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摊贩”形象的媒体话语建构——以《人民日报》为例
Media 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 of Chinese “Street Vendors”—Taking Peoples Daily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ml.2024.127568, PDF, HTML, XML, 下载: 8  浏览: 21 
作者: 许文婷: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关键词: 摊贩形象媒体话语批评话语分析The Image of Vendor Media Discourse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摘要: 近年来随着地摊经济的蓬勃发展,摊贩的形象和生存现状也逐渐受到媒体的关注。本研究通过语料库技术与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旨在分析中国官方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对摊贩的主要关注点以及所塑造的摊贩形象。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对摊贩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服务与管理问题、摊贩与社区居民的矛盾关系、摊贩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三个方面,塑造了摊贩既是城市生活烟火气的创造者又是城市美观的破坏者的矛盾形象。
Abstract: Recent years have witnessed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the street vendor economy, so the image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street vendors have gradually attracted media attention.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corpus technology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main concerns of Chinese official mainstream media, the People’s Daily, regarding street vendors and the image they portray.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People’s Daily focuses primarily on three aspects regarding street vendors: issues of service and management, the conflic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et vendors and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safety issues brought by street vendors. It portrays street vendors as both creators of the vitality of urban life and disruptors of urban aesthetics, reflecting a contradictory image.
文章引用:许文婷. 中国“摊贩”形象的媒体话语建构——以《人民日报》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7): 365-37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7568

1. 引言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影响。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国家重心重新回到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地摊经济重新被提起。2020年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提出:“地摊经济是中国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地摊经济的出现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地摊经济再次成为热点。随着媒体对地摊经济的报道增多,“地摊经济”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作为地摊经济的主要参与者,摊贩的形象和生存现状也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媒体是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他们能够制定议程,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关注,其所构建的话语影响着公众舆论的形成。通过再现摊贩议题,媒体塑造着摊贩形象,将摊贩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呈现给国家政府与社会公众,从而成为公众了解摊贩的主要途径,并影响摊贩的社会地位。研究中国摊贩形象有助于深入了解社会经济结构、城市发展和社会文化动态,为相关政策制定和社会改革提供有益信息。

本研究基于语料库,对《人民日报》关于摊贩新闻报道中的高频词及其相关话语策略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探讨中国主流新闻媒体对摊贩形象的话语构建。

2. 相关研究回顾

批评话语分析主要揭示了话语、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反应了说话人的意识形态[1]。传统形式的批评话语分析主要以单篇文本为研究对象,大部分采取的是定性研究,容易形成主观判断[2],常常因不够客观而受到质疑。而语料库分析通过对大量真实语言的研究为研究者提供了揭示难以察觉的信息和现象的有力工具[3]。综上所述,将语料库与话语研究相结合能够为话语意义的解释提供丰富的语言例证,从而使话语研究更具客观性[4]。目前,国内大都聚焦于政治性新闻语篇进行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同时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的媒体话语形象建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国家形象[5] [6]、企业形象[7] [8]、社会群体形象[9]的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围绕摊贩相关内容展开了大量研究,但话语分析领域中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少或几乎为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语料

在语料收集方面,本研究以“摊贩”为关键词,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进行相关报道收集整理。本研究的时间跨度设置为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通过人工剔除不相关内容,共获得75篇有关摊贩的新闻报道。最后自建成中国主流媒体摊贩新闻报道总语料库,总语料库字符为75,505。

3.2. 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为主要语料来源,自建小型语料库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中国媒体中摊贩的形象塑造,从而帮助公众进一步深刻清晰地看待摊贩群体,为提高摊贩生存现状和城市管理提供建议和对策,从多角度促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 《人民日报》对摊贩的主要关注点有哪些?

2) 《人民日报》建构了什么样的摊贩形象?

