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d Resources into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e.2024.1471280, PDF, HTML, XML, 下载: 15  浏览: 2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胡见前, 文学禹, 刘 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关键词: 红色资源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与对策Red Resources Universities Patriotic Educ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摘要: 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重感性轻理性、缺乏教育内涵提炼、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不浓、缺少现代技术的应用以及缺乏地方性红色教育资源等。本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包括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物质和精神整体机制、提炼红色资源教育的内涵、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以及建立地方性红色教学资源等,以期提升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Abstract: Red resources are th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d resources into patriotic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emotional light rational, lack of education connotation extraction, campus red culture atmosphere is not strong, lack of moder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lack of local red education resources. By analyzing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exploring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hole mechanism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ref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red resources education, building the campus red culture atmosphere and establishing local red teaching resources, etc.,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文章引用:胡见前, 文学禹, 刘旺.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进展, 2024, 14(7): 1108-111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280

1. 引言

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丰富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是培育学生爱国情怀、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石,然而,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对于红色资源的运用仍存在诸多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这些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加深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进而培养出更多具有民族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深入探讨红色资源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有效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红色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独特的历史价值、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对于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是高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学习和传承红色资源,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和无私奉献,从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红色资源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具有积极作用,这些精神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新时代有担当、有作为的青年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红色资源的融入,有助于推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创新和发展,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贴近实际,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红色资源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3.1. 在红色资源精神层面的利用上重感性、轻理性

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红色资源的运用本应促进学生对国家历史、民族精神的深入理解和理性思考,然而,现实情况却呈现出一种重感性体验、轻理性分析的倾向,学生们在参与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时,往往被活动的形式所吸引,比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影片等,这些活动虽然能够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和情感体验,但往往缺乏对红色资源背后深刻历史意义和革命精神的理性解读。这种倾向的存在,部分原因在于高校在组织红色教育活动时,更多地关注活动的外在形式和学生的即时感受,而忽视了对红色资源精神内涵的深入挖掘和理性分析。此外,也有部分教师和研究人员在红色资源的教育利用上,未能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背景,导致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已有研究结果也指出了这一问题,例如,在2019年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将爱国主义教育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要将高校爱国主义理论教育与实践性教育结合起来,然而,相关研究指出,当前高校在红色资源教育上确实存在“重感性、轻理性”的现象,即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忽视了对红色资源精神内涵的理性思考和深入理解。

3.2. 缺少对红色资源教育内涵的提炼

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红色资源本应是一个极为丰富的教育宝库,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缺少对红色资源教育内涵的深度提炼,红色资源不仅包含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更蕴含了深厚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观念,但是,很多高校在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育时,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的叙述上,没有深入挖掘和阐释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背后所蕴含的革命精神、民族气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深层内涵。这种缺乏深度提炼的教育方式,不仅使得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大打折扣,还可能导致学生对红色资源的理解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历史知识上,而无法真正领会到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导向,例如,据某高校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表示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内容,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吸引力不强,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对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内容的挖掘力度不够,并且没有结合时代发展背景,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使得引入的红色文化资源内容的针对性和实际需要性欠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长此以往,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整体认知和感受,进而削弱红色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3. 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不浓

在高校中,校园红色文化氛围的营造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在校园红色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存在明显不足,这种不足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缺乏红色主题,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师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不强等方面。高校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时,往往更注重活动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而忽视了红色文化的教育和传承,红色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相对较少,且往往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和吸引力,学校在红色文化的宣传上也显得力度不够,无论是在校园内的宣传栏、广播站,还是在校园网站上,都很少看到关于红色文化的深入报道和宣传。此外,师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也不强,许多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缺乏实际的情感体验和深入的理解,而一些教师也未能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而在教学中缺乏对红色文化的深入解读和传播,这种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不浓的情况,不仅影响了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和传承,也削弱了红色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4. 缺少现代技术的应用

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缺少现代技术的应用是一个显著的问题,当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然而在高校的红色资源教育中,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却相对较少,许多学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上,如讲座、展览等,缺乏对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红色资源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力。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来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红色历史,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红色精神的内涵,也缺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学生学习红色资源的情况进行分析和优化教育内容,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某校的调查数据为例,虽然选择“红色校园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的学生占比较高,但选择“网络媒体”的学生比例更是高达82.92%,而“课堂教学”的占比仅为36.55%,这一数据凸显了学生们对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强烈需求。

3.5. 缺乏地方性红色教育资源

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地方性红色教育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许多高校面临着缺少地方性红色教育资源的问题,一些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挖掘和整理,这些资源并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可用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材料,同时,由于地域差异和历史原因,部分地区的红色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需求,此外,高校与地方红色教育资源的对接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高校往往难以获取到最新的地方性红色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由于资金、人力等资源的限制,高校在自主开发地方性红色教育资源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困难。以某高校为例,在“对红色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的调查中,有73%的学生表示被动参与,仅15%的学生选择主动参与,更有近70人表示从未参与过红色活动,这一数据揭示了校园红色文化氛围的不足,导致学生对此类活动的兴趣不高,这种氛围的缺失,部分原因归咎于地方性红色教育资源的缺乏,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内容,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1]

