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Challenges and Innovative Path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Culture
DOI: 10.12677/ae.2024.1471277, PDF, HTML, XML, 下载: 14  浏览: 20 
作者: 邱吉群: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网络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路径Online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hallenges Paths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已成为影响高校学生价值观形成与思想动态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文化的内涵以及主要特征,在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正面效应及负面挑战,并探索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实践理路,以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network cul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and ideological dynamic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culture, analyzes the positive effects and negative challenges that online culture fac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the practical approach to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line cultur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文章引用:邱吉群. 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路径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7): 1089-109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277

1. 引言

当下,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网络文化的发展,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逐渐加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我们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使网络文化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网络文化以其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特征,深刻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行为习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信息筛选难度加大、价值观引导复杂化、教育实效性减弱等。

2. 网络文化

2.1. 网络文化的内涵界定

科学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关于网络文化的内涵界定,各研究者具有不同的观点,作者姚瑶指出网络文化是一种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空间内形成的文化活动、文化方式、文化产品、文化观念的集合[1],郭鲁江、尹静指出网络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文化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融合的物质基础之上,以互联网为媒介,依托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涵盖了物质与精神双重层面的广泛活动及其产物。这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全球性文化现象,具体涉及到网络空间中的物质创造、精神产品、网络习惯及流行趋势等诸多方面。而从狭义上看,网络文化则专注于人们在网络环境中开展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更侧重于心灵世界的构建与表达[2]。魏宏森指出,网络文化源于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革新,以及这些新技术所催生的全新社会基础设施,它引领着生产、生活、工作、决策和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深刻变化[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文化,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新兴文化形态,是在网络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在信息交流、社会交往、知识生产、娱乐休闲、价值观念形成等方面所形成的一系列新特点和新现象的总和。它跨越了地理界限,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体现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织。

2.2. 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网络文化作为数字化时代特有的文化形态,其基本特征深刻体现了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渗透与重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上的虚拟与现实的交互。网络文化的一大显著特征是其技术层面的“虚拟性”与现实世界的深度交互。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空间,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超越物理限制的交互平台,人们可以在虚拟社区、社交网络、游戏世界中建立关系、交流信息、参与活动,这些虚拟行为往往又直接影响现实世界的社会交往、情感表达、甚至决策过程。第二,内容上的丰富与碎片化相容。网络内容的“丰富性”体现在信息的海量与多样性上。互联网打破了地域和媒介的限制,使全球各地文化、知识、资讯、娱乐内容得以迅速传播,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样的文化宝库。同时,这种丰富性伴随着“碎片化”特征,即信息内容倾向于简短小块、易于消费的形式,如微博、短视频、图文快闪、即时消息等。碎片化内容便于快速浏览和分享,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中的信息获取需求,但也带来了注意力分散、深度思考减少的问题。第三,主体上的个性化与多样化交横。网络文化中,用户“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表现为个性化与多样化。一方面,算法推荐、用户定制化服务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每个人都能接收到与其兴趣偏好高度匹配的信息和内容,享受个性化服务,这种个性化体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多样化”体现在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和文化的交叉融合,无论年龄、性别、国籍、文化背景,都能在网络上找到表达自我、分享观点的舞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催生出各种跨界、混搭的新型文化形态。这种主体的多样化交横不仅丰富了网络文化的生态,也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共存与理解。

3.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网络文化以其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即时性等特点,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网络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和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其信息的海量性、价值多元及负面信息的潜在影响,也对学生的价值判断、意识形态安全构成挑战,增加了教育引导的复杂度。

3.1. 正面效应

第一、提供了多样化、精准化的教育内容。网络文化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内容,不仅拓宽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还增强了教育的时效性和吸引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量的扩展与内容的多元化,网络文化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包括历史文献、时事新闻、学术研究、文化产品等,这些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素材。教育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涵盖了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帮助学生在更宽广的背景下理解国家政策、社会发展和全球趋势,增强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二是案例教学的实时性,网络文化中丰富的时事热点和实际案例,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即时选取最新的社会事件,如国际政治变动、科技发展、社会道德事件等,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中学习理论知识,理解其现实应用,增强了教育的时效性和现实意义。三是创新教育形式与技术手段,网络文化激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创新,如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在线课程(MOOCs)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使抽象理论生动化、具体化。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也顺应了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加了教育的吸引力。

第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网络文化具有快捷性、广泛性、自由性、隐蔽性、参与度大而复杂的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尤其是在网络文化视域下,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开辟了新空间,《人工智能时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研究》指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只能在特定的物理空间下开展工作,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则可以为教育过程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撑,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这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有利于推建智能化思政教育平台。网络文化背景下,尤其是智媒技术的发展,对构建智能思政教育平台具有诸多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不仅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而且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精准化、高效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网络文化与新兴技术的融合,语音图像识别、知识图谱建构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的普及,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创新的教学手段。智能平台可以模拟真实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历史事件、政策解读等,增强学习的沉浸感和体验性,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二是评估与反馈机制的智能化,借助网络技术,智能思政教育平台能够实现学习效果的即时评估和智能化反馈[5]。平台可以自动跟踪学生的学习轨迹,进行智能评测,快速给出学习建议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教学改进的依据。

