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悬疑剧中的影像叙事元素——以日剧《非自然死亡》为例
Analyzing the Visual Storytelling Elements in Mystery Dramas—By Using the Japanese Drama “Unnatural”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jc.2024.124139, PDF, HTML, XML, 下载: 8  浏览: 17 
作者: 承可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影像叙事学悬疑剧人物塑造日剧悬疑叙事Video Narratology Suspense Drama Characterization Japanese Drama Suspenseful Narrative
摘要: 悬疑题材电视剧经过数十年发展,演变出许多不同分支。其中,向来擅长打“情感牌”,营造温情氛围的日剧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除去情感刻画部分,日剧在剪辑拼接、场景设置、画面构图等方面也颇具分析价值。本文将以2018年的悬疑电视剧《非自然死亡》为例,从人物形象塑造、悬念设置、叙事结构切入,分析该剧对于影像叙事技巧的运用。
Abstract: The mystery genre television series have developed for decades, forming various branches. Among them, Japanese dramas are known for playing the “emotional card”, creating a warm atmosphere. In addition to emotional portrayal, Japanese dramas also excel in techniques such as editing, scene setting, and visual composition. This article will use the 2018 mystery drama “Unnatural” as an example, analyzing its application of visual storytelling techniqu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haracter image construction, suspense setting, and narrative structure.
文章引用:承可歆. 浅析悬疑剧中的影像叙事元素——以日剧《非自然死亡》为例[J]. 新闻传播科学, 2024, 12(4): 907-911. https://doi.org/10.12677/jc.2024.124139

1. 引言

《非自然死亡》是由日本TBS电视台制作并发行的法医悬疑题材电视剧,于2018年1月12日在日本首播,一轮播出取得平均收视11.06%的不俗成绩。本剧讲述了在“非自然死亡原因研究所”(简称“UDI”)工作的女法医三澄美琴为了心中坚信的真相与正义同几位个性鲜明的同事一起探查非正常死亡者的真正死因,抽丝剥茧、上下奔走,为改变现实、寻求公道而努力的故事。

2. 研究综述

纵观此前国内的影像叙事研究,史剑辉在其《数字时代影像艺术创意与传播研究》中通俗地论述了“影像叙事场”的概念:“随着影像技术进步,可以说是生活处处有影像,影像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转换成了叙事文本,凭借其‘视听真幻’的魔力向观众兜售。家中的电视周围、影院的荧幕前、掌中的手机上、写字楼的电梯间、街头的大屏幕里……人们几乎一刻离不开、也躲不过影像叙事场。”[1]影像叙事场是由影像多个层面共同构建完成的。“影像技术层是影像表达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光影、色彩、构图等技术元素,是影像的基础部分;影像表意层面是影像表达的思想层面,它借助于影像的构成逻辑传达着有关影像之外的话语,是影像的高级层面;而影像叙事层是影像逻辑和结构的最重要部分,也是容易吸引大众关注的部分,影像的叙事层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它可以将观众牢牢地锁闭在故事之中,从而完成对观众的占有。”[2]

聚焦到具体的不同方向,众多学者对于影像叙事研究的切入点各有不同。2003年,陈林侠在其《论影像叙事的诗性结构与‘后抒情’》将目光放在抒情影片这一类型上,探讨诗性结构在该类型影片中的影响[3];2010年,金丹元与马璐瑶的《更贴近生活的影像叙事——关于当下电视剧热播的思考》中则提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间,中国电视剧的创作尝试引入电影的手段从而创造视觉冲击,这对影视剧的创作者和观看者来说都是一场变革[4];2012年,林清华的《从话本逻辑到蒙太奇逻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影像叙事实践的变迁》关注中国电影诞生之初的叙事逻辑,提出了中国电影的叙事从话本逻辑到蒙太奇逻辑的过渡背后的原因[5];2013年,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陈刚在其《‘新历史主义’影像叙事——与吕乐谈《一九四二》的摄影创作》中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出发,与数字时代的到来紧密联系,从色调、调度多层面阐述了冯小刚电影《一九四二》的影像叙事[6];近几年,这一领域出现了更多关注文学作品在影视化改编中的影像叙事元素的声音,王顺天的《镜头叙事与影音美学:茅盾文学奖作品电影改编的影像叙事研究》详细分析了茅奖作品由文字到影像的转变中镜头叙事、色彩光线、声音等元素的作用[7];也有学者将影像叙事的研究延伸至影视史学范畴,针对纪录片这一形式进行研究,诸如李娜的《南京大屠杀影像叙事研究述评》[8]

本文将重点关注悬疑影视剧的影像叙事特点,以此前大热的日剧《非自然死亡》为例,从人物塑造和叙事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型作品的创作提供思考与帮助。

