作品的文化底蕴,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种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品质,也能够更好地传递文化信息。以动漫作为一种特有的现代文化表达方式,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8] 。对海量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编码,用创意将其转化成更适合人们观赏的文化产品,让古老的中国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走进人们的生活 [9]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也有利于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和弘扬。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动漫作品更容易在国际上获得认同和好评,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时,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动漫教学可以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如案例分析、现场考察、文化研讨等,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总的来说,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动漫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 数字化转型期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动漫教学中的传播策略

数字化转型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高校动漫教学领域。如何在数字化转型期间有效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资源,提升动漫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成为了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需要适应这一时期的特点,采取更为创新和多元的方式。以南京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为例,探讨数字化转型期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动漫教学中的传播策略。

3.1. 优化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设置是促进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动漫教学中,可以设置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有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动漫专业课程的同时接触到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南京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师们通过分析成功的传统文化融入动漫作品的案例,让学生学习其背后的思想和方法。学院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完成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动漫项目。学院始终强调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不仅教授动漫制作技术,还注重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意思维,鼓励学生在动漫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由此,学院动画专业获批江苏省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创建了文创产品研发实验室、田中诚一漫画创新研究中心等21间校内实验室及103家校外实习基地,形成具有特色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习基地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将持续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分配创意项目,学生可以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动漫作品中进行实践性学习。例如,学校每年定期举办方山艺术节、弘景学术周等活动,多学院联合举办传统艺术展览、演出、讲座或文化节,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亲身参与传统文化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3.2. 丰富教学资源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推广传统文化的关键。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传统文化资源库,包括书籍、影视资料、数字化资源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南京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目前拥有21间专业实验室,包括5间后期剪辑实验室,2间漫画构成教室,1间漫画创意设计实验室、1间动漫衍生产品实验室、1间文创产品研发实验室、1间手工图书研发实验室、1间日本漫画大师创新研究中心实验室、1间三维漫画创意设计教室和1间正在建设的数字人虚拟制作融合实验室等,实现手绘漫画绘制、数码漫画创作、动态漫画创作、综合创作实训等特色实践项目满足教学需要,实现教学实验一体化实践模式。学院建设有国内外影响力的集学术、交流、论坛、赛事于一体的学术高地群,建成中外动漫大师组成的大师工作室群,建立基于互联网+、多终端智能内容研发与教学的开放式实验室群。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动漫竞赛和展览,通过国际平台展示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增强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学院积极与海外高校和机构合作,丰富国际办学资源。例如,2014年与有着国际动画大师摇篮的加拿大谢尔丹学院开展联合办学;2018年与日本漫画大师千叶彻弥联合成立国际漫画艺术研究中心,成立田中诚一漫画大师工作室;2020年与韩国环境文化联盟UEC及亚洲数字影像学会建立入校创意基地;2020年聘请美国华纳兄弟总裁、上海白玉兰电影节动画评委会主席MAX HOWOARD入驻学校等国际合作项目。多次举办国际工作坊,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其他文化背景下的动漫创作,同时展示本国的传统文化。邀请动漫产业专家、传统文化研究者和成功的动漫创作者来校园举办讲座和研讨会,为学生提供了实际经验和行业洞见,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文化机构、博物馆或传统文化保护组织建立合作项目,这些合作可以提供独特的资源和经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将传统文化与动漫教育推广至国际舞台,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3.3. 线上线下结合

线上线下结合是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高校可以开设线上课程或利用在线平台进行传统文化推广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扩大传播范围。例如,南京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开发专门讨论和教授传统文化与动漫融合的在线课程,高频次利用视频会议工具举办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座和交流。同时,利用VR和AR技术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直接体验传统文化场景,增强学习兴趣和效果。利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资源,将传统文化元素无缝融入动漫教材中。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现传统文化的精髓,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网络平台举办学生作品的在线展览,邀请公众进行观看和评审,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学院建立在线平台,提供传统文化与动漫教育相关的资源,包括课程材料、视频教程和交流论坛,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路径,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匹配合适的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和动漫创作指导。

3.4. 跨学科合作

跨学科合作有助于传统文化在高校动漫教学中的传播。动漫教学可以与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开展跨学科项目,通过多角度的讲解和探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与动漫产业界合作,将学生的创作与实际产业需求相结合,提升学生作品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南京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竞赛并获省级以上奖项200余项,获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优秀创意奖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项。学院以青宁广场和动漫小屋为切入点,深入开发动漫小屋,开展以此为主题的江宁周边数字文创设计,推动青宁IP的开发和推广,服务青宁广场的建设,将学院各动漫衍生专业发展与各个小屋内容运营结合,开发打造大学城师生和居民喜爱的江宁文旅周边。学院携手企事业单位,以“触摸古都心韵:金陵魅力的数字激活”为主题开展产教实践探索。另外,为深入贯彻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要求,我院师生走进南京淳化马场山旅游示范村开展美丽乡村墙绘活动,探索青年学子服务地方、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学院始终坚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交流活动,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持续拓宽学生的视野,达到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策略,高校可以更有效地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动漫教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也有助于高校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期望。所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动漫教学的传播策略,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采取多元化、互动性强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教学效果,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4.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动漫教学面临的挑战

