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萨的新异化理论及其治疗性功效探析
Rosa’s New Alienation Theory and Its Therapeutic Efficacy
DOI: 10.12677/acpp.2024.137228, PDF, HTML, XML, 下载: 11  浏览: 19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唐子涵: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关键词: 罗萨新异化哲学治疗Rosa New Alienation Philosophy Therapy
摘要: 罗萨在其新著《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中,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新异化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其解决新异化的设想。本论文采取文本分析法,以罗萨的《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为文本依据,试图分析社会加速的三个原因即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及生活步调的加速,并基于分析新异化的几种不同形式,即空间异化、物界异化、行动异化、时间异化、自我异化与社会异化,等等。基于此,我们可以分析其新异化理论所蕴含的治疗性意图及功效。
Abstract: In his new book The Birth of New Alienation: Outline of Social Accelerated Critical Theory, Rosa briefly elaborated the causes and forms of new alienation and its idea to solve the new alienation. This paper employs text analysis, taking Rosa’s The Birth of New Alienation: Outline of Social Accelerated Critical Theory as the textual basis, trying to analyze the three reasons of social accele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change and the pace of life,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new alienation of several different forms, namely spatial alienation, alienation of the object world, alienation of activity, time alienation, self-alienation and social alienation and so on. Based on this, we can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intention and efficacy contained in its new alienation theory.
文章引用:唐子涵. 罗萨的新异化理论及其治疗性功效探析[J]. 哲学进展, 2024, 13(7): 1537-1542.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7228

1. 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突飞猛进,社会加速的进程完全颠覆了人类的时空体制,据统计“与现代化之前的时代相比,人类的移动速度提升了100倍,信息交流的速度提升了1000万倍,数据传输的速度更是蹿升了100亿倍。”[1]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越是在生活节奏快的一二线城市,人们的幸福指数越低。社会的全面加速不断挤压人们的生活时间,加剧了人们生理心理双重困境,人们发现社会的变迁之快,信息转瞬即变,使得人们对生活和世界愈发无法掌控,反而被各种技术革新、信息变化与文化变迁裹挟着被动前进,失去了主动权,成为被掌控的一方。对于如何拥有美好生活的巨大困惑与无力感笼罩在整个社会之上,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个社会对于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亟需一份“诊断书”和一份“指导书”。

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两百多年的工业革命进程,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短短几十年就实现了西方国家百年实现的发展,发展背后所支撑的疯狂的社会加速是更加严重的,我们的技术与人才革新迭代速度远超过人们能够适应的极限,尤其是青年一代,不仅面临生存困境:人才市场饱和、就业困难、学历贬值、雇佣方市场环境;同时遭受着心灵困境的折磨:社会浮躁,人心迷惘,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遭受着巨大的冲击,新旧观念剧烈碰撞,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极端消极观点,但却没有真正的智慧哲学站出来引领青年一代寻找如何真正过好生活。在过去几十年的疯狂加速中,人人被社会历史的巨大车轮一刻不停地卷着前进,我们缺乏沉淀的人文土壤去孵化出真正贴近现代人们生活的、智慧的文化作品与哲学引领成果。我们顶尖的作家笔下的内容依旧停留在改革开放及更早的年代,而没有触及千禧年后的迷惘人心。同时,我们的哲学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与理论空想性,缺乏真正引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可实现的哲学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时就发出建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尤其是当前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已有成熟并全面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趋势下,人对人的本质与价值的认同感将再受重创,如果没有能够真正重塑人的信念价值、抚慰人心灵、引领人民寻找美好生活出路的实践性哲学,现代社会秩序与稳定岌岌可危。这种对于“美好生活”的追寻与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的探究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现代社会发展路途上的困境。

2. 社会加速逻辑下的新异化

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中,罗萨将其早年关于社会加速的社会批判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从哲学层面上将社会加速现象归结为所谓的新异化理论。这种深层推进,直接地说,就是罗萨对其社会批判理论作哲学层面的深化和奠基,间接地说,则是罗萨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哲学层面。表面看,罗萨将社会加速这一客观现象看作是产生新异化的现实原因,但实际上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由来已久的异化弊病导致了社会加速现象,并继而由社会加速这一新现象导致了异化以新的形式出现。这里形成了一条简明逻辑线索:异化——社会加速——新异化。显然,马克思早年揭示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异化理论,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加速以及新异化的一把钥匙。基于这种理论逻辑,说明社会加速何以导致所谓的新异化,这是一个首先要解释的问题。

