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字考释
Textual Research on “Qing (箐)”
DOI: 10.12677/ml.2024.127611, PDF, HTML, XML, 下载: 9  浏览: 18 
作者: 朱建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地名用字同源字词义演变Qing (箐) Toponymic Words Semantic Change
摘要: “箐”是极具地域特色的地名用字,“箐”类地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这是西南地区多林多山的地理特征所致。从字形上看,箐字从竹,其义与竹有关。箐有较多同源字:东周时期,箐表示青黑色,与綪、靘同源;唐宋以来,箐表示覆盖于棺木之上的竹席,与輤同源,箐还表示小竹笼,与笭、箵、籯、䇸同源;明清时期,箐由篬竹、䉑竹名泛化表示竹林,并广泛用作西南地区自然村落名;现代,箐只保留下竹林丛生的山谷这一义项,其它义项均不再使用。考释“箐”字,对研究西南地区地名用字、民族文化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Abstract: “Qing (箐)” is a toponymic word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toponyms of “Qing”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Southwest China, which is due to the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 with many forests and mountains. From the shape point of “Qing”, the word is from bamboo, and its meaning is related to bamboo. Qing has rich meanings and many cognate words. In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Qing was blue and black, which was the same origin as Qian (綪) and Qing (靘). Since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Qing said that the bamboo mat covering the coffin has the same origin as Qian (輤). Qing also said that small bamboo cages are of the same origin as those of Ling (笭), Xing (箵), Ying (籯) and Ting (䇸).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Qing wa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name of bamboo to denote bamboo forest, and was widely used as a place name in Southwest China. In modern times, Qing only retains the meaning of the valley with bamboo groves, and other meanings are no longer us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d “Qing (箐)”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s of geographical names, national culture in Southwest China.
文章引用:朱建萍. “箐”字考释[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7): 681-68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7611

1. 引言

在我国西南地区,“箐”字常用作处于竹林山谷中自然村落的通名。如: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猫猫箐、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喳喳箐、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画眉箐、重庆市彭水县冷竹箐。箐字从竹,其语义与竹相关,但具体义项在不同时期又有所增减变化。现有研究对“箐”字的关注较少。周德文(2014)将地名通用字分为自然实体、人文实体、行政区划通名三类[1]。箐属于自然实体类。詹莎莎(2017)对贵州省“箐”类地名出现频率和“箐”的辞书释义进行初步整理汇总[2],郝诗雨(2017)从地理学角度对竹地名进行细分,将“箐”类地名划为竹的别称类地名[3]。这些研究都集中于共时层面上对“箐”或竹相关地名进行整理与描写,缺少对“箐”历时层面词义演变轨迹以及使用箐为地名用字原因的深入分析。

2. “箐”类地名的地理分布

根据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8,476处含“箐”字的地名。其中,云南省14,794处,约占“箐”类地名总数的80.07%;贵州省2735处,约占14.80%;四川省694处,约占3.76%;重庆市114处,约占0.62%。可见“箐”类地名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省。自然村落名称能够较好地反映当地民俗文化[4]。故我们结合国家地名信息数据库和已公开的全国自然村落数据,对西南地区各省市“箐”类自然村落数量进行整理。

在省级单位中,云南省共有5093个、贵州省共有2024个、四川省共有409个、重庆市共有55个“箐”类自然村落名。“箐”类自然村落名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这是由于二省多竹林、多山谷的地理特征所决定的。在市级单位中,云南省的楚雄彝族州、贵州省的毕节市、四川省的攀枝花市占各省之最。在区县级单位中,全国有14个区县拥有超过一百个“箐”类自然村落。包括:云南省寻甸县、禄劝县、禄丰县、大姚县、双柏县、镇沅县、会泽县;贵州省盘县、水城县、纳雍县、黔西县、大方县、织金县;四川省会理县。

