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Marxist Cultural Thought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DOI: 10.12677/acpp.2024.137232, PDF, HTML, XML, 下载: 2  浏览: 11 
作者: 林 琳: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当代价值Marxism Cultural Thought Contemporary Value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柯、康德与黑格尔等人关于文化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随着他们自身哲学立场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即从辩证唯心主义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再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科学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全面阐述了文化的功能、特征及其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Abstract: Marxist cultural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ist philosophy. The thoughts of Vico, Kant and Hegel on culture lai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Marxist cultural thought. The cultural thought of Marx and Engel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change of their own philosophical stand, that is, from dialectical idealism to Feuerbach’s materialism and then to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rxist cultural thought scientifically reveals the essence of culture, comprehensively expounds the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and its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with economy.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Marxist cultural thought has important value implications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ultural power.
文章引用:林琳.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哲学进展, 2024, 13(7): 1561-1567.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7232

1. 引言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根和魂。虽然马克思与恩格斯并没有专门论述过文化问题,他们的文化思想零星地蕴含在诸多著作当中,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思想,科学阐述了一系列文化的基本问题。只有详尽的整理与分析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文化的理论与观点,了解其理论渊源及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掌握其核心要义,才能正确理解与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众多成效,然而在新的征程上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文化安全面临诸多威胁与挑战,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对于推动文化发展、树立文化自信、维护文化安全、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维柯:“人类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

维柯是文化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批判笛卡尔以机械的物理学来建立形而上学,主张建立“人类的形而上学”,提出了文化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开创了从人类自身出发研究人类社会的哲学传统。维柯驳斥基督教主张的上帝创造世界的观点,并将世界分为自然世界和民政世界,认为“民政社会的世界确实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以它的原则必然要从我们自己的人类心灵各种变化中就可找到。”[1]也就是说,维柯认为人类世界是由人类创造的,而不是神或上帝,那么探寻人类世界的原则与规律就必须要从人类自身出发。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写了一段注脚:“如维柯所说的那样,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2]马克思欣赏维柯所说的“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与维柯所说的“诗性智慧”创造人类相反[3],马克思认为是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历史与文化是人通过劳动创造的,人的社会性是通过劳动形成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与维柯文化哲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区别。

2.2. 康德:“人是主体”

俞吾金教授曾说,康德是通向马克思的桥梁。[4]康德关于文化的思想为马克思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启发。康德以前的哲学主张经验论的观点,认为自然占主导地位,人受自然的控制与支配。但是,康德强调人的主体性,主张人为自然立法,完成了哲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在康德看来,人是唯一的目的,也是一切文化的目标。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说:“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5]由此可见,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为马克思提出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提供了的理论基础。[6]而且,康德对文化进行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一般地(因而以其自由)对随便什么目的的这种适应性的产生过程,就是文化。”[7]其中“有理性的存在者”指的就是人[8],康德对文化的定义确立了人的文化主体地位。在其影响下,马克思也十分重视人在文化产生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此外,康德在分析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自然向人生成”,文化是自然的“人化”和人本身的“人化”过程[9]。康德的这一思想为马克思提出“人化自然”的观点和揭示文化的本质提供了积极的理论准备。

2.3. 黑格尔:“劳动”创造文化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文化是劳动创造的,但是他所说的劳动仅指人的精神劳动。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元,精神、意识与思想具有第一性。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是一种客观的、独立存在的宇宙精神,他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以“绝对精神”为本质与核心,而且精神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正是长期的精神劳动创造了人与文明。马克思关于物质劳动创造文化的观点正是以黑格尔所说的精神劳动创造文化为直接理论来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人自己的劳动的结果。”[5]但是,马克思也认识到了黑格尔哲学的局限性,即黑格尔错误地将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元,将劳动仅看作是精神劳动。马克思认为,有生命的人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类为了生存,首先需要满足自己基本的物质需要,“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5]由此可见,马克思发展了黑格尔关于“劳动”的观点,提出人的物质劳动决定社会历史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人类文化。