3. 正文

3.1. 人物形象塑造的细节之处

人物形象塑造对于影视剧的创作是基础,也是核心。可以说只有塑造出形象足够丰富、真实的人物,让角色在观众心中“站稳脚跟”,影视剧才有深入展开剧情、剖白自身内涵的可能。“影视人物塑造时强调其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所处环境和人物形象要素及其情节等问题,还要考虑作品讲述时代及大众审美等方面。”[9]在这一方面,《非自然死亡》在强调个性化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同时,注重场景细节和侧面描写。第一集开头几位主角依次登场,画面从两位女性在换衣间的对话引入,而后通过柜门合上再打开的转场设计,转到男士换衣间——两位男性角色正在讨论另一位法医。紧接着随着以上几位角色穿插于画外音的对话展开,一个脾气暴躁、个性古怪的人物形象逐渐清晰。镜头画面在此时随之切换,先是切到了值班表上的名字,然后又一转,正平躺在解剖床上的众人谈论的对象猛然坐起。通过其他人物的对话来引出人物是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手法之一。本剧的优秀之处在于,其在以间接手法刻画主要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兼顾展现出了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三澄的沉稳、东海林的开朗、坂本的懦弱等;并通过利用解剖床、小玩偶、天妇罗盖饭等道具来赋予不同角色各具特色的性格对照物,使观众在观看时既能感受到画面、情节的丰富,获得强烈的视觉化观感,又能对出场人物留下深刻印象。

在人物出场时设置冲突也是展现角色形象的常见手法。在第三集中,检查官乌田出场时一句轻描淡写的“你就是三澄医生啊,不是助手吗?我只听说了你的姓氏,没想到你是女的。”而女主角迟疑、严肃的神情则展现出了对这一人物的抵触,此时观众的心理和态度会跟着主角一起站在检察官的对立面,产生不悦、厌恶的情绪。但在其后的剧情中,随着主角一行人通过努力查明了案件真相、剧情进一步发展,人物之间的冲突被化解、调和,检察官的形象、立场也发生改变。

如此看来,这一角色便是叙事学中的具有人物弧光的“圆形人物”。“有弧线的动态圆形人物,指人物随着遭遇的不公际遇与处境而随之发生变化,人物在刚开始出场时呈现着一种特定角色与性格,到经历诸多变故后,其性格乃至角色渐渐变成另一种类型。‘文似看山不喜平’,人物的塑造也一样,弧线人物因为性格的峰回路转,从而使故事产生跌宕起伏的叙事迷魅。”无独有偶,男主角之一的久部的人物塑造也以展现人物弧光的思路展开。人物弧线是线性的,总是有起点和终点,依据其弧线的趋向,可分为两种类型:成长–积极的上升型弧线;堕落–消极的下降型弧线。积极的上升型人物弧线最常见,也是最能引起共鸣的人物弧。主人公刚开始会有不同程度的个人不满足和自我否定。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被迫接受挑战和磨难,最后战胜了人性的弱点和心魔取得成功,成为另外一个更好的自己。[10]久部在登场时展现出的怯懦、自卑等性格特质使这个人物看起来并不具有“主角”气质,相反还给观众留下了优柔寡断、别有用心的负面印象;然而在之后的剧情中,他和三澄险些为了抓住真凶丧命,也学会如何跟代表着传统家庭权威的父亲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的人物形象逐渐变得丰满、复杂,其行为随人物成长也变得更加具有可信度。此时在观众心中,这一人物由“成长—积极的上升型弧线”获得发展,其“主角身份”相比之前说服力提升。他虽然有许多缺点,但不再会引起反感。这就是人物塑造的技巧所在——先抑后扬。

3.2. 悬念的巧妙设置

金圣叹在评点小说戏曲时对于悬念问题中的读者/观众视角的看法是“读书之乐,第一莫乐于替人担忧”。悬念作为一种故事讲述的高级手法,其叙事效果为“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在传统叙事中通常将事件划分为原因、过程与结果,在叙事过程中对三个部分的任何一个部分进行模糊简述都可以使其产生悬念;将事件的叙事时序进行重组后同样可以达到悬念效果,例如将事件的结尾进行处理放置在叙事开端的位置,预知结果的观众会对情节的走向产生疑惑,这便构成了悬念;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元素的隐匿来设置悬念。[11]在《非自然死亡》中,最令观众印象深刻的悬念便是三位主角在登场时身上各自背负的“秘密”——三澄美琴成谜的身世、中堂系坚持留在研究所的原因以及久部六郎与杂志社的关系。这三个悬念基本都以元素的隐匿为手法展开,通过先给出一定信息,制造信息差和悬疑氛围,引起观众情绪上的好奇;然后以主角身上的悬念为主轴,每一集的案件为支线,在主线和支线交织中给出其他信息,使观众随着剧中人物一同解开悬念。