2.1. 社会加速——新异化的诞生

近代工业社会产生以来,人类的历史进程便开启了倍速模式。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描述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因技术革命产生的社会加速现象及相应的社会效应:“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2]而随之出现的加速主义思潮,萌发于20世纪初的未来主义运动,更进一步从理论层面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加速问题进行剖析批判。包括同时期及后来的一些古典社会学家都感受到了社会时间结构的显著改变,并激发了他们对现代性的思考,但后来的发展却将现代社会转向了一种恒定的、不会变化的、非时间性的概念,将前现代与现代割裂,并未从流动的时间的历史的维度去理解这一概念且建立起一个严谨的社会加速理论和系统的理论。罗萨正是进行了这一工作。

罗萨定义加速为:“经验与期待的可信赖度的衰退速率不断增加,同时被界定为‘当下’的时间区间不断在萎缩。”([3], p. 18)包含着社会时间的加速与时空的压缩两方面的内容,是一种在有些维度减速、有些维度加速,但总体呈现一种不断加速的动态加速模型。据他所述不能用一种加速范畴涵盖所有复杂多变的情况,他抽象出了三种基本的加速范畴,分别为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及生活步调的加速。

作为最显著且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加速形态,第一个科技加速,指的是“目标明确的、技术的,特别是工艺的(也就是说机械的)加速过程”[4],在由科技变革所推动的运输、通讯和生产加速领域表现最甚,这对于社会的影响是直接而巨大的,甚至在信息数字全球化的今天导致了时空的压缩及对时空观念的颠覆。第二个是社会变迁加速,罗萨援引赫尔曼·吕柏“当下的萎缩”这个概念,如上文所述,将社会加速定义为能够描述过去的经验,依据此指导行为并做出对未来的期待的这段经验范围与期待范围的重叠的时间区间愈发萎缩,这种经验时效性的萎缩使得人们感受到生活与世界的不受掌控感。罗萨以高离婚率与高再婚率为证据,提出家庭结构的变迁所需的时间从“数个时代”到“每个时代”再到“时代之内”,愈发短的变迁时间,愈发快的变迁速度,经验性地证实了这种当下的萎缩。第三个生活步调的加速是个体体会到与科技加速似乎相矛盾的时间匮乏不够用的直观加速形式,即单位时间内事件量增多引起人们对时间匮乏的感受。科技加速应在逻辑上带来的时间的宽裕被同时增长的事务总量抵消了,甚至事务量增长率超过了科技加速率,所以我们的生活步调还是呈现加速的状态。三种维度的社会加速均受到外力推动,同时环环相扣形成社会加速内在动力循环。

社会加速改变的是人与世界的具体关系,即主体性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挖掘与对实现自我的探寻,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转向,这在现代社会是必然的、不可避免且不可缺少的,在资本主义早期,加速形成的强大的功能满足对主体性的实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进一步膨胀发展,过度加速已经适得其反:“人们已经体验到加速的力量不再是一种解放的力量,而是成为一种奴役人们的压力。”([3], p. 110)新形式的异化在不断地社会加速中诞生了。

2.2. 异化的不同表现形式

罗萨将异化定义为一种“不得不”的状态,我们既自愿,但又违反真正的意志地在行动,长此以往以致主体忘记真正的目标和意图是什么,似乎没有实体的外在的压迫者在管制,但我们仍感受到被控制。这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加速逻辑下资本对人新的奴役支配方式,形成一种对主体意志与行为施压的无处不在、无法挣脱、无力反抗的“集权主义”。在潜移默化之中,人们只要想要停下来休憩一下,就会立刻被不断加速的社会无情地抛弃,失去高速竞争环境中的优势,迫于无奈,人们只能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被迫无休无止地保持前进的脚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常说的“内卷”。

“异化”这一概念源来已久,在马克思异化概念基础上,罗萨吸收了法拉克福学派第四代其他核心人物如拉赫尔·耶吉的观点,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异化已经超越了人的行动、行动时所使用的物、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异化,人与他们的时间和空间也已产生了异化现象,所以加入了超越经济资本主义维度的时间的视角去分析异化,进而提出了加速时代中的五种社会异化现象,依次是空间异化、物界异化、行动异化、时间异化以及自我与社会异化。

