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突破“信息茧房”的路径探究
Exploring Pathway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Transcend “Information Cocoons” in the Digital Age
DOI: 10.12677/ass.2024.137636, PDF, HTML, XML, 下载: 56  浏览: 101 
作者: 胡佳琪: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高校生信息茧房Digital Era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Cocoon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与5G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便捷性显著提升,但信息获取的同质化趋势亦愈发严重。文章探讨了大学生在“信息茧房”现象下所面临的认知困境,即技术构筑的信息壁垒使大学生认知体系固化,缺乏多元化与开放性。通过分析信息超载与个体选择性接触心理,文章揭示了“信息茧房”的成因,并指出其对大学生视野的局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削弱。为打破这一困境,文章提出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策略,旨在帮助大学生突破“信息茧房”,拓宽信息渠道,培养批判性思维,进而维护并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地位,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更加开放、多元、健康的信息环境。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5G technology, the convenience of life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ut the homogenisation of information access is also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gnitive dilemma faced by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cocoon” phenomenon, wherein the information barriers constructed by technology solidify the cognitive systems of students, leading to a lack of diversity and openness. By analysing information overload and individual selective exposure psychology, this paper reveals the causes of the “information cocoon”, and points out its limitations on college students’ horizons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is predica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innovative strategies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iming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break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cocoon”, broaden information channels, cultivate critical thinking, and then maintain and strengthen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creating a more open, diversified and healthy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文章引用:胡佳琪. 数字化时代高校学生突破“信息茧房”的路径探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7): 599-60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7636

1. 引言

在新媒体的时代浪潮中,“信息茧房”现象已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其宿命般的存在不容忽视。信息传播平台凭借高效的过滤算法推送定制信息,固然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然而,这种信息推送模式也导致了信息缩减、信息隔离和信息完备性降低等问题,无形中强化了“信息茧房”现象。对于尚未形成稳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更易受到娱乐至上、消费主义等思潮的侵蚀,这些思潮的泛滥无疑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青年学生如何在“信息茧房”的包围下找到“破茧”之路,加强主导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果,维护和提升其影响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3年6月的统计数据,我国网民规模已惊人达到10.79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6.4% [1]。高校生群体是网络世界中最活跃的用户群体之一。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些变革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然而,与此同时,海量数据的个性化服务和精准推荐算法也在无形中加剧了“信息茧房”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蔓延。因此,我们需要在享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警惕“信息茧房”现象对大学生的潜在危害,并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大学生在多元化信息环境中的健康成长。

2. 信息茧房

我们洞察到,网络空间中的个人表达方式正在演变为一种独特的“个人日报”,正如桑斯坦所引述的。早在互联网初现之时,密歇根大学的媒体与技术专家尼古拉·尼葛洛庞特(Nicholas Negroponte)便预言了“我的日报”这一概念,一个完全个性化的数字日记[2]。在“我的日报”的平台上,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主题和观点,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但同时,对某些个体乃至整个社会而言,也潜藏着风险,可能给企业运作和民主制度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3]。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中的个体,如同桑达人一般,随着时间的累积,他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变得封闭和单一。过度的选择自由让他们沉浸于个人世界的满足感中,却渐渐失去了探索和接纳多元事物的能力,无形中形成了一个自我封闭的“信息茧房”。桑斯坦进一步解释道,置身于这样的“信息茧房”中,公众往往难以进行客观和全面的思考,因为个人的偏见和狭隘观点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4]。对于某些国家和领导者而言,这种环境看似舒适友好,但长期的安逸和缺乏批判性思维,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对于私营和公共机构而言,“信息茧房”现象可能演变成为一场公众的噩梦。桑斯坦认为,网络的普及使得每个人都能轻易获取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但这种趋势若在社会层面上放大,将导致社会群体的分裂和偏见的加深[4]。这种不宽容的氛围不仅阻碍了信息的有效传播,还加剧了误解和偏见。网络化虽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选择,看似赋予了人们更多的自由,但“个性化”的过度追求实际上也在悄然侵蚀着这种自由。当个体过度关注自我世界,忽视公共媒体和多元观点时,这种机制便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危机。然而,桑斯坦也坚信,人类有能力主动打破“信息茧房”的壁垒。每个人都可以借助技术手段获取广泛分散的信息,而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加速了知识的积累和传播。通过汇聚社会庞杂的信息,我们能够更真实、完整、准确和客观地了解世界,进而影响个人和公众的行为。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更应珍视开放和多元的信息环境,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以实现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思考。