我们发现彝族、佤族广泛分布于以上各地,彝族、佤族是这些地区的世居少数民族,且在当地少数民族总人口数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与彝族、佤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两族人民自古以来依林而居,物质上利用森林资源维持生计,精神上敬重和信仰森林,廖春华(2006)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彝族、佤族人民的村寨附近一般有较为茂密的竹林、树林,他们还形成了神林和神树崇拜[5]。刘荣昆(2016)概括出彝族人民“林人共生”生态文化观念[6]。正是因为对森林的依赖和信仰,彝族人民常择林箐而居。

3. “箐”字释义

“箐”字《说文》未收录。《玉篇》释义为“棺车上覆也”,即是棺车上的覆盖物。《切韵》和《广韵》对“箐”的释义与“笭”相同,都是笭菁小笼,即小竹笼。《集韵》中“箐”的释文有三:一为竹名,是一种名为篬箐的竹子;二为笭箐小笼,与《切韵》《广韵》相同;三为张竹弓弩,即是拉开竹制的弓弩。《汉语大字典》较为全面地收录了箐的义项,除棺车上覆物、小竹笼、竹名、张竹弓弩外,还收录了竹木丛生的山谷这一义项。黄侃《蔪春语》中也记载了这一义项:“吾乡凡高岸种竹木,下临阬谷者,曰堑。字亦作箐。”箐与堑同表示竹林丛生的山谷。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箐”的释义为:“〈方〉山间的大竹林,也指树木丛生的山谷(多用于地名)。”《中国地名辞源》和《中国地名通名集解》对“箐”的解释较为相似:“山间的大竹林,泛指树木丛生的山谷,可用于河流、山峰、自然村落的名称,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汉语中,“箐”的义项只保留下了竹林丛生的山谷,其余的小竹笼、棺木上覆物、拉开竹弓、竹名四个义项均已消失。

4. “箐”字考

“箐”字最早见于东周。《晏子春秋·卷七外篇》有“箐室”一词,孙星衍校曰:“《说文》无此字,《玉篇》:箐,棺车上覆也,士见切。盖即綪字异文,艺文类聚作青堂。”《说文》:“綪,赤缯也。”綪,仓甸切,本义为赤色的缯(丝织品),后引申为青赤色,可见《广韵·霰部》。“箐”即“綪”的异文,义为青赤色。唐代,《一切经音义·卷三十五》中“靘黑”的释义为“青性反,借为去声用,本音上声今不取,集訓云箐黑色。”《玉篇》:“靘,青黑色”。明《平定金川方略•卷三十一》有“蛮方箐色中原柳”,注曰“箐色青葱”。箐即是青色,不同于中原柳色,是一种程度更深的青色。唐代以前的文献鲜见“箐”字,而“綪”在东周及“靘”在唐代已作为常见的颜色词使用,如在《左传贾服传•卷十九》有綪筏,贾逵注曰:“大赤也”。綪筏即是大红旗。除《玉篇》和《一切经音义》外,《唐韵》和《切韵》也对靘作出青黑色的解释。箐、綪、靘都有青色义,且三者读音相近,故我们认为箐和綪、靘是同源字。

《玉篇》对箐的释义是棺车上覆物,即是盖于棺车上的物品。箐的这一义项源于輤。《广韵》:“輤,仓甸切,载柩车盖。大夫以布,士以苇席。”《礼记·杂记上》记有“其輤有裧,缁布裳帷”,郑玄注:“輤,载柩将殡之车饰也。”輤即是古代棺车上的覆盖物,大夫死后用布盖于棺木之上,士死后用苇席或竹席。“輤”与“箐”读音相近、语义相通,属于同源字。另一方面,“箐”与“箦”字形相近,二者都从竹。《说文》:“箦,牀栈也”。箦即是用竹子编成的床席。《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司马贞索隐:“箦,谓苇狄之薄也,用以裹尸。”《仪礼·卷十二士丧礼》中记载笫箦、夷衾可以用于覆尸覆柩。箦最早见于西周,意思是盖在灵柩上的竹席或芦席,与箐意思相同,箦亦是箐的异体字。

西汉至唐宋,出现了“芜箐”这一植物。“芜箐”、“芜箐子”实为“芜菁”,是“菁”讹作“箐”。芜菁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根肉白或黄色,可食用。《政和五礼新仪存》一书中出现九次箐菹,箐菹亦为芜菁。可见如下:

