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truggle Spirit in the New Era
DOI: 10.12677/ae.2024.1471272, PDF, HTML, XML, 下载: 2  浏览: 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邹仁芳, 钟 慧: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关键词: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Struggle Spirit Cultivation
摘要: 在新时代的浪潮下,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奋斗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奋斗精神,不仅是个体实现梦想的动力源泉,更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基石。然而,在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的今天,一些大学生可能迷失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而丧失了应有的奋斗意志。因此,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成为了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内涵、现状及其培育路径,以期为高校教育改革和青年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of the tide,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country’s future and hope, and their spirit of struggl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spirit of struggle is not only the source of motivation for individuals to realize their dreams, but also the cornerstone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national strength. However, in today’s rich material and information explosion, some college students may be lost in the complex social phenomenon, and lose their will to fight. Therefore, how to cultivate the struggle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to the connot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cultivation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struggle spirit, so as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college education reform and young talents cultivation.
文章引用:邹仁芳, 钟慧.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J]. 教育进展, 2024, 14(7): 1054-105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272

1. 引言

奋斗精神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高校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摇篮,更应肩负起培育学生奋斗精神的重任。通过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奋斗热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大学生奋斗精神概述

大学生奋斗精神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不断努力,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的精神。奋斗精神首先表现为勇于接受挑战,不畏惧困难。在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具备奋斗精神的人会勇敢地面对这些挑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奋斗精神还表现为积极进取的态度。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他们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具备奋斗精神的大学生不会轻易放弃,而是会坚持不懈地努力,直到达到自己的目标。奋斗精神也包括创新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学生应该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不断创新,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3. 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

3.1. 可协助大学生归正思想价值观

奋斗精神引导人们积极进取,努力拼搏,为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价值不懈努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奋斗精神不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更是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接受积极的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奋斗的重要性。从而在个人学习和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抵制负面信息的侵袭,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部分大学生容易陷入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通过培养奋斗精神,大学生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内在的动力和方向。奋斗精神不仅能帮助他们克服暂时的困难和挫折,还能在长期的努力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他们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和专业素养,还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成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设相关课程,并邀请社会优秀人士进行讲座和交流,提供生动的榜样。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奋斗的意义。家庭和社会也应发挥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大学生能够在真实的付出和汗水中感受到奋斗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最终,在他们内心深处,奋斗精神将成为一盏明灯,指引他们走向更加光明的前景。大学生应自觉抵制错误思想和文化的侵袭,积极参与到思想建设和学习当中。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和价值认同,才能更好地应对外界的挑战和冲击。奋斗精神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得以强化。通过逐步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大学生将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从容,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3.2. 可树立大学生历史责任担当意识

为使大学生对此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奋斗精神的宣讲和引导。例如,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课外活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同时,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体验奋斗的价值,并在挑战中锻炼自己。这样,他们不仅能够提高学业水平和专业素养,还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此外,家庭和社会也应共同努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家庭应当在日常生活中灌输积极的奋斗价值观,并以身作则,给予孩子正面的激励和引导[1]。社会则需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平台和实践机会,鼓励大学生在各领域积极探索和实践,发掘和释放他们的潜能。

3.3. 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大学生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的人生充满期待,有明确的志向和目标。同时,他们也要对国家的发展怀有美好憧憬,愿意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奋斗精神。例如,通过课程设置和课外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奋斗的意义。此外,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奋斗的价值,从而在挑战中锻炼自己。例如,设立创新创业项目,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实践中提升能力和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向孩子灌输积极的奋斗理念,为他们树立榜样。社会各界应积极创造一个支持奋斗精神的环境,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使大学生能在各自的领域中大胆探索,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2]

4.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策略

4.1. 善用心理疏导及典型教育,辅助大学生建立自主奋斗意识

(1) 在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时,教师需要深入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的教育指导。教师可以采用心理疏导的教育模式,详细研究导致学生产生消极奋斗态度的具体思维模式。通过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厘清困扰,鼓励他们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教师需要评估学生的能力结构,找出他们的优势领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设计一套个性化的计划,以充分挖掘他们的奋斗潜能。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奋斗中。

(2) 教师需要在心理疏导和个性化教育计划中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明确他们在思维上存在的问题[3]。使用心理干预技术,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提供情感支持和正向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奋斗心态。教师在评估学生能力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工具,全面了解学生的优势和潜力。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具体的培养计划,如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开展特长项目等,逐步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激励他们实现个人目标。

