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三境”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以《次北固山下》的教学为例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 Realms of Poetry” i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in Middle Schools—Taking the Teaching of Stopping at Beigu Mountain as an Example
摘要: “诗歌三境”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的诗歌美学观点。其“诗歌三境”主要指:物境、情境、意境三种境界。他的“诗歌三境”观点对于后世的诗歌创作及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诗歌三境”的理论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试以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作为案例解析,探讨“诗歌三境”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Abstract: “Three realms of poetry” is a poetic aesthetics viewpoint put forward by Wang Changling, a famous poet in Tang Dynasty, in his poem “Shi Ge”. The “three realms of poetry” mainly refers to three realms: physical, situation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His view of “three Realms of poetry”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etry in later genera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in middle school, the theory of “three realms of poetry” can achieve good teaching results.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role of “three realms of poetry” i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in middle schools by taking Stopping at Beigu Mountain by Wang Wan as a case study.
文章引用:明丽娟. “诗歌三境”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以《次北固山下》的教学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7): 881-88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248

1. 引言

王昌龄在《诗格》中首次提出“诗歌三境”这一概念,物境即客观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情境即诗人主观世界的情感,意境则是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现实之境的和谐统一。“诗歌三境”不仅是中国古诗词创作的标准,而且对后世诗歌鉴赏与学习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诗歌三境”作为古诗词教学关键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加强对古诗词中物境、情境、意境的理解。

2. “诗歌三境”的定义

“境”是古诗词鉴赏中重要的审美特征,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中:“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1]下面将对“诗歌三境”的具体含义进行探讨。

2.1. 物境

唐代诗人王昌龄首次提出“诗歌三境”之说,认为对古诗词的审美应从浅入深,分为物境、情境和意境。“物境”主要指创作主体对自然景物的主观观察,即指实物表面呈现的现象,对自然审美的感悟。

“物境”的含义包含四大方面。第一,“物境”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观所形成的境界。即从诗歌中直接呈现出来的客观对象角度来分析物境。第二,“物境”指诗人内心中对客观自然景物进行审美感悟与体验后,在心中所产生的自然境象。这是基于诗歌创作主体的角度来把握物境。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物境,诗人作为创作主体,需要充分感受自然之境,用心体悟,并在心中形成自然之境。第三,“物境”指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将心中的自然之境再现出来。这是基于诗歌本身来理解物境。王昌龄提出,山水诗是物境诗的典型代表。在诗歌中,再现具象化的客观自然景物描写即属于物境。第四,“物境”指读者通过阅读相关诗句,通过想象再现诗歌中所描绘的物境。这是从诗歌读者阅读的角度来分析物境。

2.2. 情境

情境主要指人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注重主体情感的抒发。情因感而发,或感于事,或感于物,或感于景,形成情境。人们在所处的环境中产生了真挚的情怀,从而深刻地把情感表现出来。诗人词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由感而发。王昌龄认为地“情境”,与“物境”相比,更看重作者主观情感。诗人通过诗歌创作借景抒情,诗歌中浓厚的思想情感是相对于“物境”更高的一个层次。

早期的诗论中提到“诗言志”主要是指借助诗词写作抒发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诗缘情”主要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借景抒情,强调情感是诗人创作的内在驱动力。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大力标举意境,对意境作划分:“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2]。由此可以看出情境是由诗人通过主观情感和客观物境交融而产生的,这为中国诗歌理论的发展奠下了基础。

2.3. 意境

“意境”,是一种更抽象、更主观、更高层次之境,注重境中之“意”。是创作主体以自己内心所积累的思想经验为审美对象,将“物”与“情”结合,发自肺腑地创造出无穷的、真切感人的意境美。情境要求从景中“深得其情”,实现情真景真。“意境”是作品中情景交融后而达到的艺术境界。“意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境”就是指在作品中所出现的生活画面;二是“意”也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意境是是指创作主体将浓郁的思想感情与诗中生动形象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词创作主体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融情于景”。意境美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雄壮开阔;有的萧瑟凄婉;有的阔达豪放;有的含蓄隽永。一首诗就是一幅生活图景,是景物与情感的结合。

