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杭州非遗的留学生中国概况课第二课堂建设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Second Class of China Overview Cour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Based on Hangzho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OI: 10.12677/ae.2024.1471289, PDF, HTML, XML, 下载: 6  浏览: 1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刘琳琳, 凌 喆:浙江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关键词: 中国概况课留学生第二课堂非遗China Overview Course Second Classroom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摘要: 中国概况课专注于向国际学生呈现中国国情与文化的丰富内涵,是国际学生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中中国概况课第二课堂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极大促进了留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并提升了其对中国国情的认知能力。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留学生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尝试借助杭州非遗这一载体,提出建设中国概况课留学生非遗类第二课堂的路径和原则,旨在为留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更好地促进留学生第二课堂的发展、推进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
Abstract: As a core course in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hina overview course is a course seri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th the theme of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cult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econd class of China overview course help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an all-round and multi-angle way and enhances their cognition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tudents’ second class, 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intangible second class’s path and principles with the help of Hangzhou intangible carrier.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 clas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refore, it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 clas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to promote the educ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文章引用:刘琳琳, 凌喆. 基于杭州非遗的留学生中国概况课第二课堂建设路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7): 1162-116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289

1. 引言

第二课堂活动在中国概况课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拓展与深化,更是留学生们提升对中国国情的认知,更快适应中国生活的桥梁[1]。2023年浙江省全省高校共有来自179个国家的近3万名留学生,面对不断增长的来华留学生群体,如何高效、持续、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一方面补充和深化课程教学内容,增加留学生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另一方面帮助其适应中国生活、克服文化休克,培养其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但是目前留学生汉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大多囿于文化体验,留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打卡式”“春游式”课堂活动,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有效发展,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2]

本文拟通过分析来杭留学生中国概况课第二课堂活动实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参观、调查、实践等一系列方式,尝试借助杭州非遗这一载体,结合中国概况课课程要求,探索一条浸入式非遗类第二课堂建设路径,推进来杭留学生走进、感知、理解、欣赏杭州,从而加深对中国基本国情、当代中国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了来华留学生的身份归属感,助力培养其“知华、亲华、爱华”意识。

2. 杭州非遗与第二课堂适应性分析

杭州作为非遗的宝库,不仅富集了5项人类非遗,还囊括了48项国家级非遗,198项省级非遗,428项市级非遗,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蕴涵着深厚的启蒙教育价值及艺术价值。借助杭州非遗建设留学生第二课堂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课堂体验形式,对杭州高校实施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1. 杭州非遗生活性强,促进课堂内容多元化

生活性特征是杭州非遗的突出特征。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中心地带,这里地形复杂,涵盖了山地、丘陵、平原三个层次。地理环境的多样性赋予了杭州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从而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杭州非遗。以伞文化为例,杭州湿润多雨,百姓对伞的需求旺盛,使得制伞业发达,因此伞制作技艺不仅成为了杭州的非遗瑰宝,也成为了杭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如蚕丝织造技艺,杭州热量充足,水资源丰富,为桑蚕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蚕丝织造技艺成为杭州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非遗元素。除此之外,杭州水系发达,河湖众多,傍水而居的百姓世代多以捕鱼为生,在长期的生产劳作和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蕴含智慧与创造力的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等这类深深烙印着杭州生活特色的非遗技艺。杭州非遗涉及杭州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用品、出行方式、饮食选择等方方面面,具有浓厚的生活性特征。

生活性强的杭州非遗不仅契合中国概况课的课程内容,更是留学生深入了解杭州的宝贵资源。杭州非遗的生活性,可以使留学生在日常生活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引导他们去探究文化背后所蕴含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从而深刻体会杭州非遗背后杭州人民对手艺的坚守与钻研的精神。将杭州非遗融入第二课堂能够使国情教育的开展方式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以一种渗透性的学习方式,能够让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直观、深入地认识到真实、具体的中国,拉近留学生与中国的文化距离和情感距离,帮助留学生掌握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科学知识,使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多元化。