(1) “陆通者,云楚狂接舆也。好养生,食橐卢木实及芜菁子。”(西汉·刘向《列仙传·卷上》)

(2) “其嫩叶为生菜,又主大叶熟取,消食和中,根效在蕪箐之右。”(唐·苏敬《新修本草存·卷十八》)

(3) “第一行芹菹在前,荀菹、葵菹、箐菹次之。”(宋·郑居中《政和五礼新仪存·卷七十》)

唐宋时期,《切韵》《广韵》和《集韵》等韵书中对笭和箐的释义都包含笭箐小笼。笭箐小笼即是小竹笼,可见《尧峰诗文抄》。箐这一义项源于笭、箵。《通俗文》将竹器称为笭箵。《六书故》:“舟中篑曰笭箵,亦作笭箐”。《广韵》对篑的释义是土笼,即篑是装土的竹器,笭箵是船上用的竹器。《通雅·卷三十四》对船上的所用器物进行了详细说明:“舟中篷箬之席为笭,又呼笭箵,或作籯、䇸、箐,皆其声相借也。”笭箵为船上的竹席,又可写作籯、䇸、箐。箵,先青切,《玉篇》释义为笭也。笭,郎丁切,《说文》解释为籯也,段玉裁注曰:“竹笼”。籯,从竹、赢声,《说文》释义为笭也。䇸,汤丁切,《集韵》释义为笭䇸,竹器。箐与笭、箵、籯、䇸都从竹,都表示竹制品,且读音相通,故为同源字。

(4) “收得胶胶扰扰身,笭箐蓑笠五湖滨。”(清·汪琬《尧峰诗文抄·卷五》)

“箐”张竹弓弩的义项最早见于《集韵》。《集韵》:“箐,仓甸切,张竹弓弩曰箐。”唐《白孔六贴》中记载:“《南蛮传》扑子蛮矫捷悍,善用竹弓入林射飞鸟无不中”。宋《太平御览》:“《南夷志》曰扑子蛮……以青婆罗段为通身袴,善用泊箕竹弓,林间射飞鼠发无不中”。扑子蛮是佤族、布朗族和德昂族的先民[7]。据《新唐书·南蛮传》记载永昌西有扑子蛮,永昌即是今云南省保山市。扑子蛮擅长用竹弓,又着青衣,且居于山林箐谷之中,故“箐”可能是由此引申出张竹弓弩。《明文海存·卷四百六十五》有“带镖佩弩箐箭”一短语,从结构上分析,这一短语为并列式,带镖、佩弩为动宾短语,故箐箭也应为动宾短语,可以推出箐箭的意思为携带竹箭。但箐作动词的用例鲜有,且与其他义项间缺乏联系。《正字通》认为箐的张竹弓弩义项有误,我们同意《正字通》的观点。

唐以来,“箐”字开始被用作地名。《括地志》中的石箐山为会稽山山顶,位于今浙江绍兴宛委山。《舆地纪胜存》中的八面箐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蜀鉴》中的野桥箐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元胡三省为《蜀鉴》作注:“蜀人谓篁竹之间为箐,谓林为丛箐。”箐为四川地区方言词,表示篁竹之间。篁泛指竹子,篁竹间即为竹林间,箐由此可作为竹林茂密处的地名。如:

(5) “石箐山,一名玉笥山,又名宛委山,即会稽山一峯也。”(唐·李泰《括地志·卷八》)

(6) “八面菁,碑目菁作箐。”(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存·校勘记卷三十四成都府路》)

(7) “悉平椠栅贼,伏兵千人於野桥箐以邀官军。”(宋·郭允蹈《蜀鉴·卷七》)

宋代,箐用作竹名。箐既可表示“篬箐”,又可表示“䉑箐”(非芜菁)。《玉篇》:“篬,竹名。”《广韵》:“䉑,黑皮竹也。”箐又从表示篬、䉑某一种类竹名泛化为表示成片的竹林,多用林箐、丛箐、深箐、密箐、茂箐、山箐、绝箐等词。这一时期的文献中出现较多对西南地区竹林丛生、山势险绝的记载。