3.2. 面临的挑战

第一、多元文化价值冲击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网络文化的发展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多元文化价值观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互交流、碰撞,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广泛交流促进了个人观念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减少了对单一主流价值观的盲目遵从,人们开始寻求与自己内心更为契合的价值认同。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环保主义、多元性别认同等新兴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并存,冲击了以家庭、国家、集体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冲击最为显著,由于“青年学生由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受这种‘西化文化’的影响。”[6],大学生当前正处于其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刻,价值观念和身心发展都还未完全成熟,极易受到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动摇其心中原有的社会主流意识。

第二、负面网络文化削减了思政教育的效果。消极低俗网络文化是指那些充斥着消极情绪、低级趣味、过度娱乐化、甚至含有不良信息的网络内容,这些内容在网络空间的广泛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了明显的削减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价值观误导,消极低俗网络文化常常以夸张、猎奇、刺激性强的特点吸引眼球,容易导致大学生在频繁接触这类内容后,价值观发生偏离。长期浸淫其中,可能使学生对正面价值观念产生怀疑,降低对传统美德、正面典型人物和事迹的认同感,从而削弱思政教育正面引导的效果。二是注意力分散,网络文化中的娱乐化倾向和碎片化信息大量占用大学生的时间和注意力,使他们难以静心投入到深入学习和思考中。思政教育往往需要一定的深度思考和理解,但消极低俗内容的频繁干扰使得学生难以集中精力于严肃的学习和价值内化,影响思政教育的深入性。三是行为模仿与同化网络文化中的某些消极行为和言语,如网络暴力、极端言论等,可能被部分学生模仿,导致行为偏差。此外,长期沉浸在特定的网络亚文化圈层中,容易形成同质化的群体思维,排斥不同意见,这种“回音室”效应不利于思政教育中提倡的开放性、批判性思维和包容性。

第三、相关网络文化平台建设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内容更新不及时,互动性不足,高校现有的网络思政平台内容更新频率较低,无法及时反映最新的时事热点和理论进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平台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学生难以参与讨论,导致学习过程较为被动。二是资源整合不够,平台分散,思政教育资源分布在不同的网站、平台,缺乏统一整合,导致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寻找合适的资源,降低了学习效率。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资源聚合平台,难以实现一站式学习体验。三是技术应用不充分,尽管技术快速发展,但一些思政教育平台仍停留在简单的文本、图片展示阶段,未充分利用视频、直播、VR/AR等新媒体技术,未能创造出更加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四是文化融合不够深入部分平台未能充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表现形式单一,未能深入挖掘文化内涵,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师资培训与技术支持不足教师队伍在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培训,同时,平台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团队不足,影响了平台的稳定运行和功能完善。

4. 网络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实践理路

4.1. 积极倡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网络思想文化主旋律

以唱响网络思想文化主旋律、宣传科学真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为目标,提高网络文化产品的正面宣传能力,提高其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推动网络文化在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品位、树立观念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应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利用音频、短视频、网络文章等多种媒介形式,传播正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在网络空间广泛弘扬。同时,要创新网络教育方式,融合传统与现代传播手段,运用新媒体技术和艺术表现形式,使社会主旋律在网络世界更加形象和生动。此外,构建绿色、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是培育积极网络文化的前提。这包括优化网络育人生态,遵循文化规范,利用传播平台和最新技术如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手段,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在线体验。还要加强网上舆论引导,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网络氛围,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网络教育的实效性。

4.2. 加强平台管理,搭建积极正向的网络思政平台

加强网络平台管理,搭建积极正向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当前网络文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积极正向的网络环境,对于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简称“网络思政”)平台尤为重要,一是加强内容导向与创新,弘扬主旋律,结合网络文化的流行趋势,创新内容表达形式,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定制个性化内容,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强化平台管理与技术支撑,不断完善智能审核机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内容的高效筛选与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不良信息,维护网络环境的清洁。三是政策法规与伦理规范,完善法律法规,紧跟网络发展新情况,不断健全网络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平台的责任与义务,为网络思政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强化伦理教育,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其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4.3. 整合网络资源,搭建综合教育平台

高校应整合校内外网络资源,建设集教学、交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网络思政平台。整合网络资源,搭建综合思政教育平台,旨在利用网络文化的独特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一是坚持线上线下融合混合式学习,整合线上优质教育资源与线下实践活动,如线上理论学习与线下志愿服务、红色基地参观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二是坚持情境模拟与体验学习,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运用VR/AR技术,构建历史事件、革命遗址等虚拟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重要历史时刻,加深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情感共鸣。三是坚持开放合作与资源共享,跨平台合作,与各大高校、研究机构、媒体平台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优质思政教育资源,拓宽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生态。

参考文献

[1] 姚瑶. 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1(20): 100.
[2] 郭鲁江, 尹静.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 36(5): 33-39.
[3] 万峰. 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J]. 教育学术月刊, 2010(4): 62-65.
[4] 刘湘顺, 毛珺芸. 论网络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5): 62-64.
[5] 李义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发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 44(15): 241.
[6] 张燕飞. 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3):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