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态度改变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Attitude Change Theor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OI: 10.12677/ap.2024.147506, PDF, HTML, XML, 下载: 11  浏览: 33 
作者: 赵祥如: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态度改变理论社会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Attitude Change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pply
摘要: 态度改变理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为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思想观念以及政治立场提供了理论基础。态度改变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将心理学中关于态度改变的理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显著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Abstract: Attitude change theo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social psychology,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guiding people to form correct moral standards, ideological concepts and political positions. There is internal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theory of attitude chang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pplying the theory of attitude change in psychology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n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文章引用:赵祥如. 浅析态度改变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 心理学进展, 2024, 14(7): 496-502.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7506

1. 引言

“态度是对特定目标的评价倾向,态度系统由一组相互关联的行为、行为意向、态度、信念和情绪共同构成。”(方元务,2014)态度及其改变理论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心理学认为,态度对行为起着决定作用,行为也能够预知态度(刀萍,2020)。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张耀灿等,2006)。“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态度的转变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研究的重要内容”(吴雷鸣,2010),要使教育对象自觉地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就需要运用态度改变理论。因此,借鉴心理学上有关态度的理论,不仅有助于研究学生的思想转变,还能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2. 态度改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态度作为个体对特定对象、人物或事件的情感倾向、信念和行为意向的综合体现,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态度决定行为,这是因为态度形成后,使得个体内在的心理结构产生某种倾向作用于自己的行为,而这种倾向作用若形成端正,则能促进个体同外界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否则将妨碍个体的社会适应力。”(岳欣,2022)态度是相对持久的,它影响个体如何感知世界以及如何对环境中的事件做出反应。态度系统中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任何因素发生改变都可能导致其他因素的变化(津巴多,利佩,2018)。“态度改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外部信息作用于个体的社会判断,进而对个体的态度产生影响的过程”(董巍,2009)。态度改变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主要研究个体如何以及为何会改变他们对于特定对象、人物或事件的看法或感受,个体的态度是如何在不同的情境和信息影响下发生改变,是揭示个人对特定对象、情境或观念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如何随时间和经验而发生转变的心理学原理。这一理论涉及多个模型和观点,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和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以信息交流过程作为基础,包括四个基本要素:说服者、说服对象、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共同驱动着态度改变的发生。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着重于信息处理过程中的说服效果,强调了信息源的可信度、信息的内容结构以及目标受众的心理状态等因素在态度改变中的作用。在霍夫兰德的理论中,态度改变的历程始于说服对象对信息的学习。这一阶段,不同特征的个体依据自身的背景、信念和情感状态,对相同的外部信息及情境作出差异化的解读与响应。随着信息的内化,情感转移的现象逐渐显现,个体可能将对某一对象的情感,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扩展至与之相关的其他领域,增强了信息在情感层面的影响力。当新信息与个体原有的信念或态度出现冲突时,心理上的紧张感油然而生,激活了个体寻求认知一致性的内在需求。为了解决这种不和谐,说服对象会尝试调和新旧信息间的差异,以恢复内心的平衡。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提供了理解个体如何接收、加工并最终接受或拒绝外部信息的一套系统解释,强调了个体在面对说服信息时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以及情境因素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一模型,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个体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通过信息的选择、加工与重构,实现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相比之下,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关注的是态度改变的内在动机。认知失调理论的核心理念在于,人类在认知处理中倾向于追求心理上的和谐与连贯性,这一倾向在态度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认知因素之间发生失调的现象,就会使心理上产生不愉快、不舒适的感受,它会迫使认知主体主动地对不协调状况进行改变,从而达到认知结构平衡协调(费斯汀格,1999)。当个体遭遇认知上的不协调——面临相互冲突或矛盾的信息时,会感受到心理上的不适,个体为了减少这种不适感,将主动寻求态度的调整,可能会通过调整现有的信念、寻找新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立场、改变相关行为等一系列自我调节机制,来减少认知失调的程度,达到认知上的统一,以重建内心的平衡与和谐。这一理论揭示了个体在面对认知冲突时,如何通过改变态度、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或改变行为来恢复心理平衡,以恢复认知一致性。