3.3. 叙事结构的完整性

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可以将影视作品分为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和反线性叙事三种。《非自然死亡》属于线性叙事,其中采用了插叙、倒叙等手法。线性叙事是一种经典的叙事手段,它注重故事的完整性,时空的统一性,情节的因果性和叙事的连贯性,观众易于接受。倒叙有明显暗示和相对完整的特点,有画外音、从面部特写转入倒叙等手法提示,线索分明,易为观众所接受。插叙则是暂时中断故事主线叙述,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倒叙和插叙实质上还是属于经典的线性叙事,二者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顺时性的线性叙事。《非自然死亡》作为一部单元剧,每一集都涉及不同的案件,基本遵循传统的“发现现场–收集证据–深入探查–还原现场”的叙事展开,先以直叙的手法带领观众分析案件,最后再以倒叙的手法重现案件发生时景象,而每次案件真相浮出水面时蒙太奇镜头配合着米津玄师的《lemon》的组合也已经成为该剧的象征。

在剧集的后半段,作品的重心转向了叙述主线剧情中“红色的金鱼”这一线索。从第八集“遥远的家乡”到结尾,叙事呈链条式结构。链条式结构是一种纵向的结构,是将充满悬疑的事件串联而成,所有事件都是环环相扣,前一个事件中蕴含着后一个的事件的主要线索,一环扣一环的组合形式。链条式结构的设置使得整部剧的叙事节奏紧密有序,隐含一个又一个的悬念,悬念事件之间又相互联系,让观众观看只能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看到结局,中途悬念设置猜不透,或结局反转,调动观众胃口,从而吸引观众的持续收看。[12]第八集中老式大楼失火,看似凶狠的黑帮混混牺牲自己救出了唯一的一位幸存者,而当警方调查大楼内部时却发现了另一具早已死于福尔马林注射的尸体,这具尸体的发现地正是幸存者的房间。同时,尸体的口中出现了“红色的金鱼”的印记,并且久部收到了一份关键的证据,于是更大谜团随之出现。这一系列的情节就如同链条一般,一一相扣,使剧情的展开呈现出连锁反应一样的流畅、自然感。多样的线性叙事手段加上链条式的结构令本剧的叙事结构更加完整、缜密,在突出了悬疑剧应有的逻辑性的同时,也丰富了观众的观感。

4. 结语

在《非自然死亡》中,“人性”层面上对于人物的挖掘并没有过多地放在他们的日常生活或是感情关系上,而更大的笔墨都放置于每一个死者死因的追查,利用专业手段追查的过程中穿插着数次关乎人性的故事,整部剧在“专业”与“人性”之间寻求到了完美的平衡点。[13]这部剧的成功离不开其对于影像叙事技巧的灵活运用,除了人物形象塑造、悬念设置和叙事结构以外,镜头语言、符号象征等等方面也做得十分出色。它通过艺术创作这一窗口,将“死亡”还原为虽苦楚却平常的事件,坦荡淡然地呈现于观众面前,令观众与剧中的角色感同身受,反思人生。正如剧中所长所说的那样:“已逝之人不分好坏,只不过碰巧没了性命而已,而我们只是一时幸运活在这个世上,碰巧活着的我们是不应该忌讳死亡的。”

参考文献

[1] 史剑辉. 数字时代影像艺术创意与传播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10.
[2] 刘婷. 影像叙事[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5.
[3] 陈林侠. 论影像叙事的诗性结构与“后抒情” [J]. 艺术广角, 2003(1): 24-29.
[4] 金丹元, 马璐瑶. 更贴近生活的影像叙事——关于当下电视剧热播的思考[J]. 当代电影, 2010(10): 110-113.
[5] 林清华. 从话本逻辑到蒙太奇逻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影像叙事实践的变迁[J]. 文艺研究, 2012(3): 99-108.
[6] 陈刚. “新历史主义”影像叙事——与吕乐谈《一九四二》的摄影创作[J]. 电影艺术, 2013(1): 144-148.
[7] 王顺天. 镜头叙事与影音美学: 茅盾文学奖作品电影改编的影像叙事研究[J]. 西部文艺研究, 2023(5): 181-191.
[8] 李娜. 南京大屠杀影像叙事研究述评[J]. 电影文学, 2013(20): 4-6.
[9] 范艳青. 论悬疑剧中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的关系[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8.
[10] 杨晓林. 影视人物弧线论[J]. 上海艺术评论, 2023(2): 42-44.
[11] 栗民. 影视中的悬念设置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青岛: 青岛科技大学, 2022.
[12] 郝晨辰. 中国网络悬疑剧的艺术创作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辽宁大学, 2022.
[13] 唐欣怡. 从日剧《非自然死亡》初探类型剧元素的融合[J]. 视听, 2018(12): 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