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谚英译的认知识解研究
A Cognitive Construal Study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DOI: 10.12677/ml.2024.127565, PDF, HTML, XML, 下载: 16  浏览: 33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胡相成: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关键词: 认知识解汉谚英译识解转换Cognition Construal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Construal Shift
摘要: 认知翻译学的兴起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范式。本文着眼于译者翻译过程,以认知语法中的识解理论为工具,对汉语谚语英译本的认知识解进行考察,总结其背后的认知动因。经研究发现,翻译过程是原作者与译者认知之间的互动,译者的认知识解成为连接原文和译文的中介;详略度、视角和突显等识解维度为汉语谚语的翻译过程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汉英母语者在识解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与汉英语言的思维、规约和文化密切相关。创造性的识解转换体现在使用各种翻译技巧的灵活翻译活动中,以尽可能地符合译文读者的认知模式,提高译文的可读性。
Abstract: Cognitive translatolog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and paradigm for translation studi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process, adopts the construal theory of cognitive grammar to investigate the cognitive construal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roverbs, and summarizes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s behind them. It is found that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riginal author’s and the translator’s cognition, and the translator’s cognitive construal becomes the intermediary connecting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 The dimensions of construal, such as specificity, salience and perspective,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proverbs. Chinese and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have certain differences in the way of construal,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inds, conventions and cul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s. The creative construal shifts are reflected in the flexibl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with various translation techniques, so as to fit the cognitive mode of the target readers and improve the readability of the target texts.
文章引用:胡相成. 汉谚英译的认知识解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7): 344-35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7565

1. 引言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世界渴望聆听中国声音,了解中国故事。作为中华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谚语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为人民群众和文学作家所创造与提炼,具有简洁通俗和生动实用的语言特征,凝聚了劳动人民的经验、智慧和精神。为此,对以谚语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得体的翻译是在对外树立良好大国形象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汉语谚语的优秀英译本是国外人士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因此,汉谚英译不可否认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与现实互动体验的结果,语言必然像似于认知[1]。根据认知翻译观,译者应将翻译过程中的作者、文本和读者三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兼顾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认识作者和译好文本。其中,体验是语言具有共性的基础,认知是语言形式存在差异的原因[2]。决定读者对译文接受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译入语的认知思维方式与其相近或一致。此外,翻译作为跨语言的处理和加工过程,除认知差异之外,文化差异和习惯差异等亦能引起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对等。因此,要理解话语意义,译者不仅需要关注原文本身,还应剖析原作者的认知方式,同时结合读者的文化背景,并在译文中通过恰当的方式调整和转换原文识解,以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鉴于此,本文拟从认知识解的角度出发,以尹邦彦所编著的《中国谚语与格言英译辞典》[3]中汉语谚语及英译本为例,考察汉谚及其英译的特征,以期为俗语类文学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

2. 识解与翻译

2.1. 识解理论

“识解”(construal),也被称为“认知识解”,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艾兰克(Langacker)在他所构建的认知语法体系中所提出;他将其定义为“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感知和描绘同样情境的能力”。一个特殊的情景可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识解,并且编码情景的方式构成不同的概念化[4]。具体而言,识解是以语言表达为目的、基于场景中的涉身体验而进行的概念化,涉及有关场景和主体视角的配置[5]。识解最明显的作用是为同一情景提供可替代的语言表达形式[6],对同一情景可以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因此就存在多个描述同一情景或经验的表达式。

艾兰克[5]首次提出了“焦点调整”(focal adjustment)这一概念。他认为“焦点调整”主要包含选择(selection)、视角(perspective)和抽象(abstraction)三大范畴;选择指确定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面,视角指观察事物的角度,抽象指观察的详细程度。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后来认知语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识解理论的雏形。而后,艾兰克[7]认为意义是概念化方式的体现,创新性提出了“意象”(imagery)一词,并用其来替代“焦点调整”,重新划分了详略度(specificity)、辖域(scope)、背景(background)、视角(perspective)和突显(salience)五个维度;艾兰克[8]为避免其与心理学中“意象”概念的混淆,用“construal”替代了“imagery”,自此,识解理论正式诞生。艾兰克[9]对认知识解的维度再次进行了界定,重新提出了视角(perspective)、选择(selection)、突显(salience)、动态性(dynamicity)和想象性(imagination)五个维度。尽管艾兰克对于识解维度的划分不断更新变化,但对某一情景的观察实际上取决于观察时所调动的背景知识、观察的详细程度、注意力集中在什么成分上以及观察的角度,它们分别对应着以下四个方面,即辖域与背景的范围、详略度的高低、突显的部分和视角的转换。

