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贸易隐含碳转移排放测度
Measurement of Embodied Carbon Transfer Emissions in Interprovincial Trade in China
DOI: 10.12677/sd.2024.147206, PDF, HTML, XML, 下载: 8  浏览: 12 
作者: 高东晓: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关键词: 碳转移排放投入产出分析生产者责任消费者责任Carbon Transfer Emissions Input-Output Analysis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Consumer Responsibility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碳排放量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与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明确各省份碳排放责任,对于制定科学的减排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和各行业部门的碳排放数据,测算了2012年、2015年和2017年中国各省份的基于生产者责任视角和基于消费者责任视角的碳排放量,并分析了不同省份的碳排放特征,进而测算了省份之间的碳转移及其具体路径。以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碳排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severity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carbon emission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untries and regions. As the world’s largest carbon emitter, China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scientific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i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by clarifying the carbon emissions responsibilities of each province. Based on China’s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tables and carbon emissions data from various industry sectors,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each province in China from both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and consumer responsibility perspectives in 2012, 2015, and 2017. It also analyzes the carbon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measures the carbon transfers and specific paths between provinces.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ormulating targeted carbon emission policies.
文章引用:高东晓. 中国省域贸易隐含碳转移排放测度[J]. 可持续发展, 2024, 14(7): 1786-1799. https://doi.org/10.12677/sd.2024.147206

1.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凸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碳排放量的精确计算与有效管理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其碳排放总量位居世界首位,如何科学合理地量化并控制碳排放,对实现全球气候治理目标至关重要。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中国已经承诺将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措施,力争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努力实现碳中和。为此,了解各个省份的碳排放状况,特别是生产侧和消费侧的碳排放分布,进而分析贸易隐含碳排放,对于制定和执行有效的碳排放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结合各行业部门的碳排放数据,对中国各省份基于生产者责任视角和基于消费者责任视角碳排放量进行系统性的测算和分析。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学者关于省域间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现状,然后根据现有研究不足,特别是碳排放数据与投入产出数据结合形成碳拓展投入产出表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方法优化。接下来,本文详细描述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并对估算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最后,文章得出结论,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实现中国的碳排放控制目标提供决策支持。

2. 文献综述

本文重点关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应用及其在中国碳排放研究中的作用,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投入产出分析(Input-Output Analysis)是一种经济核算方法,通过构建投入产出表来揭示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该方法最初由里昂·瓦尔拉斯和后来的瓦西里·列昂惕夫发展,并在20世纪中叶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在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投入产出分析为估算区域甚至国家的碳排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主流核算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种是以“自下而上”的角度按照生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进行测算,另一种是以“自上而下”的角度使用投入产出表(Input Output Table)进行测算。

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可以检测产品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碳排放量,研究人员可以从各个生产环节上改善排放问题。

姚亮等(2010) [1]利用国家信息中心根据Isard模型编制的8大区域间17个部门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IRIO),结合基于投入产出的生命周期评价(IO-LCA)对我国八大区域之间的碳排放转移进行测度。其中碳排放量数据采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7》中的终端能源消费数据进行计算。但由于产品种类繁多,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测算方法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逐个对每一产品进行分析。路正南(2015) [2]采用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法,建立了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碳排放转移模型,测算了中国各省区的隐含碳排放总量和省区的碳转移量。

由于生命周期法不能独立应用于区域碳转移的测度,需要与投入产出数据相结合,而且这种核算方法对数据的要求极高,因此利用该方法核算碳排放的难度和误差较大。除此之外,这种方法缺乏对多个体复杂相互关系的分析,可能会忽略某些碳排放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因而此类研究文献也相对较少。

相比于生命周期评估方法,投入产出法主要依据投入产出表和列昂惕夫逆矩阵对贸易隐含碳排放量进行核算,是学术界更主流的研究方法,借助该研究方法可以对全球、国家进出口、省市区、产业和部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测度,并提供参考依据。除此之外,各个国家、各个行业都会定期公布官方投入产出表数据,相关核算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可以得到保证。