(8) “篬箐,竹名或作箐。”(宋·丁度等《集韵·卷三》)

(9) “《山居赋》注曰:石竹,本科丛大,以充屋榱,巨者竿梃之属,细者䉑箐之流。”(宋·高似孙《剡录·卷九》)

(10) “巴滇有马驹空老,林箐无人叶自秋。”(宋·黄庭坚《山谷集·文集卷二十三》)

(11) “南诏久与中国绝,林箐险深。”(宋·李焘《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

明代,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箐类地名。《元文类》《招捕总录》《蜀中广记》记有竹箐山,位于四川省洪雅县。《全边略记》有汤郎箐,位于云南省禄劝县。《三朝法传全录》有牛场箐,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古今游名山记》有桃花箐,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大明一统志》有女箐平(今重庆市合川区黄角坪),笮箐山(今云南省宜良县大箐山)。《万历武功录》有铁索箐,位于云南省富源县。《滇程记》有茶花箐,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贵州图经新志》出现了寒林箐、杉木箐等39个与箐有关的地名。这些地名集中于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

清代,箐已广泛用于地名,尤其是自然村落名。这一时期,人们对西南地区多林多山谷的地理特点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地名命名也多基于当地生境特色。这种命名规律符合中国地名以地貌特征命名、以动植物命名的特征[8] (表1)。

Table 1. Examples of “Qing” place names in Qing dynasty

1. 清代“箐”类地名示例

书名

类地名举例

《昆明县志》

莲花箐、黄茆箐、熊箐山

《云南通志》

笮箐山、黑箐龙潭、李子箐、核桃箐、老虎箐、盐水箐、铁索箐

《遵义府志》

金鸡箐、新开箐、黃泥箐、赤崖箐、滴水箐、陈头箐、小箐口

《贵州通志》

盤鬼箐、嘉禾箐、江渡箐、顶箐山、安笼箐山、小箐口、杉木箐、马蝗箐

《四川盐法志》

美竹箐

现代,“箐”主要用作西南地区的地名用字,表示多竹多林之地。从地名音节来看,近八成的“箐”类地名为三音节词。从“箐”字位置来看,箐多位于词尾,前跟动植物名词、姓氏、颜色形容词等;位于词中时,箐前跟性质形容词,如:大、小、长,箐后跟地貌名词,如:塘、坝、坡、沟、山;位于词头时,箐后多跟方位词,如:口或门口、头。

5. 结语

箐字从竹,其义项与竹相关。箐最初表示竹林幽深之色,即青黑色,与綪(青赤色)、靘(青黑色)同源。箐还表示棺木上覆物,与輤同源,与箦异文。輤为棺木上覆物的统称,既包括大夫用的布,又包括士用的竹席。箦与箐字形相近,表示竹席或苇席,可用于裹尸盖棺。箐与笭组成“笭箐”一词可表示竹制小笼,尤其指渔船上用的小竹笼。箐与笭、箵、籯、䇸同源,都表示竹器。箐还用作竹名,表示篬竹和黑皮竹。箐又从竹名泛化为表示竹林。现代,箐的义项只保留下竹林丛生的山谷,并常用作西南地区的地名用字。

参考文献

[1] 周文德. 地名用字及其分类——地名用字研究之一[J]. 中国地名, 2014(6): 39-40.
[2] 詹莎莎. 贵州地名用字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
[3] 郝诗雨, 赵媛, 纪小美. 中国竹地名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竹子学报, 2017, 36(3): 11-18.
[4] 汤燕. 从自然村落名看地域历史文化——潮汕钱坑镇村落名考察[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38(9): 30-36, 94.
[5] 廖春华. 云南彝族、佤族、德昂族传统文化习俗与森林资源关系的调查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 10-14.
[6] 刘荣昆. 林人共生: 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大学, 2016.
[7] 王文光, 陈燕. 南诏国境内外的望蛮、扑子蛮、三濮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5(5): 105-109.
[8] 凌德祥. 中国地名命名的地理文化特征[J]. 中国地名, 2015(12):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