3.3. 理论框架

本研究以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话语历史方法为理论框架。话语中的知识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这种变化表现为知识的形成受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会随着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10]。因此,本文在分析摊贩形象话语建构中,借用话语历史分析法,研究与摊贩形象话语建构问题相关的各种话语信息及其产生的语境信息和互文性,并将这种历史性的语境融合到对话语分析的解释中。Ruth Wodak是话语历史分析(Discourse-Historical Approach)的主要创始人。该方法起源于Wodak对战后奥地利国内反犹倾向的研究,旨在揭示语言霸权、人类歧视和排外问题,以提高人们对于政治信仰、价值判断和政治目的等强加于话语中的意识认知。与传统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不同,话语历史分析法以社会哲学为导向,其目的在于分析话语中积极表征和消极表征,以揭示内外群体之间的话语构建,阐明话语中的态度倾向和真实意图。

话语历史分析方法从三个方面对语篇进行深入剖析,包括文本的语言学表达形式、话语策略以及内容或主题。在文本的语言学表达形式方面,分析涵盖了语篇、句子和词汇等各个层面,旨在探讨文本中语言学实现的形式和运用的语言手段。内容方面指的是所研究话语的具体话题或内容,而话语策略则研究文本中使用的各种策略。这一综合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全面理解话语的结构和内涵,从而揭示其中的隐含意义和战略性决策。

基于此,本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对《人民日报》报道摊贩的相关内容进行文本和内容层面的分析,讨论2类话语策略,即指称策略和述谓策略是如何塑造摊贩形象。

4. 新闻报道对摊贩形象的建构

Table 1. List of high-frequency words in Peoples Daily’s report on street vendors

1. 《人民日报》关于摊贩报道的高频词列表

《人民日报》

序号

词频

词汇

序号

词频

词汇

1

203

服务

11

154

问题

2

198

城市

12

151

经营

3

195

消费

13

150

我们

4

188

管理

14

142

食品

续表

5

181

社区

15

141

小区

6

166

发展

16

138

安全

7

165

工作

17

133

群众

8

163

企业

18

127

治理

9

162

居民

19

127

生活

10

155

文化

20

114

摊贩

4.1. 基于语料库的词频分析

从上述表1呈现的高频词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人民日报》围绕摊贩的新闻话语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 摊贩的商业活动(服务、消费、工作、生活)。2) 摊贩的组织和监管(管理、治理)。3) 摊贩活动的场所(城市、社区、小区)。4) 摊贩服务的对象(居民、群众)。5) 摊贩在活动中产生的问题(问题、食品、安全、经营)。总体而言,这些高频词汇反映了商贩新闻报道的多样性,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的议题,显示了《人民日报》对商贩活动及其在城市中的角色关注的广泛性。

对此可以发现媒体和社会对摊贩的关注更多聚焦在其日常生活上,关注摊贩的生存环境、与群众的互动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具体关注点如下。

4.1.1. 摊贩的服务与管理问题。

位于词频列表首位的“服务”表明摊贩的主要作用为居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的服务。但通过对自建语料库检索发现,商贩在城市中提供服务的同时,面临管理不善、秩序混乱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具体检索,来看以下例句:例1:“摊贩是城市商业的组成部分。对摊贩的服务与监管,是道需要同时破解‘几难’的必答题”;例2:“提升服务与监管水平,让摊贩依规摆摊、有序经营,也有助于丰富城市商业供给,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从中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关注摊贩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要加强管理,以确保其活动有序进行,营造和谐的城市环境。

4.1.2. 摊贩与社区居民的矛盾关系。

1) 像周建萍这样原本“流浪”在临时马路市场边上的摊贩,终于有了固定的售卖点。周边居民买菜也方便多了。

2) 居民代表对夜市的意见不少。

3) 过去摊贩和居民混杂的场景已全然无踪……居民边逛边看,不时停下来挑挑拣拣,表情从容舒坦。

4) 困扰农贸市场多年的难闻气味不见了,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5) 周边居民苦不堪言:不到10米宽的路面被流动摊贩占满通过上述几个例句,可以发现《人民日报》侧重描写商贩活动对社区和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强调了商贩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摊贩活动对居民生活有了积极影响。随着相关政府部门对摊贩活动的监管加强,市场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居民在购物过程中也因此感到满意和愉快。从中可以看出摊贩和居民之间关系融洽和互利。而另一方面,摊贩活动也对居民产生消极影响。如果摊贩活动导致了噪音、杂乱无章的局面,就会引发居民的不满,认为摊贩的存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和不便。

