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昌黎地秧歌为例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Performing Arts—The Case Study of Changli District Yangge
DOI: 10.12677/sd.2024.147209, PDF, HTML, XML, 下载: 10  浏览: 15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刘 帅, 刘泽琳: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郎晓彤: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张秋娈*: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 石家庄
关键词: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融合昌黎地秧歌文旅价值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Performing Arts Culture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Changli District Yangge Cultural and Tourism Value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旅融合发展对于实现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级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地秧歌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发展历程与表演特征的基础上,挖掘其文旅价值,梳理其在文旅融合中面临的问题。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昌黎地秧歌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以期推进京津冀地区文化遗产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Abstract: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aliz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and promoting the systematic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aper takes the national performing a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hangli district Yangge song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s its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digs out its cultural tourism value, and sorts out the problems it faces in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of Changli district Yangge is proposed from five aspects,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文章引用:刘帅, 刘泽琳, 郎晓彤, 张秋娈.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昌黎地秧歌为例[J]. 可持续发展, 2024, 14(7): 1816-1822. https://doi.org/10.12677/sd.2024.147209

1. 引言

文旅融合是推进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丰富人民精神世界。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指出,推进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同时也实现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生命力激活、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和行业高质量发展[1]。昌黎地秧歌作为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基于此,本文以昌黎地秧歌为研究对象,围绕如何推动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展开研究,以期推进京津冀地区文化遗产旅游的高质量发展[3]

2. 昌黎地秧歌的发展历程及表演特征

(一) 发展历程

昌黎地秧歌从元代产生至今约有七百年的历史,是秦皇岛市和唐山市(以下简称“秦唐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晚清时期,王作云将形式单一的传统地秧歌创新改造为有故事情节的“出子秧歌”。新中国成立之初,昌黎地秧歌进入首个黄金发展阶段,昌黎地秧歌艺人周国宝等人的《跑驴》表演,使昌黎地秧歌由冀东农村地头走向了世界的大舞台,其知名度显著提升[2]。之后的几十年,昌黎地秧歌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为昌黎地秧歌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相关专家、学者对昌黎地秧歌的考察调研更是直接推动了其发展,到2006年昌黎地秧歌再次迎来发展高潮,当地群众开始逐渐组织秧歌表演。经过对昌黎县文化馆内部资料及网络信息资料的查阅,整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昌黎地秧歌的表演汇总(表1)。由表1可见,昌黎地秧歌表演平台主要是国家级和省级重要演出或比赛,体现出观众对昌黎地秧歌的关注认可度较高。

Table 1. Performance summary of Changli district Yangge

1. 昌黎地秧歌表演汇总

时间

演出或比赛名称

1949年

河北省和全国幻灯汇演

1953年

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大会

1956年

世界民主青年联欢节

1957年

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

1985年

河北省首届民间舞蹈汇演

1991年

河北电视台春节民俗晚会

1992年

首届中国山海关长城节开幕式

1993年

第三届国际秧歌节(获最高奖“金玫瑰奖”等四项大奖)

1994年

第一届全国中老年健身舞蹈汇演(获最高奖“兰花奖”)

1996年

全国第六届“群星奖”广场舞蹈比赛(获铜奖)

1999年

河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获一等奖)及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2000年

河北省燕赵群星奖(获一等奖)

2002年

“中国干红城杯”全国健身秧歌大赛(获二等奖)

2002年

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

2004年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

2006年

河北电视台的元旦和春节晚会

2007年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

2009年

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

2010年

上海世博会河北活动周

2012年

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2015年

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

2015年

浙江卫视《我看你有戏》

2016年

中央电视台《农民新春联欢会》

2019年

安徽卫视《一起来跳舞》

2020年

中央电视台《黄金100秒》

2021年

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

2021年

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

2022年

河北经济生活《我们的宝藏》

2022年

河北新闻网

注:据不完全统计,部分资料来源于昌黎县文化馆及网络。

(二) 表演特征

表演形式上,昌黎地秧歌分为跑场秧歌和出子秧歌两种。前者为各种角色一同表演且无固定情节的秧歌表演,数量较少;后者为有固定情节的秧歌小戏,其内容多取材于戏曲当中人们喜闻乐见的折子戏[4],数量较多。

表演角色上,昌黎地秧歌分为“妞”、“丑”、“擓”、“公子”等四种。不同角色的表演形式各具特色,比较典型的动作有“丑甩缨帽”,“妞舞扇花”,“擓弄棒槌”等,且最初各角色均由男性扮演。