3.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即从辩证唯心主义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再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在自己的博士毕业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表现出的文化思想具有黑格尔哲学的辩证唯心主义色彩,认为文化就是一种精神。之后,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接触大量社会现实,认识到物质利益对社会的支配作用,从而质疑和抛弃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马克思也由此开始从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文化问题。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文化思想进行批判,并提出具有唯物主义色彩的结论:市民社会不是国家理念的派生物,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结论标志着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文化思想得到初步确立。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虽然仍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旧术语和旧观点,但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初步阐释,并且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及文化本质进行了深刻的论述。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为了自身生存不断改造自然,将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现实存在物,自然在经过人类的改造后表现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文化就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此时,马克思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即文化就是人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考察人类历史,建立起以现实的人的能动实践为出发点的历史唯物主义文化思想,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以往文化思想的清算。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深刻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文化思想的基本观点。《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文化的阶级属性,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思想实际上就是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认为资本主义文化相较于以往社会的文化思想是有进步之处的,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固有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资本主义文化必然会失去其在世界文化中的优势,并且会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桎梏。

4.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文化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元是物质,物质具有第一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践活动不但形成了人类社会,而且创造了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意识。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的产物。人民群众是劳动的主体,在劳动中创造历史,也在劳动中创造文化。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再生产中,既改变客观条件也改变与发展自身,不断创造新的交往形式,提出新的需要,创造新的语言,而且形成新的文化,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马克思没有在其著作中直接给“文化”这个概念下定义,但是在马克思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中,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在马克思那里,自由自觉的、能动的劳动是人的本质,文化是在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的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化。马克思所说的“人化”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化就是自然人化和人自然化的统一[10],既包括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精神生产活动。一方面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给自然打上人类的烙印,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外化为现实存在物;另一方面,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最终内化为人的本质力量。[11]也就是说,人类通过劳动使自然变为“人化自然”,也正是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脱离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最终创造出人类历史和人类文化。

4.2. 文化的功能

4.2.1. 文化对人的塑造功能

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存在物,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并且建立社会关系,在交往的过程中就会受到来自社会文化的教化与塑造。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接触到本民族、本国家和本社会的文化的影响,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变成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人”[12],否则个体则会无法融入社会。可以说,正是通过文化的教化和塑造,人类才得以脱离自然状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规范和制约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通过“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方式,熏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蕴含着每个民族在悠久的实践活动中凝练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等,先进文化可以有效引导社会成员明辨是非,提高道德素养,遵守社会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2.2.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功能

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力、精神推动力和精神凝聚力。

首先,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力。生产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根本动力,但是如果一个社会缺少先进文化为社会发展指引正确方向,那么即使生产力水平再高,这个社会也不会是理想社会。文化造就社会发展的底蕴,营造出社会发展的基调。中华文化推崇的“天下大同”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所说共产主义社会高度契合,这就为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文化基础,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文化指引,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

其次,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推动力。理想决定前进方向,信念提供前进动力。一个社会的发展除了要具备强大的物质动力,还要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缺少文化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激励,社会发展也会停滞不前。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有助于全体社会成员明确奋斗目标,为建成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而努力拼搏。伟大梦想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国人民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迸发出强有力的精神动力,为我国克服新时代新征程上面临的各种风险与挑战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柱。

最后,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凝聚力。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凝聚社会共识和促进价值认同的精神基础。文化可以使全体社会成员树立共同的理想,并为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各民族成员在文化的联结下团结一致,获得对本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民族凝聚力来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中国各族人民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和凝聚下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并且终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3. 文化的主要特征

4.3.1. 文化的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是指,任何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与发展的,文化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生产方式、经济条件、阶级状况和社会制度,也具有不同的历史任务和历史课题,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发达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化成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们为了满足虚假的消费欲望成为物质与金钱的奴隶,消费主义文化成为阻碍个人与社会发展的桎梏。

