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的“温度”提升研究
Study on the “Temperature” Improvement of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s
DOI: 10.12677/ass.2024.137659, PDF, HTML, XML, 下载: 26  浏览: 49 
作者: 严海玥: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关键词: 大思政课“温度”提升路径探寻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Temperature” Improvement Path Finding
摘要: 大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的战略选择,其内在的温度提升对于增强大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显著价值。首先,此处的“温度”一词主要指向授课环境的适配度、受教育者的获得感和教育者的体验感;其次,提升温度是确保大思政课讲好道理、立德树人和深化情怀的需要;最后,在具体操作上,国家需强化大思政课的资源建设以提升硬温度,学校需扩展媒介场域以着力提升软温度,教师应转变授课技巧以握稳课堂温度,三方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大思政课温度的全面提升。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is a strategic choi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and its internal temperature improvement has significant value for enhanc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 First of all, the word “temperature” here mainly refers to the fitness of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the sense of acquisition of the educated and the sense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educator; Secondly, raising the temperature is the need to ensure that the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s effectively convey principles, foster moral integrity, and deepen sentiment; Finally, in terms of specific operations, the country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s to improve the hard temperature, schools need to expand the media field to focus on improving the soft temperature,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ir teaching skills to stabilize the classroom temperature, and the three partie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temperature of comprehensi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s.
文章引用:严海玥. 大思政课的“温度”提升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7): 775-78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7659

1. 引言

《管子》有言:“衣服足以适寒温,礼仪足以别贵贱”。温度是生命体存在的必要条件,适宜的温度是生命体成长的重要基础。同时,对温度的感知亦是我们采取行动的情境线索。我们如今谈及的温度,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自然温度、不再定向于冰冷的数字符号,而是赋陈于繁复的社会交往、贴依于广阔的人情际遇,温度已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由物理渗透到信息、天文、社科等诸多领域。大思政课亦有温度可察,主要指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主体等要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能够激发受教育者情感共鸣的程度。探寻大思政课的温度提升路径,对于增强课程吸引力、亲和力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2. 大思政课的“温度”话语指向

环境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与周围的物理环境存在着一种交互作用,而这种交互作用会对人们的心理、态度乃至行为产生影响。温度作为交互作用的表现之一,具有可变的基本属性。自然界的温度变化会让人们做出增减衣物的举动,大思政课温度变化也会让师生生成不同的情感需求和行为举止。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有感情的同志下基层做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那是一种温暖”[1],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亦如是。让大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和师生喜闻乐见的优秀课程,是大思政课的根本旨归。大思政课的温度是内隐的,可以形象化地表述为环境温度和体感温度两方面,环境温度即授课环境的适配度,体感温度则分为受教育者的获得感和教育者的体验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间的作用关系,大思政课的温度需要双方的共同维护。

2.1. 授课环境的适配度

作为物理环境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直接表现,授课环境承载着教育双方置身课堂的首要直观感受,是衡量大思政课温度的重要指标。可以说,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授课环境与教学内容越适配,人与授课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会越明显,教学成效越好,大思政课也能够产生最适宜的温度。

总的来说,直接作用于教学活动并对教学活动效果发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2],可以分为座位编排方式、教学设施、环境物理因素、班级规模、人际关系、社会信息等九种类型,这里主要讨论可操作的前三种。座位编排方式作为授课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根据不同的教学方式设计桌椅的不同摆放样式,从而使受教育者由内而生亲近之感,例如圆桌型、通道型等类型。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方学者魏拉德·沃勒尔就曾提出座位编排方式会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3],此外,中国古代孔子杏下讲学和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学园漫步而谈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独特的座位编排。教学设施作为授课环境的必备条件,现代课堂教学中多见于幻灯片放映和音视频播放,而以教学内容为模本,利用高科技技术或手工模型还原教学内容的诸如VR影像技术、3D建模等则会较为少见,而它们都会对大思政课的温度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