表演服饰上,昌黎地秧歌既蕴含传统文化,又加入时代新元素。例如,昌黎地秧歌的表演服饰深受蒙古族文化影响,“丑角”所戴的“缨子帽”就是从蒙古族服饰发展而来的。又如,随着时代新元素的加入使得现今的昌黎地秧歌服饰与百年前相比有所变化,昌黎地秧歌国家级传承人秦梦雨曾在采访中表示现在的演出服突出以“短腰瘦身”为特点[5],这有别于原来的大衫表演服饰。

3. 昌黎地秧歌的文旅价值

昌黎地秧歌是一种集舞蹈、吹打乐伴奏为一体的民间舞蹈[6],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以诙谐且朴实的表演展现丰收的喜悦、生活的安逸以及丰富的精神世界。昌黎地秧歌多元的文旅价值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将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 突出的美学价值

对游客来说,昌黎地秧歌的美是直观且复杂的表现:“妞”角的柔美以及多样的队形直观地带给游客视觉之美,如:“一字长蛇”、“二龙出水”、“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畜兴旺”、“七巧”、“八宝”、“九莲灯”、“十全十美”[7];而“丑”角的滑稽、夸张的表演特色,则带给游客的是以逗为内涵的“异相复杂美”。此外,在昌黎地秧歌的表演中还体现出很强的动作美,演员的肩部动作变化最大,也最灵活、最富有感染力,如:很多观众赞叹一些昌黎地秧歌演员的肩膀会“说话”,指的就是这些演员能够巧妙地通过肩膀动律来表现音乐的强拍,以此指挥、调整、连接身体各部位的舞蹈动律,使各个角色在整个舞蹈的动律中达到和谐统一的美,带给游客视觉享受。

(二) 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昌黎地秧歌的起源和发展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是对农耕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是农民在劳动之余释放情感的一种方式。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动作、音乐和表演服饰均体现了农耕文化,通过欣赏昌黎地秧歌表演活动,不仅能够使普通游客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冀东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等农耕文化,而且也有助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昌黎地秧歌乃至整个舞蹈史的发展、表演形式的演变[8]

(三) 显著的娱乐体验功能

昌黎地秧歌是一项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部分动作技术相对简单,如扭、摆、转扇子等都是基础动作,而且对于场地要求也不高,一片空地秧歌即可扭起来。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基本上是以“逗情”为主线展开表演的,无逗则乏味,无逗不成舞。舞蹈时,在妞、丑、擓、公子四角色中,无论是妞与丑,丑与擓,擓与公子,或是同角色之间,往往以纵横交错、此起彼伏的方式,进行逗情嬉戏,使舞蹈自始至终贯穿着浓厚的喜剧色彩。因此,对于游客来说,不仅可以观赏,也可以亲身参与体验,在欢声笑语中获得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9]

(四) 明显的康体健身功能

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动作强调全身各部位的有机配合,其主要由肩、胯、膝、手腕四个部位的特殊形态构成独特的“味道”;形成昌黎地秧歌独特韵律的主要因素,还有身体各部位动律上的差异“动律差”,节奏上的差异“节奏差”;昌黎地秧歌在表演时,身体各关节和肌肉的控制与张弛,动作的反作用,以及在运动的过程中对力度的改变起决定作用的呼吸和运气等,都有它独特的规律。因此,对于游客而言,参与昌黎地秧歌表演,不仅能通过全身多个肢体关节的配合,愉悦身心、宣泄情绪,更大限度地体验地秧歌带来的快感和愉悦,而且还能达到强身健体、舒展筋骨的效果。

4. 昌黎地秧歌文旅融合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昌黎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积极推进昌黎地秧歌等传统非遗项目走进景区、走进乡村,通过“非遗 + 旅游”“非遗 + 节日”等模式,打造多样化的全域旅游文化品牌,同时也为广大旅游者送上文化大餐,彰显了秧歌的社会经济价值。例如,2023年9月在河北秦皇岛昌黎县黄金海岸景区,轮番上演舞狮、秧歌、中幡、打铁花等非遗节目,旅游者一边欣赏非遗文化展演,一边逛海岸市集,体验不一样的夜生活。昌黎地秧歌在文旅融合发展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 文旅融合处于初级阶段,游客参与体验环节较少

昌黎地秧歌在2006年之前经历了缓慢的发展阶段,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单纯地进行展演,虽经历了短暂的繁荣发展,但是与现代文化创新结合能力较弱,没有抓住机会及时进行宣传和弘扬,与旅游业发展融合过程缓慢,且较长时间停留在初级阶段,创新程度低[10]。昌黎地秧歌省级传承人侯海波老师说:“喜爱民间舞蹈的老一代人相继去世后,年轻人学习昌黎地秧歌的少了,甚至是不爱看了,所以现在观众数量也减少了不少,现代年轻人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也不太会去关注这些”[5]。对于游客而言,对这项艺术的理解程度还不太高,尤其是男性演员反串妞和擓的角色,可以参与深度体验与交流学习的环节较少,仅停留在观赏层面,因此导致游客体验感降低,缺少了深入了解地秧歌文化的机会,进而导致文旅深度融合联系不紧密。