在数字化转型期间,传统文化在高校动漫教学中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南京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在传统文化传播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适合数字化转型环境下的传播策略,为传统文化在高校动漫教学中的传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动漫教学虽然提供了诸多机遇,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4.1. 传统文化传播受阻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一定的阻力。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可能被边缘化,难以被年轻一代所接受和传承。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大众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快节奏的娱乐和即时的信息获取上,对于需要深入了解和学习的传统文化内容,可能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兴趣。面对新兴技术(如AR/VR、AI等)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和学生不断学习和适应,但技术更新速度快,可能导致资源和技能迅速过时。高校需要建立持续的技术更新和培训机制,鼓励师生共同学习新技术,同时与企业和技术供应商合作,保持教育内容和技术的前沿性。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但面临如何与现代文化、现实需求相契合的问题,要发掘传统文化与时代观念契合点 [10] 。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动漫教学时,如何保持文化的原真性和深层意义,同时又能以现代、吸引人的方式表达,是一大挑战。明确文化数字化建设目标,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1]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文化学者合作,确保文化传达的准确性。同时,鼓励创新思维,探索将传统文化以新颖形式表现的方法。

4.2. 教学资源匮乏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动漫教学面临着教学资源匮乏的挑战。传统文化教学所需的资源包括书籍、影视资料、数字化资源等,但目前这些资源的获取相对困难,限制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高校内部的课程设置、教育资源分配、师资力量等可能不足以支持跨学科教学和新技术的应用。高校需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推动跨学科课程的开设,加大对新技术和新方法教学的投入,同时引进和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教师。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更在于它可以随时代变迁而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创新 [12] 。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数字技术的有效整合,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南京传媒学院是民办院校,所有教学经费在资金使用上,较为注意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必要性。动画专业对设备的性能需求较高,因此,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我校动漫专业设备的更新速度相对缓慢。如何获取、整理和优化这些资源,使之能够在动漫教学中高效使用,是一大挑战。南京传媒学院也面临师资结构有待优化,因全国范围内戏剧影视学博士的毕业总人数有限,因此专业对口的高层次人才比较稀缺。基于上述原因,目前动画专业高职称、高学历的领军人才仍紧缺,动画专业将积极贯彻内培外引的方式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教育者不断更新教学工具和方法,以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对于动漫教学来说,这意味着必须掌握最新的动画制作软件、虚拟现实技术等,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4.3. 学生接受程度不足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可能较低。年轻一代更倾向于接受新兴的文化形式和娱乐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有所欠缺,这给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阐释不是停留在古代文本的表面意义上,或停留在作者的原意上,而是建构性地把古代文化中原有语句或命题解释为另一种积极意义,扩大了原语句的意义及其适用范围,以适合当代的需要。” [13]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如游戏化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增加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利用数字媒体和社交平台,以更贴近学生生活方式的形式介绍传统文化。另外,由于市场对传统文化融入动漫的作品认可度和商业价值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创作热情。加强与动漫产业的联系,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项目,提高学生作品的实战经验和市场曝光度。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展示学生作品,增加公众对传统文化动漫作品的认识和接受。当然,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动漫作品传播给国际观众,跨越文化差异,是一个挑战。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鼓励创作具有普遍价值和国际共鸣的作品。

总之,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高校动漫教育要想有效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面对并克服这些挑战,寻找有效的方法将传统文化与动漫教学结合起来,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符合数字化时代的教学需求,需要高校、教师、学生以及产业界的共同努力和创新,为传统文化在高校动漫教学中的传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5. 结语

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动漫教学策略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研究领域。数字化转型时代为高校动漫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方法,我们有望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培养具备文化自觉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推动高校动漫教育的不断进步。我们应积极行动,为文化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以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3年南京传媒学院教改项目“数字化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动漫教学策略研究”结项成果(项目编号:JG202334);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数字化课程建设与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B110);2022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5-10-15(002).
[2] 习近平.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 人民日报, 2023-05-30(01).
[3] 李永智. 以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J]. 教育参考, 2023(5): 5-6.
[4] 吴砥, 冯倩怡, 郭庆. 教育强国背景下数字教育的内涵、特点、难点与进路[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5(4): 80-89.
[5]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5-19(002).
[6] 刘佳. 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播的路径与对策[J]. 传媒, 2021(10): 73-76.
[7] 顾江. 文化强国视域下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创新[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30(4): 12-22.
[8]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9] 刘佳. 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播的路径与对策[J]. 传媒, 2021(10): 73-76.
[10] 刘建萍, 王天娇.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探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12(12): 44-53.
[11] 周建新. 国家文化数字化的内在机理、困境审视与实现路径[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37(1): 68-77.
[12] 杨云香. 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1(6): 148-150.
[13] 陈来. 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N]. 光明日报, 2017-03-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