2.2. 杭州非遗体验性强,促进课堂模式立体化

杭州传统技艺类非遗占非遗种类的45%之多,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体验性本质。杭州非遗作为一种活态传承的文化形式,通过人们的行为活动得以展现。传承人通过亲身示范和传授,使这些记忆得以代代相传。这种由人为操作的非遗文化的精髓,赋予了其强烈的体验性。体验型的杭州非遗课堂摒弃了传统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的单向授课方式。学生们在活动中可以主动探索文化知识,加强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在第二课堂中借助杭州非遗开展非遗体验活动,让留学生在老师、手工艺人的细心指导下亲手触摸和操作非遗项目,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非遗作品。比如西湖龙井茶,学生们在教师的引领下,亲手采摘茶叶,观察炒茶的火候,聆听制茶过程中各种细节的故事,每一步都充满了文化体验的乐趣。除此之外还有扎染、剪纸等,通过体验非遗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动作、手法来感受非遗背后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情怀。

祖晓梅(2015)认为,体验型文化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上具有显著的优势,体验性强的杭州非遗可以让留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3]。这种教学模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杭州非遗项目之中,亲身参与和体验这些传统技艺,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理解,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吸收所学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基于动手实践将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使课堂模式立体化,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全面、深刻的认知结构,进而产出更加丰硕的教学成果。

2.3. 杭州非遗非物质性强,促进素养培养深入化

非物质性是杭州非遗的基本属性,它使得杭州非遗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沟通媒介。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所言,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无法分割。对于留学生而言,学习并不仅局限于语言本身,更多的是对其背后文化、历史、民俗等知识的内化于心。杭州非遗正是这一理解和内化的绝佳载体,它通过那些世代传承的技艺、风俗和思想,展现了杭州人民生活的各个侧面。杭州非遗体现出来的思想、意识和追求也都具有其独特性不仅可以优化中国国情教育内容供给,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理解中国人的思想,培养汉语思维,提高中国文化素养。比如民间故事白蛇传说背后杭州人民对于忠于自我,勇敢追爱的爱情观的歌颂;传统习俗民俗孝子祭是对尊长孝亲、与友和睦的和谐文化的倡导;传统节日活动五常闹龙舟是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团结拼搏、奋力向前的龙舟精神的讴歌。杭州非遗不仅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更是许多杭州人的精神力量与信仰,囊括了一代又一代匠人非遗传承与创新故事,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将杭州非遗与来杭留学生第二课堂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和创新留学生第二课堂的模式、内容,通过这种深度融合,致力于构建一个“带不走的杭州非遗课堂”品牌,为留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文化体验平台。非遗第二课堂能够利用杭州非遗承载的文化内涵、历史底蕴和育人功能,培养留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认同感,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使中国国情教育入脑入心,形成人人都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播者的浓厚氛围[4]

3. 留学生非遗第二课堂的建设路径

杭州非遗资源丰富,给予留学生“点单式”选择空间,为真正地将非遗融到第二课堂的实处、深处,还需要制定“制度化”路径,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和中国文化素养,更好地完成中国概况课课程目标。

围绕杭州非遗的特点,第二课堂的建设路径可以分为以下5类。

3.1. 非遗景点参观。

杭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根据杭州文旅发布最新消息,现在杭州设计非遗的自然景点已达50多个,其中世界级、国家级非遗项目“古琴艺术(浙派古琴)”“白蛇传说”“径山茶宴”“西湖龙井”都有与之关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文物建筑群以及传统古村落。在杭州5A级旅游胜地西湖随处可见“白蛇传说”的文化基因,湖畔的断桥、雷峰塔等景点见证着故事的产生和发展。西湖区留下镇附近山谷都是龙井茶产区,后街逐渐茶行林立,与周边的米行、酒肆、货栈、杂馆等共同构成了历史上杭州茶叶的主要集散地,是杭州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通过非遗景点的参观,不仅可以让留学生“听到看到”非遗文化,更可以让留学生“摸得着”“玩得爽”,从而增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其跨文化适应性。

3.2. 非遗展览参观

如果说景点参观是以自然为核心的融合,那么展览馆参观则是人为核心的聚焦。展览馆是当地文化的缩影,留学生在参观展览馆的浸入式体验中,可以亲身感受城市的脉搏和文化。杭州有大大小小近百个非遗展览馆,例如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更是中国首座大型区域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集保存保护、传承传播、展示展演、教育研究、创意研发于一体。杭州雕版印刷、杭派书画、全形拓印、西子女红、竹编等非遗技艺的现场演示、教学,能让留学生有机会深入领悟每一道工序背后蕴含的深厚内涵与艺术价值,助其领略杭州非遗之美。中国丝绸博物馆将中国五千年的丝绸文化都融合在了这一缕缕丝绸作品上,萧山博物馆是今日南宋的官窑,窑火不灭,铭记着杭州的瓷文化。桥西博物馆群可以欣赏体验伞制作技艺(西湖绸伞)、手工艺活态馆能体验天竺筷制作技艺,在散发着淡淡竹香的筷子身上,感受中国“天圆地方”的哲学理念。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借助非遗这一载体可以更深刻地探讨各自国家独特的文化背景以及历史传统,共同享受文化盛宴。在这里他们不仅是知识与思想的交流者,更是心灵和情感的交织者,助力跨文化沟通技巧提升的同时,还能建立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