刘红光等(2014) [3]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构建了区域间隐含碳排放转移的核算方法,并计算了1997年和2007年中国8个主要区域间隐含的碳排放转移及其变化。沈鸿锴(2014) [4]基于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中国1997~2010年14年间的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量,探讨了贸易隐含碳的行业分布情况,研究了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转移情况。潘安(2017) [5]通过构建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和采用中国地区投入产出数据,计算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对外贸易隐含碳和区域间贸易隐含碳,并从对外贸易和区域间贸易两个方面考察我国的碳排放转移,以得到我国不同地区在碳排放转移中的地位差异及其原因。除此之外,王安静等(2017) [6]、庞军等(2017) [7]、钟章奇等(2018) [8]、许晴(2018) [9]、潘武林(2018) [10]、邹蓉(2019) [11]、陈晖(2020) [12]、刘红光等(2021) [13]、高博(2022) [14]等诸多学者都利用了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对我国30或31个省的省域碳排放的转移进行了测度。

综上所述,尽管投入产出方法在碳排放估算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但该方法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投入产出分析通常假设经济活动处于稳态,而实际经济系统往往存在动态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模型的预测能力。其次,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进步和碳排放强度的变化可能导致估算误差。由于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包含42个行业部门,前人学者为估算行业部门的排放系数,不得不通过行业部门合并进行估算。虽然这一方法属无奈之举,但是,对部门行业的过分合并就会使估计误差变得非常大。针对以上不足,本研究通过深入对比,将行业部门合并为30个行业部门,力图减小核算误差。

3.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3.1. 模型构建

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如表1所示。

表1中, X ij rs 表示r区域的i部门对s区域j部门的中间投入; Y i rs 表示r区域的i部门对s区域提供的最终使用; E X i r 表示r区域的i部门的出口; I M i r 表示r区域的i部门从国外进口的中间投入; YI M i r 表示r区域从国外进口的最终产品; V i r 表示r区域的i部门的增加值; X i r 表示r区域的i部门的总产出或总投入; E i r 表示r区域i部门的净出口( E X i r I M i r )。rs表示区域;ij表示部门。其中rs = 1, 2, ∙∙∙, 30;ij = 1, 2, ∙∙∙, 42,m = 30,n = 42。上标表示区域,下标表示部门。

Table 1. Structure of the input-output table of multiple regions in China

1. 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结构


产出

投入

中间投入

最终使用

出口

总产出

区域1

∙∙∙

区域m

区域1

∙∙∙

区域m

部门1

∙∙∙

部门n

∙∙∙

部门1

∙∙∙

部门n

中间
投入

区域1

部门1

X 11 11

∙∙∙

X 1n 11

∙∙∙

X 11 1m

∙∙∙

X 1n 1m

Y 1 11

∙∙∙

Y 1 1m

E X 1 1

X 1 1

∙∙∙

∙∙∙

∙∙∙

∙∙∙

∙∙∙

∙∙∙

∙∙∙

∙∙∙

∙∙∙

∙∙∙

∙∙∙

∙∙∙

∙∙∙

部门n

X n1 11


X nn 11

∙∙∙

X n1 1m


X nn 1m

Y n 11

∙∙∙

Y n 1m

E X n 1

X n 1

∙∙∙

∙∙∙

∙∙∙

∙∙∙

∙∙∙

∙∙∙

∙∙∙

∙∙∙

∙∙∙

∙∙∙

∙∙∙

∙∙∙

∙∙∙

∙∙∙

区域m

部门1

X 11 m1

∙∙∙

X 1n m1


X 11 mm

∙∙∙

X 1n mm

Y 1 m1


Y 1 mm

E X 1 m

X 1 m

∙∙∙

∙∙∙

∙∙∙

∙∙∙

∙∙∙

∙∙∙

∙∙∙

∙∙∙

∙∙∙

∙∙∙

∙∙∙

∙∙∙

∙∙∙

部门n

X n1 m1

∙∙∙

X nn m1


X n1 mm

∙∙∙

X nn mm

Y n m1


Y n mm

E X n m

X n m

进口合计

I M 1 1

∙∙∙

I M n 1

∙∙∙

I M 1 m

∙∙∙

I M n m

YI M 1

∙∙∙

YI M m


增加值

V 1 1

∙∙∙

V n 1

∙∙∙

V 1 m

∙∙∙

V n m


总投入

X 1 1

∙∙∙

X n 1


X 1 m

∙∙∙

X n m






因此,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行模型为:

X i r = s=1 m j=1 n X ij rs + s=1 m Y i rs + E i r (1)

按照Leontief (1936)处理方法,区域r部门i投入到区域s部门j的直接消耗系数表示为 a ij rs = x ij rs x j r ,有:

X i r = s=1 m j=1 n X i r a ij rs + s=1 m Y i rs + E i r (2)

将式(1)中的中间投入和最终使用分解,得到式(2):

