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下降”的出场背景、表现形态与哲学实质——基于《理想国》开篇隐喻的解读
The Background, Manifestation and Philosophical Essence of “Descent of the Philosophers”—Based on Interpretations of the Metapho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DOI: 10.12677/acpp.2024.137237, PDF, HTML, XML, 下载: 3  浏览: 13 
作者: 刘 渝: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关键词: 《理想国》哲人下降隐喻卷一The Republic Descent of the Philosophers Metaphor Volume 1
摘要: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一系列隐喻构建起了他的哲学思想,其卷一作为全书的开篇,蕴含着丰富的隐喻,柏拉图安排了苏格拉底这位哲人的“下降”,以此拉开了《理想国》这部哲学戏剧的序幕,开启了政治哲学的解救之路。通过解读《理想国》开篇中“本荻丝女神”、“下抵佩雷欧斯港”以及“食物”等隐喻蕴涵的深刻意蕴,探讨“哲人下降”的出场背景、表现形态与哲学实质,尝试理解柏拉图正在搭建的书中世界的第一部分的思想,以期对《理想国》的把握更加深入。
Abstract: Plato constructed his philosophical ideas through a series of metaphors in The Republic. As the beginning of this book, Volume 1 contains rich metaphors. Plato arranged the “descent” of Socrates to open the prelude to the philosophical drama of The Republic and embark on the path of political philosophy’s salvation. By interpreting the profound implications of metaphors such as “Goddess Bendis”, “went down to the Piraeus”, and “foo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manifestation, and philosophical essence of “descent of the philosophers”, and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ideas of the first part of the world in Plato’s book, in order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public.
文章引用:刘渝. “哲人下降”的出场背景、表现形态与哲学实质——基于《理想国》开篇隐喻的解读[J]. 哲学进展, 2024, 13(7): 1592-1596.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7237

1. 引言

隐喻是一种比喻,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它源于希腊语metaphora,有由此及彼之意,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修辞学方法,“用以在两个本质相异的概念之间建立某种等值效果”[1],亚里士多德称:“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它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2]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人的思维过程大体上也是隐喻性质的”。[3]作为柏拉图最著名的代表作,《理想国》中的隐喻不胜枚举,开篇卷一即使用了大量象征性隐喻,拉开了苏格拉底“哲人下降”的序幕,象征着哲人从纯粹的哲学理念世界向现实世界的转变,为全书政治哲学救赎之旅定下基调。可以说,《理想国》开篇“本荻丝女神”、“下抵佩雷欧斯港”以及“食物”等隐喻的使用不是柏拉图简单的文学意象,而是以现实世界为明确旨归的“隐喻”,体现了隐喻的制造者柏拉图生活的现实维度和政治追求。因此,我们有必要解读《理想国》开篇隐喻的使用情况,以求探讨柏拉图的深刻用意。

2. “本荻丝女神”:哲人下降的出场背景

《理想国》发生的背景,政治上属于特殊敏感时期,使得苏格拉底首先不关心政治,关心宗教。因此,《理想国》以神话开头,又以神话结尾,从开篇苏格拉底去参加女神庆典开始,然后到厄尔神话的故事结束。开篇“本荻丝女神”隐喻的使用暗示了“哲人下降”的出场背景——伯罗奔尼萨战争爆发,雅典正处于文化与政治衰败之际,迫切需要“哲人下降”来教化民众、教诲世人,并为雅典找到一条向上的路。

