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探究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Patriotic Educ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e.2024.1471340, PDF, HTML, XML, 下载: 23  浏览: 31 
作者: 钱 灿:泉州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泉州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融合路径Patriotic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Dilemma Fusion Path
摘要: 中华民族取得伟大成就的内因在于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的核心正是爱国主义。为了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必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要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环节中,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机结合。当前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面临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不够、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其中涉及学生、思政课教师、学校、社会等多个主体。为使得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阵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用,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Abstract: The internal cause of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the Chinese nation lies in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the core of the national spirit is patriotism. Patriotism educa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national spiri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patriotism educa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link of cultivating new people in the era, and should be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 integration of patriotic educ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inly faces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and promotion, and relatively simple form, which involves many subjects such as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schools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integrate patriotic educ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student-centered, tak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s the main position, and innov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so as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patriotic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文章引用:钱灿.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探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7): 1543-154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340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培育时代新人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而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就是要培育时代新人,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也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1],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中规定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思想政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方面,而这些内容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其中突出学校对青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高校作为承担将青年人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要机构和场所,也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由此,要求将爱国主义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必然性。

2.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能从理论上阐明爱国主义的内涵、意义和举措,对于树立和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至关重要。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帮助学生明确政治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人,凝聚社会力量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一) 深化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认识

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促进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明确爱国主义的内涵不仅仅要爱自己的祖国,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要爱自己的骨肉同胞,还要将爱国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结合。爱自己的祖国不仅仅要认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要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从理论上把握爱国主义,有助于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培养对祖国的热爱,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国家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凝聚力

爱国主义强调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政课中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以及分析爱国主义的具体案例,使得大学生不仅从理论层面理解爱国主义教育,而且有助于大学生自觉提高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的意识。从理论中深刻明白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条件的帮助和支持,要将个人利益寓于国家利益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选取的黄继才夫妇守岛等爱国主义案例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理解在必要时为维护国家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同时更加深刻地明白只有保障国家利益才能更好维护个人利益。因此,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奋斗精神和贡献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3.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困境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突出对青年人的教育。大学阶段对于青年人来说至关重要,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培养时代新人的任务紧密相融有利于青年人的成长和成才。基于复杂多样的时代背景,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面临局面更为复杂,更具挑战性。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进去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主要围绕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等主体而存在。我国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思政课教师的要求相较于过去更高,因而出现一些教师对思政理论课的新变化认识不足[2],学生对于思政理论课的认识不够深刻、学校对于思政课的重要性和作用不够重视,甚至社会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程度不够深入等问题。

(一) 学生对于思政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思潮和信息,青年人也更加容易获得多种多样的信息,一方面拓展了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另一方面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价值观,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也会使得对问题的思考比较片面,对待问题只看到表象而忽视其本质,这可能导致一些青少年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同度降低,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同时由于青年人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时期,“三观”还没有定型,容易受到外部不良思想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从功利性和趣味性的角度来分析和评判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政理论课,不利于培养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认同感。

(二) 思政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

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在讲理论的同时要注重政治导向性,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侧重于说教和知识灌输,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有时会出现对于学情不了解的情况,使得思政课和爱国主义教育缺乏与现实的联系,使爱国主义变成口号和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实际上是忽视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只讲理论,而不关注现实问题,不关注学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诉求,将理论与实际相分离,必然会脱离时代和现实的要求,不利于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在课堂上运用的教学手段单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使其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需要,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在思政课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

(三) 学校提供给思政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有限

从学校和社会大环境进行分析,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间和场所是有限的,甚至出现一些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政理论课不够重视的情况,忽视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学校开展的活动中与思政课和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比较少,不利于学生在接受思政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积极投身实践。另一方面,学校在空间的限制上比较大,与社会中的博物馆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具有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料的场所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会导致学校可利用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较少,不利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的作用,而社会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和资源比较丰富,与学校协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有限,往往还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现代化手段来帮助挖掘和使用思政课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程度还不够深。

4. 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的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时俱进,但是其作用和地位没有变,爱国主义始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灵魂[3]。在青年时期要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而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都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中就内在地包含了爱国主义地相关内容,由此可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是切实可行的。基于当前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增强大学生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协同学校和社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为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更为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

(一) 贴近实际生活,提高大学生的认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的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爱国主义文化教育入手,将爱国主义和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运用现实中的案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时政热点,帮助大学生分析清楚种种社会现象和新的思想观念背后的本质,真正培养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做到能够明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结合起来,举办更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活动,利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资料,在社会和校园中营造出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 创新教学资源和方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视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需要通过完善教学内容,既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深度又强调其社会现实性,通过与具体案例和时政热点相结合激发师生积极性,在思政课堂当中运用信息化手段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既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又提高课堂参与度,进而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除了理论教学,爱国主义教育也强调实践活动的结合。将思政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进行结合,包括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与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园、参加思政课相关的校外实践活动等,不断扩展和创新多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实践活动的兴趣,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在实践中自发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进而增进对于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涉及知识的传授,还包括文化价值的浸润。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知识传授与文化浸润相结合,学生不仅学习历史文化、国家象征和标志等爱国主义教育地基本内容,还对世界地局势有更加深刻地认识,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够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情感。

(三) 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加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课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还需要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思政课教师、学校、相关部门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权威消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科普,为大学生获取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知识拓宽信息来源,同时可以搜集有关世界局势,政策文件等资料,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阅读资料拓宽视野,培养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进而达到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目的。运用网络、新媒体、VR等科技手段能够使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思政课堂内和课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讨论和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增强教育的互动性和实效性,进而改变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固有看法。通过学校显性教育和社会隐性教育相结合强化价值引导,才能更好发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不仅能够促进人的发展,而且凝聚力量促进社会的进步。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问题,重视学生这一主体,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学校和社会,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手段,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资源和手段。总之,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挖掘思政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提高教学效果。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国家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 黄利红, 薛琛, 张甜.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路径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46(3): 105-109.
[2] 张续馨. 新时代大思政课与爱国主义文化的融合探究[J]. 天南, 2024(2): 91-93.
[3] 骆郁廷.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破”与“立” [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20(2): 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