X i r =[ A rr X r + s=1 sr m A rs X s ]+[ ( Y rr + s=1 sr m Y rs + E r ) ] (3)

将式(2)变形得到式(3):

X r = ( I A rr ) 1 ×( s=1 sr m A rs X s + Y rr + s=1 sr m Y rs + E r ) (4)

式(3)将r区域得总产出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为满足其他区域中间需求部分的总产出,即 ( I A rr ) 1 s=1 m A rs X s

二是为了满足本区域最终需求部分的总产出,即 ( I A rr ) 1 Y rr

三是为了满足其他区域最终需求部分的总产出,即 ( I A rr ) 1 s=1 m Y rs

四是为满足国外总需求部分的总产出,即 ( I A rr ) 1 E r

定义r区域的各个部门的碳排放系数对角矩阵, F r =[ f 1 r 0 0 0 f 2 r 0 0 0 0 0 f n r ] f i r 表示r区域i部门的单位产出的CO2排放量。

带入式(3)中得:

C r = F r X r = F r [ ( I A rr ) 1 ×( s=1 sr m A rs X s + Y rr + s=1 sr m Y rs + E r ) ] (5)

同样,式(5)将r区域得总产出对应的碳排放量分为四个部分:

一是为满足其他区域中间需求部分的总产出对应的碳排放量,即 F r ( I A rr ) 1 s=1 m A rs X s

二是为了满足本区域最终需求部分的总产出对应的碳排放量,即 F r ( I A rr ) 1 Y rr

三是为了满足其他区域最终需求部分的总产出对应的碳排放量,即 F r ( I A rr ) 1 s=1 m Y rs

四是为满足国外总需求部分的总产出对应的碳排放量,即 F r ( I A rr ) 1 E r

同理,对于s区域,有:

C s = F s X s = F s [ ( I A ss ) 1 ×( r=1 rs m A sr X r + Y ss + r=1 rs m Y sr + E s ) ] (6)

根据前人研究,将碳转移定义为其他区域为满足该区域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而产生的碳排放量。则r区域向s区域流出的为满足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所引致的碳排放量 E rs 可视为s区域对r区域的贸易隐含碳排放转出量;s区域向r区域域流出的为满足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所引致的区域的碳排放量 E sr 可视为r区域对s区域的贸易隐含碳排放转出量,则具体公式如下:

E rs = F r ( I A rr ) 1 ( A rs X s + Y rs ) (7)

E sr = F s ( I A ss ) 1 ( A sr X r + Y sr ) (8)

两地净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量定义为 E rs E sr 两者之差,则r区域向s区域净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量为:

E net rs = E rs E sr (9)

E net rs = F r ( I A rr ) 1 ( A rs X s + Y rs ) F s ( I A ss ) 1 ( A sr X r + Y sr ) (10)

E net rs 表示r区域向s区域产生的贸易隐含碳转移量。

3.2. 行业部门合并与划分

由于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和碳排放清单部门对应不一致,本研究根据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进行行业部门合并,合并详情如表2所示。