公元前431年开始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不仅仅是雅典帝国走向衰败的转折点,也是希腊世界开始走向没落的开始。[4]《理想国》开篇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密切相关,虽然柏拉图并未明确说明整场对话发生的时间,但是有关“本荻丝女神”的节日庆典却暗示了对话的发生背景,指出了“哲人下降”的出场背景。在《理想国》开篇中,柏拉图开始并未明确指出雅典人在这里所献祭的女神具体是谁,而以“那位女神”([5], p. 2)代替。直到卷一快至结尾处,忒拉绪马霍斯提到“在本荻丝女神的节日里”([5], p. 40),才指明开篇人们所献祭的女神是本荻丝。希腊每个城邦具有各自的守护神,雅典的守护神是智慧女神雅典娜。而本荻丝女神并非雅典城邦的神,甚至也不是希腊的神,而是色雷斯人的狩猎女神。苏格拉底带着格劳孔去参加一个不是雅典城邦的神的祭祀,这一行动不禁让人想起加诸在苏格拉底身上的两项罪名:败坏雅典青年、不敬雅典之神。但是从本荻丝女神节庆典的举办本身来看,雅典民众却在光明正大地祭祀外邦之神,反映了“雅典人这么做无疑是在打自己的耳光,因为城邦本身也在引入新神”[6],这也象征着雅典的宗教已经逐渐自乱。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引进新神的是“堕落的雅典”,而非苏格拉底。而且,本荻丝女神作为通往地狱路上照料灵魂的冥府女神,是死亡之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是公正平等之神,也是普世神,代表着绝对的平等。毕竟在冥间的死亡之神面前,人人平等,因为死亡是平等的。而佩雷欧斯港是民主的大本营,信奉的主流文化是强调平等与自由的民主制,本荻丝女神庙也是民主派的象征,这同讲究等级高低秩序(如贵族制)的古雅典价值观形成对峙。雅典人来观赏参加色雷斯所敬之神本荻丝在雅典城南部的佩雷欧斯港举办的庆典,这种现象就像一面镜子,表面的安宁、祥和所真正要呈现的是隐藏在背后的“礼崩乐坏”,折射出雅典全面衰落的迹象。反观历史,当时的情况也恰好如此:雅典当时正处在传统道德沦丧与政治衰败之际。[7]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柏拉图安排了苏格拉底这位哲人下降,以智慧引导雅典民众,寻求一条向上的路,也是为了找到雅典向上的路。

3. “下抵佩雷欧斯港”:哲人下降到城邦

上升与下降是《理想国》反复出现的主题。哲人下降从《理想国》文本的表现样态就是哲人下降到城邦,在柏拉图看来这个哲人就是苏格拉底,他是第一位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的哲学家,这与《理想国》开篇情节中苏格拉底与格劳孔从雅典城下到佩雷欧斯港参加本荻丝女神节庆典并推迟返回(上升到)雅典城如出一辙——“我昨天和阿里斯同的儿子格劳孔一起下抵佩雷欧斯港,去向那位女神祈祷,同时我想观赏一下那些人究竟如何举办这个节日,办这样的事,眼下他们还是头一回。”([5], p. 2)其中,“下抵佩雷欧斯港”在全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柏拉图由此借苏格拉底之口开始叙述他那著名的政治哲学救赎之旅。

从表面含义看,“下抵佩雷欧斯港”描述了苏格拉底从雅典城下降到佩雷欧斯港的旅程。在古希腊文《理想国》中,被置于开篇第一句话句首的便是动词Κατέβην,表示“我下抵”,Allan Bloom将其英译为“I went down”[8],而Laurence Lampert为了使译文与古希腊语原文的顺序基本一致,将动词down前置于句首,译为“Down I went”[9],亦具有焦点功能。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等人生活在雅典城里,佩雷欧斯港位于雅典城南部,是海港,在地理空间上低于雅典城的位置。“下抵”一词意为“向下去到、抵达”,比较多的用法之一也可表示“从城市到海边”。苏格拉底与格劳孔两人从雅典城邦去到雅典城南部约7公里之外的佩雷欧斯港,在地理空间上便是一个从高处到低处的下降过程,这是“下抵佩雷欧斯港”的字面含义。