总之,研究态度理论具有社会重要性。态度改变理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深刻揭示了个体心理状态与社会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致力于解析个体在面对多变的社会现实时,如何灵活调整自身观念与行动模式,以实现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及个人适应能力的提升。态度改变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理解人类社会行为变迁与心理调适机制的框架,使我们能更全面地洞察人们在不同社会场景下态度演变的内在逻辑与外在影响因素,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如何在面对新信息、社会压力时调整他们的态度。基于此,通过态度改变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态度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哪些因素可能促使学生的态度发生变化,从而设计出更加有效、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态度改变往往需要个体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创造参与和互动的机会,如小组讨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态度。此外,态度改变理论强调个体差异和情境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背景、价值观、兴趣和需求,以及教育环境的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高教育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态度改变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帮助教育者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想转变和价值认同,从而培养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因此,对于态度改变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教育内容的重复性

“生物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已证明,对于任何刺激,包括给机体带来巨大满足的刺激,机体的接受性都是有限度的,当刺激量超过一个最适当的水平之后,刺激对机体的意义就会从带来满足转向造成伤害,此机体就会逃避这种刺激。”(陈红娟,2007)科学研究揭示,生物体对于外界刺激的接纳并非无边界,即便是那些最初带来愉悦感的刺激也不例外。一旦刺激的强度超越了某个理想阈值,原本的满足感可能逆转,转而引发不适甚至痛苦,促使生物体本能地寻求逃离这一刺激源。这一现象说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的,而是遵循着一个复杂的模式,特别是在刺激频率和强度恒定不变的情况下,其效应往往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分布特征。在人类行为中,这一原理同样适用。当某一种刺激——无论是视觉、听觉、情感或信息上的——被持续、重复地暴露给个体时,最初的吸引力或兴趣可能会逐渐减弱,直至达到饱和点,此时刺激不再是积极的体验,反而可能引起厌倦、反感或心理上的压力。在这一转折点之后,个体的态度可能发生逆转,从最初的积极倾向转变为消极评价,甚至是彻底的排斥。这种态度的转变,实质上是个体为恢复心理平衡,减少过度刺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自我调节反应。因此,理解和掌握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微妙平衡,对于设计有效的传播策略至关重要。通过适时调整信息的呈现方式和频率,传播者可以避免受众的逆反心理,确保信息能够持续产生积极的影响,而非适得其反。

鉴于当前我国教育体系的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被列为从中学至大学阶段学生的必修科目。然而,尽管教育阶段逐步推进,该课程的内容却鲜有实质性更新,导致大学阶段的课程与中学时期所学内容出现重叠。适度的重复有助于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当这种重复过度频繁,便可能引发学生的厌倦情绪,乃至对该课程产生抵触心理,进而滋生出所谓的“逆反心态”(王洁,谢振荣,2010)。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从基础教育延伸至高等教育,形成了一个覆盖广泛的纵向教育链。但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内容更新速度缓慢,与当代社会现实脱节明显,这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黄东桂,郭世平,2013)。在中学时期,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并学习了许多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当他们步入大学校园,面对相似的教学内容时,难免会产生厌倦乃至抵触的情绪。一方面,他们可能认为重复学习相同的知识点没有必要,尤其是在面对类似的考试时,已掌握的理论足以应对,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厌学情绪。另一方面,长时间的重复教育,尽管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深化理解,但也可能因缺乏新颖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兴趣减退,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构成了障碍。

3.2. 教育模式的单一性

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成效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呈现出较为单一的特点,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深入探讨(郭聪惠,王立洲,曹爱琴等,2013)。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传授方式大多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较为被动的接收状态,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参与度普遍不高。在这一过程中,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对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给予忽视或甚至予以否定(李旭辉,2006)。“历史和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都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教化和灌输。”(刘书林,2012)“灌输”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旨在确保核心价值观和理论知识的准确传达,但在实际操作中,过于单一的灌输方法却限制了教育效果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并非单纯仅由教育主体的投入程度决定,实际上,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受教育者是否具备积极主动学习的意愿(沈壮海,2008)。学生可能因为教学方式的枯燥乏味而无法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从而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高。当前迫切需要改变单向灌输、空洞说教的教育现状,切实做到思想道德教育与现实相结合,与生活相融合,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这样才能确保教育效果真正深入人心(林仕尧,2005)。

