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技术实践的困境与反思
The Dilemma and Reflection on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e.2024.1471261, PDF, HTML, XML, 下载: 3  浏览: 16 
作者: 朱 斌: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洛阳
关键词: 技术理性信息技术高校技术赋能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iversity Technological Empowerment
摘要: 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学校综合实力是必要之举。但是在技术理性逻辑作用下,高校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出现偏差,教学技术应用泛化降低课堂效果,学生管理领域出现“电子文牍主义”,网络媒体成为“留痕”平台。基于此,高校必须正确看待信息技术的作用,以价值理性为导向,强化以学为本的理念,结合教学实际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实现数据互通,建立数字化学生工作系统平台,注重实效,形成线上线下活动协同联动的局面。
Abstract: In the era of informatiza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enhance their comprehensive strength. However, under the rational logic of technology, there will be devia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universities. The generalization of teach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will reduce classroom effectiveness, and there will be “electronic copyism” in the field of student management. Online media will become a “leaving traces” platform. Based on this, universities must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uided by value rationality, strengthen the student-centered concept,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asonably in combination with teaching practice, achieve data exchange, establish a digital student work system platform, pay attention to effectiveness, and form a collaborative and linked situ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activities.
文章引用:朱斌. 高校教育技术实践的困境与反思[J]. 教育进展, 2024, 14(7): 982-98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261

1. 研究缘起

1.1. 问题提出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高校教育领域里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也逐渐普及。教育技术的应用确实为高校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学生管理等方面提供了便利性条件,但是不难发现在技术理性的作用下,一些高校出现了“唯技术”发展理念,认为信息化建设水平越高,学校发展势头越好,教学设计多媒体应用越高大上,教学效果越好,偏离了教书育人的主线。因此,在教育和技术融合发展的潮流之中,深刻反思技术理性作用下高校教育实践的迷失,寻找正确的技术使用之道。

1.2. 技术理性概述

理性基因最早萌芽于古希腊哲学土壤之中,在欧洲文艺复兴中被广为传播,并为启蒙运动奠定文化基础。毫无疑问,理性精神或者理性主义推动了近现代工业革命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技术理性恰恰是在对技术反思批判中产生,科学技术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带来诸如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社会不公等问题。马克思·韦伯提出了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两种类型,法兰克福学派改造成为“工具(技术)理性”和“客观理性”,认为工具(技术)理性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对人类造成压迫[1]。技术理性在发展中产生的异化问题并非出现在技术理性本身,这其中人为建立的制度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并不否认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地位,而是旨在反思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受技术理性的因素影响,在教学、管理、服务等领域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一些弊端,以便能够正确看待使用技术,促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 技术理性作用下高校教育实践的迷失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办公水平持续提升,服务管理也更加智能化。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更是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但是在技术理性的作用逻辑下,高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网络宣传等方面出现了偏差和迷失。

2.1. 课堂教学领域:教学模式由“人灌”变“机灌”

信息技术应用泛化降低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创新了教学方法,通过图文并茂、数据量化、视频动态展示等手段提升了教学效果。但是技术和教育的融合也带来了人文情感缺失、教学流程化,课堂成了机械式互动。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有人秉着“向技术看齐”的理念,为了教学课件的完美程度,教师在课件制作方面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容易追求课件的炫酷,反而忽视学生的真实需求,更没有考虑到技术应用和学科背景的契合度。同时,部分教师在上课时产生对多媒体设备高度依赖,基本教学技能弱化,一旦离开准备的课件,课堂效果会降低。有些老师可能成为多媒体设备的“附属品”,播放提前准备好的课件内容,同时内嵌于幻灯片的一些音频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减少。技术的程序化常常会无意识压制师生创造性的发挥和交往主体性的激发,也无法体现技术和知识作为交往中介的动态功能[2]。久而久之,教学模式已然从传统的“人灌”变为“机灌”,或者“人机共灌”,学生被动接受巨大的信息量。需要警惕的是高校学科之间差异性比较大,信息技术的使用应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以求到达理想的教学目标。

2.2. 学生管理领域:技术应用“赋能”变“负能”

技术对社会发展具有双面性,合理正确使用能够为工作赋能,反之,则会成为负担。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兴起,伴随着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为数字治理奠定了硬件和软件基础,“互联网+”管理成为办公常见形态。一旦技术背离“技术赋能”初衷,在技术理性作用下会产生一种新型的“智能官僚主义”[3]。“智能官僚主义”表现为具体形式有许多,其中“电子文牍主义”是很重要的一种体现。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为例,各个高校都建立了学生工作系统,为学生工作者提供便利的办公服务。但是在部分高校里存在系统使用率较低的问题,学生数据未能较好利用,并且系统功能有限,仅能在网上完成部分学生工作。在实际开展工作中,学生工作者需要多次反复统计各类各样的学生信息,忙于整理大量的表格和文件。有的工作既需要网上申报,同时还需要提交纸质材料,非但没有减轻工作压力,反而工作量加倍,基层老师忙于线上数据审核和纸质资料整理。针对学生群体本身,每学期学生在完成日常学习、生活等活动,有些网络答题、投票、问卷填写、手机应用下载和新媒体平台推广等任务需要学生配合完成,为了让广大学生尽可能参与,在活动之后需要收取电子资料,以便督促学生参与情况。无论是基层学生工作者还是学生都疲于应付数据统计上报、收取电子材料和网络活动等。基层学生工作者常学生打交道,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新技术应用的出现不仅没有实现技术赋能的目标,反而增加了许多工作量,降低办事效率。