罗萨的新异化概念保留了马克思异化概念的核心内涵,即描述主客体疏远冷漠、静默没有回应的关系,但在客观现实的加速时代背景下,时间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罗萨加入了超越资本主义经济的流动的时间的历史的视角去看异化概念,拓展出了人与时间、空间的异化关系,在现实批判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创新。

3. 新异化的特点及其治疗性取向

新异化的直接原因及其几种不同形式,这构成罗萨新异化理论的基础内容。在此基础上,如果再深入分析,那么不仅可以明确新异化的内在特点,而且还可以看到罗萨新异化理论其实也蕴含着深刻治疗性的现实价值取向。

3.1. 新异化的特点

五种异化的不同表现形式本质上是主体与世界关系的不同维度的展现,这些关系是病态的,是不存在共鸣的无关系的关系。这五种不同表现形式的异化可以进一步概括三个更为深层次的方面,即主体–客体异化、主体–世界异化和主体–自身异化。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新异化的基本特点。

主体–客体异化是指人与外物的关系被异化。社会加速背景下产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商品成为大于主体主观消费意志的独立实体的存在,它们的价值更多的是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来决定,资本成为撬动一切的支点。这导致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快速变化。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更新换代,在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例如过度消费主义、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等。同时市场竞争的疯狂加剧,使得人们的行为过度地为了自我利益而展开,导致了道德规范的瓦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和缺乏信任感,也就让主体–客体的异化问题愈发突出。

主体–世界异化则是指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被异化。社会加速尤其是科技加速使得人们的时空观发生巨变,空间与时间在人们生活中所呈现的形式与重要性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人经常感到自己被社会剥离出来,在存在的时空中人们找寻不到熟悉感、归属感与认同感,他们失去了对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的联系,同时不断加剧的信息泛滥和信息超载的问题,引发了现代人对于自然与社会真实性、可信度的怀疑,增加了主体–世界异化的风险。罗萨认为,这种异化会导致人们对身份认同的困惑和负面情绪的产生。

而主体–自身异化则是指人们与自己的关系被异化。罗萨的新异化理论区别于前人的“新”之处就在于他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加入了主体体验的时间视角。在资本主义加速社会逻辑下,闲暇时间的享受需要积累一定的生存资本,而积累相对充足的生存资本支持体验闲暇时间则必须投入更多时间进行劳动创造,结果就是人们越是追求加速争抢生活的时间,越是无法获得时间去生活而不是生存,越卷越累,越卷越穷,越卷越不幸。同时快速社会下单位时间内同步进行多任务多进程活动愈演愈烈,人体验增多,体验感却不断减弱,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主体性逐渐被消磨,失去判断与决断能力,不自觉地陷入且主动维系这一状态。人们逐渐模糊了真正的自我,与世界陌生的同时也找寻不到自我,不知道我是怎样的我、真正想要成为怎样的我,忙碌活动过后难以收获满足感与成就感,取而代之则是深深的迷茫与失落,心理问题不断滋生积累。这五种三类异化在逻辑上有先后,在时间上是同步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成,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五种异化表现形式在新的时间视域之下,联系现实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经验成果,综合地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后现代加速社会在客观物质世界发展、主观精神建设以及作为主体的人类自身体验方面存在的问题弊病,辐射到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学以及个体精神健康等多维领域,罗萨以缜密的逻辑与详实生动的现实例证建构了拥有流动时间视角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结合上文的分析中不难发现,罗萨提出的新异化不仅具有时间视域下分析异化问题的显著创新特点,更具备根植于现代社会现存问题的现实性特点与深刻剖析社会病症的批判性特点。

3.2. 新异化理论的治疗性取向

罗萨提出社会加速导致异化的加剧,这种异化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他分析各种异化形态和造成原因,旨在引起我们对这些问题的重视,探索处理异化问题的可能途径,并呼吁重新反思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其异化理论的历史性、现实性与批判性的特点体现了罗萨新异化理论旨在剖析批判资本主义后现代社会弊病,寻找人类美好生活光明出路的治疗性取向。