2.2. 识解对翻译研究的观照

认知语言学的识解观强调,认知识解是人的一种认知能力,它一方面产生意义,一方面探寻意义,在语言的产出和理解中扮演了双重角色。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家们对“识解”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并逐渐将其应用到翻译研究之中。

对同一个场景可以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因此就存在多个描述同一个场景或经验的语言表达式。识解的运作与人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是人类各种形式认知活动和行为的基础。翻译不仅涉及对原文的识解,而且包含以识解转换为基础所进行的译文表达,因此翻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知活动。刘华文[10]认为,“在翻译的语境中,原文句子和译文句子都是对同一个事件予以认知识解后的结果。”从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来看,对同一个场景能够存在着不同的识解方式。汉语和英语中存在着不同的表征形式,操这两种语言的民族对客观世界也持有的识解方式不同。译者出于表达的需要,会对原文描述的场景进行恰当的再识解。

从识解的四个具体维度来看,作为识解其他维度存在与实现的基础,辖域与背景(scope & background)是语言使用者客观经验和背景知识的总和,是理解和认知场景或事件的基础与前提,是表达式的语义结构所覆盖的相关认知域的范围;详略度(specificity)涉及对同一场景或事件描述的精细程度,有宏观泛化的描述,也有微观具体化的描述。突显(salience)指在不同的场景识解中语言表达所突出显示的内容,或突显过程,或突显结果。视角(perspective)则涉及场景识解过程中因观察角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语言表达式。总之,在翻译中,译者对原文所表达的场景要进行再识解,处于地道译入语表达的需要,再识解过程中详略度、突显和视角可能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随之产生恰当的识解转换。

3. 识解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谚语英译分析

认知识解不仅基于对现实的互动体验,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翻译中不管是作者、译者还是读者,大脑中的理解和认知都源于生活。相似的思维模式使这种带有体验性的认知成为语言认知的基础。然而,人类认知思维的主观性和创造性会使得不同识解方式的形成,从而会对相同事物产生不同理解,使得语言表达出现差异性。就跨语言角度而言,英汉民族在识解方式上存在的差异会对两种语言表达形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原文表达方式的语义内涵、蕴含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等方面的特点,需要译者整体把握并作出妥当的转换或保留。译者需根据识解的具体维度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以使译文与目标读者阅读期待相吻合。以下,本文将分别从详略度、视角和突显等识解维度进行讨论。

3.1. 详略度与汉谚英译

作为识解的重要维度,详略度指的是人们可以用不同的精确或详略程度去认识或描述一个事体[11],它既可以出现在词汇层面,又可出现在句子层面。语言表达式的简单与复杂程度与人认知识解的方式密切相关。对同一个场景的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详略度各有不同。其中,“详”即细颗粒度识解,对某一情景作细致描述,会产生具体详细的表达式;“略”,又称粗颗粒度识解,体现在对某一场景的粗略描述,会产生概括性表达式,只能反映出其粗略特征和总体组织[11]。在翻译过程中,当译者要细化所描述的内容时,会采取增词和加注等翻译技巧,使得译文更加清晰具体;与之相反,如果译者想要将复杂冗长的内容进行简化时,可能会采取省略的翻译方法,这样译文表达的信息就会趋于概括简略。下面的译例能够较为清晰地展现出原文和译文识解详略度的差异。

例1

原文:春捂秋冻。(《类修要诀》)

译文:In spring keep well covered. In fall, delay putting on thick garments. (《中国谚语与格言英译辞典》)

“春捂秋冻”作为一条提示人们在春秋两季保健防病的生活类谚语,为中国劳动人民在大量生活实践中总结创造。在原文中,该谚语只有简洁的四个汉字,但却蕴含着劝人立春勿急脱、立秋勿穿多的丰富寓意。其“略”的表达方式发挥了中文精简凝练的优势,但也体现出中文语义较模糊的特征。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读者在认知结构中缺乏相关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因而难以领悟这句谚语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如果仅按字面翻译这句谚语,就会产生抽象甚至偏差的表达,大大增加了读者的理解难度。

