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Exploration of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ss.2024.137628, PDF, HTML, XML, 下载: 22  浏览: 37 
作者: 刘 珂: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策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Practical Teaching Countermeasure
摘要: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的充分体现,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迫切需要。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实践教学,对于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实现课本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找出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
Abstrac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the full embodiment of Marxist practical thought. I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tegrating practical teaching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nhancing the attra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realizing the combination of textbook theory and social reality, and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By explor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can find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which can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educator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文章引用:刘珂.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7): 537-54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7628

1. 引言

高校思政课是对高校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思想道德品质培育的主阵地,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讲好思政课,就一定要落实好思政课的实践环节。在新时代,国家不断强调要加强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水平,培养新时代“四有”青年。思政课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思政课的顺利进行,必定离不开实践教学作为其必要的支撑。把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发展,探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不断丰富,有助于巩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功能,进一步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时代高校教育中的时代价值,发挥思想育人、情感育人的教育价值,对于高校学生提高思想素质、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2.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

马克思提出:“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践教学不仅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也会转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观念,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2.1. 增强高校思政课吸引力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让学生亲身接触、亲身体验、亲身参与到学习中[3]。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将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等相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身边的“思政课”,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去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在校外实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参加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例如,提及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分享自己家乡的变化以及自己感受到的中国变化,引导学生感受乡村振兴战略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合理开展校外“乡间思政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倾听中国乡村发展的声音,用脚步丈量中国土地变化,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这些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师生间的进一步交流,协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获得参与感、轻松感和愉悦感,从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

2.2. 实现课本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高校思政课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有时会有一些晦涩难懂,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实现将适当的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在学习中加入各种课堂活动、让学生自主参加一些校内活动或者组织一些校外活动等,向实践求真知,探索生活与社会中所存在的思政知识,让学生参与到思政学习中来。例如,在讲述唯物辩证法相关知识时,组织学生开展一场关于“脆皮大学生”相关论题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发言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经历与见闻,用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出现“脆皮大学生”此种现象的本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策,感受辩证法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实现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的结合,把所学到的理论应用在生活中,不仅使思政课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实践能力有所提升。

2.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传统的思政课堂里,思政课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采取重灌输、教师主体的授课模式,使得学生不能真正的理解某些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完成,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教学理念、方法与考核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完善,使思政课真正可以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积极思考我国近现代问题以及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些热点话题,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更快地理解、认同和接受理论知识,并在实践过程中思考自身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例如,在学习中共三大这段历史时,课堂讲授之后,引导学生到中共三大会址进行实地参观,组织学生自主设计一个电影的情节,拍摄一场自己眼中的中共三大微电影,让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感受伟大建党精神,思考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传承先辈革命精神,在追寻红色足迹中,重温光辉历程。不仅有利于转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3.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开展的一系列必修课程,思政课实践教学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其并未达到最优化的程度,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3.1. 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在高校学业学习的相关文件中,对专业课实践教学的要求比较明确,专业课实践教学也往往与学校评估、学业成绩、奖学金制度等息息相关,在这些制度的影响下,学生与教师对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视。在学习过程中,专科课的实践教学,多数是对学生传授一些技能,更重视实操性,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否则直接影响技能掌握的效果。相比之下,思政课实践教学并没有与很多的“硬指标”相联系,重视程度也就会有所不同。在教师授课过程中,部分思政课教师会忽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联系,习惯于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这样很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内容也难以让学生入脑入心。有的学生也会存在着到课堂上逃课的现象,身在课堂,但心却不再课堂。且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并没有对待专业课那样重视,学生在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不理解课程实践的意义与重要性,经常把其看作为一种娱乐过程,这样的实践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方面,显现出严重的不足。

3.2. 教学体系缺乏规范性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2个学分来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4]。但是,与思政课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偏少,实践教学内容没有形成系统化,且实践教学没有系统性的构建,所以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例如,活动内容设置过于随意、没有形成连贯的活动流程,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充分等现象,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评价体系缺少系统、规范、细致的评价细则,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科学性不够,使得思政课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供参考,从而忽略实践教学的评价考核,或者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评价范畴简化为学生有没有参与实践活动、有没有完成实践报告、有没有写实践记录这些检验上,从而使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形同虚设,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极大的影响教学效果等。所以,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体系仍有缺乏规范性问题,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3.3. 教学形式与目标不一致

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密切相关。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形式没有创新性,且不是所有的实践活动都可以归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开展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时,老师惯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主题探讨、课堂讨论、校内竞赛、校内调查、校内志愿服务等,这些是大部分教师最常用的实践教学方式,但也是学生早已司空见惯的形式。因此,学生早就没有了新鲜感可言,慢慢地就会出现应付老师的现象。比如简单的做个小调查,随便模拟一个场景等来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没有学到知识,还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来耍小聪明,使得思政课实践教学完全没有意义了。在开展校外思政课实践教学时,通常都是教师或者是学校组织和安排好的,所以活动的目的性特别强。这让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在老师和学校的安排下,学生完全失去了自主进行实践的机会,从而被局限在学校设定好的这个大空间中,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阻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进行。

3.4. 教学基地建设质量不高

教学基地的建设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首先,在部分高校中,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基地存在着数量较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的情况。其次,一些教学基地由于年久失修或者是经费不到位等问题,基地内设施十分不完善,部分设施过于落后,导致教学无法顺利进行。最后,学校在选择教学基地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基地的功能问题,有着相似功能的基地普遍存在着。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开拓学生眼界,部分教学基地的出现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很难有针对性地实现课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还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它的建设不仅需要学校的支持,还需要校外其他单位的支持。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克服困难和障碍,以提高基地建设质量。