3.《次北固山下》中的“三境”分析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的绝妙之处在于借景抒情,景中含理,意境高远,壮丽疏朗,道出盛唐的万千气象与博大辽远。通篇描绘新春生机之景,处处隐含思乡怀亲之情,情景交融,是为山水诗中的千古名篇。

3.1.《次北固山下》中的“物境”分析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写得意境深远,情景交融,诗人用青山、行舟、绿水、红日、归雁等景物,描写了冬末春初北固山下的壮丽景色,从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行舟于绿水之上,联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表达了思乡之情。首联以简单平实的笔触开端,写北固山的地势。北固山矗立在长江边,我们可以想象:停驻在北固山下,可能是赶路心切,可能是思家难眠,诗人黎明即起,站在船头远眺,只见青山重叠,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山中飘出,蜿蜒伸向山外;山前江面碧波荡漾,载着旅人的小船,在江水中行驶。诗人首先写自己岸上的旅途看不到的青山之外的景象,暗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辛的,离家越来越远,思乡之情也就越来越浓,诗人在异乡的飘泊羁旅之情,隐含于字里行间,为尾联抒情交待了缘由。“客路”、“行舟”和颔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青山”、“绿水”为颈联中的“江春”作铺垫。这里诗人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底色,为下面的写景抒情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此外首联对仗工整,诗人停在那里的“静”与看到的“动”形成鲜明的对照,将“青”和“绿”镶嵌在诗句中,使诗句表现的画面色彩显得亮丽。

3.2.《次北固山下》中的“情境”分析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3]。“缘情”指诗歌的内容是因情而发的,“绮靡”指对诗歌艺术形式的讲求。

尾联表达了诗人身在异地,思念家乡的羁旅之情。诗人离家已久,新的一年将要来临之际,还“独在异乡为异客”,受此情此景的触动,内心涌起思乡之情,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呢?诗人抬头看向北归的大雁掠过天空,诗人不由得想起了西汉使臣苏武被匈奴所困,思念故国书雁传讯的故事,诗人想象书雁应该会经过洛阳,还是托雁捎个信。在前三联在描写景物的基础上,尾联描写了思乡之情的浪花,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还与前三联的景物描写进行呼应,融情于景,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首尾呼应,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之情。

3.3.《次北固山下》中的“意境”分析

颔联运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写出了江南江面春意萌发的景象,意境开阔隽永。天气转暖,积雪融化,长江的水量逐渐增加,江面也逐渐宽阔,与江岸齐平,视野开阔。此时和风吹拂,风势正顺,有一旅客因赶路心切,不待天晓,便高悬船帆出发了。“阔”字与句中“平”字相应,因“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阔”是“潮平”的结果,它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也写出了诗人视角的独特感受。用“正”形容风,不仅写出风是顺风,还写出风是和风。“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表明帆的醒目高张,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春潮、江水、岸水无界,平野开阔,这是诗人所看到的大景象,江上一只白帆缓缓行驶这是眼中小景。江中小船这一小景衬得长江两岸的距离在视觉上愈显阔大。这一景象也只有在长江下游才可能出现,是难得的景色。此联为我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诗人置身此青山绿水中,目睹此奇景,心境自会开阔许多。此联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春入旧年,取代严冬,山变青,水变绿,江水与岸边齐平,体现出新旧交替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

4. “诗歌三境”在《次北固山下》中的教学应用

古诗词教学中渗入“诗歌三境”,是开展语文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感悟诗人所描绘的景物、生成的意象,并体会诗人感情,让他们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完成对话,更好地鉴赏诗歌,从而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4]

4.1. 再现诗歌“形象”

诗歌的描写通常要借助一系列景物形象,诗人通过景物有感而发。诗人创作诗歌时要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现实生活中的客观景物物化成诗中形象。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诗歌的表层文本意思着手,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中的审美物象,探寻诗歌语言背后的审美意象和思想情感。

师: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充分展现出一副画面美,同学们思考这首诗呈现出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生:诗歌的四联,每一句都有景物的描写,全诗描绘出一幅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整体美。

师:请同学们思考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整体美与局部美的?

生:以浩瀚江水两岸的描写为大背景,又描写了江面小船行驶的小景物。

师:小景是如何描写的呢?

生:“风正”“帆悬”这些细节描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行船时的稳健。

师:诗人看到此景产生怎样的情感?