4.2. 加强媒介环境监管力度,针对性改造意识形态

校方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传播正确且积极的奋斗精神理念。举例而言,可以通过网络,将我国关于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文献资料和丰富素材推送给学生,使他们在浏览网络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真正具有价值的奋斗精神内容。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从中汲取到正能量,还能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奋斗观念。此外,网络平台具有信息更新迅速、覆盖面广的特点,因此,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奋斗精神的传播,可以迅速地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广大学生,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奋斗精神,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这种传播方式既高效又便捷,对于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一方法,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认清网络中的不实信息,还能够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奋斗精神[4]

在具体措施方面,校方首先应设立一套健全的网络舆情监控体系,对网络中关于奋斗精神的讨论进行及时跟踪和分析,识别并过滤不良信息,并采取快速响应机制予以澄清和应对。教师可以组织网络宣传队伍,通过社交媒体、校园论坛等平台,积极传播优秀的奋斗故事和榜样人物事迹,塑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这不仅能够有效对抗不实言论的传播,还能借此机会帮助学生树立正面的形象认知。与此同时,教育者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新闻和信息源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信息渠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增强他们对信息的辨别力。例如,利用学校的资源和平台,开设专门的课程或讲座,邀请媒体专业的专家和学者,为学生详细讲解媒介素养和信息甄别的方法。通过这种系统化的教育,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校方还应组织定期的网络安全和媒体素养活动,如主题讨论会、辩论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如何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坚守奋斗精神[5]

4.3. 集中高校管理优势,创造进取校园氛围

学校,作为学生道德和行为规范的主要塑造场所,应当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奋斗气息的校园环境。针对当代大学生这一关键群体,将奋斗理念深度融入教学与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从多个维度入手。首要任务是加强引导,通过深化理论知识和历史知识的教学,助力学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宏伟志向。这种志向的树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奋斗之路指明方向。思政教育课堂是传播党的奋斗精神的重要阵地。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到奋斗的内涵和价值。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艰辛与辉煌的奋斗史,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是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学习党的奋斗史,学生不仅能够明辨是非,更能树立起正确的奋斗观念,从而提升对奋斗的认识和理解。除了理论教学,实践活动同样不可忽视。学校可以组织成立与奋斗主题相关的讲解社团,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更深入地感受到奋斗的意义。同时,组织参观如吉林省博物院红色展馆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先辈们奋斗的艰辛和伟大[6]

4.4. 健全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机制

大学与中小学在学生评估上应有所区别,更应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而非单纯依赖学业成绩。目前,高校在评价学生优秀与否时,仍过于看重分数,如在评选奖学金或优秀学生干部时,往往忽视了品德修养和奋斗精神的考量。为了更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奋斗精神和综合素养,学校应建立更为全面的评价机制。

学校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各类项目比赛,以拓宽学习领域和方式。在激励机制方面,除了传统的奖学金等物质奖励外,还应注重精神层面的激励,如通过表彰、颁发证书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发他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动力。

宣传与创新机制在培育学生奋斗精神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高校应当设立一个专门针对奋斗精神进行宣传的中心,该中心应由学院宣传负责人、学工部和团委等共同构建,形成强大的宣传团队。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量,我们可以大幅提升网络宣传的影响力,从而为奋斗精神创造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这样的举措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奋斗观念具有积极影响,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斗志。全校范围内,我们期望能形成一个涵盖所有学生、全过程、全方位的奋斗精神培育局面。同时,高校需要灵活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变化,从多个渠道和角度加强奋斗精神的宣传。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核心作用不容忽视,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奋斗精神滋养。我们应针对当前学生关心的热点,引导他们进行深入且理性的思考,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探索并开创宣传奋斗精神的新途径和创新形式,使宣传更加生动、有效[7]

5. 结束语

通过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深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环境的日益优化,新时代的大学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培养出更多具有奋斗精神的新时代青年,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幸福安康添砖加瓦。

基金项目

2023年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3D050,名称: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2023年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3D066,名称: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模式构建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汪佳豪, 马光焱. 东北抗联精神涵养新时代大学生奋斗观的逻辑理路[J]. 吉林教育, 2023(35): 10-12.
[2] 张玉康. 发掘艰苦奋斗时代内涵 助力高职院校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J]. 办公室业务, 2023(23): 66-67+87.
[3] 孙硕.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观的思想内涵、内容指向和价值意蕴[J]. 文教资料, 2023(22): 59-61.
[4] 李晓英. 浅谈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融入奋斗精神的方式[J]. 四川劳动保障, 2023(11): 55-56.
[5] 郑舒心.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 才智, 2023(35): 144-147.
[6] 米亭.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探析[J]. 北京教育(德育), 2023(11): 44-51.
[7] 李建平. 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容与路径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 43(33):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