实际上,哲学本身就承担着人类启蒙重任的诉求,它的根本职能便是解答人的心灵困惑。个体与社会所呈现出来的心理精神疾病,归根结底是人类的普遍心灵困惑的表现,这应当成为哲学所要面对并解答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心灵的充分对话使得在心灵深处的问题得到解决,那么表现出来的心理疾病就无法得到有效根治……深刻意义上心理治疗就是哲学治疗,其实质是哲学践行或哲学教育。”[5]可以说,治疗性正是哲学的根本性质之一,一部两千多年的哲学史,在实质上也可以看作是以哲学独特的方式揭示、探讨、并解决人类普遍性心灵困惑的发展史。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罗萨的新异化理论并不是问题的终点或理论的归宿,其归宿应在于如何面对并解决社会的新异化问题或所谓的“内卷化”问题,从而为人们回归正常美好生活提供有效的哲学方法。

从根本上来说,罗萨整个社会加速批判理论都是建立在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的根本目的之上的,对于后现代社会主体来说的美好生活早已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富足,更重要的是心灵世界的宁静平和与满足。工业革命后社会现代化进程给社会主体的精神心灵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迷茫焦虑与社会的病态疲态逐渐显现,个体精神与心理疾病越发普遍,人们无法找寻到所谓美好生活。罗萨的新异化理论就是以治疗个体与社会的心理创伤与疾病,引导人们追寻美好生活为根本目的而对晚期资本主义现代社会进行批判式“诊断”,将现代社会的病症概括总结为新异化现象,即晚期现代人与世界之间长期无法产生共鸣的病态关系,并指出过度的社会加速是造成新异化病症的病因所在。要治病首先要发现病症并找出病因,所以罗萨理论体系的第一个主轴“社会加速批判”就是他治疗社会的第一步;下一步就需要给出治疗方案,对症下药,罗萨给出的可能治疗方案,就是去追求充满共鸣的社会关系。由此,罗萨开启了他对于现代社会“美好生活”的探究形成的理论体系的另一主轴——共鸣理论。需要强调的是罗萨的新异化理论体系作为哲学治疗对于人心灵的抚慰引领作用是极具价值的,为追寻美好生活提供有益的观念与途径,但其真正治疗功效的发挥是离不开实践的,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观念内化于生活,立足于实践性的新异化理论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对个体心灵与社会心理的治疗性功效。

4. 小结

罗萨将内嵌于社会运行结构中的加速逻辑看作是阻碍我们实现美好生活的根源,由此在理论上对所谓的加速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建构了一个完整的所谓的社会加速逻辑系统。罗萨的新异化理论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具有实践指向的问题。一方面,罗萨的新异化思想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一种当代阐释,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也力图解释当今时代出现的新异化现象;另一方面,罗萨希望借助这一理论解决新异化现象,特别是那种表现为“内卷化”的生活扭曲现象,从而实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内在追求。不过在根本上,罗萨的新异化理论研究仍未超脱马克思异化理论研究范畴,其实践解决方案的抽象性也无法真正有效指导解决当前的内卷化现象。理解罗萨的新异化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当今社会存在的异化现象,从理论上领会异化存在的普遍性和时代的必然性,从而为解决异化现象提供有益的途径。同时,我们力图将其实践性指向定位于一种治疗性功效,目的在于表明两点:其一,哲学的治疗性是一个纠正心理观念或精神状态的问题,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地位(比如是一种前提性问题,或至少有中介的意义);其二,哲学的治疗不能替代实践性,转变观念必须进一步作用于改变感性现实世界才能真正体现哲学的实践功效,也只有从生产劳动的现实实践效果上,才能检验哲学治疗的功效性或真理性,否则哲学治疗就会陷入无效的、空想的困境。

致谢

感谢扬州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罗龙祥对本文的指导!

基金项目

本文系参加导师罗龙祥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情境语义学的摹状词理论研究”(23FZXB052)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德培. 中国经济2020 [M]. 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0: 16.
[2] [德]卡尔∙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M]. 人民出版社, 2014: 30-31.
[3] [德]哈特穆特∙罗萨. 新异化的诞生[M]. 郑作彧,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18, 110.
[4] [德]哈特穆特∙罗萨. 加速: 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M]. 董璐,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86.
[5] 罗龙祥, 唐子涵. 对话式哲学的逻辑理路及其治疗性功效[J]. 科学∙经济∙社会, 2022, 40(2): 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