色彩布局搭配是环境物理因素的重要方面,也是授课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心理学表示,色彩具有心理感知,即人的大脑由于接收到客观环境中颜色的影响,会形成个人主观的心理变化,例如冷暖感、空间感等[4]。色彩作为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视听语言元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情绪,亦如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中绿蓝红白主色调给人们带来的明快、温暖、热情、冷静等不同感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色的色彩搭配同样可以给予受教育者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并使他们产生良好的认知感受,从侧面提升大思政课的温度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如教育者衣着颜色、幻灯片色调选择、教学空间配色等。

2.2. 受教育者的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5]。而如何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当然离不开受教育者的获得感,获得感作为受教育者受益于课程而产生的内在满足感,是检验大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而作为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主体,教育者的言传和身教同样重要。

受教育者的获得感来自于教育者的人格和学识。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首先需要具备高尚的人格。人格主要指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梁启超所讲“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者有人格,才对受教育者有吸引力;思政课教师其次需要具备深厚的学识。学识主要指教育者所掌握的知识和修养以及对事物的准确判断能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5],这样才能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所以教育者良好的学识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向教育者看齐。

受教育者的获得感来自于教育者传授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6]。毛泽东曾对比指出了拥有和没有学问的区别好比站在山上和行在暗沟,前者能够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后者却无论如何摸索不着。受教育者应该努力做一个站在知识山峰上的人,通过从教育者身上广泛汲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各类基础知识以及履职必备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才能够掌握生活所需的各项技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这些知识的获取便是受教育者应该予以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受教育者获得感的主要来源。

2.3. 教育者的体验感

教育者作为联结受教育者和教学知识的纽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现实中,教育者的体验感常常为人们所忽视,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教育者的体验感作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感受、理解和反馈,同样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温度的重要参考。

教育者的体验感来自于受教育者反馈的品德修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通过教育者潜移默化地引导培养,受教育者能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并达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要求。受教育者优秀的道德品行有利于教育者开展教学工作以及获得满足,反之,道德品行不端也会加深教育者开展教学工作的难度,并令他们产生一定的挫败感。当然,教育者需要密切关注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行,鼓励宣扬他们的优点亮点也及时纠正不端行为,增强受教育者的学习动力,真正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教育者的体验感来自于受教育者反馈的课业成绩。课业成绩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受教育者学习、吸纳知识的能力与水平,且直观地用分数予以反映。优秀的课业成绩能够增强教育者的自信心,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教学体验和职业幸福感,并积极开展之后的教学工作,反之,不良的课业成绩也会打击教育者的自信心,有时甚至怀疑自己。当然,教育者通过分析成绩判断出受教育者的学习情况后,应积极总结优缺点并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案、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查漏补缺,以观后效,切实展现课程温度所在。

3. 提升大思政课温度的重要性

益智情绪学研究表示,受感染源的感染力状态影响,一定群体会对某一事物或人物产生共同的情绪状态,即情绪共鸣,而它在现象上则表现为达成共识的成员越多,其感染力就越强。由此及彼,人与周围物理环境的交互作用即温度,作为思政课的潜在要素之一,同样会对思政课产生不小的影响。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指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这些重要论述无不表明着深耕细作大思政课、提升大思政课温度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如今的思政课建设环境全面改善、创新活力不断激发、队伍面貌焕然一新[7],但是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当今社会而言,大思政课的温度提升依旧有其现实存在的必要性和内在的规律契合性。

3.1. 提升温度是大思政课讲好道理的需要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大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一堂好的大思政课务必是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课程,而这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大思政课具备不低的温度,饱含真情实感,真正讲清其中的道理与逻辑。

提升大思政课的温度,有助于大思政课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温度的提升有助于大思政课讲深道理,加深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历史必然性的理解,增强大思政课的深刻性;温度的提升有助于大思政课讲透道理,增进广大青年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的定力并使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增强大思政课的现实性;温度的提升同样有助于大思政课讲活道理,通过引入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与现实案例,促进广大青年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激发他们的前进动力,增强大思政课的能动性。