3.3. 教育情境的匮乏性

态度的转变是一个深受环境影响的动态过程,尤其在学生群体中,这一现象更为显著。在社会交往中,学生往往会观察并模仿其所在群体的行为模式,这一现象通常表现为从众心理,即个体在不确定或压力之下,倾向于跟随群体的主流意见或行为,以获得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情境因素,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在不同程度上塑造着学生的态度转变。不可忽视的是,仍有部分教师未能深刻理解环境对学生思想塑造的深远影响,缺乏主动构建和优化教育环境的意识,从而未能充分发挥环境因素来增强教育成效,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瞿津津,赵平,2013)。

4. 态度改变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4.1. 平衡教育内容的重复性与新颖性

依据态度改变理论中的核心观点,即便是在沟通说服的场景下,无论所传递的信息是否与说服对象的预期相吻合,信息的重复呈现效果都会遵循一个倒“U”型的规律。换言之,适度的重复有助于加深印象,巩固信息的接受度;然而,一旦重复次数超出合理范围,反而可能激起说服对象的逆反心理,触发其防御机制,从而削弱说服的效力,甚至导致原有态度的反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教育者应当深刻理解并灵活应用这一心理效应,避免陷入教育内容的机械重复之中。这种策略要求教育者在坚持核心价值观的持续灌输与追求教育内容的创新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确保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又要避免因过度重复而引发的逆反效应。这种平衡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保证教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力,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不断创新教育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的提升,从而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第一,敏锐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认知需求,注重不同教育阶段内容的衔接与递进。面对多样化的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轨迹,对教育内容进行精心区分与定制,避免简单重复,实现个性化指导,使学生在每一阶段都能获得新的启发和成长。第二,创新教育内容,确保教育内容的新颖性和吸引力。课程设置应紧贴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现实与时代脉搏,确保教育内容既贴近学生心灵,又富有时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日常教学中应时刻保持敏锐的时代触觉,勇于突破传统思维框架,做到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力求在教育内容的重复性与新颖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通过上述策略,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育对象的态度转变,避免信息过载造成的消极影响,同时避免学生的抵触情绪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将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灌输,而是一种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实践。

4.2. 革新教育模式

态度改变的学习理论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视角,主张态度的变迁本质上是一个习得的过程,类似于其他学习行为,受到刺激与强化机制的调控。在试图影响他人的态度时,理解刺激的性质、强化的效果,以及个体的特性和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学习心理学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有意识的过程,涉及克服障碍,其成效直接受到学习者主观能动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一旦教育内容得以界定,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就成为决定教育对象能否有效接纳知识的关键。根据态度转变理论,在传播信息时,单方面传播与双方面传播的选择,以及信息展现的次序,都对受众的接受度有着显著影响,进而促成态度的转变。对于那些与教育者持有相似观点的听众,采用单方面传播策略往往能迅速达成共识;而对于观点迥异的听众,采用包含正反双方论证的双方面传播,详细分析利弊,能够提升信息的客观性和说服力,更利于赢得对方的理解和认同。因此,面对教育模式单一性的问题,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更多案例分析、实践环节和互动讨论,通过打造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促进师生间的思想碰撞与交流,以提升教学的生动性和参与度。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彰显其主体地位。要在实现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做到有效地传达教育内容,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和认同感。这意味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需倡导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能,使学生成为教育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教育者应当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做到创新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以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参与度。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担任主角,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自我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有机会在对话中进行反思、补充和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得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同,实现教育目标的内化和升华。这不仅增强了教育的参与性和生动性,还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其次,教育方式的选用需体现个性化和针对性。鉴于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教育者要准确把握其成长规律,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育方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确保教育内容与学生发展同步,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有效性的结合,以促进学生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最后,构建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形成教育合力。教育者应充分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发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的积极作用,创新教育方式,拓宽教育渠道。通过整合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格局。总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方式的个性化与创新、以及构建全方位教育体系,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策略。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带来显著的教育效果改善,具体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偏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第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往往抑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多元化教育模式鼓励学生主动质疑、独立思考、勇于尝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第三,增强学生个性化教育。单一教育模式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多元化教育模式强调因材施教,通过差异化教学、个性化辅导等方式,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充分发挥其潜能。第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单一的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多元化教育模式通过项目制学习、探究性学习、艺术与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改变单一教育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教育者不仅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还能够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未来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注重教育情境的建设

