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研究——以盐津县豆沙关为例
Study on Protection Planning of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s—A Case Study of Doushaguan in Yanjin Country
DOI: 10.12677/ojhs.2024.123035, PDF, HTML, XML, 下载: 9  浏览: 20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邓晓昱, 黄静萍, 周 婧*:玉溪师范学院地理与国土工程学院,云南 玉溪
关键词: 豆沙关古镇古镇特色历史文化保护规划Doushaguan Ancient Town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Town History and Culture Protection Planning
摘要: 本文以盐津豆沙关为例,通过对盐津豆沙关古镇的历史概况和文化特色、现状、保护发展规划的实施进行现状调研,发现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豆沙关历史建筑、空间环境提出改造建议,明确豆沙关古镇定位,打造古镇特色;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资源重组;完善古镇的保护规划体系,有条理的进行规划。
Abstract: Taking Yanjin Doushagua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nducts a 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on the historical overview,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current status,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s of the ancient town of Yanjin Doushagua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ions for the renova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and spatial environment in Doushaguan are proposed to clarify the positioning of the ancient town and create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Efforts are also made to excavat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for resource reorganiz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planning system of the ancient town, ensuring orderly planning.
文章引用:邓晓昱, 黄静萍, 周婧. 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研究——以盐津县豆沙关为例[J]. 历史学研究, 2024, 12(3): 223-229. https://doi.org/10.12677/ojhs.2024.123035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982年,国务院开始建立我国文物保护机制,同时公布全国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1]。2003年,国家主建筑部在原有评选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评选公布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至此历史文化名镇民村开始评选[2] [3]

豆沙关属于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素有“滇川门户”、“咽喉巴蜀,锁钥南滇”之称。现在的豆沙关是在2006年地震后重建的,虽然是灾后重建,但也保留了一定的风貌。豆沙关现有5处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省级文物单位有五尺道和石门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观音阁。除此以外,豆沙关还流传着许多的传说,如诸葛亮中路大军李恢斩关夺隘入乌蒙。豆沙关是昭通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历史遗迹,特色的文化和空间格局,能够很好地反应当地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格局,因此对于盐津豆沙关的保护至关重要。通过对豆沙关历史文化,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文化遗产留存的情况的了解,明确保护发展的目标,深挖历史资源,打造特色[4]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豆沙关历史悠久,在隋朝时期建立,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豆沙关作为昭通市的历史文化名镇,区域面积156平方千米,有山与水环绕。文化遗产有五尺道、僰人悬棺、观音阁等。因为豆沙关古镇处于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地腹心地带,因此集中了各地的文化,经过不断的融合与发展,最终形成了豆沙关独特的文化。通过深入了解古镇现在的保护规划与开发,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古镇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筑,山水风貌,结合周边的旅游资源,优化古镇的旅游体系,促进古镇旅游业,让古镇的发展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同步进行。

2. 豆沙关古镇的概况

2.1. 地理交通位置

豆沙镇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地处云南省的东北方向,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的结合部,位于昭通市的东北方向和盐津县的西南方向。豆沙关东部是盐井镇,西部是大关县的吉利镇,北部是中和镇,南部是柿子镇。豆沙关位于川南滇北交界处,处于四川州四地腹心地带。昭通市和宜宾市是省内和省外其他地方进入盐津的重要节点。昭通市和宜宾市交通比较发达,公路、铁路、航空都预开通并且两地距离盐津只有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在豆沙关,水路、高速路、铁路、国道、五尺道并存给古镇带来了便捷的交通,虽然今天五尺道已经丧失了交通的功能,但其他四道仍在运行中。

2.2. 历史文化遗产

豆沙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区位条件良好、交通发达。属于盐津县全域旅游发展的引爆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示范区之一。五尺道,南丝绸之路上极具历史知名度、文化底蕴及挖掘潜质的关键部分;而豆沙,扼五尺道咽喉,是通往古南滇的第一险关。

豆沙既是一个商贸往来的经济要隘,流露着茶盐百货、青铜珠宝的运转百态,形成“挑老担”“背生意”等独特的经济运转方式;更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文化交融节点。它充满了古意浓情与人文情怀,数过往马蹄、痕迹历历在目;寻昔日歌舞、琴瑟声声在耳。它亦奇趣横生,与域外诸多民族、文化碰撞辉映:舞乐传奇、异域来服;文化交融、朱提博深。它不仅是崖边河岸的险难关口,如居处龙脉之上的僰人需能飞善舞、方能把生死悬棺于青天之外;它亦野味十足,古老部民披荆斩僰、具有原汁原味的部落风情。它是一个具备了古史、奇遇、险要与野味的关隘。

