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纪录片《美丽中国》字幕翻译研究
A Study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the Documentary Amazing China from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DOI: 10.12677/ml.2024.127638, PDF, HTML, XML, 下载: 8  浏览: 15 
作者: 向 杨: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株洲
关键词: 功能对等理论纪录片字幕翻译《美丽中国》Function Equivalence Theory Documentary Subtitle Translation Amazing China
摘要: 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视听产品形式,以再现现实的方式向观众呈现真实的场景,讲述真实的故事。纪录片不仅具有娱乐价值,而且还有传播真相事实的特点。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传媒传播的进步,大量优质的英语纪录片被引入中国,这使得中国观众得以从一个新的角度了解世界文化和西方文化。为了使中国观众更通俗易懂地准确理解这些英语纪录片,研究纪录片字幕的翻译是重中之重。功能对等理论是尤金•奈达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本文旨在从功能对等的角度研究英语纪录片字幕的翻译。本文对BBC和CCTV联合制作的纪录片《美丽中国》的字幕进行了分析。根据功能对等的理论,研究纪录片字幕的功能。
Abstract: As a special audio-visual product form, documentary presents real scenes and tells real stories to the audience in a way that reproduces reality. Documentaries not only have entertainment value, but also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reading the truth.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mass media communication,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English documentaries have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which enables Chinese audiences to understand world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from a new angle. In order to make the Chinese audience understand these English documentaries more easily and accurately,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study the translation of documentary subtitle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s a translation theory proposed by Eugene Nida.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documentary subtit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btitles of the documentary “Amazing China” co-produced by BBC and CCTV.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unction of documentary subtitles.
文章引用:向杨.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纪录片《美丽中国》字幕翻译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7): 907-91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7638

1. 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且渠道多样。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类型,以真实的情景为创作素材,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和呈现,突出真实性。因此,纪录片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视听产品形式,以再现现实的方式向观众呈现真实的场景,讲述真实的故事。它的目的不仅是娱乐观众,而且要告诉观众事实的现实。因此,国内学者对字幕翻译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迫在眉睫。

2. 功能对等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功能对等理论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走向翻译科学》(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引入了“动态对等”的概念,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他认为“动态”一词具有误导性,将其改为“功能对等”。顾名思义,“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不再要求原语和译语之间的一一对应,也许更重要的是要求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功能对等,这可以使翻译不仅注重形式上的对应,而且更容易达到美和流畅。奈达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解释道:“翻译中的语境意味着以适当、自然和对等的词语选择来传递从语义到文学风格的相同信息”(Nida, 2001)。此外,Nida将功能对等理论拓展为“词汇对等、句法对等、语篇对等和文体对等”四个方面(Nida, 2001)。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活动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活动。“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是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应基本相同。奈达认为:翻译的重点是翻译信息的内容,即翻译原文的意思。因此,“语言或语义信息的翻译在翻译中占有优先地位(谭载喜,1999:13)”。由此可见,奈达在翻译中关注的是读者的反应和信息的传递。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词语表面意义的对等,而且是词语引申意义、语言风格和文学体裁的对等。同样,他还认为,翻译所要传达的信息不仅要包括文字表面所表达的信息,还要体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信息。

2.2. 文献综述

尤金·奈达(1964)首先提出了动态等价与形式等价的比较。他认为语言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动态对等比形式对等更常见。他认为,翻译文本的读者应该以与原始文本读者相同的方式对其作出反应[1]。因此,译者应该关注源文本的意义和本质,而不应该被源文本的语言结构所限制,即被形式对等的思想所限制(谭载喜,1999) [2]

为了减少对这一概念的误解,突出文本的传播功能,奈达在1986年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又称动态对等,由词汇对等、句法对等、语篇对等和文体对等四部分组成。在这四个部分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而形式相对不那么重要(郭建中,2000) [3]。同时,奈达(1993)承认没有两个翻译是完全对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等是一个目标。理想对等是指译文对目标读者产生的影响与对原受众产生的反应相同(奈达,1993) [4]。然而,这种最高水平的翻译并不容易实现,因为它要求源语言和目的语言在语言和文化上高度相似。