3. 数字化时代高校生“信息茧房”形成的原因

数字媒体提升了信息传播效率,大数据和智能媒体算法等对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数字媒体的高速发展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效率,使得高校生能迅速获取所需信息,但这也导致他们逐渐陷入自己兴趣主导的信息闭环中。大数据和智能媒体算法通过分析个人行为数据,推送个性化内容,虽然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却也限制了他们接触不同观点的机会。此外,高校生自身的信息能力不足,缺乏筛选和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使得他们更容易被“信息茧房”所困。因此,高校生需要提高信息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以拓宽视野,避免陷入“信息茧房”的困境。同时,教育机构和社会也应加强引导,推动数字媒体健康发展,确保信息的多元性和公正性。

3.1. 信息过载的社会环境驱动

在智能时代,信息过载已成为“信息茧房”现象的重要成因。随着各类平台影响力的扩大,人们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获取信息的同时,使得信息散布渠道越来越丰富。这种便利性的背后,是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人们每天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呈指数级增长。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成为了人们面临的一大挑战。面对这一挑战,许多人选择依赖智能机器算法进行信息筛选和整理,以节省时间和精力。然而,长期依赖算法也带来了问题。算法往往基于用户的兴趣和行为数据推荐信息,导致信息源逐渐固定化,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环境。同时,算法的局限性和偏见也可能导致一些重要但不符合用户当前兴趣的信息被遗漏。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出现,虽然看似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信息丰富、自由获取的环境,但实际上却让人们在无形中陷入了“信息茧房”的困境,更加被动地接收信息,限制了视野的开阔和思维的多样性。因此,人们更倾向于依赖智能机器算法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而长期依赖机器算法会导致其接触的信息源相对固定[6]

3.2. 受众选择性的接触心理

在依靠大数据发展的时代,人们在接收信息时表会现出强烈的主观能动性,用户会更倾向于接触与自身价值观和信仰高度契合的信息,并且会自动回避不相干或不感兴趣的内容。在信息大爆炸的影响下,用户只乐意将时间和精力花自己感兴趣和认为有价值的信息上,并且会表现出排斥多样化的内容。这种心理导致受众的信息领域逐渐固化,形成相对封闭的信息环境,限制了信息的多元化和全面性。长此以往,受众的信息选择变得狭隘,难以接触其他信息和多元化思想,从而陷入自我封锁的“信息茧房”。为了打破这种局限,应鼓励受众保持开放心态,积极接触多样化信息,同时媒体和信息平台也应引导受众理性选择,提供全面、客观、多元的信息内容。

3.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负效应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新是智能时代“信息茧房”形成的一大间接因素。人工智能擅长通过用户独特的画像和个性化信息精准推荐的技术,这将最大限度地改变用户的信息传播格局。人工智能通过算法与程序收集、分析用户的基本信息,为每位用户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内容,形成了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更懂你”的效果[7]。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逐渐依赖这项技术,减少了主动选择信息的动力。由于算法持续推送符合兴趣的内容,用户可能失去接触其他信息的兴趣,导致信息选择范围受限,陷入“信息茧房”的困境。在“信息茧房”中,用户难以接触多元思想和观点,视野受限,可能形成认知局限和偏见。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在为信息传播带来便利的同时,用户应警惕其潜在风险,保持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积极拓展信息领域和思维方式。同时,媒体和信息平台有责任引导用户理性使用个性化推荐服务,促进信息的多元化和全面性传播。

4. “信息茧房”对高校生带来的弊端

智能时代的高校生作为社会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但受其年龄、心理和社会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还未完全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8]。在这样的基础和局限上,他们更容易进入“信息茧房”的囚笼。在“信息茧房”中,高校生过度依赖网络媒介,所获信息呈现碎片化趋势,导致信息接收视野狭窄,思维受限。长期以往,这不仅削弱了他们的创新力和批判性思维,还可能阻碍其全面发展,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缺乏全面、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因此,高校生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警惕“信息茧房”的弊端,以拓宽视野、增强创新能力。