Table 2. Sectoral merger and numbering

2. 部门合并及编号

编号

合并后部门

编号

投入产出表部门

编号

排放清单部门

01

农林牧渔

01

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

01、08

农林牧渔;木材和竹子的伐木
和运输

02

煤矿开采和选矿

02

煤炭采选产品

02

煤矿开采和选矿

0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

0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

0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

04

金属矿采选产品

04

金属矿采选产品

04、05

黑色金属开采和选矿;有色金
属采矿和选矿

05

非金属矿和其他矿采选
产品

05

非金属矿和其他矿采选
产品

06、07

非金属矿产开采和选矿;其他
矿产开采和选矿

06

食品和烟草

06

食品和烟草

09~12

食品加工;食品生产;饮料生
产;烟草加工

07

纺织业

07

纺织品

13

纺织业

08

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
及其制品

08

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
及其制品

14、15

服装和其他纤维制品;皮革、
毛皮、羽绒及相关产品

09

木材加工品和家具

09

木材加工品和家具

16、17

木材加工,竹子,藤蔓,棕榈
纤维和稻草制品;家具制造

10

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

10

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

18~20

造纸和纸制品;印刷和记录介质复制;文化、教育、体育用品

11

石油加工和炼焦

11

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
加工品

21

石油加工和炼焦

12

化学产品

12

化学产品

22~26

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医疗和
医药产品;化学纤维;橡胶制
品;塑料制品

13

非金属矿产品

13

非金属矿物制品

27

非金属矿产品

14

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

14

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

28、29

黑色金属的冶炼和压榨;有色
金属的冶炼和压制

15

金属制品

15

金属制品

30

金属制品

16

通用设备

16

通用设备

31

普通机械

17

专用设备

17

专用设备

32

特殊用途设备

18

交通运输设备

18

交通运输设备

33

运输设备

1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9

电气机械和器材

34

电气设备及机械

20

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
电子设备

20

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
电子设备

35

电子和电信设备

21

仪器仪表

21

仪器仪表

36

仪器仪表、文化和办公机械

22

其他制造产品

22

其他制造产品

37

其他制造业

23

废品废料

23

废品废料

38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

2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

25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

39

电力、蒸汽和热水的生产和供应

25

天然气的生产和供应

26

燃气生产和供应

40

天然气的生产和供应

26

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

27

水的生产和供应

41

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

27

建筑

28

建筑

42

建筑

28

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服务

29、31

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

43

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服务

29

运输、仓储、邮电服务

3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44

运输、仓储、邮电服务

30

其他

24、32~42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45

其他

3.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研究所使用的2012、2015和2017年的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Heran Zheng等[15])和省级碳排放清单数据(Shan等,2018、2020 [16] [17])均来自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 https://www.ceads.net.cn/)。由于排放清单没有西藏、港澳台地区的数据,因此在进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预处理时,将西藏视为核算边界之外,假设为一国,即各地区各部门流向西藏地区的中间投入和最终使用视为出口,来自西藏各部门的中间投入和最终使用视为进口,以此保持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行列平衡。

4. 结果与分析

4.1. 生产者责任视角和消费者责任视角下分析

生产者责任视角和消费者责任视角下各省域区市碳排放量如图1图2图3所示。

以下分析以2012年图1为例。在生产者责任视角下碳排放量最高的10个省份依次是山东、河北、江苏、内蒙古、河南、广东、山西、辽宁、浙江和湖北。而在消费者责任视角下碳排放量位居前10的省份依次是山东、江苏、河北、内蒙古、河南、辽宁、浙江、湖北和山西。基于两种视角下均排名靠前的省份有山东、河北、江苏、内蒙古、河南、辽宁、浙江、湖北和山西。

在全国30省份中,生产者责任视角下碳排放量高于消费者责任视角的省份有16个,依次为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贵州、云南、新疆、甘肃、安徽、宁夏、四川、陕西、辽宁、青海、广西和湖南。其中内蒙古、山西及河北最为明显,这3个省份都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或能源资源,这使得他们的产业结构中,能源或重工业占据重要地位,为外省提供大量能源密集型产品从而导致自身碳排放量较其他省份显著增加。而消费者责任视角碳排放高于生产者责任视角的省份有14个,依次为北京、江苏、广东、浙江、上海等。这些省份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北京、江苏、广东、浙江、上海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这些省份大量消费外省产品,将本应该属于本地的碳排放通过贸易转移到外省;另一类是以海南、吉林和黑龙江为代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本地居民消费依靠外省产品的流入。

Figure 1. Carbon emissions from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ides in 30 provinces in 2012

1. 2012年30省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

Figure 2. Carbon emissions from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ides in 30 provinces in 2015

2. 2015年30省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

Figure 3. Carbon emissions from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ides in 30 provinces in 2017

3. 2017年30省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

4.2. 省际贸易隐含净碳转移分析

中国2012、2015和2017年各省省际贸易隐含碳转移如表3所示。

Table 3. Inter-provincial trade embodied carbon transfer in various provinces of China (unit: Mt)

3. 中国各省省际贸易隐含碳转移(单位:百万吨)