3.2. 提升温度是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需要

《左传》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的言谈,《横渠学案》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感悟,都映射着立德树人的人生哲理。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引导青少年阶段这一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一堂好的大思政课成功的关键即是教师能够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激发青年群体立志成才,而这也离不开课堂温度的内在加持。

提升大思政课的温度,有助于大思政课守正创新,增强自身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温度的提升有助于教师发挥积极性,使他们既着眼于知识的广度,又注重于知识的厚度,两方面着手把握内容与逻辑,增强大思政课的思想性;温度的提升有助于教师发挥主动性,使他们开拓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广泛纵横比较,增强大思政课的针对性;温度的提升有助于教师发挥创造性,通过真情实感的讲述,挖掘各类知识背后的故事,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大思政课的亲和力。

3.3. 提升温度是大思政课深化情怀的需要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9]。故而一堂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务必是饱含深情的、满怀温度的课程,而温度的提升正是情怀深化的前提条件。

提升大思政课的温度,有助于大思政课营造良好氛围,在具体实践中执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追求大思政课教育教学。温度的提升有助于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当代中国青年关心社会时事,关注社会热点,并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的名誉和利益,增强大思政课的感染力;温度的提升有助于涵养传道情怀,使教师成为学生所喜爱、亲近、信赖、向往的思政课教师,并在广大青年学生的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增强大思政课的知识性;温度的提升有助于融贯仁爱情怀,在直面广大青年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情况下,乐教善教并致力于解答他们的深层困惑,增强大思政课的可敬性。

4. 大思政课温度提升的路径探寻

立足时代,回答好如何讲好大思政课、提升课程温度这一根本问题,是一项重要的实际问题和时代课题。推进大思政课行稳致远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广泛联动多部门,号召各界积极参与,汇聚起社会能量。当然,大思政课温度提升的落脚点还是在激发受教育者的共鸣与共情,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上,最终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1. 更新教育资源以提升硬温度

大思政课的硬温度表现为大思政课在丰富充实教材、落实官方文件等方面的及时性和完备程度。正是因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思政课建设才能够取得巨大发展和长足进步。党和政府作为大思政课的建构主体,深刻影响着大思政课的前进方向。

1) 及时丰富教材以充实教学素材

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作为支撑论点的重要工具,教学素材的丰富能够更好地促进大思政课温度的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内含着大思政课建设的策略方案。习近平总书记也针对思政课建设最新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其力量根基的论断。及时丰富教材并在其中融入最新表述,如融入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融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等,对于大思政课的温度保持与提升以及大思政课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它们能够使受教育者在思想认知方面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思维方面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勇于面对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在实践方面发扬斗争精神,迎难而上,持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广阔天地。

2) 稳步落实政策以适时跟进调整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注和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就大思政课的建设问题出台过系列方案和文件,如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10]。党的领导人也对此做出过多场讲话,诞生了许多金语金句,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等等。这些文件和话语的出台和阐述都对稳定乃至改善大思政课的温度具有积极作用,起步好,发展也要跟进,党和国家的重中之重是要真正将这些文件、这些要求因地制宜稳固落实,围绕这一新要求,立足三大布局进行深入的统筹谋划,当然成为了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

4.2. 扩展媒介场域以提升软温度

大思政课的软温度表现为大思政课在与社会的互动融合中所潜移默化激发的影响力程度。大思政课不仅需要在课堂中进行,更应发散于广阔社会,在社会生活中铺展开来,从而加深受众群体的印象并营造良好的氛围体验。学校作为大思政课的传播主体,深刻影响着大思政课的传播广度,大思政课的温度提升离不开社会各界的交流互动。