具体来说,原文中的“春捂”和“秋冻”分别构成了两个独立而对称的词汇结构。“春”和“秋”提供了关于时间的背景信息,“捂”和“冻”两个动词实际上是指人体与所穿衣服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相互作用。目标读者由于认知背景限制,并不了解该谚语的具体内涵,因而有必要对译文进行识解重构。从“春捂秋冻”的译文可以看出,为了帮助目标读者理解何为“捂”,译者其解释为“keep well covered”。此外,为了避免读者对“冻”产生误解,译者将其译为“delay putting on thick garments”,阐明此处“冻”是指使人感到寒冷,而非“冻结”的物理现象,具体明确地解释了其隐含意义。译者在翻译中通过具体化的方法进行细颗粒度识解,用两个祈使句来说明原文的情况,转“略”为“详”,将指称对象明晰化,进行细致描述,变抽象为具体,既呈现了谚语基本意义,又尽可能地向外国读者介绍了句中汉字的深层内涵。由此可见,英译时适当地采用详细描述的方式,除了能够将最基本的原文内容展现在读者面前以外,也可以将谚语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介绍给读者,又如:

例2

原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儒林外史》)

译文:For thirty years people east of the river prosper, then for thirty years those on the west. (《中国谚语与格言英译辞典》)

该谚语中“河”的字面意义较为模糊宽泛,但在中华文化的背景下实际上指黄河。黄河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之一,然而,由于自古以来的地理原因,泥沙沉积致使黄河河床不断抬高,水患问题严重。但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黄河的洪水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对其河道进行了多次改道变迁,原来分别在黄河东西两岸的村庄,有时会被改到相反的位置,它们的发展也随之受到影响。后来,这句谚语被用来形容世界和人的命运总是不断变化,生活有时充满不确定性和困难。

尽管原文表达侧重于“略”,描述较为宽泛,中文读者仍能凭借其认知背景很自然地产生相关联想,并轻而易举地理解其内涵;但对于外国读者而言,倘若遵循原文识解方式,采取保留原文详略度的直译,会使其乍一看只能辨认出时间和地点,影响其对整句话的理解。因此,译者考虑到这一点,在译文中加入了一些必要的信息,即通过增译来提高详细程度,以全面、准确地重构原文所包含的信息。“people”和“prosper”的加入分别在译文中起主、谓作用,说明黄河改道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使译文具体化。目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一句意味深长的完整句子取代了原有关于时间地点的抽象描述,传达了原文的中心思想——交替繁荣,具体且易于感知理解。这样,源语和目标语使用者之间的认知差异就得以解决。

当然,翻译过程中也存在着相反方向的转换。有时,原文描述较为精细,但考虑到文化差异的不可译性,翻译中的详略度变化还体现为,译者再识解过程中采用粗略泛化的认知方式。如下:

例3

原文: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南齐书》)

译文:Of all stratagems, running away is the best. (《中国谚语与格言英译辞典》)

狭义上的《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收录了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该谚语通过借用这一典故,采用“详”的描述方式,向读者表达了“事情局面已不可挽回,唯有走人才是最好的办法”这一涵义。因此,该谚语的翻译重难点为“三十六计”这一历史典故。但其实际上在此处失去了原意,不再指具体的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而是指问题解决方式的可选范围。译文若套用原文识解方式,将“三十六计”进行直译,外国读者则会因不熟悉背景故事,对中国军事文化不了解,而不能理解为何进行这样的表达。此时,采用简化宽泛表达反而会更恰当,即译出“三十六计”在语境中的基本含义,以便在传递原文意思的同时避免产生偏误理解。

译者采用意译的翻译方式,将表达具体微观概念的短语“三十六计”,翻译成了含有模糊抽象意义的“all stratagems”。这样,译者就对“三十六计”这个中国文化典故进行了成果的识解转换。与原文采用的细化描述相比,英译本通过使用更为笼统的词汇来降低详略度,侧重传达了该谚语的核心思想。目标读者在阅读该译文时,能够清楚地理解谚语所蕴含的意义。

3.2. 视角与汉谚英译

视角是指人们观察某个事物或情景所选择的角度,涉及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的总体关系[5]。对某个相同情景或事物进行描述时,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体现到语言上就会出现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词语和句式的选择。视角的不同源自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文视角有时会偏离原文视角,例如汉语常常省略主语,而英语句子中通常都有显性的主语;又或是汉语思维呈螺旋状,而英语表达则较为线性直观,逻辑性强,这就会涉及视角的再选择问题。在译文的生成环节,译者往往会选择贴近译入语的视角,以获得符合译入语思维方式的译入语。

例4

原文:帮忙帮到底。(《武林奇杰韩慕侠》)