2.3. 网络宣传领域:宣传阵地成“留痕”平台

为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引领学生舆论导向,微信、微博和抖音新媒体平台成为部门宣传主要阵地。高校部门为了应付考核监督,并且在“留痕”动机驱使下,许多会议、日常工作、文体活动必须“上网”宣传,因此需要整理留存大量的电子和纸质宣传材料。同时,师生形形色色的“通知群”越来越多,消息回复更是应接不暇,穿梭于多个微信群里回复通知。在这种态势下,技术的使用为基层工作人员带来更多琐碎的留痕事务,增加额外的工作负担,并逐渐衍生成为一种新型“网络留痕主义”。

3. 超越技术理性:高校教育技术实践的美好愿景

高校教育技术的应用要回归教育的本质,超越技术理性,追寻价值理性。顺应科技发展潮流,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是推动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的时代命题。因而,高校需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价值导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着力加强信息建设,提升科研教学和服务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进而促进高等教育快速地发展。

3.1. 以学为本,结合教学实际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树立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高校教育改革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活动,突破技术理性困境。首先,建立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和教师是处在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在这种情形下,信息技术只是强化知识输出的一种手段,本质上仍然“满堂灌”教学活动的延续。学生作为具备能动性的个体,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的合作对象,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高校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其次,突破技术理性的观念。技术理性是人类理性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产物[4]。技术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需要服务于教学目标。高校教学技术的使用理念与教学理念理应相协调,不能仅仅局限于弥补教师传统教学的弊端,而是更好地为探究式教学创造条件,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供方便,而不是成为现有教学形态的补充工具。最后,处理好人、技术与学科三者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是先进的,但决不是万能的,不能以技术功能替代教师作用,课堂最终效果还是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合作,亦或是应用技术手段的结果。因此,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接受程度,根据课程的需要,合理利用图文、数据模型、音频视频等技术,以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不是为了追求课件的“高大上”使用诸多的技术工具。例如,针对理科专业,为了公式计算、图形构建可以使用一些带有处理数据的工具;针对工科专业,可以利用软件搭建三维模型,变抽象为直观;针对文科专业,可以使用音乐、视频以及图片等抓住学生兴趣,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总而言之,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充分考虑学生需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因材施教,避免偏离教育的初心。

3.2. 数据互通,建立数字化学生工作系统平台

建立数字化学生工作系统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人员数量少,高校学生数量规模又比较大,加之学生工作内容繁杂琐碎。比如学生工作者中的辅导员,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就业指导、学风建设、日常事务管理等九大职责之外,还有大量的行政、党建等业务,使得基层学生工作者疲于应付。在此情形下,辅导员很难做到对每一位学生充分的关心和了解。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就是做人的工作,这也是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因而,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大数据学生工作系统平台让学生工作者从日常事务性工作解脱出来,专注立德树人主业。该系统一是要涵盖学生班级、学号、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精准掌握学生情况,做到数据互通,为日常工作开展提供方便;二是在保证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比如可以根据门禁数据,掌握学生每天晚上早出晚归情况;根据学生在校消费数据,为资助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教务系统成绩,建立学业动态预警机制,为学业困难学生提供指导。将大数据作为服务学生,提升工作的工具,而不是将所掌握的数据束之高阁,更不是为了数据台账而统计。

3.3. 注重实效,线上线下活动协同联动

运用网络优势,扎实开展线上活动,注重活动实效,做好舆论宣传。由于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便捷性,使得其成为最重要的媒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信、微博以及抖音等自媒体平台的出现,越来越多高校热衷开展线上活动,在宣传方面投入诸多精力,也确实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这其中不乏为了宣传效果,有意扩大活动参与范围,使得活动服务于宣传,忽视活动内容的真实效果。因而,需要依靠网络优势,实现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合力。高校在开展网络活动时,一方面结合活动内容和特点,分类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对于适合举办线上的活动,认真策划,精准动员参与群体,不搞“一刀切”要求必须全员参与,而是通过活动的内容本身吸引学生主动参加,并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达到激励的效果;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优点,结合活动需要,活动前做好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气氛,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报道,避免为了“留痕”而报道。

高校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最新的先进技术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提供便利,这也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技术应用观,合理使用信息技术,避免陷入技术理性发展逻辑,使信息技术凌驾于教育发展的真实情况。

参考文献

[1] 涂成林. 技术理性的批判维度及其超越[J]. 学习与探索, 2007(6): 29-36.
[2] 刘芳, 徐莉. 技术理性作用下高校教学交往迷失及其实践超[J]. 教学研究, 2019(4): 69-76.
[3] 胡卫卫, 陈建平, 赵晓峰. 技术赋能何以变成技术负能?——“智能官僚主义”的生成及消解[J]. 电子政务, 2021(4): 58-67.
[4] 殷旭彪, 陈琳, 王永花. 论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技术理性[J]. 中国远程教育, 2011(2): 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