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年”对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探析——以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为例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Interval Years” on the Employment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es—Taking the School of Management of China Women’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DOI: 10.12677/ces.2024.127470, PDF, HTML, XML, 下载: 6  浏览: 12 
作者: 魏盈利, 赵凤利, 蔡雨萌, 王 颖: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北京
关键词: 间隔年应届生就业Interval Years Fresh Graduates Employment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愈发关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间隔年”作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受到重视。通过梳理“间隔年”概念,并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间隔年”能有效促进就业,改变学生的择业观念、职业规划和求职行为,为解决就业难题提供新思路。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ociety is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bout the employment issues of college graduates. Currently,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severe, and “gap years” as a possible solution is receiving attention. By sorting out the concept of “interval years” and combining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analyze its impact on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gap year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employment, change students’ career choices, career planning, and job seeking behavior, and provide new ideas for solving employment problems.
文章引用:魏盈利, 赵凤利, 蔡雨萌, 王颖. “间隔年”对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探析——以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为例[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7): 334-340.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7470

1. 研究背景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促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教育部日前启动“2023届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出专场招聘会、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就业育人主题教育、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等系列活动,搭建招聘对接平台,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据介绍,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

然而,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传统的就业模式已难以满足所有毕业生的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间隔年”教育(Gap Year Education)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实践,开始受到关注。间隔年教育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后,不立即进入职场,而是利用一段时间进行自我探索、社会实践和个人成长,以期在重新进入就业市场时,能够以更加成熟和全面的姿态面对职业选择。

间隔年教育的实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更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在长远来看,提高毕业生的整体就业质量。此外,间隔年教育的推广,也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促使教育系统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

2. 研究理论

2.1. 概念界定

“间隔年”(Gap Year)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至1660年。那时候英国贵族子弟通过遍游欧洲大陆学习地理、语言和文化等,以扩大视野,这便是间隔年的前身[1]。它是指在大学期间或者毕业后离开校园一段时间,去社会上参加各种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之相似的还有“第二次机会”(Second-Opportunity)、“毕业旅行”(Graduation Tour)、“间隔年”等概念。“间隔年”的出现反映了大学生在就业压力下的一种新的择业观,是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一种理性选择。相比于传统的大学教育,“间隔年”不仅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了解社会,也能让他们在尝试中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职业生涯,从而为未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了“间隔年”教育实践。

“间隔年”教育实践通常由学生自发组织并实施。从课程设置来看,“间隔年”教育实践通常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职业规划;第二部分是个人咨询和建议;第三部分是义工服务;第四部分是实习、工作和志愿者活动。而在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实习中,学生通常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实习任务。而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实习则通常由企业组织和管理。

“间隔年”对就业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个人层面的影响,即影响他们在求职时选择企业类型、获得工作机会、了解行业发展情况等;另一方面是毕业生家庭层面的影响,即通过家庭帮助其完成大学学业并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由于本研究涉及大学生就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毕业后“间隔年”对就业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间隔年”指大学毕业生从毕业到工作开始前所做的一种长期规划。其核心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同时为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对于大学生而言,“间隔年”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规划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决定大学毕业生能否实现职业理想的关键因素之一。

2.2. 理论基础

“间隔年”教育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目标是在大学前两年的学习中进行调整,让学生们在完成学业后,有机会接触社会并体验生活。“间隔年”教育理论认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需要学校教育,还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间隔年”教育理论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肯定和支持。首先,在教育理念上,“间隔年”教育实践倡导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尽早地适应社会。其次,在研究方法上,“间隔年”教育理论主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和量化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最后,在政策支持上,“间隔年”教育实践认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以上理论支持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此外,“间隔年”理论所倡导的“将个人发展融入社会发展”也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观点。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毕业生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而不是仅仅坐在象牙塔中读书。“间隔年”教育理论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这一目标。

3. 文献综述

在对“间隔年”这一主题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后,我们发现虽然这个话题在媒体和公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在国内学术领域,对其系统性的研究仍然相对缺乏。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多聚焦于“间隔年”在国际上的兴起和演进,以及它对教育体系和年轻人社会融入的正面作用。尽管如此,从社会学的视角对“间隔年”进行深入分析的学术作品仍然不多。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从社会学角度探索“间隔年”现象,以期为相关理论的深化和实践的拓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洞见。肯定“间隔年”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当代青年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转型阶段。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他们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这导致青年群体在面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和迷失,难以做出选择。因此,“间隔年”作为一种缓解这种困境的方式,其正面作用值得肯定。它为青年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能够暂时放慢脚步,重新审视自我,探索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间隔年”为青年提供了一种摆脱迷茫和困惑的途径,它是一种自我精神的觉醒和救赎,帮助年轻人在精神层面上找到方向和力量[2]。并加速着中国青年社会化的进程[3],暂时摆脱学业、职业和日常生活的压力,在旅途中拓宽视野、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洞见,重新思考人生的目的和价值,明确未来的生活和职业方向。与西方国家普遍接受和成熟的对待方式不同,中国社会对“间隔年”现象的看法还存在分歧,社会舆论中不乏争议和质疑。这种现象在中国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仍面临着一些阻碍和质疑的声音。“间隔年”有时被误解为一种逃避责任、不稳定的长期“漂泊冒险”,是打着“旅行”名义的“混日子”[2];“间隔年”虽然表面上具有吸引力,但结束之后重新融入常规生活时,可能会感受到较大的心理和环境“落差”,这使得一些人难以适应[4];“间隔年”有时被错误地视为“浪费光阴”和“自我放逐”的象征,被认为是逃避责任和消极懈怠的借口[5]