译文:A good deed should be done thoroughly. (《中国谚语与格言英译辞典》)

由于语言习惯的影响,汉语谚语往往省略主语,且用主动语态突出动作行为,但我们还是能够根据语境推测出主语。与此相反,英语有严谨的语法体系,总是使用被动语态从结果的角度来描述客观现实和普遍看法。因此,翻译必然涉及对描写视角的重新选择。原文“帮(忙)”是主动语态表达形式,体现了作者作为主体的观察视角,而译文的句式结构则与原文不同,采用了被动语态,体现了原文和译文的不同视角。在对该场景的识解过程中,译者的视角由言语的主体变成了客体。

主语和宾语的功能不是句法的,而是视角的[12]。原文作为一个主动句存在,人们能直接识别出其谓语和状语,但其缺少了明确的主语和宾语。从动词“帮”可以看出其隐藏的施动者,译者结合自身的汉语语法知识可以推断出该谚语的主语应当是帮助他人的人,而宾语则为帮助他人所做的好事。然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选择添加具体人称,而是将原文中的隐含宾语“a good deed”作为译文的主语,从客体视角出发来陈述帮助他人本质上是一件好事,应该提倡人们去做。如此一来,译文就更客观地以被动语态的形式呈现,满足了英语句子对主语的明示要求,也更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和认知结构。

下面的示例则体现了由原文到译文的情景识解过程中,因汉英语言思维方式不同而引起的识解视角转换。

例5

原文: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践。(《汉书》)

译文:To see it once is better than to hear about it a hundred times; to do it once is better than to look at it a hundred times. (《中国谚语与格言英译辞典》)

“百闻不如一见”的本义是听到很多次也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道听途说的更为确切可靠,强调重视调查、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我们不难发现原文内容与译文中的对应内容以相反的方式表达,从原文到译文,识解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原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其中的连接词则使用了带有否定意义的“不如”,将核心信息放在句末,符合汉语“先次要,后主要”的思维习惯。然而译文则将对比对象的前后顺序对调,化否定连接为肯定,将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直接放在明显的句首位置。

造成上述汉英语言描述的差别主要归因于概念化主体思维方式的不同。由于地域和文化差异的影响,英语中主要蕴含着线性思维,而汉语思维则呈螺旋状。因此,原文中的中式思维主要体现为逻辑转向,即从反面角度较为含蓄地描写正面情况。英语国家的民众通常以线性方式思考,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从与原文相对的视角出发,在不改变原文意义的情况下,对该谚语进行反向解读和表达,在译文中直接客观地表达了透过现象的本质结论,与外国读者的思维方式相吻合,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理解该谚语所蕴含的意义。

3.3. 突显与汉谚英译

人们在观察一个场景时,总会发现一些个体比其他个体更加突出[13]。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一个情景中被人所注意的那一部分称为突显,也叫前景化,次突出的部分消显为背景。突显原则的形成是基于人类具有确定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认知能力。突显情景中的某个因素,既是个人主观判断的结果,也是认知主体识解方式的体现。语言结构展现出的各种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和突显相关。突显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侧显(profile)和基体(base)以及射体(trajector)和界标(landmark)。基体指语义结构在相关的认知域中所覆盖的范围,而侧显是在基体上突显出来的部分内容[14]。射体是关系侧面中的图形,处于最突显的位置;界标则标示了关系性表达式中其他被次突显的实体,为射体的定位提供参照点[5]。在翻译中,因不同民族之间思维方式的不同,原文和译文突显的内容和聚焦点也会发生变化。

例6

原文:白纸上写着黑字。(《看钱奴》)

译文:It’s there in black and white. (《中国谚语与格言英译辞典》)

在一个含有动词的表达事件发生动态的事件句中,就存在着描述过程与结果的不对称现象。语言使用者在表达中往往会以某种方式突显其中一面而隐化另一面,从而导致不同的识解结果。汉语倾向于强调过程,突显事件的延续性和过程性,而英文则倾向于以结果作为事件的主要焦点。

在该谚语中,从原文到译文,突显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原文的字面意思是立下的誓约或承诺已通过白纸黑字的形式得以记录,其寓意为确凿无疑的证据。“白纸上写着黑字”中“写”这一实义动词的使用使得原文表达突显过程,而译文则将之进行了识解转换,以介词短语“in black and white”为句子核心,使“黑字已经写在白纸上”的结果成为被突显关系中的主要焦点。由此可见,译者成功地调整了该谚语的突出部分,贴合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和认知结构,使读者很容易在脑海中完成相关概念化。

