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网红”对思政课建设的双重影响:审视负面隐忧与探究正面启示
The Dual Impact of “Knowledge-Based Internet Celebriti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s: Examining Negative Concerns and Exploring Positive Insights
摘要: 得益于客观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主观求知需求的增长,“知识网红”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日益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维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选择。本文从“知识网红”的出场与特征切入主题,探析“知识网红”对加强思政课建设的积极影响和负面隐忧,旨在审慎将其有益经验借鉴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建设中。理性看待其对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重视双主体同向发展,推动优质内容创作;另一方面,需克服其信息冗杂、“泛娱乐化”倾向及商业化特质,注重营造理性的网络空间。充分运用并发挥“知识网红”对加强思政课建设的有益经验,协同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 Thank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bjective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growth of subjective knowledge demand, “knowledge network celebrity” has gradually appeared in the public’s field of vision, which has increasingly affected young students’ thinking cognition, emotional attitude and behavior choice. This article cuts into the theme from the appear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web celebrity”, and explores the positive impact and negative concerns of “knowledge web celebrity”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iming to prudently draw on its useful experienc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s. Rational view of its dual impact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on the one hand, we must adhere to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t though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double subjects in the same direction, and promote the creation of high-quality cont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overcome its information redundancy, “pan-entertainment” tendency and commerci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ay attention to creating a rational cyberspace.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useful experience of “knowledge web celebrity” i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coordin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young people.
文章引用:江敏. “知识网红”对思政课建设的双重影响:审视负面隐忧与探究正面启示[J]. 教育进展, 2024, 14(7): 952-957.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256

1. 引言

在网络智能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高校教育呼唤行之有效的思政模式,这要求“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近年来,受网络技术稳步发展、青年求知需求增长和网络媒介平台等力量的推动,众多学者、作家等知识分子在网红经济的推波助澜之中,步入网络空间,成为“知识网红”,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和知识体系建构产生积极引导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有鉴于此,有必要分析“知识网红”之于思政课建设的双重影响,善于激浊扬清,致力于加强思政课建设。

2. “知识网红”的涵义、出场与特征

“知识网红”是移动互联网和知识付费时代的新产物,拥有知识传播和价值引导双重功能,对网民的价值观形成有重要影响[2]。作为专业人士与网红经济邂逅、结合的产物[3],“知识网红”通常是指在某一垂直领域内拥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并进行内容分享的个人[4]。总的来说,“知识网红”是以知识分享而走红网络的人群,是传统公共知识分子迈进网络空间的新形式。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社会公众对“网红”这一群体的负面评价,丰富了“网红”的内涵和类型。

“知识网红”的生成是三方协力的结果,即网络媒介的发展、商业化运营带动输出端建设和青年求知需求增长。第一,平台侧的网络媒介技术为“知识网红”的产生提供条件和基础。得益于现代科学智能技术发展和线上教学信息技术平台的日臻完善,各大视频平台乐于且善于传播泛知识,为输出与输入两端中搭建起对话的平台并畅通交换意见的渠道,打造了基于智识的对话与传播矩阵,开拓了思想文化市场。第二,作为输出端的商业化运营在“知识网红”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而源自“知识网红”的自身驱动是其进入公众视野的重要前提。第三,在受众侧,青年求知需求增长倒逼“知识网红”的产生。以上三者协同,共同发挥作用,表现为平台洞察需求,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成体系的策划,凭借“知识网红”扩大有效的内容供给,满足青年对智识见闻的需求,新的需求拉动更高质量的供给,需求与供给互为反哺,如此运转以形成循环机制。

“知识网红”兼具娱乐性和严肃性的特征。与传统媒介环境下的公共知识分子有所不同,当下的“知识网红”关注社会时事,社会科学知识广博,借助文娱综艺、网络媒介等形式,将艰深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网络化、娱乐化、大众化的生活知识,能够较好地满足受众的知识需要。基于其具备关怀社会和化育人格的人文属性,“知识网红”自然地承担着引导、教育的任务,体现出对社会底层和青年群体的观照与同情。他们在网红经济浪潮的助推下,通过著书立作、在线授课、访谈、直播等多种形式输出其思想和观点,对青年学生及社会公众的知、情、意、行产生不同于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影响。

3. 以“知识网红”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影响

在“知识网红”细分领域之中,“思政网红”是指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受到网民关注的人[5],本质上是思政课教师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场域中,顺应教育要求与青年需求形成并发展的网络成名现象。然而,与“知识网红”不同,“思政网红”不能只追求“红”,思政课可以没有“网红”,但不能没有学科意识和目标导向[6]。由此,需要审慎对待“知识网红”对加强思政课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知识网红对加强思政课建设的积极影响

