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A Brief Analysis of Ben Agger’s Ecological Marxism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DOI: 10.12677/acpp.2024.137231, PDF, HTML, XML, 下载: 4  浏览: 16 
作者: 赵祥如: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异化消费生态文明建设Ecological Marxism Ecological Crisis Alienated Consump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摘要: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潮。本·阿格尔,作为这一领域内的著名人物,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推进和拓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面对全球范围内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本·阿格尔系统地阐述了生态危机与异化消费理论,并设想了解决路径。通过对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科学梳理,对其理论内容的合理成分进行充分吸收,把握其中蕴含的当代价值,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有益的启示与引导。
Abstract: Ecological Marxism is one of the Marxist trends of thought abroad in the 1970s. A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ecological Marxism, Ben Agger played a vit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Marxism. In the face of the global deteriora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en Agger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d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crisis and alienated consumption, and envisioned the solution. Through scientific analysis of Ben Agger’s ecological Marxism, we can fully absorb the reasonable components of its theoretical content and grasp the contemporary value contained in it, which can bring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and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文章引用:赵祥如. 浅析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哲学进展, 2024, 13(7): 1554-1560.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7231

1. 引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加剧了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此背景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并迅速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深入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了资本主义追求无限增长和利润最大化的本质是导致生态失衡的根源。本·阿格尔在其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系统地阐述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消费现象,并提出了应对生态危机的具体策略。阿格尔的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影响,还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提供了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路。本·阿格尔的思想对于中国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能够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的稳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 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生成的时代环境

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升,资本家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愈发加剧,这凸显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资本追求利润的无止境之间的根本矛盾。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在世界上的强大地位,对全球范围内有限的自然资源进行强行控制并贪婪掠夺,这一行径无疑会加速自然能源的消耗,最终不可避免地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苏联的解体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世界各国的学者都在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及其应用的现实性进行着深入的探讨与反思。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后,绿色政治运动也就随之在西方兴起,人们开始对生态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反思[1]。“绿色政治运动”是以绿党为核心、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一场广泛的政治运动,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2]。绿色政治运动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生态和重构社会生态,是一个既包括“生态运动”“环保运动”,又涉及“女权运动”“和平运动”的庞杂体系[3]。绿色政治运动围绕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危机展开了深刻的讨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植根于西方绿色政治生态运动与新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一种左翼思潮[4]。绿色政治运动的不断发展,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得人们不得不对生态危机根源进行深入的反思,在此过程中,本·阿格尔提出了生态危机理论和异化消费理论与解决路径。

3. 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3.1. 生态危机理论

根据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状况,阿格尔指出,现今的劳动表现为异化劳动,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没有幸福感的获得,只有在闲暇的时候才可以感受到幸福。“异化消费是指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5], p. 494)劳动者为了逃避异化劳动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就想要通过消费这一行为来寻求幸福。在这一错误消费观念的影响下,劳动者逐渐丧失了自身精神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虽然这一畸形的社会现象使得资本主义市场展现出了一派繁荣的幻象,但也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的恶化,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危机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的加剧。

“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5], p. 486)阿格尔认为,当下,经济危机已被生态危机所替代。“对理解社会变革运动背后的、在解决严重制度危机过程中产生的基本原理来说,需求理论是必不可少的”。([5], p. 487)要想理解社会变革运动,需求理论是不可或缺的。新的危机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变革,走向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阿格尔指出,“需求理论将阐明人们在危机情况下从事自我解放行动的能力。我们的基本设想是,人们将从创造性的、非异化的劳动而不是从以广告为媒介的商品的无止境的消费中得到满足。”([5], p. 488)“克服这种异化消费的关键是改造生产使其不再异化。这样,我们就可以使人们缩减其消费需求,打破对受广告操纵的消费的全面依赖。”([5], p. 497)解决异化消费的关键要着眼于生产。阿格尔指出,“这一过程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步骤”。([5], p. 497)第一,“生态系统无力支撑无限增长,从而将需要缩减旨在为人的消费提供源源不断商品的工业生产。”([5], p. 497)生态系统不能够负担起消费的无限增长,商品的生产必须进行相应的缩减。第二,“这种情况将需要人们首先缩减自己的需求,最终重新思考自己的需求方式,从而改变那种把幸福完全等同于受广告操纵的消费的观念。”([5], p. 497)工业生产的减少,使得人们必须首先缩减自己的需要,并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第三,“对需求方式的……人们可以在社会有用的生产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身的基本愿望和价值。”([5], p. 497)这意味着,当人们对消费的追求不再局限于物质积累,而是在休闲中寻找创造价值和自我实现的机会,以及在劳动过程中追求个人兴趣和创新,那么一种更加积极、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将逐渐形成。这种转变鼓励个体在非工作时间参与有益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福祉的活动,同时也让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融合了个人热爱与贡献社会的创造性过程。因此,对需求方式进行深入反思,不仅是对消费文化的解构,更是向更加充实、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迈进的重要一步。人们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参加劳动,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生态危机。

