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阶级观的起源及当代价值
The Origin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Marx’s View of Class
DOI: 10.12677/acpp.2024.137239, PDF, HTML, XML, 下载: 3  浏览: 11 
作者: 刘文清: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阶级发展矛盾价值Class Development Conflict Value
摘要: 马克思阶级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解读了社会中各阶级及阶级本质,分析了阶级产生的规律,也指导了阶级斗争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消灭阶级差别的经济基础,通过发展生产力,消灭分工,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剥削制度。马克思阶级理论为当今社会消灭阶层差别提供了思想指南,为阶级斗争指明了发展方向。通过探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分析马克思阶级观产生的社会条件,阶级观的理论起源,梳理马克思阶级观基本内容。从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两个层面探寻马克思阶级观的当代价值。
Abstract: Marx’s view of clas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ist theory, which interprets the classes and their nature in society, analyzes the law of class generation, and guides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 struggle. Marx believ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is the economic basis for the elimination of class differences, and that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the elimination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abolition of capitalist private property and exploitation system. Marx’s theory of class provides an ideological guide for the elimination of class differences in today’s society and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for class struggle. Through analyzing the classic works of Marxis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conditions and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Marx’s class view, and sorts out the basic contents of Marx’s class view. Explore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Marx’s class view from two aspects of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value.
文章引用:刘文清. 马克思阶级观的起源及当代价值[J]. 哲学进展, 2024, 13(7): 1602-1606.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7239

1. 引言

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生产力水平飞速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都有了质的变化与发展,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设想。但这是否证明了马克思阶级观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时代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马克思阶级观仍然适用于当代。马克思阶级观的形成与发展,使得阶级、阶级斗争理论与资本主义批判从历史唯心主义与抽象的道德批判的迷雾中摆脱出来,使人们看清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本质。但阶级观的运用不能照本宣科,要结合实地及实际情况,以马克思阶级观作为科学的行动指南,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 使用须知马克思阶级观产生的社会条件

2.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频出,经济危机频发

18世纪,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先后兴起,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与之同时,传统手工业被机器大工业所取代,社会急剧变化,贫富差距迅速拉开,社会化大生产创造了巨额的财富,但这些财富往往被资本家所占有,生产资料私有制现象愈加严重,而工人的工资却没有随着生产的爆发而增长,反而更加受到资本家的压迫。由此,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显现,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为马克思恩格斯阶级观的形成奠定了社会经济基础。此外,经济危机频发,生产力快速增长,社会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日趋剧烈。具体来说,生产力提高使社会财富与日俱增,但资本家控制的工人却日渐贫困,加之机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最终出现了“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最为直接也是赤裸裸的表现方式。[1]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伴随而来的经济危机也在各国进行爆发,此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危机的降临不仅对资本家、工厂造成了极大破坏和影响,同时,被资本家剥削和压榨剩余劳动价值的工人也更加受害。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随着这种原始公社的解体,社会开始分裂为各个独特的、终于彼此对立的阶级。“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18世纪所显现的各种频繁发生的危机和乱象,让身处其中的马克思有了关于资本主义和阶级的深度思考,他开始前往社会各地进行考察,为他创立马克思阶级观提供了最基本的社会条件。

2.2. 工人运动兴起,无产阶级成为独立力量

19世纪30年代开始,各国的工人运动接连爆发,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法国、英国、德国爆发的三大工人运动,包括法国里昂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这标志着无产阶级成为了一支独立力量,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关于工人运动,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点明了工人运动的重要性[3],他指出工人运动的兴起是必然的,这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所造成的结果,然而工人运动大多都失败了,在资产阶级长期的压迫下,无产阶级已经有了觉醒意识,看清了资本家的剥削实质,希望通过阶级斗争来打倒资本主义。这些都标志着,无产阶级成为了有正确思想指引,有明确奋斗目标的独立政治力量,开始在政治舞台上产生不俗的影响力。工人运动的发生和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的出现,为马克思阶级观的产生提供了完整的社会条件,由于失败的工人运动,工人们迫切地需要一门科学理论的指导来进行阶级斗争,完成自身解放,马克思阶级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3. 马克思阶级观的主要内容

3.1. 阶级斗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阶级斗争自社会存在而存在,它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出现。生产力的发展是呈阶段式发展的,在每一阶段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不适应于社会发展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就开始显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激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生产的物质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的手中,而人民大众所有的只是生产的人身条件,即劳动力。”[1]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产生的原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社会想要取得发展和进步,无法避免阶级之间的斗争,在斗争中取得胜利,才能界定新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变革。同时,阶级斗争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仅包括暴力革命,也包括思想斗争、意识形态斗争等。

3.2. 阶级消亡

阶级会消亡吗?阶级在满足什么条件下会消亡?这是马克思阶级观中重点论述的问题。阶级的消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历史发展,同时必须满足必备条件。从经济角度来说,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灭亡是阶级消亡的经济条件,私有制的存在就意味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分配不均,社会矛盾仍然存在,阶级之间的对立没有消失,只有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私有制彻底消灭,才能在经济上满足这一条件。从政治角度来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阶级的政治条件,资产阶级处于领导地位,剥削和压迫就仍然存在,尽管现代社会资本主义发生了变化,但其剥削本质没有改变,只是以更隐蔽的方式出现,因此无产阶级必须取得社会领导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革才能达到这一政治条件。阶级消亡意味着必须消灭阶级的不平等,即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虽然阶级消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随着生产力高度发达,阶级消亡将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发展趋势。[1]