1) 加强社会联合以深入开展教育

大思政课温度的提升不止依托于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也覆于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建设教育基地就是大思政课发散于广阔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学校与各地文旅组织机构双方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并畅通共享相关讯息,以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红色文化、非遗传承等内容为载体进行沉浸式场景教学,将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转变为移动变换的教育课堂,使受教育者在真实体验中深化内心的家国情怀并葆有理论的宽度,从而实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让大思政课更具温情。校际互问访学同样也是大思政课发散于广阔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中小学、中小学与中小学之间可以深入开展交流体验,并联合举办相关活动,以校园文化、历史沿革、规章制度等内容为引导进行嵌入式互动教学,将学校独有的优质文化资源转化为校际共有的生动教育资源,使受教育者形成立体的知识空间并拓宽知识的广度,让大思政课更加开阔。

2) 运用新兴媒体以广泛宣传教育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束缚,信息的传播途径日益丰富多样化,诸多视频平台的发展也让课堂更加公开化、透明化、可视化。新兴媒体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宽大思政课的广度,从而活跃受众基数以提升大思政课温度的最低阈值,比如数智赋能大思政课就不失为提升课堂温度的一条新路径。一方面,学校需要把握庞大而又丰富的数字经济潜力,加大数字建设投入,拓展建设规模,将其转化为思政课信息化发展的动力,推动建设数字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智慧校园、智慧课堂与提升思政课教师水平有机结合,打造数字思政,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校也需要强化网络监管并提升资源内涵,在注重教学资源规范化、标准化,把握内容准确性的同时,也要促进大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直击受教育者的灵魂。

4.3. 转变授课技巧以握稳课堂温度

大思政课的课堂温度表现为大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由内而外散发的魅力能够激起受教育者情感共鸣的程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大思政课教育的重要工作,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以及对知识的把握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教师作为大思政课的教育主体,深刻影响着大思政课的开展与实施,是决定大思政课温度的直接因素。

1) 注重说理,力求实事求是、勇于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11]。科学即对各种事物和现象内在规律的探索及其结果,所以科学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就是实事求是地对待科学,不偏私,求公正。真理即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真理的精神就是勇于探索,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就是尊重真理、服从真理,不依主观愿望,不按主体偏好。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真理精神,做到有据可依、有典可查、有问必究、有疑必答,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做好榜样示范与带头作用,从而引导受教育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从而在根本上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升大思政课的温度。

2) 注重思考,着力培养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即思考辨析能力,指的是不仅需要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而且要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进行辨别分析。“凡是生成的事物都是趋向本原即目的的,现实就是目的,而潜能则是要达到这个目的”[12],思辨能力亦是如此,我们不是为了有思辨能力而思辨,我们有思辨能力是为了思辨。在大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将成果教授给受教育者作为目的,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而思辨能力的培养并不止于为了课堂上简单地回答一些问题,而是落脚在将结论阐述为推理过程,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社会生活中回答问题以及回答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受教育者善思、巧思,真正让他们掌握及运用思辨,才能够切实提升受教育者的认同感从而提升大思政课的温度。

5. 结语

温度既是大思政课的内在构成要素,同时也是大思政课逻辑的外在表达。让温度承载思想,让温度丰富情感,是大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当前大思政课的温度提升需要立足于新时代和新要求,实现多主体共同发力。总而言之,大思政课温度是大思政课潜在的运行要素,而提升大思政课的温度问题,不仅需要进行理论思考,更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把握。

参考文献

  • 赵伟.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语言风格及其启示[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4(3): 28-32.

  • 田慧生. 论教学环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6): 58-63.

  • Dunkin, M.J. (1987)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Pergamon Press.

  • 戴雨婷. 基于色彩心理学理论的城市绿地景观照明设计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中国矿业大学, 2023.

  •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01).

  •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8-05-03(002).

  • 办好思政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 2024-05-11(004).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 张景. 庄子新解[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9.

  •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J]. 教育科学论坛, 2022(27): 3-7.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 2022-10-26(001).

  • 汪子嵩. 希腊哲学史(第三卷) (下)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