尽管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但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和批评。Lefevere (1993)认为所谓的“对等”仍然停留在词汇层面[5]。王小丹(2009)认为奈达的理论过分强调文化归化,忽略了异化的使用,未能有效处理文化负载词[6]。林克难(2012)表示,许多中国学者对如何有效地测量读者反应感到困惑[7]

因此,可以发现,大多数对功能对等理论的批评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读者的反应不可测量,二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功能对等难以实现。

然而,许多学者认为功能对等理论是有用的,并将其应用于他们的研究中。衡孝军(2003)将翻译过程看作是在译语和译语之间建立功能对等的过程,探讨了社会符号学模型是否可以应用于汉语成语的翻译,以达到功能对等的目的[8]。庄起敏(2005)通过案例研究,论证了在新闻报道的词汇和短语翻译中遵循这一原则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应用这一原则[9]。此外,学者们在功能对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其他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10]

虽然功能对等理论尚不完善,但对其本身有争议的已少之又少。相反,很多人都是用这一理论来谈论翻译实践,所以这一理论已经通过了时间的考验。总而言之,翻译工作应以对等为目标,并尽力实现这一目标。

3. 纪录片特点与字幕翻译特征

3.1. 纪录片的特点

纪录片是电影的四种基本模式之一,即剧情片、实验片、动画片和纪录片,纪录片一直被认为是电影的一种独特形式。然而,关于纪录片的定义可能从来都不是很精确。最常见的版本来自苏格兰纪录片导演John Grierson对纪录片的定义,该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并定义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这一定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因为这表明,人们对与现实世界有某种关系的材料有着强烈的主观参与。纪录片具有讲故事的能力,可以让人们了解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情。纪录片中的故事与虚构电影不同,虚构电影可能基本上是根据电影制作人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纪实事件来源于现实生活。此外,纪录片在网上被定义为以事实和信息的方式呈现政治、社会或历史主题的作品,如电影或电视节目,通常由实际的新闻电影或采访组成,并伴有旁白。从上面介绍的定义来看,纪录片显然是一种视听产品,讲述故事,提供论点,描述主题。这些故事和论点都是基于事实,并可能得到专家意见、戏剧性重建或实物证据的支持。

纪录片具有区别于其他视听类型的独特特点。这些特点是决定纪录片字幕翻译原则和相应策略的重要因素。真实、中立地呈现现实是纪录片最鲜明的特点。虽然纪录片的定义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这使得这种处理包括讲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才能使纪录片成为虚构的一个部门。评判标准取决于故事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实际情况、事件和人物,而不是电影制作人创造的产物。纪录片讲述的故事源于现实世界,但它仍然是从电影人的角度和声音来讲述的。因此对于纪录片的真实性和中立性,已经相当有争议的,他们是一个程度的问题,而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划分。因此,在纪录片中,所讲述的故事直接讲述了实际事件,而不是寓言,“人物”以揭示的方式出现,他们不扮演某人虚构的角色。影像与文字的持续互动是纪录片的基本特征。与其他视听类型一样,纪录片是一种多重符号化的文本,依靠多种渠道传递信息。纪录片中,包括动作镜头在内的图像(直接记录人的行为)。第二章纪录片及其副标题:事物、风景、主题等;现有的图书馆或档案素材和静态照片,与旁白、采访、配乐和字幕相结合,最终为观众创造出一场多维度的“感官盛宴”。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相互作用来阐明主题是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纪录片中,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包括旁白、采访、对话等。在这些声音中,叙事对纪录片来说是最具体的。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写作形式,旁白是一种正式的剧本,写得很好,添加到配乐中,用来澄清发生了什么上。叙述者通常是一个看不见的人,站在权威的立场上向观众讲话,以传递信息并提出论点。而另一方面,角色的声音是用来表达角色本身的。叙事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种扩展的画外音,用于叙事的语言传递,而不是自发的采访。从这个意义上说,叙述和画外音的区别主要是语言上的差异,因为叙述通常是事先准备好的,重述的叙述往往比画外音有更正式的语法结构,往往具有随意言语的更自发的结构特征。关于野生动物的纪录片通常以叙事为主要形式。由于《美丽中国》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所以这部纪录片中旁白的字幕翻译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3.2. 字幕翻译的特点