年份

2012

2015

2017

地区

转出量

转入量

净转出量

转出量

转入量

净转出量

转出量

转入量

净转出量

北京

172.45

35.64

136.81

164.44

29.97

134.47

211.37

28.43

182.93

天津

45.12

17.97

27.15

46.33

15.63

30.71

15.14

25.68

−10.54

河北

66.68

160.19

−93.50

27.94

167.98

−140.03

94.30

140.22

−45.92

山西

12.23

142.95

−130.72

20.30

136.33

−116.04

20.10

127.50

−107.40

内蒙古

19.53

161.22

−141.68

13.95

205.23

−191.28

22.59

217.46

−194.88

辽宁

53.20

68.56

−15.36

23.65

97.95

−74.29

28.00

116.49

−88.49

吉林

26.64

24.05

2.59

30.36

21.83

8.53

36.03

48.42

−12.39

黑龙江

25.56

56.93

−31.38

18.07

73.52

−55.44

45.96

123.12

−77.15

上海

94.12

28.02

66.10

87.71

41.16

46.55

59.96

104.39

−44.43

江苏

141.18

37.43

103.75

182.43

27.35

155.08

135.16

52.15

83.01

浙江

117.55

26.48

91.06

174.38

44.88

129.49

182.03

57.70

124.33

安徽

72.92

97.66

−24.74

100.92

72.42

28.50

79.19

32.57

46.62

福建

14.68

14.64

0.04

15.07

40.53

−25.46

8.69

44.10

−35.42

江西

55.67

19.87

35.80

85.54

28.08

57.46

92.99

39.31

53.68

山东

85.69

40.53

45.16

73.44

42.00

31.44

16.26

144.85

−128.59

河南

53.87

101.63

−47.76

86.13

80.50

5.63

183.40

87.31

96.09

湖北

60.91

11.14

49.77

118.84

12.56

106.28

20.63

32.40

−11.77

湖南

28.96

36.22

−7.26

46.02

34.05

11.97

72.41

29.32

43.08

广东

129.31

32.19

97.13

69.25

51.41

17.84

246.24

53.18

193.06

广西

19.13

36.80

−17.67

20.72

43.59

−22.87

30.64

49.13

−18.49

海南

9.59

6.65

2.94

9.20

10.58

−1.38

12.12

1.97

10.15

重庆

70.06

30.50

39.55

108.55

20.99

87.55

134.09

23.63

110.46

四川

13.41

29.42

−16.00

21.34

23.22

−1.88

23.14

28.09

−4.95

贵州

9.43

53.92

−44.49

13.83

42.44

−28.61

30.26

47.10

−16.84

云南

16.59

49.47

−32.88

24.51

35.34

−10.83

37.67

30.20

7.47

陕西

52.06

66.46

−14.40

52.85

73.99

−21.14

115.17

96.76

18.41

甘肃

8.41

39.37

−30.97

10.11

37.56

−27.46

6.55

33.82

−27.27

青海

1.77

7.32

−5.55

5.18

12.50

−7.32

5.07

6.58

−1.51

宁夏

6.98

27.45

−20.47

8.73

29.99

−21.26

11.66

49.48

−37.82

新疆

16.50

39.51

−23.01

12.85

119.05

−106.20

16.02

121.43

−105.41

注:净转出量表示转出量–转入量,净转出量为正代表该省通过消费外省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将部分碳排放转移到外省;净转出量为负代表该省向外省通过提供中间投入品和最终消费品承接了外省的部分碳排放。

以下分析以2015年为例。从转出量上来看,前3的依次是江苏(182.43百万吨)、浙江(174.38百万吨)和北京(164.44百万吨)。这些省市都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均消费水平较高,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大,消费大量外省的中间投入或最终使用,因而转出量很高。从转入量省来看,前3的依次是内蒙古(205.23百万吨)、河北(167.98百万吨)和山西(136.33百万吨)。这些省份中,内蒙古和山西是我国主要煤炭产地,河北则是长期以重工业、化工业为主,且紧邻京津地区的地理位置可能承接了来自京津地区的碳转移。从净转出量来看,净碳转移量为正的省份有14个,排名前3的依次是江苏(155.08百万吨)、北京(134.47百万吨)、浙江(129.49百万吨),这些省份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先进,消费水平较高,在省际贸易中大量调入高碳产品,将二氧化碳转移给外省。而净碳转移量为负的省份有16个,排名最后3个的是内蒙古(−191.28百万吨)、河北(−140.22百万吨)和山西(−116.04百万吨)。

4.3. 转移路径分析

本研究将中国30省区市2012年、2015年和2017年净转移量进行按省份分解,并如图4图5图6所示。

Figure 4. Heatmap of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 in inter-provincial trade in China in 2012

4. 2012年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热力图

Figure 5. Heatmap of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 in inter-provincial trade in China in 2015

5. 2015年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热力图

图中包含30 × 30个小方格子,其中对角线上的方格为白色,每一个方格代表对应的纵向省份对横向省份的碳排放转移,颜色越深代表转移量越大。由此图可以清晰看出各省碳转移的路径。以下以2017年(图6)为例进行分析。整体上看,“山河四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以及内蒙古承接了大部分的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的碳转移。从横向上看,北京仅承接来自江西、河南、海南和重庆的碳转移;山东省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2个工业大类的省份,承接了来自所有省份的碳转移。纵向上看,北京对除江西、河南、海南和重庆四省市之外的其余各省均有明显的碳转移;而山东省则基本未表现出明显的对外转移。