实证研究表明,相较于个体化的劝导,集体性的规范和期望更能有效促动学生的态度调整与行为转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深深植根于特定的背景和情境之中,这些背景与情境共同构成了教育情境。教育情境,包括学校文化、家庭氛围、班级风气及宿舍环境等,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情境的性质与质量对教育成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一个积极向上、秩序井然的教育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增强他们对教育内容的认同感和吸收能力,从而显著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教育环境对学生态度形成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还要注重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氛围。这要求教育者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价值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受教育者在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这些正面信息的存在,让教育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具体而言,教育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营造良好的教育情境:第一,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一个崇尚知识、倡导美德、重视品格塑造的和谐校园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触到正能量,做到相互激励,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实现共同成长。第二,强化榜样示范作用。树立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通过故事讲述、人物访谈等方式,让受教育者看到身边的榜样,感受榜样的力量,激发他们向善向美的内在动力。第三,通过制定并执行合理的集体规则,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团队精神,促使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校纪校规,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良好的公民素质。第四,通过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尊重与理解的社交环境,如家庭和班级,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和集体活动中,进而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双重提升。第五,利用新媒体平台。借助社交媒体、校园网、移动应用等新媒体工具,发布正能量信息,开展在线讨论和互动,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更生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触及受教育者的心灵。第六,强化社会实践,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情境。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红色旅游等体验式学习活动,使他们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亲身体验、感悟和内化正确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从而实现知行合一,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巧妙融合,不仅能使教育内容更具新颖性、趣味性与生活气息,还能增强其可接受性,促使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总之,通过这些举措,教育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外部条件,使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这不仅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促进受教育者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形成稳定而积极的态度,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态度改变理论,有着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涵,不仅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态度形成与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更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智慧与活力。通过将态度改变理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教育过程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互动,教育结果从表面服从跃升至内心认同。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更为关键的是,它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深度体验中实现了自我觉醒与价值重塑,进而培养出了具备坚定信仰、高度责任感与强烈社会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充满挑战与机遇。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进一步深化对态度改变理论的研究与应用,结合数字技术、大数据分析等现代工具,探索更加精准、个性化且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策略。同时,教育者自身亦需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成为学生心灵的引路人,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其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成长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红娟(2007). 态度改变理论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探索, (2), 103-106.
[2] 刀萍(2020). 态度理论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方法探究.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1(2), 144-150.
[3] 董巍(2009). 态度改变-说服模型的理论传承及其简化.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5), 75-76.
[4] 方元务(2014).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教育与职业, (30), 153-154.
[5] 费斯汀格(1999). 认知失调理论(郑全全, 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
[6] 郭聪惠, 王立洲, 曹爱琴, 等(20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基于态度改变理论视角下. 前沿, (13), 115-117.
[7] 黄东桂, 郭世平(20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现状分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8), 16-17+31.
[8] 津巴多, 利佩(2018).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邓羽, 肖莉, 唐小艳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9] 李旭辉(2006). 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探索, (6), 113-116.
[10] 林仕尧(2005).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江苏高教, (2), 134.
[11] 刘书林(2012).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坚守“灌输论”的缘由.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10), 38-44.
[12] 瞿津津, 赵平(2013). 态度理论视阈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问题探究.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1(1), 75-76.
[13] 沈壮海(2008).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
[14] 王洁, 谢振荣(2010). 态度改变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0(5), 54-56.
[15] 吴雷鸣(2010). 态度改变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9), 95-97.
[16] 岳欣(2022). 霍夫兰德态度改变理论视域下评论信息对消费者矛盾态度的影响研究. 管理工程学报, 36(4), 36-49.
[17] 张耀灿, 等(2006).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