1)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

“知识网红”是随着媒介的深入发展和商业化进程加快而出现,在网络信息大潮中异军突起的。互联网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已成为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传播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空界限与运行机制,是信息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的表现形式,也是必然趋势[7]。步入信息化时代,与传统社会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来源不同,网络信息技术为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潜能,文化个体及群体生产、传播、消费和参与的路径得到拓展。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8]。正是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迭代翻新与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推动了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创造新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人的活动空间从现实世界扩展、融入到网络之中,网络成为各种思想、信息和观点的集散地。“知识网红”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播路径,易于被青年学生接受,影响着青年群体的思想动态和行为选择,这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 知识网红与青年学生联结密切

习近平总书记谈及青年工作时指出:“现在,很多青年人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社区里,在网络空间、在虚拟社会里……尤其是那些自由职业者、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自由演员歌手、流浪艺人等种类繁多的新兴群体,里面有很多有本事的人,有的甚至可以一呼百应。工作做不好,他们可能成为负能量;工作做好了,他们就可以成为正能量。”[9]“知识网红”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中生成,极具社会关怀和网络参与意识,且主要面向青年群体,这决定了“知识网红”必须担负新的使命。活跃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网红”,在现实中通常是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话语力量,面对社会现实问题,能够相对自主、独立地发表深刻见解,更能感召公众。此外,“知识网红”面对镜头侃侃而谈,通常呈现出睿智、知性、亲和的形象,这种极为平和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有利于消解传统师生关系中由身份悬殊而产生的距离感和畏惧感,使得栖居在网络这一“安全空间”的学生更具探索精神和表达欲望。虚拟的网络空间日益与现实世界交融,其间产生的对话与交流正交织形成了一个更为开放的公共话语平台,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和民主表达的机会,青年学生高度参与其中,或成为某些网络知识分子的拥趸。这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抢占网络阵地,分析“知识网红”作用于青年价值观的机制,总结经验教训并借鉴到实际工作中。

3) 知识网红增益于思政课建设

新兴知识偶像现象方兴未艾,在移动端平台、新媒体宣传和朋辈群体等各种势力的推持下,易在青年群体中引发重大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使其发展走向和质量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要求,善于总结和运用“知识网红”的成功经验,增益于思政课建设。“知识网红”从群众中来,必然要回到群众中去。论及“知识网红”的角色定位,他们应当是可靠信源提供者,这突出了“知识网红”的关键意见领袖特质。在知识领域中,作为“知识网红”,除去关注度和影响力是必须考量的重要指标外,学识与理性才更是其魅力所在。知识偶像持有正确立场和丰富学识,其形象或观念将会影响对受众的情感体验、潜在意识和行为选择。在新时代、新情境、新形势下,必须正视“知识网红”对建设思政课的正面启示和负面隐忧,有效发挥他们身上关注社会现实、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和传播理性、专业知识的品质,因势利导地发挥“知识网红”在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及提高大众思想素质和民主参与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 知识网红对加强思政课建设的负面隐忧

1) 一定程度上存在庸俗化”“泛娱乐化倾向

“知识网红”兼具知识性和娱乐性,但在网络直播、自媒体发声成为诸多行业热象的大趋势下,要警惕“知识网红”沦为迎合市场的产物,杜绝出现夸大其辞、贩卖焦虑、博取眼球、争夺流量、过度包装和“饭圈化”等现象。倘若青年沉浸于感官享受,而难以深入攫取知识,则不利于线下传统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在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中,鼓励并支持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善用网络技术,旁征博引地运用丰富、生动的教学材料和案例的同时,要警惕思政课沦为秀场,进而削弱育人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提防单纯为猎奇形式而成为内容上的“脱口秀”或“段子手”,杜绝“庸俗化”“泛娱乐化”倾向。

2) 部分知识网红主体性力量不足

在网络空间中,虽然主流声音占据主导地位,但仍存在噪音、杂音,甚至存在负面言论。现代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导致一部分人急于追求“知识”的标签,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受益于网络空间中的匿名性和自由性,一批自诩“知识分子”的公共人物,在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上借题发挥,凭借对知识的片面理解,通过夸大其词、渲染情绪的方式,刻意操纵舆论走向、发动网络民粹主义,成为不合格的网络意见领袖,对青年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3) 难以克服和清除商业化特质