4.1.3. 摊贩所带来的安全问题。

通过观察“安全”索引行,大部分的报道都聚焦于食品和卫生安全。这是因为食品安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问题,涉及到每个人的生活。摊贩售卖的食品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直接威胁。《人民日报》关注摊贩所带来的安全问题更能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反响,从而推动社会对摊贩和食品市场更严格监管,督促摊贩富有社会责任感,在谋求合法利益的同时也要对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总体来说,《人民日报》在报道商贩的新闻中关注摊贩的服务与管理问题、摊贩与社区居民的矛盾关系、摊贩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等方面的多个问题。通过关注这些问题,促进商贩活动与居民的良性互动,确保城市的发展与居民的安全生活相一致。

4.2. 媒体话语策略分析

关注《人民日报》使用的话语策略有助于了解其如何利用不同话语策略来操控话语实践,从而完成对“摊贩”形象的多方面、多层次建构方式。本研究结合语料特点讨论三类话语策略,即指称策略、述谓策略、视角化策略、强化策略,对“摊贩”形象的建构作用。

4.2.1. 指称策略

指称策略指通过对特定社会群体、客体、现象、事件及过程、行动进行指代来实现群体身份的话语建构策略(引用),往往用于凸显群体或个体的某种形象,因而是理解形象建构的关键。研究发现,语料中的指称策略多为他者指代。例如:

1) 售卖当地特色小吃“花蝴蝶”的摊主丁女士。

2) 三标乡三标村村民钟名娥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簸箕。

3) 他推着一辆装满香蕉的三轮车来到扬帆夜市,踏出了卖水果的第一步。

在上述例子中,新闻报道指代“摊贩”的表述形式主要为诸如“丁女士”“村民”“他”这类人称代词、身份标签化词语以及“摊贩”姓名等第三人称。媒体作为评价“摊贩”的主体,使用第三人称以“他者”的视角来评价“摊贩”的方式意在客观介绍“摊贩”群体的发展情况,有利于建构“摊贩”独立于读者群体的权威群外形象。

以2)中的“他”为例,第三人称代词是语料中最为典型的指称方式。根据Brown和Yule的研究[11],人称代词可用作间接回指语,其按照指称对象的不同类型可分为特指和类指。这里研究主要聚焦指称对象为特指。这里的“他”,先行触发语为“推着三轮车”和“踏出第一步”。从中可以看出摊贩在经营时需要付出体力和耐力以及要迎接各种未知挑战。这样的报道能够让读者从旁观者的视角体会“摊贩”摆摊之不易,引发读者的共情之心,塑造了“摊贩”克服困难、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创业者形象。

在上述3种指称中,对“摊贩”身份标签化的词语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因为这些词语揭示了“摊贩”的具体身份特征。具体来说,“摊贩”身份构成具有以下2个特点:

第一,“摊贩”的构成涵盖了多个年龄层。例如:

1) 70岁的李师傅已经修了20多年的自行车。

2) 来自资阳的“70后”冉毅福和来自金堂的“80后”李建共享一个摊位。

3) 今年31岁的卢启浪是第一批登记进驻摆摊的摊主。

4) 大冶此前对于地摊经营的严格管理让今年51岁的张阿姨记忆深刻。

5) 28岁的曾红桦正和女朋友黄贝贝一起摆摊卖宠物食品。

6) 59岁的他声音有些哽咽。

第二,“摊贩”的构成涵盖了多行业。例如:

1) 在摆摊的人群中,还有一些从实体店面转战而来的“老板”,石梅芳就是其中之一。

2) 李建以前在成都市高新区做保安,受疫情影响失了业。

3) 她说自己以前在内蒙古理了20多年发。

4) 我俩之前在对面的街上开了一家宠物店,一个月店租就要4000多元。

4.2.2. 述谓策略

Resigl和Wodak认为述谓指语言上将某种质性赋予人、物体、事件、行动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过程和结果[12]。述谓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语篇制造者以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多种形式实现述谓策略,如形容词、介词短语和关系从句可以将某些质性赋予人,隐含和预设可以强化某些推导等。通过观察发现,新闻文本生产者使用大量形容词、述谓动词等来描述“摊贩”的品质特点,刻画“摊贩”形象。例如:

1) 伴着摊贩的叫卖声,烟火气息萦绕,百般风味皆有。

2) 路边依然保留着村民的房子、商铺以及叫卖的流动摊贩,满满的烟火气。

3) 很多小服务从业者和居民像好邻居一样。这让城市生活增添了几分烟火气,很温暖。

4) 马路牙子上一辆辆流动摊贩车延续着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5) 炒锅噼啪声、盘子叮当声、食客谈笑声此起彼伏,热闹却不嘈杂,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上述的例子表明摊贩的存在使城市更具活力、多样性和吸引力,为城市赋予了独特的烟火气。他们是城市中生活丰富多彩的一部分,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体验。因此他们是城市生活烟火气的创造者。

然而通过通读自建语料库,可以发现《人民日报》对摊贩形象存在负面的塑造。例如:

1) 摊贩离开时留下的垃圾不能及时清扫,环境卫生自然好不了……

2) 许多流动摊贩在车行道两边摆摊设点,造成严重交通堵塞,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也导致路面卫生脏乱差。

3) 一些小摊贩占道经营,小巷变成了路边菜市场,不仅影响周边社区的环境卫生,还阻塞了交通,影响市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

4) 几百个摊位缺少管理,垃圾、污水、异味,不是啥新鲜事。

5) 经营者很多都是流动摊贩,不仅消费环境未能尽如人意,还存在食品安全等各种隐患。

上述例子表明摊贩占用道路、人行道或其他公共空间,导致交通阻塞、城市混乱和不便。同时部分摊贩产生的垃圾和废物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塑造了一个城市美观的破坏者形象。

5. 结论

本研究以批评话语分析为理论视角,通过微观层面的文本结构和话语策略重现了媒体话语构建“摊贩”形象的过程。总体而言,媒体对摊贩的关注凸显了城市生活中多元元素的相互影响。摊贩既是城市烟火气的创造者,通过提供各种服务为城市增色添彩,同时也需要在服务与管理、社区关系、安全问题等方面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和调整。通过协同努力,可以实现摊贩与城市环境的良性互动,营造出更加宜居、繁荣的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 Fairclough, N. (2003) Analys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Routledge.
[2] Widdowson, H.G. (1996) Reply to Fairclough: Discourse and Interpretation: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ylistics, 5, 57-69.
https://doi.org/10.1177/096394709600500106
[3] Hunston, S. (2002). Corpora in Applied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017/cbo9781139524773
[4] 许家金. 语料库与话语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9.
[5] 蒋国东, 陈许. 对外新闻中的“一带一路”——评价理论介入系统下的话语分析[J]. 外语研究, 2017, 34(5): 6-9.
[6] 刘明. 语料库辅助的中国生态形象建构研究[J]. 现代外语, 2023, 46(1): 83-96.
[7] 孙秀丽. 基于语料库的能源企业身份建构的批评话语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 2021, 42(5): 21-30.
[8] 王琦. “一带一路”英文媒体中的中国企业形象——语料库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J]. 当代外语研究, 2019(3): 99-113.
[9] 刘文宇, 时荣誉. 社会认知视角下老年人自我表征与集体认同——以《中国老年报》为例[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 25(5): 94-105+160-161.
[10] 田海龙. 知识的交汇与融合——批评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以及新修辞学发展轨迹引发的思考[J]. 当代修辞学, 2019(1): 55-64.
[11] Brown, G. and Yule, G.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805226
[12] Reisigl, M. and Wodak, R. (2005) Discourse and Discrimination: Rhetorics of Racism and Antisemitism. 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