4.1. 窄化视野,阻碍思维发展

在智能时代,“信息茧房”现象正日益成为高校生思维发展的桎梏。由于长期处于信息过滤的环境中,高校生的视野被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无法全面接触和了解多元的信息和思想。这种局限性不仅阻碍了他们的思维发展,还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缺乏全面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在“信息茧房”中,高校生往往缺乏对信息的甄别与筛选能力,他们更容易受到特定信息的诱导和影响。这种过度依赖定制信息流的情况,使得他们逐渐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特定的圈层内,形成了思维上的固化和偏执。他们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而忽视或排斥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他们的极端化倾向。高校生作为社会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本应具备开放、多元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然而,“信息茧房”的存在却使得他们逐渐失去了这种能力。这不仅会导致他们的社交能力下降,还会使他们陷入思维僵化和行动盲目的境地,严重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和成长。

4.2. 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高校生作为社会的活跃力量,其价值观的形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长期活跃于网络空间,积极参与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但“信息茧房”效应却悄然侵蚀着他们的认知边界。“信息茧房”使得高校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逐渐减弱,他们往往只能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对不同声音则选择性地忽视。这种信息过滤导致他们对社会问题和事件的认知变得片面和狭隘,难以形成全面、理性、客观的价值观。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得高校生之间以及他们与社会之间的对话变得困难。个体与群体之间难以建立稳定而合理的互动模式,加剧了彼此之间的认知偏差。这种偏差不仅影响了高校生之间的和谐关系,还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产生极端的观点和行为。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信息茧房”的庇护下,一些高校生在网络空间中发泄负面情绪、参与网络暴力。长此以往,他们的价值观将逐渐偏离正确的轨道,影响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4.3. 社会交往能力下降

“信息茧房”现象对高校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个信息封闭的环境中,高校生们更倾向于与志同道合的群体交流,而避免与不同观点的人接触。这种同质化的交流模式,削弱了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使得他们在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时显得力不从心。网络空间的简化和随意性,让高校生误以为这就是真实的人际交往。然而,当他们回到现实世界时,却发现自己难以融入主流人群,缺乏必要的社交技巧和归属感。这种落差导致他们对未来充满迷茫,甚至产生社交恐惧。“信息茧房”为高校生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交往的避风港,让他们习惯于在网络中寻求自我认同。然而,这种习惯性逃避和选择性漠视的行为,不仅削弱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还让他们错过了与他人建立深厚友谊和合作关系的机会。长此以往,高校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将受到严重损害,影响其全面发展和未来的社会融入。

5. 高校生突破“信息茧房”策略

“信息茧房”的突破通常需要内外联合,但归根结底,人的心理、认知与行为惯性等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因此提升高校生的自身信息素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信息素养已成为现代高校生适应信息社会的核心要素,涵盖了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等多维度内容[10]。尤其在数字化的背景下,这些内涵显得更为关键。为了有效突破“信息茧房”的束缚,本研究将从两个关键方面着手:首先,加强高校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引导他们主动拓展信息视野,避免陷入单一的信息圈层;其次,注重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使高校生具备筛选、整合和创新信息的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本研究旨在助力高校生构建全面、开放的信息素养,打破“信息茧房”的局限。

5.1. 从内部刺破“信息茧房”

要从内部打破“信息茧房”,高校和学生应共同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引导高校生自我觉醒与提升:高校生需首先客观审视自我,明确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持续学习和多元知识体系的构建,他们应能够辨识同质化信息,并主动接纳不同的思考方式。这呼吁他们超越个人兴趣爱好的界限,积极拓宽获取信息的多元渠道,锤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以逐步挣脱“信息茧房”的桎梏。在自我审视与评估的旅途中,高校学子应致力于实现由主观自我向客观自我的转变,摒弃那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通过综合考量多方面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他们应能够形成科学的认知与评判体系,最终突破“信息茧房”的局限。