3.5. 教师队伍建设落后

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教学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首先,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师资存在不足。在高校中,专门负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存在着人数不多,建设不完善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一位老师要教很多学生,完成更多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给老师带来很大压力,造成工作疲惫,还会降低教学质量,使学生无法深入课堂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其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进行师资培训方面,在许多高校中仍存在着忽视问题,只重视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设,忽略其开设成果,对于师资培训也往往流于形式。学校应当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理论的培训,从而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与感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对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4. 解决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问题的对策

在当前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培养优秀的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最开始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对人才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灌输和内化。而对于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从以下一些方法入手,不断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4.1. 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首先要转变师生们的态度,提高师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态度影响人们行为的选择,态度转变了才会转变行为,进而找到解决办法。列宁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5]。态度是意识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对人们解决困境发挥着更好的指示激励作用。首先,学校领导者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者要加强配合,营造有利于课程有效开展的良好氛围。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在实践中不仅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与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树”人。教会学生这么做的同时,更要让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在实践中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通过调动学校各部门的积极性,建立起来一套领导与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把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好地开展下去。其次,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与指导,从根本上改变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重专业课知识的教授而轻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情况。正确认识到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去解决和分析现实问题,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最后,引导学生转变对思政实践教学的态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实践教学对自身素质提高、未来职业规划、人生价值实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在实践教学中玩”向“在实践教学中学”的转变,提高同学们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6]

4.2. 创新和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完善的教学体系是课程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首先要明确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树”有培育、培养之意,本就有实践的意味,而“树人”不单是“教人”,更重要的是在教的过程中慢慢栽培,不断成长,让学生的品德素养得到提高,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7]。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根据不同院系的不同专业,将情景模拟、主题讨论、校外调查等实践教学的模式适当地加入到教学中来。同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也相互联系起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构建大思政育人共同体。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教师把实践与课堂理论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特别是课堂中那些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空洞的理论,在实践中转换成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来讲述,改正了以前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创新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而且让学生自觉并愿意参与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大的收获。最后,在评价体系方面,要明确考核考评办法,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利用大数据和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学习、教师授课过程进行自动追踪记录,给出精准的学情和教情分析评价,以便促进教师开展多样高效的实践教学形式,提升实践教学实施效果。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真度、重视度,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4.3. 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的教学资源和现实中的实践案例是非常多的,但最缺乏的就是适当的教学方法。所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老师在这个方面要不断地改进和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更加亲近学生、了解学生。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有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其中,课堂实践教学基础,校内实践教学是重点,而校外实践教学则是难点,其他的实践教学形式则是补充。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统筹利用好这几种教学形式,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可以结合理论授课,开展一些辩论赛、话剧、模拟法庭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通过学生拍摄微电影来达到理论传授与实践体验的融合。同时适当建立教学智能管理云平台,创建个性化的自适应学习体验和学习路径,建立学习数据库,并结合慕课、智慧课堂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为实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各要素的新一轮整合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以及可能性。从古至今,教学方法一直都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好优秀的教学模式,改进错误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而具体到每一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老师来说,就是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

4.4. 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十分重要,在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要积极的与社会各企业机构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基地的建设不在于数量的多少,基地不是越多越好,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基地是否符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这不仅要考虑课堂、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更要考虑不同基地的功能问题,尽量避免同类性质的基地实践和教学。对于一些红色革命纪念基地、历史博物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社会或经济发展典型示范基地、综合试点改革与创新基地、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等,学校和院系要对这些基地进行统筹考虑,使基地的教学作用得以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优化这些基地的机构体系,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教学。随着科技发展,可以适当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课堂实践教学中,创新实践教学基地模式,使虚拟与现实的实践基地探索相结合,更便于拓展学生的实践途径,增强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基地的建设就是为了更好的对同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老师进行实践教学,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和生活。所以要利用好教学基地,通过基地实践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更便于教学,大家共同合作,达到多赢的效果,也为思政课提供资源保障。

4.5.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教学得以有效进行的关键。在高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所有同学的必学课程,但是专门教授这门课的老师相对较少,使得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任务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首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做到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顺利并有效地进行。思政课的专职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力,这些老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长去担任不同的实践教学任务,同时也要根据实践教学任务的具体需要,从学校里或者是学校外请一些优秀的教学人员,来担任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兼职教师,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其次,还要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这些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当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教育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所以高校里要积极组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老师结合时代要求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论素养,完善自己的实践教学方式等。通过社会调查、教学讨论、集中培训等途径,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强大和充足的师资保障,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越来越好。最后,思政课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善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利用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打造多层次分场景的教学设计理念,贯通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教学课堂,将思政课教育落到实处,实现教育的完整性与时效性[8]

5. 结语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目前仍面临着许多的障碍和挑战,只有不断提高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视,创新和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实践教学的形式等,突破障碍,完成挑战,才能不断地改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环境[9]。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要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地让思政课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内化为自己的理论和观点,外化为生活中的正确行为[10]

参考文献

[1] 朱丹.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价值及实现路径[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2): 136-144.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3.
[3] 刘训华, 代冉.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概念、意蕴与战略基点[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5(2): 19-26.
[4]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0809/t20080925_80380.html, 2008-09-25.
[5] 列宁. 哲学笔记[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4.
[6] 何益忠, 周嘉楠. 思政课实践教学: 概念辨析与体系创新[J]. 中国高等教育, 2020(6): 17-18+53.
[7] 崔潇.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路径研究[J]. 北京教育(高教), 2023(4): 44-46.
[8] 李森. 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价值及举措[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1(6): 14-24.
[9] 谢若扬, 宋俭. 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优化运用——基于红色场馆的考察[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4(9): 71-74.
[10] 孙杰远. 论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J]. 社会科学战线, 2023(7): 22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