生:诗人会产生自由豁达之感。(走进物境,联系景与人之间的关系。)

师:换一个角度想一下,如果作者此时心境不佳,会产生自由豁达的感情吗?

生:不一定,人对自然景观的感情一般是有感而发。

师:诗人在创作这篇诗歌时,刚中进士不久,诗人游历山川陶冶性情,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与积极向上的情感。由此,借景抒情。(初步交待写作背景,由物境过度到情境教学。) [4]

学生在走进诗歌文本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景物与诗人思想情感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白诗人为什么选取这些景物,感悟诗歌的“物境”,为深度走进文本,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奠定了基础。

4.2. 体验诗歌“情境”

《尚书·尧典》中提出“诗言志”、“诗缘情”[5]之说,认为诗歌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因此,鉴赏一首古诗,首先诵读全诗,从字里行间整体去把握诗人的情感,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知人论世,体会诗人对所处时代政治、社会环境。

师:这虽然是一首山水诗,但作者会不会通过此情此景想到作者所处的当下或者未来呢?

生:会。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诗人经停北固山时一定想到了他的未来,他对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所以诗人会联想到他的未来。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诗人当时处于一个和平的年代。

师:确实,生活在国泰明安的盛唐时代王湾是不必担心的,所以诗人会对未来充满信心。

师:能结合诗中具体内容谈谈吗?

生:青山绿水,潮平岸阔,这是眼前的景象,也是盛唐时期国泰民安的写照。

生:“风正一帆悬”[6]这句说明作者行船时很稳,没有遇到大风,平稳行船的状态也是当时唐代稳定发展的一种体现。

师:不错,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又被誉为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一首诗。(总结情境教学部分,导入意境教学部分。) [4]

刘勰在《明诗》篇提到“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7],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七情,情由物所起,故借景抒情。教师将诗歌创作背景与诗歌中蕴含的物境巧妙地融于一体,让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感受到诗人不仅融情于景,而且景物描写也折射出来诗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景中诗人的情感。从而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深层内涵。

4.3. 领悟诗歌“意境”

诗人在创作时特别注重意境的呈现,意境的好坏成为评判诗歌优劣的重要标准。一首完美的诗词中意境的呈现,是融情于景的。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走进诗歌文本,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情感,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师:诗歌中哪一句可以体现出“盛唐气象”这一时代背景呢?

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

师:你来解释一下这两句诗的意思?

生:可能因为残夜象征着旧事物,海日象征着新事物就好像春天就要来临一样。

师:这里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呢?

生:诗人想要表达新事物必然会取代旧事物。

师:诗人展现的是怎样一种盛唐气象?

生:欣欣向荣的盛唐气象。

师:说得没错,但诗歌最后两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6],因此有人认为这首诗的总体呈现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你赞同吗?

生:赞同,作者远离家乡,游历山川,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

生:不赞同,前面三句都呈现出了非常豁达积极向上的情感。

师:游历山川与思念家乡也并不矛盾,但最主要是看作者处于什么样的心情之下产生了思乡之情。

生:在如此开阔的心境之下,作者肯定会想到很多的人于事,自然也会对家乡产生思念之情,但是这种思念是一种“长风破浪会有时”[6]的思念,而不是“悲寂寥”的思念。

师:是的,王湾笔下的思乡是一种开阔豁达、充满生机的思乡。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把握“盛唐气象”这一时代背景,学生通过体会诗中的意象,从而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丰富情感,读懂了诗人所要表现的“深层之意”。

综上所述,“诗歌三境”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尤为重要,从直接分析语言所呈现景物的表层含义,到对情景交融的意象的把握,再到对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诗歌教学实现了从意象到意蕴的突破。“三境”理论对于我国古诗歌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常的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诗歌三境”从这个角度出发,分别探究诗词中“三境”的内容,开拓学生思路和带来新的教学切口,对古诗词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古诗词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绍虞, 主编. 中国历代文论选[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2] 王国维. 人间词话[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3] 陆机. 陆机集校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4] 张军. 《次北固山下》的“三境” [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24): 40-41.
[5] 李民, 王健. 尚书译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6] 林庚, 冯沅君. 中国历代诗歌选: 上编二[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
[7] 刘勰. 文心雕龙注[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