(二) 传承难度大,是昌黎地秧歌文旅融合实现的主要阻碍

昌黎地秧歌传承难度大,究其原因,包括以下五点:第一,昌黎地秧歌是一种表演性比较强的民间舞蹈,丑角承担的是昌黎地秧歌中的喜剧角色,通过跳脱的表演展示出滑稽诙谐的特征,其对表演技艺要求高且表演分量重;擓角需要机灵的同时带有泼辣强悍,角色鲜明可吸引不同性格的游客体验。因此,角色的高难度锤炼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传承者继承和发扬增大了阻力。第二,昌黎地秧歌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其内容与形式缺少文字版资料书籍,不易保存,也更容易受到时代更迭的冲击,导致系统性不强。第三,较多传承者是居住在农村的老百姓,他们往往文化程度较低,对角色的理解程度也存在限制,进而加大了传承的难度。第四,从个人家庭因素来看,家人的不支持不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很多地秧歌表演者在表演生涯中的发展,甚至使他们放弃这项艺术。第五,从继承人来看,昌黎地秧歌作为表演艺术类非遗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国家级传承人均年事已高,而如今的青年人大多对昌黎地秧歌这种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不高,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主动学习秧歌技艺[11],加之传承者大多为民间中年人,没有固定工资并且表演报酬低,不足以维持生计,因此不得不为了生活而放弃这项传承。综上可见,昌黎地秧歌传统技艺鲜有继承,传承难度大,是昌黎地秧歌文旅融合实现的主要阻碍。

(三) 理论研究成果较少,成为昌黎地秧歌文旅融合实现的限制因素

昌黎地秧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其影响力仅限于秦唐地区,所覆盖范围小,这直接导致相关专家学者对昌黎地秧歌的关注度不高、昌黎地秧歌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并造成如今昌黎地秧歌缺乏规范化的教育体系的局面。例如,从书籍资料来看,昌黎地秧歌相关著作较少且不成体系;又如,虽然昌黎地秧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昌黎县文化馆整理了昌黎地秧歌的相关资料,并结合非遗传承人编撰成教材,但对于整个昌黎地秧歌的发展历史仍整理不完整,部分资料缺失。综上可见,昌黎地秧歌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将成为限制昌黎地秧歌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5. 昌黎地秧歌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

(一) 将历史要素融入昌黎地秧歌,实现旅游演艺与文化相融合

与历史文化类景区合作,将景区历史故事编排成新的出子秧歌,例如:与碣石山景区合作,编排以《观沧海》故事为背景的出子秧歌,回望历史,通过表现曹操的故事来记录帝王的踪迹,将曹操意欲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积极进取、胸怀天下的豪情壮志表达出来;与秦皇求仙入海处合作,编排以此为背景的出子秧歌,将秦始皇拜海,先后派卢生、侯公、韩终等两批方士携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求长生不老药的故事制作成演艺作品,定期在秦皇求仙出海处进行展演。当游客在上述景区游玩时,既能欣赏到昌黎地秧歌带来的观感、加深对景区历史故事的认识,还能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对昌黎地秧歌文化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二) 将昌黎地秧歌人物角色融入景区

昌黎县文化馆可将昌黎地秧歌中具有特色的妞、丑、擓、公子等角色设置为吉祥物,在旅游旺季,结合昌黎县域内黄金海岸等景区乃至秦唐地区的景区进行宣传植入,并制作相对应的角色介绍视频,可通过景区电视显示屏进行展示,游客在景区游览中休憩时可收看了解;同时,可以制作吉祥物造型的手办、钥匙扣等小商品[12],在景区和当地商场进行售卖。此外,还可将角色人物做成文创盲盒,通过不确定的巧合和神秘感,进而刺激旅游者消费,对所获得的角色人物进行自助换装或涂色,增强旅游者对文创产品的黏性。