字幕翻译,在1929年第一部有声电影到达欧洲时首次使用。字幕是用来把演员的对话传达给观众的一种手段。字幕是“电影或电视对话的转录,同时呈现在屏幕上。”字幕还具有“真实性”,包括演员的原声音质和语调。那就是,原语的原声在字幕中是不受影响的。此外,字幕还被定义为“为影视对话提供同步字幕的过程”。对字幕做出了更具体的定义,他认为字幕是一种独特的翻译形式,因为它是1) 书面翻译,2) 附加翻译,3) 即时翻译,4) 同步翻译,5) 多媒体翻译。1) 字幕是书面的,而不是口头的,它不同于所有其他类型的视听翻译。2) 附加的标签表明在字幕中,语言材料被添加到原文中。3) 直接标签指的是,在电影媒介中,所有话语都以流动的方式呈现,4) “同步”这个标签反映了原片(至少是非语言部分)和翻译后的对话是同时呈现的这一事实——与“同声传译”不同。5) 术语“多媒介”表明至少有两个平行的渠道被用来传达原片的全部信息。传统上,字幕有两种类型:语际字幕,意味着从母语到母语的转换;语内字幕,没有语言的变化。字幕翻译既可以是语内翻译(纵向),即目的语与源语相同,也可以是语间翻译(对角线),即目的语与源语不同。他还认为字幕翻译是从口语到书面语的“对角线翻译”,而不是从口语到口语或从书面语到书面语的“水平”翻译。此外字幕的译者不仅要注意对白、背景声音,有时甚至要注意歌词,还要注意屏幕上重叠的标题和书写符号。在他看来,由于字幕译者处理的是多义文本,因此有可能由于构建多义整体的要求而丧失了原对话的大部分真实性。

3.3. 功能对等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实现功能对等,一个前提是得充分把握好纪录片中情节、人物、语言、风景、声音、画面之间的关系,从而传递给观众听觉、心理、视觉等多方面多角度的美感。因此,字幕翻译应该始终秉承着目的语言展现源语言的意蕴,让观众感受到源语言的魅力所在,明白纪录片带来的美感。不过自然,翻译过程中,形式上的对等也是翻译的重点内容,但并非实质内容。形式只是纪录片字幕翻译的外壳,无法展现其内涵。故此,译者在运用功能对等理论翻译字幕时,应始终坚持纪录片的原汁原味,把握好纪录片语言的外在形式与实际内涵之间的关系,以内涵为向导,以形式为外壳,充分表达出纪录片的内容。

4. 纪录片《美丽中国》及其在功能对等理论中的应用

4.1. 纪录片《美丽中国》介绍

《美丽中国》是第一部展示中国野生动物、自然和文化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制作。这是一部展现中国土地独特之美的纪录片。影片从景观、生态、人文、情趣等方面展现了中国大地的独特之美。从广阔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到织金的喀斯特博物馆,从张掖的彩虹山到跨越鄱阳湖的永武公路。纪录片中的措辞非常复杂,图片和摄影都是惊人的美丽。当观众看到它的时候,定会忍不住热血沸腾。这部剧一共有57集。每一集大约2~3分钟。篇幅短小,用汉语和英语结合来解释每个仙境的存在。每集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可以是山、水、动物,也可以是中国土地上的神奇生物。《美丽中国》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土地之美、人文之美、生态之美。