4. 马克思阶级观的当代价值

4.1. 理论价值

其一,马克思阶级观揭示阶级斗争本质。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阶级斗争的形式和内容各不相同,但其本质始终是经济利益的争夺。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制度的更替和社会形态的演变。阶级分析是认识社会的重要方法。马克思指出,无论处在社会变革的哪个阶段,阶级斗争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脉络,是推动历史向前的核心驱动力。阶级斗争促进了阶级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革。当既有的生产关系无法满足或开始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阶级斗争的激烈程度就会逐渐加剧。为了避免被历史洪流淘汰,代表旧生产关系的统治阶级必须借助阶级斗争来颠覆旧有的统治秩序,革新陈旧的生产关系,从而释放生产力,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社会阶级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和矛盾,这种冲突和矛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阶级斗争的本质是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经济基础中的主要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发展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等。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历史阶段,阶级斗争的内容和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通过的党章指出,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4]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的幸福水平迅速提升,但阶级社会的矛盾没有被消灭,人民内部的矛盾依然存在,同样的,这就意味着阶级斗争仍在一定范围存在。[4]当代,学懂弄通马克思阶级观,对全面了解社会现状,了解社会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在理论上揭示了阶级斗争的实质,指导我国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处理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

其二,马克思阶级观是认识社会的科学方法论。阶级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是认识社会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不同的阶级组成的,这些阶级之间由于经济、历史的发展而存在着利益冲突和斗争。马克思阶级观强调从社会经济基础出发,分析社会的上层建筑,揭示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本质。社会发展需要动力,而阶级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在社会演进的历程中,随着生产力的爆发式提升和生产关系的迅速转变,推动社会分工的出现,进而促成不同阶级的分化与形成。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斗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通过阶级分析,能够揭示社会矛盾的根源,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是最广大的社会阶层,他们受到剥削和压迫,具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阶级斗争的历史进程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的形式和内容伴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将最终达到无产阶级革命的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仍然在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自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来,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以阶层分析方法为主能够有效应对这一客观社会现实,更好处理因新的社会阶层涌现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状况[4],更能全面、合理地认识社会、分析社会。

4.2. 实践价值

其一,马克思阶级观科学指导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社会发展至当今阶段,阶级并没有消失,群体由各个阶级所构成,只要有阶级存在就会有相应的矛盾所产生。社会的和谐取决于人们之间的和谐,而人们之间的和谐首先取决于各阶级和谐。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应当从何做起?马克思阶级观为此提供了科学指引。首先,要协调好各阶级利益关系。利益关系的协调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行,旨在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繁荣和发展,这是在正确阶级观指导下的重要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应从多方面入手: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它保障了公平分配。目前我国正处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因此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主要发力点,继续实行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使各阶级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都能受惠。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各级政府机关应关注各阶级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实践价值上来说,建构和谐社会关系,应从如下方面入手。首先通过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改善住房条件等措施,使人民群众都能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其次,要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制度,使各阶级在遇到困难时都能得到及时帮扶。再次,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法治建设,加大对腐败现象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不同阶级之间不受其他因素限制而能拥有同等的机会及享受平等的权利。最后,要加强民族团结,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矛盾会不断产生和发展,要始终以正确的马克思阶级观为指引,制定普惠于民的政策和措施,协调好各阶级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其二,马克思阶级观蕴含教育价值。马克思阶级观中蕴含着实践精神、创新精神、平等精神和批判精神。这为当代青年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宝库。在实践精神上,马克思阶级观的形成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马克思恩格斯经过严谨的调研、具体的实践形成的,并用于指导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科学方法。理论不是纸上谈兵,要将其运用于实践,实践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握和利用世界的规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人类不断地通过实践来适应和改变环境,从而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理论没有实践的检验就无法成为真理。在创新精神上,要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马克思阶级观的形成是在吸收优秀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并结合社会实际,创新提出了新的观点。在当代,创新推动着各个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要具备开放的思维和求知欲,不断学习和积累理论知识、拓宽视野,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在平等精神上,要引导青年刨除旧思想旧观念,尊重和保障每个人的人权和尊严,不因种族、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因素而歧视排斥,要引导青年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批判精神上,要对愚昧、落后、错误思想、理论、行为和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这种批判精神是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和人民立场,保持独立人格,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失去做人底线。[5]

5. 结语

马克思阶级观是以消灭阶级之间的差别为最终目标的,通过阶级斗争消灭阶级本身,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1]在阶级斗争方面,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在阶级内部又出现了不同的阶层,只要阶级存在,那么阶级斗争就不会消失。在阶级差别方面,要实现阶级差别的消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中国共产党人自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就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解放出来,致力于缩小阶级差距。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和物质文化丰富程度都得到了巨大提升,阶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缩小,但完全消除阶级差距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要实现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阶级观的正确指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娟. 马克思阶级理论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4] 王张显. 马克思阶级分析方法当代发展研究硕士[D]: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兰州大学, 2023.
[5] 陈彦珍. 马克思阶级理论的价值维度及其教育意义[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20, 10(4): 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