3.3. 非遗项目体验

杭州传统技艺类非遗资源较多,其中省级及以上传统技艺类多达80多种,占杭州非遗种类的五成之多。如果说上述杭州非遗资源优势能让留学生更多地从视觉层面尽情领略独特的非遗文化,那么将非遗项目体验则让学生从触觉方面丰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如用一根细巧的钢丝能制作出一柄精美的杭州雅扇,感受独特的制扇技艺,用一根竹子,便能制作成不同样式的西溪竹编花篮,深刻感受中国工匠精神和非遗魅力。古老而神奇的扎染让留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深刻体会文化交流和传承的深远意义。打年糕,剪窗花、杭州刺绣、杭州铜雕、西湖龙井茶制作等非遗项目应用留学生第二课堂中,留学生更是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中国人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留学生透过沉浸式体验式学习和服务实践活动,加深对杭州语言、文化与历史的了解,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融合,使学生们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感受文化。

3.4. 非遗演出观看

杭州非遗常常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如戏曲表演、舞蹈表演、音乐演奏、游艺与杂技等,杭州非遗演出共计有70多种。如:浙派古琴,以史为载,文化为骨,融合了琴、茶、花、香、昆曲、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杭州太极拳在中医理论基础上,融合了道家天罡北斗理念,突出以守代攻、迂回打斗的实战性。临安水龙舞蹈,作为今年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暖场节目,和奉化布龙、浦江滚地龙等成为了亚残运会上浙江省内最具代表性的九条龙之一。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的土地,面对截然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往往感到格格不入,无法迅速与当地的社会圈子拥有真正的情感上的交流。因此在第二课堂的活动安排中加入非遗演出观看,能够缓解留学生面对陌生环境的紧张与不安,帮助留学生找到情感共鸣,降低他们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留学生通过参加各式各样的演出活动不仅有助于缓解其面对多元文化时所感受到的紧张和不安,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在杭州的学习和生活,还能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和跨文化体验中的幸福感。

3.5. 非遗比赛竞技

为了激发留学生对非遗项目的兴趣和参与度,可以组织留学生参加非遗项目竞赛活动,比如桐庐剪纸比赛、非遗书画比赛、留学生西湖文化演讲比赛、非遗故事诵读比赛、钱塘潮涌非遗文创比赛、杭州非遗民俗短视频大赛、非遗知识竞赛等。留学生借助用比赛竞技的方式,精心准备、反复彩排,在“紧张”“激动”的别样心情中感受杭州特色的非遗文化。同时也正是通过这样的竞赛,留学生们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多种渠道学习和体验中国文化和风土人情,更深、更广、更系统地感知中国文化。“非遗 + 比赛”可以促进学生将非遗变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由感知、体验、共情,到认同、内化的转化,真正在情感和行动上认同中国。

通过设计能使留学生快速上手的课堂路径,学生在浸入式的文化课堂中不但可以辅助在第一课堂中生词学习、语法学习,同时还可以了解非遗文化的基本内容,如非遗的起源、内容等。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的第二课堂能对留学生描述文化内容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锻炼,增强自己的跨文化理解的能力,为留学生增进中外理解、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一个平台。

4. 杭州非遗类第二课堂路径建设原则

“一课一路径一特色”的非遗课堂设计理念,旨在为留学生提供一种沉浸式、立体化的学习体验。通过这种课堂模式留学生可以更全面、立体地认知和理解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知识,提升中华文化素养。如何在第二课堂建设的各环节、各流程中具体落实留学生知识学习、价值认同、素质养成等方面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和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接地化、对话性、整体性的原则。