4.2. 功能对等理论在《美丽中国》中的应用

本文将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支撑,从词汇、句法、风格三方面探讨其翻译方法,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纪录片《美丽中国》字幕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4.2.1. 词汇对等

词汇翻译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译文中是否找到相应的意义,就是一个词存在的意义。根据功能对等理论,译者不必逐字翻译,而是在译入语中寻找具有相应功能的词。此外,汉语善于运用四字词或成语,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因此,译者应根据语域使用适当的翻译方法,让受众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理解意思。

ST1:按当地人的说法,只有与这座神山有缘的人,才能一睹天山最壮美的景色。

TT1:According to the locals, people could only see the most imposing scenery here if they have a special mysterious connection with this “magic mountain”.

在汉语中,“有缘”是一个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古语,与佛教信仰有关。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缘”经常指的是“缘分”,它的意思是“运气”或“命运将人们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这样翻译这个词,听众可能会感到困惑。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表达其中国文化意义,并将其翻译为“a special mysterious connection”,清楚地解释源文本的正确含义。

ST2:织金洞囊括了40多种溶洞堆积物类别,千姿百态呈现出万象奇观

TT2:Zhijin Cave is endowed with more than 40 types of karst cave deposits and presents a variety of wonders.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四字成语在汉语中普遍使用,但在英语中很难保持这一特点。因此,当遇到四字词时,译者只需要尽量翻译其原意即可。“千姿百态”和“万象奇观”在汉语中都是习语。“千姿百态”这个词的意思是“各种各样的样子”;“万象奇观”这个词的意思是“无所不知”或者“世界奇观”。面对这一问题,译者应该描述汉语古语的实际意义,并尽量用明确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译为“presents a variety of wonders”再合适不过。

ST3:初夏坪上的梯田荷叶已经迫不及待露出了水面,探出尖荷角

TT3:In early summer, lotus leaves on the terraces are eager to emerge from the water, andunfurl their beauty.

在中文中,“尖尖荷角”的字面意思是“莲花的棘角”(spinous angle of lotus),这在英文中非常模糊,可能会让观众感到困惑。因此,译者选择省略其字面意义,将其翻译为“unfurl their beauty”。这样的译文更加自由,更加抽象,既能表达原文的目的,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2.2. 句法对等

汉语是一种与英语完全不同的语言,有自己的特点,这使得译者不可能逐字翻译所有的字幕。译者应该记住必须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使原文的语言达到最大的效果,引起受众的共鸣。为了达到相似的功能,译者有时需要改变原文的语言形式。他们应该尽力找到与之相似的、被目的语所接受的功能语言形式。所有这些变化都应该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字幕翻译在句法上的特点,译者应该使用简单句,而不是长句和复杂句。字幕翻译的目的是帮助目标观众欣赏电影或电视剧,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使观众愿意观看电影或电视剧。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尽量保留原文的句法结构,再现原文的意思。字幕的句子要简洁准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译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法对等是指语义不变,在目的语结构可接受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代表源语的风格和特点,同时又与句法形式保持一致。但当目的语和源语的形式和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上可以考虑,即“形式要让位于内容”。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差异很大。形合和意合是汉英最重要的对比,即汉语更偏向于意合,而英语更偏向于形合。汉语的句子结构通常依赖于语序和句内隐含的逻辑关系,很少使用连接词。相反,英语句子通常由许多连接词组织。通过使用配合连词、关联连词和从属连词、关系代词和副词、介词等衔接关系,英语可以产生由一个主句和多个从句组成的复合句和复合句。汉语的句子结构可以比作竹子,而英语的句子结构可以比作树。译者应注意两种语言在句法层面上的差异,为目标受众做出自然的翻译。

ST4:地势较高独特的山区小气候孕育了优质的莲花。

TT4:The high terrain with its unique microclimate is perfect for growing high-quality lotuses.