提升高校生的信息素养与技能:为了提升高校生的信息素养与技能,高校应给予信息技术课程充分的重视。基于各专业对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高校应持续更新教学内容,紧跟前沿技术趋势。通过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高校应致力于提升高校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些技能不仅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为他们终身学习及服务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在课程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学生将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有效突破“信息茧房”的局限。

开展多途径教育引导:高校应积极开展多途径教育,如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资源。通过双向互动,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力,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信息筛选的必要性。同时,高校还应教会学生如何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鉴别与判断,帮助他们建立起科学的信息处理机制,最终实现“破茧而出”。

5.2. 从外部打破“信息茧房”

从外部打破“信息茧房”,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辅助高校生克服信息壁垒,并引导他们获取更为全面和多元的信息。以下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改写:

优化信息推送生态:媒体软件和平台应肩负起管理和监督自媒体从业者的责任,通过规范行业管理模式等,以及进行有组织的监督,确保信息的多样性和高品质。个性化算法在避免“信息茧房”问题中扮演关键角色,结合大数据和新媒体特征,应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协助他们筛选和接收有价值的信息,引导他们摆脱对娱乐化信息的过度依赖,从而提升整体认知水平。

促进圈层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高校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打破圈层文化的壁垒,鼓励高校生树立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与不同背景和兴趣的人群进行交流。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如学术研讨会、文化交流节等,为不同圈子的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开阔视野、延展认知。同时,高校生自身也应积极寻求信息中的独特之处,以温和的方式摆脱信息极化的束缚,逐步构建起更为多元和丰富的信息认知网络。

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和批判性思维培养:高校应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使其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通过系统地教授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利用等技能,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方法。同时,加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学会质疑、分析和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不盲目相信和接受信息,避免被误导和陷入“信息茧房”。此外,高校可以定期举办信息素养相关的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业人士和学者分享信息素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信息素养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为高校生提供更广阔的信息获取和交流平台。

6. 总结

在数字化时代,高校生作为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主力军,在享受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带来的便利时,也悄然步入了“信息茧房”的陷阱。这一现象表现为过度依赖网络媒介、信息获取的碎片化和视野的狭隘,进而形成了思维定式,阻碍了个人全面发展[11]。因此,突破“信息茧房”对于高校生来说至关重要。首先,加强信息意识教育,让高校生认识到“信息茧房”的存在及其潜在危害,是打破这一困境的首要步骤。其次,培养技术计算思维,帮助高校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技术,提升信息处理能力,是突破“信息茧房”的关键所在。此外,高校生应主动拓展信息获取渠道,不局限于网络媒介,而是通过书籍、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获取全面、深入的信息。这不仅有助于拓宽视野,还能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最后,提升自我认知和信息资源选择、辨别、利用的能力是突破“信息茧房”的核心。高校生应学会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避免被误导和陷入信息陷阱。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3, 32(5): 13.
[2] 尼古拉∙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 150.
[3] 郝永华, 陈建华. 信息茧房的形成机理、效应检视及治理进路[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3(6): 103-110.
[4] 凯斯∙桑斯坦. 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8: 7-8.
[5] 曾润喜, 杨璨. 信息时代的政策茧房现象与政策传播效能提升路径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23, 39(9): 132-141.
[6] 朱博, 朱翠明. 透视青年“圈层化”文化现象[J]. 人民论坛, 2023(19): 97-99.
[7] 王慧芳. 信息茧房对微时代大学生信息阅读的负面影响[J]. 出版广角, 2018(2): 69-71.
[8] 眭莉. 网络技术“信息茧房”的生成机理与破解路径[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0(6): 84-97.
[9] 朱世琴, 陈红英, 苟文静. 信息素养视角下高校学生突破信息困境的对策研究[J]. 图书情报知识, 2023, 40(2): 141-151.
[10] 李貌, 韩璞庚. 数字时代“信息茧房”束缚下主体性的解构与重建[J]. 江苏社会科学, 2024(3): 47-54.
[11] 彭兰. 导致信息茧房的多重因素及“破茧”路径[J]. 新闻界, 2020(1): 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