Figure 6. Heatmap of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 in inter-provincial trade in China in 2017

6. 2017年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热力图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从生产者责任和消费者责任两个视角出发,分析了全国30个省份的碳排放量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1) 在生产者责任视角下,碳排放量最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或能源资源丰富的省份,而在消费者责任视角下,碳排放量较高的省份则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地区。此外,研究还发现,在全国30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的生产者责任碳排放量高于消费者责任碳排放量。

2) 从转出量和转入量的测度结果分析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消费水平较高,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大,消费大量外省的中间投入或最终使用,因而转出量很高;而能源或重工业为主的省份则承接了大量来自其他地区的碳转移。从净转出量的测度结果分析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在省际贸易中大量调入高碳产品,将二氧化碳转移给外省,成为净碳转移量最高的省份。而以能源或重工业为主的省份则成为净碳转入量最多的省份。这说明,碳排放转移不仅与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关,还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有关。

3) 通过转移路径结果分析来看,“山河四省”以及内蒙古在中国省际间贸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承接了相当部分的碳转移。这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分工差异、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等密切相关,区域间的分工合作或是产生碳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5.2. 建议

针对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相应建议:

1) 对于那些生产者责任碳排放量高于消费者责任碳排放量的地区,由于角色和责任存在差异,这就意味着这些地方往往是碳密集型产品的重要产地,或者拥有较多的能源生产或高污染工业。首先,对于这些地区应加强相关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然后,还应着力提升这些地区工业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给予适当政策倾斜,把握大规模设备更新机会,助力相应地区生产技术提升改造。最后,在制定碳排放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等因素,尝试差异化碳减排政策。

2) 对于那些消费者责任碳排放量较高的地区,应着重推广绿色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可以通过宣传教育、优惠政策等方式鼓励消费者选择低碳、环保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政府可以引导企业开发更多低碳、环保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

3) 在实施上述措施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跨地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各地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经验互鉴,共同推动形成全国性的碳减排合力。

参考文献

[1] 姚亮, 刘晶茹. 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12): 16-19.
[2] 路正南, 李晓洁. 基于区域间贸易矩阵的中国各省区碳排放转移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5, 31(1): 126-129.
[3] 刘红光, 范晓梅. 中国区域间隐含碳排放转移[J]. 生态学报, 2014, 34(11): 3016-3024.
[4] 沈鸿锴.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及区域间碳转移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复旦大学, 2014.
[5] 潘安. 对外贸易、区域间贸易与碳排放转移——基于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研究[J]. 财经研究, 2017, 43(11): 57-69.
[6] 王安静, 冯宗宪, 孟渤. 中国30省份的碳排放测算以及碳转移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8): 89-104.
[7] 庞军, 高笑默, 石媛昌, 等. 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省级区域碳足迹及碳转移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7(5): 2012-2020.
[8] 钟章奇, 张旭, 何凌云, 等. 区域间碳排放转移、贸易隐含碳结构与合作减排——来自中国30个省区的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 2018(6): 94-104.
[9] 许晴. 考虑隐含碳排放的区域碳分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
[10] 潘武林.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消费侧碳排放及影响因素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武汉大学, 2018.
[11] 邹蓉. 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结构分解及减排责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财经大学, 2019.
[12] 陈晖, 温婧, 庞军, 等. 基于31省MRIO模型的中国省际碳转移及碳公平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 40(12): 5540-5550.
[13] 刘红光, 张子孟, 郭杰. 中国区域间价值链中隐含的碳排放转移研究[J]. 管理评论, 2021, 33(9): 58-64.
[14] 高博. 中国省域净碳转移水平测度与差异分解[J]. 现代管理科学, 2022, 10(4): 24-32.
[15] Zheng, H.R., Zhang, Z.K., et al. (2020) Regional Determinants of China’s Consumption-Based Emissions in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15, Article 074001.
https://doi.org/10.1088/1748-9326/ab794f
[16] Zheng, H., Bai, Y., Wei, W., et al. (2021) Chinese Provincial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Database for 2012, 2015, and 2017. Scientific Data, 8, Article No. 244.
https://doi.org/10.1038/s41597-021-01023-5
[17] Shan, Y., Huang, Q., Guan, D., et al. (2020) China CO2 Emission Accounts 2016-2017. Scientific Data, 7, Article No. 54.
https://doi.org/10.1038/s41597-020-0393-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