3.2. 异化消费理论

在20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呈现出猛烈的发展劲头,资本家们不断地寻求新的市场,以扩大他们的商品销售范围,这一过程伴随着全球贸易网络的扩展和深化。随着商品的大量生产和流通,广告业蓬勃发展,成为塑造消费者欲望的强大工具,广告无处不在,渗透进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20世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与消费文化的演变紧密相关,其中商品和广告扮演了关键角色,而消费行为的异化则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和心理变化。

阿格尔对之前学者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立足于对其批判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对“异化消费”这一概念进行了明晰的阐述——“正如我们所说的,异化消费是指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5], pp. 494-495)在阿格尔看来,充当媒介之一的广告使得需求和商品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复杂;人们把消费看作是用于满足自身需要的唯一源泉。“人的需要无穷无尽而无穷无尽,只能在精神王国里实现,在物质王国里永远不可能实现”。([6], p. 20)“过度生产这些商品的目的显然是要对人们在异化劳动中所花费的时间进行补偿。”([5], p. 488)“异化消费是对人们所从事的日益令人讨厌的不能自我实现的劳动的一种补偿。”([5], p. 49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能够解决经济危机,便通过广告传媒等手段,诱导人们进行不必要的消费行为。人们陷入到了一种虚假的需求中,并把这种异化了的消费行为看作是实现人生幸福的方式。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满足对商品实际功能的需求,而是更多地为了满足由外部刺激引发的、心理上的欲求所造成的虚幻需要。消费已经不再指向具体而实体性的物的消耗,而是演变成甚至抽象成了一种符号[7]。异化消费不会使人获得真正的幸福,它只是一个会将人的真实需求给蒙蔽起来的虚幻套子。人们如果沉浸于中而不愿到套子外面去窥探真实的世界,那么人的异化只会进一步加深,人们掉入商品的桎梏中而无法挣脱,最终丧失对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与此同时,这种无限制的消费行为会使自然环境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生态危机进一步加深。

3.3. 本·阿格尔设想的解决路径

3.3.1. “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

阿格尔在对异化消费和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深入探讨后,提出了“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这一独创性的观点。“这种辩证法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工业繁荣和物质相对丰裕的时期,本以为真的可以源源不断提供商品的情况发生了危机,而这不管愿意与否无疑将引起人们对满足方式从根本上重新进行评价。人们对发达工业社会可以源源不断提供商品的能力的期望破灭,最终会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即对人们在一个基本上不完全丰裕的世界上的满足前景进行正确的评价,尽管公认要进行这种评价是很难的。”([5], pp. 490-491)在资本主义体系内,资本家受利润最大化欲望的驱策,不断扩张生产规模,在这一进程中,自然资源遭受了无情的开采与剥削,且此趋势日益加剧。一旦自然界的资源枯竭到难以维系商品生产的地步,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将不得不面临收缩乃至停滞的困境。同时,当资本主义体系无力持续满足人们日益深化的异化消费需求时,人们将不得不从这种过度消费的模式中抽离出来。人们开始意识到,长久以来追逐的物质财富和幸福感,实际上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之上的。随着这种认识的深化,公众将逐渐摆脱被消费主义所束缚的生活方式,开始探索更为可持续、更有意义的消费模式。这一觉醒过程揭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脆弱平衡,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对生态系统的长期负面影响。人们开始理解,正是他们自身被扭曲的消费观念和行为,间接助长了资本主义的无度扩张,进而加剧了生态失衡,加速了整个社会的生态危机。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大众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们开始寻求那些能够体现个人价值和创造力的劳动,而非仅仅为了消费而工作。因此,生态危机的紧迫性不仅促使了人们消费习惯的革新,也推动了资本主义劳动领域的变革。人们逐渐认识到,真正的满足和幸福源自于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创造性劳动,而非无休止的物质积累。这一转变标志着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以及对更加和谐、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追求。人们不会把劳动仅仅当成是能够获得报酬的手段,而是在进行一种对社会有贡献的、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对象性活动[8]