4. 解决高校红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优化对策

4.1. 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物质和精神整体机制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深厚的情感培养过程,其实质是关于爱国的理性认知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在高校中,为了有效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利用红色资源,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物质和精神整体机制,在物质层面,高校应着手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红色资源教育体系。这包括收集、整理并展示各类红色资源,如革命历史遗址、英雄事迹、红色文献等,以便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生动的历史学习环境,同时,学校需要投入必要的资金,用于红色教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相关教育设施的建设,如建立红色资源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实地学习和体验的机会。在精神层面,高校应将红色资源的教育内涵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课堂教学应遵循理论育人的原则,以素质教育为基本途径,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将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与形式多样的活动相融合,这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能引导他们在参与中感悟红色精神,从而将爱国主义情怀内化为自我需求和自觉行动。此外,当红色资源进入课堂时,教师应注重对红色资源的深入解读,包括物化形态成果的详细讲解和精神层面的分析,例如,将红色资源与党的历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让他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并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

4.2. 提炼出红色资源教育的内涵

红色资源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对于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并简化思想教育工作的复杂性,高校需要深入挖掘并提炼红色资源的教育内涵,红色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和崇高的革命精神,这些都是宝贵的德育素材,然而,一些伟人的事迹和革命理念可能对于现代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有一定距离,因此,高校的教师需要将这些抽象的革命历史和理念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教育内容[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红色资源,精准提炼其中的教育内涵,这包括对革命历史的深入剖析,对革命精神的准确解读,以及对伟人事迹的生动呈现,通过这样的提炼,教师可以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具体、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高校还应积极开展各种以红色资源为主题的研究性和实践性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红色资源的历史背景和精神内涵,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还可以亲身体验到红色精神的伟大力量,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红色教育的意义和价值,高校应注重红色资源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紧密结合。在提炼红色教育内涵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红色精神与当代社会的联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精神,这样,红色教育资源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

4.3. 营造良好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平台,将红色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可以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如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定期推出红色文化专栏或宣传性栏目,例如,在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等特殊时期,可以策划相关主题活动,并结合线上线下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此外,高校还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校园人文景观相结合,打造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例如,在校园内设置红色文化宣传墙,刻画伟人图像并附有文字说明,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存在,可以开设红色文化阅览室或图书角,提供丰富的红色文化书籍和资料,方便学生阅读学习。除了环境营造外,高校还应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例如,定期举办红色文化讲座、演讲比赛、红歌合唱比赛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的红色文化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红色文化情怀,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红色文化的氛围当中。

4.4. 借助数字化技术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新阵地

在高校中,借助数字化技术来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新阵地,不仅符合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还能有效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高校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优势,将红色教育资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新颖、生动、富有互动性的教育模式。高校可以构建一个红色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该平台可以集成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历史影像、音频资料、互动课件等,通过这一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亲身体验革命历史的波澜壮阔,从而更直观地理解红色精神的伟大意义,为了增强教学的互动性,高校还可以开发红色教育相关的手机应用程序或小程序,设置互动问答、在线测试等功能,让学生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学习红色历史,提升学习兴趣[3]。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进行分析,为他们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实现因材施教。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在线直播技术,邀请红色文化专家、历史学者等进行远程讲座,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这种形式不仅突破了地域限制,还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高校应重视数字化技术在红色教育资源保存和传承方面的应用,通过数字化扫描、高清影像录制等手段,将珍贵的红色文物、历史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以便长期保存和方便查询,这不仅能有效保护红色资源,还能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

4.5. 建立起地方性红色教学资源

课堂作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传播知识文化的重任,为了全面提升红色教育的效果,高校应当深入挖掘并整合地方性的红色教学资源,将这些宝贵的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高校可以积极与当地的文化部门、历史研究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发地方性的红色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地方革命历史遗址、红色故事、英雄事迹等,它们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真实的学习材料,同时,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地方性红色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方式[4]。教师可以结合传统历史文化,以经典德育故事为引子,将红色事迹、红色歌曲以及红色精神等元素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此外,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通过现场教学、体验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红色历史,从而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为了支持红色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开发,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经费,用于红色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也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红色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高校可以建立起丰富多样的地方性红色教学资源库,为德育教育提供有力支持,这些资源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时,这些学生将成为具备爱国主义精神的新一代青年,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奋斗和努力。

5. 结束语

总之,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结合高校的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担当奠定坚实基础。

基金项目

2022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湖南红色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E36);2023年衡阳市社科基金项目:夏明翰精神引领下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意识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23D005);2023年衡阳市社科基金项目:衡阳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本土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研究(项目编号:2023D007)。

参考文献

[1] 孙峰平. 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课教学创新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 36(11): 8-10.
[2] 郭婷. 红色资源融入高职思政课堂的实践路径[J]. 四川劳动保障, 2023(4): 98.
[3] 陈晓青. 本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以天津市为例[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23, 31(1): 63-67.
[4] 尤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探究[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 21(6): 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