2.3. 文化特色

独特的地理位置,入滇的必经之路,带来了豆沙关的经济贸易;众多的传说,丰富了豆沙关的历史;外来的文化在豆沙关古镇汇集,展现了它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使多元文化在这发展,交会。

南丝绸文化。南方丝绸之路泛指历史上不同时期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区对外连接的通道。豆沙处在东道五尺道的咽喉位置,城门上提刻的仍是古时“石门关”三字,这是通往古南滇的第一关,关内为中原地界,关外则为蛮夷之地。豆沙是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节点,文化、商贸交融形成的文化形态。

关隘文化。由五尺道、古驿站、石门关形成的关隘文化,一种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边关文化,展现豆沙民居的关隘文化风格,环境自然、豆沙民族生活风俗,展现盐津豆沙南丝路古镇关隘文化、五尺道文化及马帮文化特色形象。

三月半文化。豆沙关临近四川,因此人们的饮食,服饰,腔调,都蕴含着浓浓的“三川半”特征。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夜郎文化及古滇文化在此汇聚融合,形成独特的三川半文化。

僰人文化。僰人文化内涵丰富,底蕴厚足,涵盖了古代僰人民族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放置在悬崖绝壁上的僰人悬棺,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观赏价值。在豆沙关古镇的悬崖峭壁上就放置着八具悬棺[5]

3. 豆沙关古镇的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豆沙关古镇的保护现状

对古镇内的建筑风貌进行严格的管控,特别是滨江建筑风貌的管控。豆沙“靠山而立,临河而建”,加强对山水环境的保护。豆沙关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积级维护和修缮。

3.1.1. 整体风貌的保护现状

对于古镇内的建筑进行严格的管控,对于不协调的建筑和严重影响风貌的建筑进行拆除。新建和改建的建筑与原建筑保持风貌的统一,并体现地方的特色,延续古镇的历史文脉,控制更新的规模、尺度和高度。对于古镇内的重要地段,重要节点如五尺道加强风貌的管控。

豆沙关古镇靠近关河,严格管控滨江的风貌,对破环滨江风貌的建筑,设施进行整改。

3.1.2. 山水环境的保护现状

豆沙关古镇临河而建,靠山而立,要重视山水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南边山地景观,东边的梯田景观和特色的关河。严格控制作为背景和对景的山体上的建设行为,重视对滨水岸线的保护,突出山水城镇的城址环境特征。

重视山体景观的维持与保护,五尺道、豆沙、观音阁等位于镇域山体之中,为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同时通过山间五尺道的维护,可以连通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而加强历史文化名镇的整体性保护[1]

3.1.3. 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豆沙关的文物保护单位共有5处,分别为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僰人悬棺、五尺道、石门关和观音阁。重要遗迹有五尺道、隋代古城堡、唐代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观音阁、石门古镇,三观楼石塔。对古镇内的文化遗产进行积级的维修,聘请专业人士进行管理,积级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利用政府拨款募捐等形式筹集资金,对古镇的文化遗产进行修缮,并开通旅游。对破环文化遗产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惩处,严格执行有关文物的保护措施。

3.2. 豆沙关古镇存在的问题

3.2.1. 文化遗产遗失较为严重

豆沙关古镇的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存在大量消失、少量散落、不定量退化、微量保留的情况。如有些历史建筑以完全消失,大部分保存较好的建筑都是经过重建。许多非物质文化也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承,导致文化严重缺失,丧失了古镇的特色。笔者调查了豆沙关古镇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情况,如表1表2所示。

Table 1. Summar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总表

序号

类别

现状

1

马帮文化

消失

2

民间文化

部分流失

3

音乐曲艺

消失

4

书画美术

部分恢复

5

手工艺

基本消失

6

民间体育

基本消失

7

古镇服饰

基本消失

Table 2. Summary of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2. 物质遗产汇总表

序号

类别

现状

1

天井院落民居

个别不完整保留

2

会馆

全部消失

3

马店

全部消失

4

腾龙坊、虎踞坊

以原址重建

5

安银栈、灵和栈

全部消失

6

三皇阁、魁星阁

全部消失

7

观音阁

以原址重建

8

秦五尺道

微量留存

9

僰人悬棺

留存

10

石门关

留存

11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留存

12

古渡口

消失

3.2.2. 整体缺乏特色

豆沙关古镇是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有著名的“五尺道”遗迹、唐袁滋摩岩石刻、“僰人悬棺”等著名的景点,一些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重点文物,其重要程度显而易见。但由于缺乏对豆沙关古镇的宣传,使古镇的知名度并不高,除了盐津县的人们对豆沙关有一定的了解以外,昭通市的其他县城对豆沙关的了解也知之甚少。