阿格尔认为,“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会使人们重新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望。虽然我们没有对匮乏本身作出评估,但情况很可能是这样的,即物质丰裕的缩减感会触发重新评价满足手段的过程。因此,社会变革就可能由人们为征服生态危机的真正威胁所作的努力而引起,从而使我们能以新的弹性和灵活性摆脱危机,并以这种弹性和灵活性从劳动中获得意义和满足。”([5], pp. 497-498)因而,我们可以称“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是引导人们重塑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动态过程。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正身处在一个不是完全富裕的蒙蔽状态内,并逐渐从消费主义的虚假承诺、物欲享受的幻象中醒悟过来,对自身需求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的审视[9]。人们想要从劳动中实现满足,劳动成为了创造的过程,从而获得自己在未来生活中的意义和幸福,意识到了“人的满足最终在于生产活动而不在于消费活动”([5], p. 475)。阿格尔强调了人们的消费价值观和幸福观的转变对于当代西方社会变革产生的重要意义[10]。“正是在我们称为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的动态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进行社会主义变革的有力的动力。”([5], p. 496)

3.3.2. “分散化”与“非官僚化”的稳态经济模式

E.F.舒马赫在其著作《小的是美好的》中提出了的小规模技术的思想,阿格尔通过批判继承其思想内容,设想了“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的经济模式。“过度生产将通过分散工业生产和降低工业生产的规模来克服;过度消费将用向人类提供有意义的、非异化劳动(这种劳动是小规模的、民主管理的生产者联合体的劳动)的办法来克服。”([5], pp. 420-421)通过“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的经济模式,异化劳动不复存在,这就在根源上对异化消费的问题进行了解决,最终使得人们“不再从以广告为媒介的消费中而是从小规模的生产和工艺式的消费中得到快乐。”([5], p. 491)需要注意的是,阿格尔不是完全反对集权。“我们主张分散化,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必定会反对任何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概念;我们并不提倡返回到虚构的自由经营的纯资本主义市场那里去,如果所谓的供应能满足需求的话。相反,在全面的计划性与市场的无政府状态之间也许会存在一种中间的组织形式,它能使生产和消费得到合理的确定。”([5], p. 493)

3.3.3. 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民粹主义,对于北美地区的民主政治活动具有着一定的影响。美国民粹主义支持基层民主制政治,对高度集权的政府与分工集中的企业管理模式持反对态度[11]。阿格尔在对北美社会的现实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后,提出了“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也许是创造一种北美马克思主义的较适宜的基础。”([5], p. 510)的观点。

“美国政治生活的由来已久的民粹主义非常有助于以分散化、非官僚化和社会主义所有制这三项基本要求为基础的生态激进主义。”([5], p. 510)阿格尔认为,生态激进主义的发展有望从美国民粹主义中获益。“以传统的美国人对实行高压统治的政府和对广泛存在的官僚主义的不信任态度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传统美国化。”([5], p. 516)“美国民粹主义的特点(至少从历史上看)表现为对集中的、官僚化的组织极端不信任。”([5], p. 517)“意味着民粹主义可以容纳对官僚主义和技术所持的激进观点”([5], p. 517)。阿格尔认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美国社会的具体情境之中能够有效削弱资本主义对个人的控制力和支配关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资本主义催生的异化消费现象。

“民粹主义(破灭了的消费者期待)和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激进批判)可以通过正确评价企图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努力所开辟的社会主义前景而结合在一起。”([5], p. 519)通过整合美国的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元素,并以其各自的合理元素来共同评估,可以为应对资本主义引发的生态危机提供一个新颖的视角,并为通往生态社会主义的路径奠定稳固的基础。这种结合旨在汇集广泛民众的力量与深刻的社会分析,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既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又能促进社会公正的社会主义未来。通过这种方式,两种思潮的互补优势得以发挥,不仅批判了现有体系的不足,还探寻出实现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进步相统一的可行之道,从而为实现一个更加绿色、公平的社会主义愿景铺平道路。美国民粹主义的思想内核与坚持工人民主管理和生产的方式十分契合。若是仅仅宣扬马克思主义有可能会招致美国民众的反对,但如果使马克思主义和民粹主义进行结合,就可以更好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宣传并使得美国民众对其接纳与认可,因而必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和民粹主义的结合,助推社会变革的运作[12]