4.1. 接地化原则

外国学生到杭求学,有时要经历长达四五年的一系列的适应过程,首先是生存适应,适应杭州独特的生活环境。因此对于来杭的留学生而言,将在杭州生活迫切需要的吃住行、购物、休闲娱乐等国情知识、文化知识传授给他们,是一种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也是更为高效的教育内容供给方式。面向杭州高校的留学生,可将“立足杭州、品味非遗”作为中国国情教育的切入点,充分利用杭州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将非遗教学当地化、接地化。如在第二课堂中加入“衣食住行”非遗中的西湖醋鱼、杭州小笼包、三家村藕粉、旗袍刺绣、西湖绸伞、桐庐窗花等,既满足了留学生学习的便利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同时能够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熟悉和了解杭州,更快地适应在杭生活,增强情感共鸣。

4.2. 对话性原则

非遗作为承载人类智慧与情感的艺术形式,其存在本身便是一种文化现象。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如同生命般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价值。尽管不同的国家、民族在展现文化时所采取的方式可能千差万别,如绘画、音乐、舞蹈等,但它们背后共同追求的核心情感和价值观却是相通的。这种一致性不仅体现在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上,也为留学生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对话基础。对话性原则要求教师关注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将非遗教学内容进行细分,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因此要求教师在进行非遗教学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本国家或者本民族文化,根据学生自身的文化特点选择直观和易于理解的教学方式,通过多重文化融合的夹心层文化教学,减少学生进入新环境的陌生感,让非遗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有效渠道。以杭州国家级非遗项目“白蛇传说”为例,其故事情节和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希腊的《拉米亚》有相同之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非遗背后的精神和情感追求成为了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所以教师在进行“白蛇传说”教学的时候,可以依托传说类非遗在相关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共通性进行文化交流,更多融入角色扮演、故事交流与对比分析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们有机会直接参与到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中去,感受不同观点的交汇与融合,培养学生多元文化对比意识、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4.3. 整体性原则

非遗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遗产,它的核心魅力来源于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民俗等多个门类、不同领域的有机交融与汇聚,这些元素共同编织出了非遗的丰富内涵。因此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种全局性的视角来进行教学。教师要站在整体性教学的高度,将零散的非遗资源串联起来,同时对其进行梳理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整体性教学原则有助于留学生更系统地、多维度地理解和掌握非遗文化的精髓,同时能够帮助留学生深刻走进一种或几种文化,灵活地转化视角,把握不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留学生作为参与者,在不同类型的文化间自如游走、自由切换,形成跨文化的新视角和新认知。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最后达到“周化蝴蝶”的最高境界,真正地将知识融会贯通。比如白蛇传说不仅仅是一项民间传说类非遗,它还巧妙地融合了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比如“保和堂施药”“端午惊变”不仅展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端午的欢乐氛围,其中更涉及了民族传统医药类非遗——中药、节日类非遗——端午节、传统技艺类非遗——雄黄酒酿造技艺等其他非遗元素。这些非遗项目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非遗文化系统,教师将这些非遗项目整合在一起进行讲授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深入理解每个项目背后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培养学生联合思维能力、激发其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

中国概况课第二课堂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内课外双轮驱动”的方式,为留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这种模式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课堂知识从室内带到户外,而是通过更加贴近实际、互动性强的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理解、消化、运用所学的汉语知识。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留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充实来华留学生活,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留学意义[5]。在本土性、对话性、整体性的原则引领下的第二课堂符合留学生真实学习需求,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对培养具有全球胜任能力的留学生具有积极意义。

5. 结语

杭州非遗第二课堂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增强留学生文化理解能力,促进其对中国国情真实、全面、客观地了解。在留学生能够客观认识和理解当下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培养具有较强文化适应能力和全球胜任能力的高素质国际人才,助力“他者”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从而为增强国家“软实力”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研究生专项)《基于浙江非遗的国际中文教育文化类第二课堂建设研究》(Y202351849);浙江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项目(春萌计划)《基于非遗博物馆的留学生第二课堂实践基地建设》(2024CMLX163)。

参考文献

[1] 李怡. 《中国概况》引导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J]. 汉字文化, 2021(S2): 86-88.
[2] 胡丹. 加强留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建设的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 2009(S2): 140-142.
[3] 祖晓梅. 体验型文化教学的模式和方法[J].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5(3): 53-59.
[4] 张佳佳. 来华留学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及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21): 145-146.
[5] 夏敏.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第二课堂”活动[J].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1):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