豆沙关古镇缺乏特色,没有明确的形象定位。对于云南来说,古镇并不缺少,如大理古镇,丽江古镇,而豆沙关古镇并没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古镇的形象特征,导致古镇没有“卖点”。同时,豆沙关古镇缺少对生动旅游项目的开发,导致来旅游的游客除了来观看历史遗迹外,没有其他的消费点,未免有些单调,降低了旅游的体验感。因此,造成豆沙关古镇缺乏一定的吸引力。

3.2.3. 豆沙关古镇缺乏系统保护思路支撑

古镇保护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综合的工作,不仅要保护文物古迹本身,还要保护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不仅要保护文化遗产的物质要素,同时也要不断挖掘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使之成为城镇文化和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名镇保护上缺乏整体保护的思路,保护工作就事论事、抢救性保护,总体保护形势相当严峻[6],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保护措施不当、缺乏日常维护、历史环境丧失部分文物的维修方法不当,违背了不改变文物现状的原则,破坏了文物的真实性。文物维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修补残缺门窗后,统一进行油漆彩绘,看起来修葺一新,但缺乏可识别性且破坏了历史真实的载体;观音阁缺乏必要的保养维护,长期空置,历史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古镇内建筑基本上是新建建筑,影响了历史环境的整体性。

2) 历史镇区受地震影响历史传统风貌逐渐消失,城镇建设造成了新风貌单调、统一、缺乏特色[7]

4. 豆沙关古镇保护规划和策略

4.1. 豆沙关古镇的保护规划

现存的豆沙关古镇基本上是2006年重建的,在地震时,80%的建筑损坏。因此, 对于震后保留下的文物因进行严格的管控,豆沙关的文物保护单位有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僰人悬棺、五尺道、石门关,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带和进行相应的保护引导[8]

袁滋摩崖石刻,位于豆沙关地势险要的巨岩上,左面是绝壁,右面为危岩。石刻代表了民族团结的象征,记录了唐朝与南诏友好交往的史实。根据文物单位保护的相关要求,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的保护范围规划由文物本体向四周沿伸20 m,建筑控制带保护范围向四周沿伸50 m。在保护引导方面,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存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石刻实行原地保护,原样修复。

僰人悬棺,是保存最多,最完整的悬棺,位于石门关对面石壁的石缝中,据研究表明,这是汉代的僰人悬棺。在1951年的一次考察中,使原本30多具完好的棺木,现在只剩下了10具。

对于留存的悬棺进行现状的保护,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僰人悬棺的保护范围规划由文物本体向四周沿伸20 m,建筑控制带的保护范围向四周延伸50 m。

石门关,建于隋朝,是用大石条砌成的一座军事性城堡,是关隘文化的标志性建筑,通高15 m,中开卷洞形城门是通往南丝绸之路的第一关。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保护,改善设施。不改变外观风貌的前提下,维护、修缮、整治,改善内部设施。石门关的保护范围规划由文物本体向四周延伸10 m范围,建筑控制带保护范围向四周延伸30 m。

五尺道,是迄今为止保留最长,最完整的古驿道,位于盐津县西南22公里,豆沙关石门关口。因道路宽五尺,因此被称为“五尺道”,它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官道。这是一条四川与云南之间的“茶马古道”,也被称为“南丝绸之路”。五尺道保护规划范围由文物本体向四周延伸10 m,建筑控制带保护范围向四周延伸30 m,在保护引导方面,利用历史建筑和环境,建设由综合类博物馆和专门博物馆相结合的博物馆系统。

观音阁建于乾隆年间,采用中国传统的如意斗装饰的三重檐歇山顶式木结构建筑。遍查云南省全境,此类建筑已不多见,而在昭通地区两万三千多平方公里境内,更仅存一处。

根据保护与整治原则、可操作性的原则,充分考虑现状如建筑年代、建筑风貌、建筑层数、建筑质量等因素,以及土地使用性质的调整,实行相应的保护与整治方式。观音阁的保护范围规划是文物本体建筑范围,建筑控制带保护范围向四周延伸30 m。