4.3.2. 文化的阶级性

文化的阶级性,也称意识形态性,是指文化由特定阶级创造并承担着为其利益服务的意识形态职能。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5]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归属于不同的阶级,由人创造的文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思想。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文化,每个阶级的文化都是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的,资产阶级的文化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无产阶级的先进文化则是维护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4.3.3.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文化的民族性是指不同的民族之间具有不同的文化,而世界性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各个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愈加密切和深入,文化就会超越民族性,改变甚至失去原有的地域性特征,成世界性的文化。[1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4]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之间经济来往密切,文化交流交融,全世界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命运共同体,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与发展。正如马克思所预见的那样,文化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马克思也揭示出资产阶级意义形态的渗透性和侵略性,西方文化伴随着商品入侵并同化其他各民族文化,文化同化导致现代性文化仅指西方文化。

4.3.4. 文化的继承性与发展性

文化的继承性与发展性是指,各个民族的文化不是当下凭空形成的,而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才得以保留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通过中华儿女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才能在21世纪继续熠熠生辉。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实践千变万化,传统文化也在新的社会实践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主张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为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是在继承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写道“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4]因此,我国只有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落后和腐朽的消极因素,认为应当剔除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理性继承传统文化中符合时代发展的积极因素。

4.4. 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反作用于经济发展,能够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

一方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文化发展程度。文化不是无本之木,而是扎根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基础提供的土壤之中。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使得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这么说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4]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遮盖,商品拜物教使人们在货币与金钱面前丧失主体地位,货币和资本成了人们眼中最重要的东西,人们逐渐丧失理性与批判能力,越来越成为单向度的人。然而,在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将会实现生产力的高度解放与发展,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将会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另一方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在根本上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但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形式和发展规律。首先,文化与经济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曾说:“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15]有些国家或地区尽管经济发达、物质富裕,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相对贫瘠。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是文化繁荣发展,其文化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正如恩格斯所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6]其次,文化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文化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就能促进经济增长,而落后的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相违背,就会阻碍经济发展。

5.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生活决定精神文化。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4]同时,马克思也强调精神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物质生活具有反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促进经济与文化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

5.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坚持群众史观,强调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同时也创造了文化。文化就是在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开展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当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精神层面的需求也空前增长。文化产品应当贴近人民的生活,运用人民群众容易理解、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5.3. 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无产阶级的文化使命就是通过推动文化发展,取得阶级斗争的胜利,最终解放全人类。在马克思那里,解放全人类不仅要使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还要解放人们的精神世界。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每个人都能追求自己的理想,获得精神层面的极大满足。文化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普及是实现每个人自由发展的前提,要通过教育、传播和政策等手段,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有和参与文化生活。

5.4. 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强调文化具有世界性的特征。马克思认为,随着普遍交往的不断发展,各民族的文化逐渐突破地域界限,成为世界性的文化。当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与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各国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一方面,我们必须顺势而为,坚持对外开放,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和吸取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我们必须用文化自信铸造起抵御外来文化入侵的文化长城,维护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避免对外来文化的盲从和依赖。

6. 结语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前,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只有继续坚持问题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分析与解决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作为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切实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才能将我国建设成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共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维柯. 新科学[M]. 朱光潜, 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134-135.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29.
[3] 刘文杰, 周向军. 马克思文化思想渊源探析[J]. 齐鲁学刊, 2015(5): 75-81.
[4] 俞吾金. 康德是通向马克思的桥梁[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 1-11.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8, 205, 531, 550.
[6] 潘宁, 吴浪菊. 马克思文化思想探源[J]. 教学与研究, 2013(7): 26-33.
[7] 康德. 判断力批判[M]. 邓晓芒,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287.
[8] 俞吾金. 如何理解康德关于“人是目的”的观念[J]. 哲学动态, 2011(5): 25-28.
[9] 魏俊雄, 龚平. 康德的文化思想及其历史影响[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3(6): 75-79.
[10] 郝智浩. 马克思文化观及其现代价值意蕴[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理工大学, 2018.
[11] 张建云. 自然人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本质观及其当代意义[J]. 学术论坛, 2015, 38(6): 128-133.
[12] 叶志坚. 马克思文化学思想探微[J]. 科学社会主义, 2004(5): 49-52.
[13] 黄力之.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重构[J]. 理论与改革, 2023(6): 1-11.
[1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35-36, 470-471, 591.
[1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710.
[1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