(三) 创建昌黎地秧歌民俗博物馆

首先,纸质资料方面,通过相关部门与地秧歌表演者、当地年龄较长观众共同参与,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编辑成册,可创建昌黎地秧歌民俗博物馆,对地秧歌的历史演变、服装道具演化以及音像制品、所获奖项等进行展览,使昌黎地秧歌资料更加丰富。其次,通过民俗博物馆,组织非遗传承人进学校传授昌黎地秧歌,使昌黎地秧歌的传统技艺传承与发扬。此外,在民俗博物馆前设立昌黎地秧歌广场,可邀请地秧歌艺术团体和非遗传承人等在广场固定时间定期进行展演和角色扮演体验活动,以吸引旅游者前来打卡体验,从而在保障拥有固定场所的同时还可以在更大程度发挥其最大旅游文化价值。

(四) 拓宽传承渠道,让传承与时俱进

第一,支持相关行业通过直播、短视频、社交等平台,组织开展非遗传播培训,策划专题活动[13],例如通过地秧歌进直播平台等方式,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地秧歌基本动作的教学。第二,对于地秧歌世家的传承人中途改行的情况,秦唐地区相关部门应对涉及家庭进行慰问了解,尤其对其家人适当做一些疏导工作,并在可能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14]。第三,还可依托现代科技进行数字化传承,使传承方式多样化,比如利用动作捕捉技术,将昌黎地秧歌以数字化形式授权数字传承人,并制作出应用程序或微信小程序,方便旅游者随时随地对数字传承人的数字化表演反复观看练习,也为昌黎地秧歌的传承提供了永久的表演实例及教学,依托现代技术旅游者也可通过扫一扫自由选择角色,并为角色选择自己喜欢的服饰和道具,获得专属数字传承人,让昌黎地秧歌的广大传承人在云端“遍地开花”。

(五) 体现“非遗 + 研学 + 体育”,设置昌黎地秧歌校本课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体育强国”国家战略以来,发展传统体育项目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中小学各学校可根据昌黎地秧歌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设置校本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研学,通过学校研学的方式使文旅相融合,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9],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15]

6. 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旅融合发展对于实现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级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地秧歌为例,探究其文旅融合发展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昌黎地秧歌表演风格独特,其多元的文旅价值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集中体现在美学价值、历史与文化价值、娱乐体验功能、康体健身功能四个方面,上述文旅价值将在昌黎县文旅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昌黎地秧歌在文旅融合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昌黎地秧歌文旅融合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游客参与体验环节较少,传承难度大,理论研究成果较少。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昌黎地秧歌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将历史要素融入昌黎地秧歌,实现旅游演艺与文化相融合;将昌黎地秧歌人物角色融入景区;创建昌黎地秧歌民俗博物馆;拓宽传承渠道,让传承与时俱进;体现“非遗 + 研学 + 体育”,设置昌黎地秧歌校本课程。以期通过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推进京津冀地区文化遗产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

河北师范大学2021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PBL的地理科学类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旅游地理学为例”(项目编号:2021XJJG036)。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王春蕾. “十四五”时期河北省旅游演艺发展路径探析[J]. 经济论坛, 2021(10): 87-93.
[2] 张占敏. 试析昌黎地秧歌的文化保护[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7(4): 87-92.
[3] 钱建伟, 李雪. 文旅融合视域下戏剧小镇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嵊州越剧小镇为例[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3, 39(12): 1714-1721.
[4] 王群, 焦广发, 曹焕男, 等. 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文化解析——以汉民族两个代表性舞种为例[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 35(5): 70-72+96.
[5] 赵咏梅. 河北昌黎地秧歌的表演新生性[J]. 舞蹈, 2013(11): 68-69.
[6] 胡晓雪. “国家在场”视域下——昌黎地秧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D]: [硕士学位论文]. 秦皇岛: 燕山大学, 2022.
[7] 傅丽娜, 张玉梅. 试论昌黎地秧歌《跑驴》的文化审美价值[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3(3): 69-72.
[8] 张锦锦. 陕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文化价值探究[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11): 40-41.
[9] 程洁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思考[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大学, 2016.
[10] 冀昉. 滕州市文旅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策略探讨[J]. 旅游纵览, 2023(16): 157-159.
[11] 肖丽娟. 非遗保护视阈下传统舞蹈的传承路径与文化价值思考——以得荣学羌为例[J]. 四川戏剧, 2023(10): 119-121.
[12] 张浙丽, 康萌. 昌黎地秧歌视觉海报与文创产品设计[J]. 包装工程, 2023, 44(S1): 690.
[13] 文化和旅游部. 关于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通知[Z/OL]. 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09/content_5616511.htm, 2021-06-09.
[14] 刘传, 陆国庆. 文旅融合背景下四川旅游演艺发展路径探析[J]. 四川戏剧, 2023(6): 137-141.
[15] 常媛媛, 赵馨, 刘耀龙. 黄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1, 44(11): 13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