4.2. 豆沙关古镇保护策略

4.2.1. 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豆沙关作为镇城中心,对其进行完整的保护。如袁滋摩崖题刻,秦五尺道、观音阁,实行原地保护,原样修复。豆沙关的传统名居是典型的南方传统的天井式院落,如今也只有个别的不完整留存,因此应对传统名居进行抢救维修。在古时,三皇阁、魁星阁是豆沙关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但是三皇阁与魁星阁目前已经全部消失,可以通过查阅史实资料,对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原址的重建。

保护古镇传统民俗文化,如马帮文化、古镇民间文学、古镇民间音乐、曲艺、杂耍、服饰等。这种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纯朴文化,在昭通地区弥足珍贵。因此,对于已经消失的文化尽力进行还原,对于现存的文化加强保护,并对文化进行积级的宣传。

4.2.2. 加强建筑风貌的管控

传统风貌建筑作为历史文化名镇传统风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貌的好坏对整个名镇的风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豆沙古镇内部建筑结构主要以框架结构为主,但在一街的南部和古镇外围砖混结构的建筑较多。古镇内建筑主要以3~5层为主,一街临江北部有少量五层以上的建筑,外围的建筑主要以1~2层为主。为了维护豆沙古镇的风貌,对古镇的建筑进行相应的规划。对于一街南部和古镇外围以砖混结构的建筑进行改造,以保证古镇内部,内部与外围区域建筑风貌的统一。对于一街临江北部少量五层以上的建筑进行一定的改造,维护临江风貌。

豆沙关古镇的保护规划要坚持原真性的原则。要尽可能多地保护真实的历史遗存,对历史建筑积级维护、修缮。不要因其破旧就认为没有使用价值而拆毁,也不可将仿古建筑造假当成保护手段。对于影响整体风貌的建筑可进行拆除,或进行沿街立面的改造。历史建筑的利用应尽可能保持原功能,这种保护方式意味者最少的变更,因而有利于保存文物建筑各方面的价值。对于破环较为严重的建筑,应结合历史,利用旧材料和旧工艺就行维修。而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在修建过程因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 法律法规。坚持“非必要不整修”,维持其原真性。

4.2.3. 维护空间环境

深化和强化历史上形成的山、水、镇交融的空间关系,突出古镇临水而建,靠山而立的城址环境特色。

在山体环境的保护方面,保护相应的山体和植被,除了相应的景观小品、安全防护设施,配套设施外,不得建设大型建筑和永久性建筑。保护五尺道内的景观和环境;对于北部的唐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南侧的悬崖峭壁,农田景观,形成了古镇内特色的景观环境,应该加强其保护。

在水体环境保护方面,严格保护关河水系,汇同溪水域。禁止向河道里扔垃圾和排放污水,对古镇内的污水排放管道就行整改,增设垃圾回收设施。保护豆沙关古镇内的滨河景观,滨河沿岸的建筑应注意建筑的体量和高度,除了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外,不得建设大型永久性的建筑。

5. 总结

对于豆沙关古镇,维护其建筑风貌,保护古镇的空间格局。深度挖掘古镇内的文化资源,进行资源的重组,注重文化的体验与消费。确定古镇定位,打造特色并优化古镇的旅游体系。本着原真性、完整性、永续性的原则,使古镇的保护规划能保留大量的真实历史遗存,能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让世代生活在这的居民融入到古镇的开发保护的活动之中。

基金项目

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部分)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项目“滇中地区山–坝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权衡/协同研究”(202101BA070001-275)。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关中美, 单卓然, 李春辉, 姚文萃. 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历史文化特色小镇发展研究——以云南昭通盐津县豆沙关镇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9(5): 37-42.
[2] 成长“十一五”做云南旅游[J]. 云南画报, 2006(4): 56-63.
[3] 古镇旅游开发中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分析——以大通古镇为例[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8, 33(2): 81-84.
[4] 白小琼. 古镇旅游开发中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 四川戏剧, 2017(10): 185-188+192.
[5] 余腾松, 刘宏, 吉学平. 昭通市盐津县豆沙关悬棺葬调查简报[J]. 南方民族考古, 2018(2): 98-107.
[6] 杨国胜, 张孝英, 龙彬, 覃继牧, 余沁锶. 历史名镇的空间保护与文化弘扬——以重庆秀山洪安古镇保护对策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2, 27(10): 50-58.
[7] 龚克, 邓春凤. 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策略——以桂林大圩古镇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17): 10558-10560.
[8] 张蓉, 喻丽, 巴胜超. 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旅游开发研究——以盐津县豆沙段为例[J]. 名作欣赏, 2017(27): 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