从隐喻表达看,“下抵佩雷欧斯港”暗示了雅典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上在走下坡路。从“下抵”的目的地来看,苏格拉底与格劳孔两人向下来到的是佩雷欧斯港,其在当时是“雅典海军力量与商业力量的所在地,是雅典民主制的坚强堡垒”([10], p. 62)。柏拉图让苏格拉底“下抵佩雷欧斯港”有用典的倾向。《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告诉佩内洛普他下行到冥府哈得斯去为自己、也为同伴打探回归的路程。苏格拉底“下抵”佩雷欧斯港有类似隐喻意味——佩雷欧斯港喻指冥府。“比雷埃夫斯港的泛种族化使它成为冥府。港口的平等就是雅典的死亡,所以必须试着寻找一条返回上界生活的道路。”[11]可以说,佩雷欧斯港隐含着雅典自由民主政治衰败的意蕴。作为雅典的公民,苏格拉底不可避免地分担着雅典的衰败命运。他从雅典城里下到佩雷欧斯港,然后又要“动身回城”([5], p. 2),正如奥德修斯下行到冥府而后返乡。奥德修斯在冥府经历无尽的艰辛,努力运用自己的力量摆脱人生的各种困境,而被迫留下来的苏格拉底在佩雷欧斯港,则试图以哲学来教化和治愈混乱的现实政治,为病入膏肓的雅典寻求最终的解救之路,二者都是在寻找一条“向上的路”。

从柏拉图本人的创作意图看,他让苏格拉底“下抵佩雷欧斯港”与卷七著名的“洞穴之喻”中的“哲人下降”问题紧密相连,洞穴之喻、哲人王思想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核心。在卷七中,柏拉图指出走出洞穴的哲人最终要再度下降到洞穴,尽管会再经历痛苦。正如苏格拉底所言:“如果这人又走了下去,回到那同一个座位,难道他的眼睛不会充满了黑暗,鉴于他突然走出了太阳的领域?”([5], p. 253)对于此问题,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格劳孔回答“特别会这样”([5], p. 253)。但是“每一个人必须轮流下去和其余的那些人住到一起,必须使自己习惯于观察那些朦胧不清的东西”([5], p. 257)。所以,哲人只有上升出洞穴后又再度下降到洞穴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哲人王”,而这个下降的目的就在于教化洞穴中的民众。苏格拉底“下抵佩雷欧斯港”并被迫留下,而后发起有关“正义”的漫长对话,喻指哲人从外面本真世界重新回到了看似繁华的洞穴之中。开篇“下抵佩雷欧斯港”与结尾的下降故事相对,暗示了全篇的主旨,即必须要由“哲学下降为政治哲学”,政治哲人必须从真理的世界下降到城邦的世界,回到城邦,去谈论伦理和政治问题,才能教谕世人。

4. “食物”:哲人下降的实质是知识下降

在隐喻这一修辞手法的使用中,食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元素。许多作者打破食物和人之间单纯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利用食物的象征与内涵,在文本中融入了深刻的思想。《理想国》开篇卷一中多次提及食物或涉及食物的对话场景,这些关于食物的对话和隐喻展现出柏拉图试图利用食物来讨论哲学话题——苏格拉底这位哲人扮演着医生的角色,向需要治疗的人分发食物,食物即哲学。哲人是知识的象征,哲人下降不仅仅是肉身的下降,其实质是哲人所把握最真实的存在的下降、知识的下降。