4. 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当代启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3], p. 3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4]。人类与自然的命运休戚与共,自然环境的恶化、生态危机的加剧势必会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我们要在意识上尊重自然,用行动保护自然。阿格尔,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领域的杰出代表,深入且系统地探讨了资本主义体系中存在的生态危机问题。阿格尔的理论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乌托邦色彩,但他以全新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具有高度的学术研究性和理论性。对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总结和思考,有助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4.1. 为塑造理性消费观念提供正确引导

阿格尔指出,异化消费是致使生态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一思想对于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的国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物质资源的丰富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给予了极大保障,但与此同时,错误的消费理念也在不断滋生。人们通过消费这一行为来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彰显,用高昂的商品来摆明自己的社会地位。商品的实用性被人们忽略,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遭到浪费,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异化消费的现象不只会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会产生,因此,对于异化消费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必须要足够重视。

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若想让错误的消费行为向健康的方向变化,就必须要形成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消费行为,从而对生态环境形成保护。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是一定的,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掠夺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以身作则,从身边小事着手,坚持绿色消费;坚持理性消费,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注重精神性消费,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找到幸福的真正含义。人们消费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也会使商品生产者改变生产模式,生产和消费之间形成绿色良性循环的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面对当今我国存在的消费问题和生态问题,我们要进行深刻的反思,要大力推行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从而逐步缓解自然环境的压力,逐步解除生态危机,继而推动可持续发展。

4.2. 为践行绿色发展模式提供认知方法

阿格尔指出,“不是要提倡重新培育清教徒式的简朴精神,而是要调整人们对好生活的性质和质量的看法。”“我们认为人们会对这一新的简朴生活感兴趣”“我们并不认为人类像经济常识所说的那样是贪得无厌的动物,人们会知道多少就‘足够了’”。([5], p. 491)阿格尔强调,不是要求人们重新过上清教徒式的简朴生活,而是需要调整人们对生活的性质与质量的认知,构建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知道多少就“足够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异化消费现象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对我们仍然具有高度的理论参考意义。绿色发展指的是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能力的制约下,通过保护自然环境,从而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和生态发展理念,内在的核心要素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维系生态平衡,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政治社会、人文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15]。因此,必须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当下的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并且呈现出愈发严重的态势,人类的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6], p. 519)有生命的个人必须要依靠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也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里,才会有幸福生活的发生。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7], p. 40)。“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17], p. 246)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格外注重对绿水青山的大力保护,不能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必须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14]。要时刻认识到绿色发展模式与人类的未来命运紧密关联。“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18]“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17], p. 225)。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自然保护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切实提升中国人民的生活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诗琪. 本∙阿格尔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探析[J]. 美与时代(下), 2021(9): 20-22.
[2] 郭雅杰. 当代西方的绿色政治运动及其研究[J]. 国外社会科学, 1997(4): 15-17.
[3] 徐彬, 阮云婷. 西方绿色政治运动的生态主义指向: 批判与借鉴[J]. 学习论坛, 2017, 33(9): 51-55.
[4] 沈瑞英. 跨越与构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绿色政治[J]. 学术界, 2009(1): 80-86.
[5] [加]本∙阿格尔.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 慎之, 等,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社, 1991.
[6] [英]舒马赫. 小的是美好的[M]. 虞鸿钧, 郑关林,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7] 包庆德. 消费模式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2): 28-33.
[8] 吕敏, 苏百义. 本∙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20(1): 49-52.
[9] 李凌波, 苏百义. 阿格尔“生态危机论”的逻辑进路[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 44(7): 8-15.
[10] 王雨辰. 生态辩证法与解放的乌托邦——评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2): 134-139.
[11] 包傲日格乐. 本∙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评析[J]. 社会科学论坛, 2020(4): 56-65.
[12] 于海雁. 本∙阿格尔的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理论[J]. 现代交际, 2017(14): 66-67.
[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3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0.
[14]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22-10-26(001).
[15] 王玲玲, 张艳国. “绿色发展”内涵探微[J]. 社会主义研究, 2012(5): 143-146.
[1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7] 习近平.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2.
[18] 习近平. 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N]. 人民日报, 2010-04-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