鉴于此,“间隔年”现象存在许多未被充分探索的研究空间,这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合理的出发点。

4. 研究过程

4.1. 研究设计

本研究基于对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2022届和2023届本科毕业生进行的详尽调查数据,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来收集相关信息。在2022届毕业生中,共有312名女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在2023届毕业生中,参与问卷调查的女生人数是374名。这686名女生的问卷内容涵盖了一系列关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她们的性别、出生日期、所学专业等基本信息。此外,问卷还涉及了她们的未来规划,包括是否选择继续深造以获取更高学位、是否有意向出国留学或寻求国际就业机会,以及是否有志于自主创业并开展自己的事业。

4.2. 研究变量的选取

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探讨“间隔年”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间隔年”作为自变量,选取性别、年龄和学历作为控制变量。在研究中,“间隔年”为连续变量,即每一次间隔的时间从0到1不等。由于每个大学生“间隔年”的时长不同,因此将间隔时间在0到1之间的学生作为“间隔年”大学生,将间隔时间在1到2之间的学生作为“间隔年”本科生。本文选取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但选择“间隔年”计划的毕业生作为被试。此外,本文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因变量。由于不同高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本文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自变量。在样本选择中,笔者选择两位高校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在访谈中,笔者将高校学生分为两类:一是择业观念较强且具有较为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二是择业观念较弱但不具备清晰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对两类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访谈后,本文选取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进行问卷调查。

4.3.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本文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进行研究。深度访谈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大学生在“间隔年”期间的生活和学习状况进行了解;第二,对大学生在“间隔年”期间所面临的心理和社会压力进行了解;第三,对大学生在“间隔年”期间是否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行为进行了解;第四,对大学生“间隔年”期间的就业选择情况进行了解;第五,对大学生“间隔年”期间的就业困难问题进行了解。

本文访谈的对象主要是进行了“间隔年”休整本科毕业生。对于他们来说,“间隔年”是一个比较模糊但又熟悉的概念。在访谈前,笔者首先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了解相关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其次,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了访谈对象。为了保证访谈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笔者在访谈过程中使用了“谁说”“谁想”等口语化用语,在访谈过程中采用“您是怎么想的”“您觉得‘间隔年’对您产生什么影响”等问话方式。

4.4.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中华女子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生和2023届本科毕业生,再重点选取为自己提供“间隔年”计划的样本分析。样本所学专业包括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等。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1) 样本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占比更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学习成绩稍逊色的学生更倾向于进入“间隔年”;2) 样本中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更愿意进行“间隔年”休息,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占比更倾向于进入社会工作;3) 样本中进入“间隔年”休息的毕业生大多是由于没有理想的工作机会而被迫进入“间隔年”。整体而言,采取“间隔年”实践的青年是普遍焦虑的,并不能真正从容地享受“间隔年”带来的生活体验,哪怕是出于自主性的选择,也会受到外部环境和社会舆论的影响[1]

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可知,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 就业机会不均衡;2) 就业城市集中在东部地区;3) 就业单位集中在大型国企和事业单位。

4.5. 调查结果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前几年“00后”大量步入社会,年轻一代的就业观持续变化。现在“00后”开始逐渐步入社会,在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上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和网络化的趋势[6]。问卷结果显示,选择间隔年的毕业生们有着多样的动机。其中如图1所示,约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需要时间来思考自己的长远职业规划,并认为立即工作可能会限制他们探索不同可能性的机会。另外35%的毕业生选择了间隔年是为了追求个人兴趣,如旅行、学习新语言或进行志愿服务等。此外,有25%的受访者坦言,他们感到疲惫,需要时间来充电和恢复精力。

Figure 1. Employment choices of survey respondents for fresh graduates

1. 应届生调查对象就业选择情况

在问及间隔年的具体计划时,我们发现这些毕业生的活动安排丰富多样。一部分人选择了旅行,他们希望在不同文化中寻找灵感和自我;另一部分人则选择了实习或兼职,他们想要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还有一些人则专注于个人项目或创业计划,希望能在没有工作压力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创业想法。

问卷调查还揭示了间隔年对毕业生未来职业选择的影响。大多数参与间隔年的毕业生表示,这段时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适应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面对未来的职业挑战时,感到更加准备充分。此外,一些毕业生在间隔年中发现了自己的真正热情所在,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职业选择。