《理想国》开篇提及的食物或涉及食物的对话场景是“晚饭”。当苏格拉底和格劳孔两人参加完庆典准备回城却被珀勒马科斯发现时,后者派了一个奴隶来阻止他们离开。这个奴隶跑向苏格拉底,拉着他的外袍,请求等他的主人。他们答应了,当珀勒马科斯带着其他人到达时,他要求苏格拉底留在佩雷欧斯并陪他去他父亲克法洛斯的家。他想了各种办法让他们留下来。首先是带着强迫意味的挽留:“你俩要么比这些人强”,他说,“要么就留在这里。”([5], p. 3)场面看来马上就要僵住,苏格拉底也可能被迫屈于武力留下。但幸运的是在到达队伍中的“阿德曼托斯给场景带来转折:珀勒马科斯的强制变成了阿德曼托斯的劝服”[12],他告诉苏格拉底“今晚有个火炬赛,骑在马上,向女神庆贺”([5], p. 3),以此说服两人留下。然后,珀勒马科斯补充说“他们确实将搞个通宵联欢,值得一看。其实,我们晚饭后还要出来,观赏这个通宵联欢。我们还将和许多年轻人在那里聚会,相互交谈。你们就留下吧!”([5], p. 3)在这里,“晚饭”似乎被随意提及,仿佛这种事件的发生是必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晚饭”是苏格拉底第二次“下降”即到佩莱坞克法洛斯家的一部分原因。如果佩莱坞是“洞穴”,那么,珀勒马科斯这个异乡人在佩莱坞的家,比佩莱坞还更远离“雅典”——佩莱坞毕竟还是雅典的一部分,而珀勒马科斯的家与雅典政治几乎毫无关系。[13]漫漫长夜中珀勒马科斯的家,就如同一个黑暗的“洞穴”,苏格拉底来到了洞穴的最深处。情节持续发展,苏格拉底和格劳孔接受珀勒马科斯的邀请来到其父亲克法洛斯的家。如果珀勒马科斯向苏格拉底提出的计划如他所描述的那样发展,那么我们首先会看到他们吃“晚饭”。但是,书中并没有提到任何实际的食物被消耗。相反,苏格拉底等人立即与克法洛斯、珀勒马科斯和在场的其他客人开始了对话。“所有的观光甚至晚饭都被完全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关于正义的谈话,这场对话从下午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身体和感官的满足被精神的满足所取代”([10], p. 64)。换言之,关于身体的快乐甚至是生理的需要、关于观看火炬赛或者满足好奇心的快乐被忽略、节制,而重视、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得到重视。所以,尽管没有任何实际的食物被消耗,但是“晚饭”最终还是送到了在场的各位手中,大家得到的“食物”即哲学,这是对精神、对灵魂的滋养,而不是对身体的喂养。可见,由苏格拉底发起的这场有关“正义”的漫长对话,是哲人站在哲学的高度来重塑城邦、教育青年,努力去治愈普通民众灵魂的艰辛过程。教育成为了哲人下降到洞穴、回归至城邦的核心使命,因为良好的教育能造就人良善的心灵,最终使城邦这部大机器很好地运作,城邦的荣辱兴衰在于良好教育的推行与否。而教育的实质是让知识或真理为民众所掌握,引导人遵循灵魂的“向善性”,促成灵魂的转向,并实现自身的上升。

5. 总结

“哲人下降”在柏拉图《理想国》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是柏拉图政治哲学奠基的决定性的事件。通过对《理想国》开篇“本荻丝女神”、“下抵佩雷欧斯港”以及所提及的食物或涉及食物的对话如“晚饭”等隐喻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卷一隐藏了大量的信息,柏拉图将“哲人下降”的出场背景、表现样态和哲学实质都融入了其中,展现了哲人下降到政治,为城邦而服务、教化民众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推进了正义话题的讨论。在后文,苏格拉底将和他的对话者继续展开有关城邦正义和灵魂正义的漫长对话,这场对话将进一步展现城邦的战争记忆、哲学与政治共同体的关系等诸多问题,而整场对话的大幕在开篇已悄然开启并埋下线索。

参考文献

[1] 朱林方. 叙事、情境与隐喻——《理想国》开篇的写法与读法[J]. 文艺理论研究, 2015, 35(6): 142-148.
[2] 亚里士多德. 诗学[M]. 陈中梅,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 149.
[3] 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
[4] 方仁杰. 申辩、战争和哲人下降——论《理想国》开篇[J]. 理论界, 2019(2): 34-40.
[5] 柏拉图. 理想国[M]. 王扬,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7.
[6] 尼柯尔斯. 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王制》义疏: 一场古老的论争[M]. 王双洪,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7: 49.
[7] 张波波. 柏拉图论正义与幸福: 《理想国》第一卷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 100.
[8] Plato. (1991) The Republic of Plato. Basic Books, 3.
[9] Lampert, L. (2010) How Philosophy Became Socratic: A Study of Plato’s “Protagoras”, “Charmides”, and “Republic”.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43.
https://doi.org/10.7208/chicago/9780226470979.001.0001
[10] Strauss, L. (1964) The City and Ma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1] 埃里克∙沃格林. 《王制》要义[M]. 张映伟,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6: 174-175.
[12] 刘小枫. 柏拉图笔下的佩莱坞港——《王制》开场绎读[J]. 社会科学研究, 2010(2): 15-24.
[13] 程志敏. 古典正义论[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