“知识网红”输出观点的过程中,因受制于市场模式和媒体框架,诸如“专业领域的话题是否因为媒体逻辑而缺乏学术性、不利于观众思考?利用电视节目谋求个人利益是否有违大众对公共知识分子的期待?如何平衡知识付费和公共属性,不因追求利益而背弃社会责任?如何平衡商业逻辑和自主独立,不因资本裹挟而被迫言不由衷?”等问题仍在讨论之中[10],对真理缺乏坚定信仰、对知识缺少敬畏、对社会没有关怀的利己主义者依然存在。这种迎合市场的做法,往往导致他们输出的观点失去原有的深度和客观性,缺乏实质性内容。

4. “知识网红”对加强思政课建设的正面启示

() 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目标,“思政网红”不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追求的目标[11]。“知识网红”之所以能够获得热烈反响并收获拥趸,其底层原因在于“说青年善听之言,讲青年易懂之理”[5],本质上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立足时代变化,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纯熟地运用专业能力,情理结合地阐发教育内容,帮助现代青年人观察、反思并把握现实生活,这为加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经验。

在建设思政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学好、悟透、做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既不能丢失或弱化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指导地位和权威性,也不能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理论性。面对青年学生关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热点问题的基础上,可借鉴“知识网红”立足专业领域,发表具有深度价值的知识和经验的叙事体系,给青年学生带去新奇观感和启发性思考,使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

() 加强双主体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受教育者理论知识的习得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受教育和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的教育只为受教育者自我意识分化和统一创造了条件,而受教育者能否接受教育,还要看受教育者意识分化得如何[12]。“知识网红”自身经过漫长的学识积累和人文修养,能够担任“教育者”的角色。作为教育主体,他们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受众群体和范围,以受众为中心,自觉把受众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受众的参与程度和情感体验。青年对“知识网红”的追捧,也侧面说明在加强思政课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位置,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和引发学生共鸣。

加强思政课建设,“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又要动用知情意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亲和力、感染力,强化青年学生的认同。一方面,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思政课建设的过程中,要审慎选择专业领域中具备深厚学科背景和专业素养的权威知识代表,情理结合地面向青年群体展开对话,输出优质内容。另一方面,要分析当下青年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心理特点,在线下课程中尝试“知识网红”讲授理论知识的方法,合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作用。

() 善用网络媒体技术,加强和改进内容建设

“网红”是形式,内容是基石[6],必须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青年学生对“知识网红”的追捧,反映了青年人呼唤更为开放、理性的教学方式和对话模式。切实有效推进思政课建设,要积极顺应时代趋势和教学需要,熟悉网络化的对话模式,熟练运用新媒介技术与平台,主动向网络信息技术和媒体借力,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自觉拥抱智能技术,讲究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与艺术,宣传方法要与时俱进,宣传语言要采取符合大众特点。

在利用网络媒体技术时,必须坚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即无论在网络空间内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建设,都必须坚持创作优质内容这一制胜原则。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引导和教学育人作用,必须加强思政课内容建设,满足青年学生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从而凝聚起广泛思想共识,这要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语言、漫画、语音、视频等,将“高冷”的理论知识变成接地气的“网红”,学理性和趣味性并重,逐步提高学生的可接受度。加强对内容生产者的引导和监管,需要树立自律意识,明确社会责任,对错误言论予以驳斥,坚决遏制并清除低俗内容。

5. 结语

正视“知识网红”之于思政课建设的双重影响,总结其对加强思政课建设的有益经验和负面教训,有益于探索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可能方式。推进思政课建设工作时,应理性汲取“知识网红”之于青年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有益举措,充分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同时,需要认识到“知识网红”的火热存在一定必然性和偶然性,切忌把“知识偶像”奉为神坛上的明星,警惕片面夸大其作用,致使青年学生误入歧途的倾向,要坚持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确保学生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 2016-12-09(001).
[2] 马珊. “知识网红”崛起改变网红价值取向[J]. 人民论坛, 2020(12): 154-155.
[3] 匡文波, 刘建萍. “知识网红”与“网红”社会价值转变[J]. 人民论坛, 2019(27): 74-75.
[4] 陈明, 尹嘉璐. “种草”经济下知识网红的营销策略——以小红书为例[J]. 青年记者, 2023(22): 52-54.
[5] 车淼洁. “思政网红”的传播特质与生成机理——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 2022(3): 112-119.
[6]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思政网红”不能只追求“红” [EB/OL].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117/c64387-29030293.html, 2024-05-12.
[7]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大课堂编写组编.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大课堂[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s://www.cnnic.net.cn/n4/2024/0322/c88-10964.html, 2024-03-25.
[9] 习近平. 论党的青年工作[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33-34.
[10] 吴冠军, 刘铭康. 从公共知识分子到“网红知识分子”[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2(5): 10-13.
[11] 肖贵清.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3): 80-84.
[12] 陈秉公.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13]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 2019-03-1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