当然,对于那些急于开始职业生涯、有明确职业规划或者需要立即经济独立的毕业生来说,直接步入职场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然而,对于那些渴望探索和成长的年轻人来说,间隔年无疑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这项问卷调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洞见。间隔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人生引导价值。它有助于学生找寻自己学业、职业、事业发展的最佳契合点,培养、拓展、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有力推动学生具备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有效促进学生养成独立、自信的良好性情和开放人格[5]。它证实了间隔年不仅是一段时间的休息,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一种对自我的探索。对于那些勇敢选择这条路的毕业生,他们在探索未知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生活绘制出一幅独一无二的画卷。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我们会看到更多年轻人在职业起跑线前选择暂时停下,用一段间隔年去探索世界的广阔,去发现内心的深邃。

4.6. 研究结论

根据调查问卷开放式问答部分以及后续访谈,对于“间隔年”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帮助职业探索与定位:间隔年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去深入探索和体验不同的行业和职业。通过实习、志愿服务、参与社会项目或短期工作,毕业生可以更实际地了解各种职业的日常运作、所需技能和潜在挑战。这种亲身体验有助于他们更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优势,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2) 提高就业满意度和职业忠诚度:间隔年期间的工作经历对于毕业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它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初步的职业网络,还能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应用新技能。这种经验可以显著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使他们在求职时更具吸引力。同时,由于间隔年的经历帮助毕业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期望,因此他们在找到与自己兴趣和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后,往往会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对于雇主来说是一个宝贵的资产,因为忠诚和满意的员工更有可能长期为公司做出贡献。

3) 个人品牌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在间隔年中,毕业生有机会参与或领导各种项目和活动。这些经历有助于他们建立个人品牌,展示自己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软技能在职场中极为重要,能够帮助毕业生在求职和职业发展中脱颖而出。许多毕业生选择在间隔年出国旅行或工作,这为他们提供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和合作的机会。这种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全球化的职场环境中尤为重要,能够帮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的工作团队,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4) 自我管理和创新能力:间隔年为毕业生提供了尝试新事物、探索创新想法的机会。这种探索精神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为未来的创业活动或在企业内部推动创新奠定基础。除此之外,间隔年的经历往往要求毕业生自我管理并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无论是规划旅行、管理预算还是应对突发状况,这些经历都能够锻炼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能力对于职场中的成功至关重要。

5. 结果与分析

高校毕业生“间隔年”活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只有综合考虑就业政策、市场需求、用人单位需求、学生个体和家庭因素等因素,才能更好地解释“间隔年”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影响。一般而言,毕业生如果想求职成功率高点,那么可以立足专业来选择岗位或行业,即以专业作为优势来求职

“间隔年”活动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状况有明显影响,大学生参加“间隔年”活动的动机,既可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也可能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对于“间隔年”活动对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影响,本文认为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的渠道实现的:一是通过“间隔年”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二是通过“间隔年”活动可以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都是积极的,但作用大小有所不同。首先,大学生参加“间隔年”活动能够获得更多知识技能,这会提高他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尤其是对于一些缺乏社会工作经验或对未来职业发展缺乏规划的学生而言。其次,参加“间隔年”活动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6. 讨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间隔年”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产生了积极影响,其结果是显著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从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在大学期间做过间隔年的比例比较高。间隔年能够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对就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学生在大学期间做过间隔年,在求职时能够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机会。这说明间隔年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建议学生在规划间隔年时,明确目标,积极参与实习、志愿服务等活动,以提升专业技能和社交能力。同时,应注重反思和总结经验,将所学应用到求职中,增强自信和竞争力。此外,保持与行业专家和前辈的联系,拓宽职业视野,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间隔年”能够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间隔年当中,那么可以促进他们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与管理;如果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间隔年当中,那么就不能保证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间隔年”也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间隔年提升个人能力。明确个人职业目标,选择与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培养跨文化沟通技巧,提高国际视野。最后,保持学习态度,通过在线课程等方式持续充电,确保间隔年的每分每秒都能为未来的就业之路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王尧骏, 张姗姗. 间隔年: “95后”学生毕业的另一种打开方式[J]. 教育评论, 2020(2): 3-10.
[2] 敖成兵. 间隔年与当代中国青年的自我精神拯救[J]. 北京青年研究, 2014, 23(3): 13-19.
[3] 敖成兵. 间隔年与中国青年社会化[J]. 当代青年研究, 2013(1): 81-84.
[4] 饶懿, 陈竹. “间隔年”看上去很美[J]. 决策探索(上半月), 2013(6): 28-30.
[5] 李春瑶. 脱嵌与迷惘: “间隔年”青年的另类内卷实践[J]. 中国青年研究, 2023(11): 74-80+38.
[6] 田学军, 蔡妍, 文涵. 间隔年践行的中西方比较研究及其对中国大学教育培养路径的启示[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 35(5): 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