在原句中,主语是“地势较高独特的山区小气候”,谓语是“孕育”,宾语是“优质的莲花”。如果从字面上翻译,它的翻译应该是“The high terrain and unique mountain microclimate give birth to high-quality lotus flower.”这在英文中非常的不地道。不过显然,句子结构是可以调整的。根据功能对等理论,译者应在不改变原句结构的情况下,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使译文与原语相符。在这句话中,主谓宾结构调整为了主系表结构。究其原因,英语多使用静态词汇,而汉语多使用动态词汇(Liu, 2006)。而且在这样的翻译中,观众很容易理解原文的意思。

ST5:七月,当荷花盛开的季节,层层薄雾笼罩在层层叠叠的莲田之上,周围的小山若隐若现,使人如入仙境。

TT5:In July, the lotus blossom season, the layers of lotus fields become shrouded in mist, creating an enchanted landscape.

在原文中,这个长句由五个短句组成。汉语是意合语言,语法松散,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像竹子一样;而英语是形合的语言,语法严格,词与词之间似乎呈树状连接(Wang,1984)。因此,为了符合不同的地道习惯用法,应该把几个中文短句翻译成一个有分句和定语的英语长句。在这句话中,第二个短句“当荷花盛开的季节”被当作同位语处理;主语被改成副词作修饰语;最后一句用作结果状语从句。这样,译文达到了词汇上的对等,读者才能真正体会到荷塘的美。

4.2.3. 篇章对等

根据奈达(2004)的观点,翻译是指首先在意义上,其次在风格上,在接受语中再现与源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对等物[11]。虽然风格次于内容,但它仍然很重要。此外,刘宓庆指出,风格理论应该是翻译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否则,提高翻译质量和水平,重精神轻形式,都是空谈。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字幕的翻译应简洁明了,并在语义不变的情况下,形式对等应该尽可能地实现。在写作中,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语言使用风格。在演讲中,风格因说话的人和场合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这与他们的年龄、性别、种族、民族、教育程度、职业、地位、价值观、个性和思维方式有关。在翻译时,译者应注意风格,尽量保持翻译字幕的原汁原味。虽然风格是次要的内容,但它仍然很重要。

ST6:层峦叠嶂的山体就是大名鼎鼎的庐山。庐山并不是一座单体山,而是一片庞大的山体又90多座绵延不断的高峰共同组成的,最高海拔1474米。

TT6:This is the famous Lushan Mountain. Lushan Mountain is not one single mountain, but rather a large upland area consisting of 90 continuous peaks, in which the highest one is 1474 meters above sea level.

这段文字中有两个句子彼此相连。在第一句中,省略了“层峦叠嶂”一词。原因是下面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这个信息。“层峦叠嶂”等于“绵延不断的高峰”,这两个词是同义。汉语中经常使用重复来强调作者的情感,而英语中则不常见。因此,没有必要翻译两次来表达庐山连续性的意思。这样的翻译实际上实现了文本对等。

5. 结论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纪录片逐渐成为文化交流的渠道之一,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为了促进文化信息的有效传播,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字幕翻译策略可以有效地使影视信息更加简洁,为观众对所看影视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营造一种熟悉的语言和文化氛围,促进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大的信息内容。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本文通过对纪录片《美丽中国》的分析,对这一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激励广大翻译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承担起翻译的神圣责任,认真翻译,发挥文化交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Nida, E.A. (1964)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ible Translating. Brill Archive.
[2] 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3] 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4] Nida, E.A. (1993)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5] Lefevere, A. (1933) Translating Literature: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6] 王小丹.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及其评价[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8): 130-132.
[7] 林克难. 论读者反应在奈达理论中的地位与作用[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 35(2): 81-85, 128.
[8] 衡孝军. 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J]. 中国翻译, 2003, 24(4): 23-25.
[9] 庄起敏. 试论新闻词汇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原则[J]. 上海翻译, 2005(3): 32-34.
[10] 刘宓庆. 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11] Nida, E.A. and Taber, C.R. (2004)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