作为调动其他识解维度的基础,辖域与背景在跨语言的突显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人们要想对某一场景成功识解时,该场景必然要激活认知中与之相关联的经验知识和概念内容的配置。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汉语谚语中突显内容常常会以一些中华民族所耳熟能详的俗语等习惯表达的形式出现,而外国读者缺乏相关的认知域,因而需要译者对其进行恰当的识解转换,着重表面之下意义的传达,以符合外国读者的语言习惯和认知结构。下面的译例也是译者在翻译中对突显再识解的结果:

例7

原文:新官上任三把火。(《三国演义》)

译文:Someone who takes new office will set out an enthusiastic program of reform. (《中国谚语与格言英译辞典》)

该谚语翻译的重难点主要体现为原文中的“三把火”一词。在中国,火往往是激情和希望的象征。原文中所突显的部分——“三把火”是一个典型的中式隐喻,其出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暗指的是官员新上任后开展的雷厉风行的改革行动。

受交际双方文化背景、知识结构以及交际目的等因素的影响,译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文情景描述的突显部分进行适当调整。在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情况下,“三把火”对于外国读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抽象的概念。考虑到目标读者识解过程中特殊的知识背景和认知结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识解重构,转换识解方式,着重处理这个特殊隐喻,在弱化原文喻体的同时对其隐喻内涵进行了明确地解释说明,即“an enthusiastic program of reform”,突显“三把火”的具体涵义。表面上似乎没有忠实于原文,但却更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更符合英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从而更容易实现译文的“走出去”。

汉谚英译过程中,出于实现地道译入语表达的需要,译者对原文描述的场景进行了再识解,转换了识解方式,实现了恰当的识解重构。对同一场景的描述,译者充分考虑了外国读者的认知和文化语境,采用了细化或泛化的处理方式,对译文的详略度进行了适当调整;译文所突显的内容有时也较原文有所偏离,既可能突显事件过程或侧重事件结果,又涉及对语言背景知识的灵活处理;就视角而言,译者采用的视角同原文有所差异,在主体与客体间转换,语言背后思维方式的差异性也在视角选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 结语

认知翻译学是一门将“认知科学 + 认知语言学”与“翻译学”紧密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对研究翻译过程具有重要意义[15]。本文在艾兰克所提出的识解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认知翻译学中的“认知”细化到“识解”维度,针对外国读者的阅读需求和认知特征,结合汉语谚语及其英译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识解转换与重构,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详略度、突显和视角等识解维度均不同程度地影响汉谚英译的认知识解过程;第二,针对汉英母语者在识解方式上存在的差异,译者在译文中转换原文的识解方式,进行有效的识解重构,以符合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与能力;第三,识解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翻译过程背后的认知动因,即译者为什么这样译,为认知翻译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由此,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识解能力为探讨翻译过程及其本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基金项目

西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汉语谚语英译的识解研究”(SWUS23047)。

参考文献

[1] 王寅. ECM和时序像似性与翻译实践: 认知翻译学探索之十一[J]. 山东外语教学, 2016(3): 3-11.
[2] 王寅. 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诗《枫桥夜泊》40篇英译文的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3): 211-217.
[3] 尹邦彦. 中国谚语与格言英译词典[Z].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4.
[4] 文旭. 语义、认知与识解[J]. 外语学刊, 2007(6): 35-39.
[5] Langacker, R.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6] Croft, W. and Cruse, A.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017/CBO9780511803864
[7] Langacker, R.W. (1991) Cognitive Grammar: A Basic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Langacker, R.W. (2004)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9] Langacker, R.W. (2019) Construal. In: Dąbrowska, E. and Divjak, D., E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Mouton de Gruyter, Berlin, 140-166.
[10] 刘华文. 差异认知界面——汉英翻译三维论[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11] Langacker, R.W. (2013) Essentials of Cognitive Gramm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093/oxfordhb/9780199544004.013.0005
[12] Dik, S.C. (1989) Functional Grammar. Academic Press.
[13] 杨诚, 朱健平. 认知突显理论观照下霍译《红楼梦》中探春形象定向重构研究[J]. 外国语, 2017(1): 91-99.
[14] 王筱. 翻译过程中的识解运作探析——以《聊斋志异》的英译为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 99-105.
[15] 王寅. 认知翻译学与识解机制[J]. 语言教育, 2013(1):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