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主旨解读策略
Thematic Interpretation Strateg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Based on Thematic Meaning
DOI: 10.12677/ae.2024.1471218, PDF, HTML, XML, 下载: 4  浏览: 16 
作者: 毕娅丽: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北京
关键词: 主题意义语篇类型语篇标记语Theme Significance Discourse Type Discourse Markers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主题意义分析和语篇标记词在解析文章主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通过详细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主旨考察类型,揭示主题意义对理解作者核心思想的重要性,同时强调语篇标记词在提高文本连贯性和引导读者理解主旨的关键角色。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thematic meaning analysis and discourse marker words in analyzing the main idea of a text. Throug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ypes of thematic examination, this paper reveals the importance of thematic meaning in understanding the author’s core ideas, and emphasizes the key role of discourse markers in improving the coherence of the text and guiding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s.
文章引用:毕娅丽. 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主旨解读策略[J]. 教育进展, 2024, 14(7): 674-67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218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主旨大意问题,是要求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但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 细节理解与主旨理解混淆

在阅读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会对文章中的某些具体细节印象深刻,以至于这些细节信息覆盖了对文章整体主旨的理解[1]。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容易被细节所迷惑,而忽略文章传达的核心信息和总体观点。这会导致学生在回答主旨大意的题目时,选择了过于具体或只与文章一部分相关的选项,而不是正确反映整篇文章主题和作者意图的选项。

() 文章结构理解不足

文章的结构对于理解其主旨大意至关重要。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学生缺乏对文章结构的识别能力,例如不能正确识别引言、展开和结论部分,或是难以找到文中的主题句[2]。这种结构性理解的不足,使得学生难以抓住文章的逻辑脉络以及作者的论点和论证方式。进而导致学生在解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时,不能有效地从文章的组织结构获取线索,降低了理解和整合文章信息的效率[3]

() 分析和综合能力不强

分析能力是指理解并分解文章中的观点和论据的能力,而综合能力是指将不同部分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对文章整体主旨的认识。学生在这两方面的能力不足,表现为难以超越文本字面意义进行深入思考,以及不能将文章中分散的信息点联结起来形成完整的理解[4]。这会导致学生即使能够理解文章中的单个句子或段落,也难以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对文章主题或作者意图的全面理解。因此,在面对需要整体概括和评价的题目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会导致学生即使能够理解文章中的单个句子或段落,也难以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对文章主题或作者意图的全面理解。因此,在面对需要整体概括和评价的题目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2. 主旨大意题型分析

语言技能分为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两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理解性技能包括分析和梳理常见书面语篇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内容的主次关系;从书面语篇中判断和归纳作者的观点及语篇的主旨要义;辨别语篇中的衔接手段,判断语篇中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建立语篇与语篇、语篇与个人、语篇与世界的关联,探究和发现语篇的现实意义等。

在理解性技能的培养过程中,主旨大意题的训练尤为重要。主旨大意的常见题型有Main idea型、Title型和Main purpose型等。Main idea型的选择项多为陈述句,要求考生选择表达作者思想或观点的句子。其常见的设问方式有:What does the last paragraph mainly tell us? What is Paragraph 2 mainly about?或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Title型是另一类对主旨大意题考查的形式,要求考生用简短的词、句来概括总结文章的标题。其常见的设问方式为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而Purpose型的选择项多为动宾结构,要求考生通过某句话、某段话或者某篇文章来确定主要的写作目的。其常见的提问方式如What is the writer’s main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或Why does the author write the passage?

3. 基于主题意义的主旨解读策略

为了解决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文章的主题意义进行主旨解读,即通过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核心主题来概括主旨。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捕捉文本所传达的字面意义,还要理解其深层含义。以下是实现这种解读的几个关键方面:

() 理解文章结构

1) 段落结构

常见的段落结构包括:总–分结构,其中段落先给出主题句,然后提供支持细节或解释;分–总结构,以细节或证据开始,以主题句结束,逐步揭示主旨;对比对照结构,展示两个或多个对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因果结构,说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解决结构,提出问题并介绍解决方案;时间顺序结构,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组织信息;空间顺序结构,根据对象在空间中的位置或方向来组织信息。这些结构帮助作者清晰、有逻辑地展开论点,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2) 主题句与支撑句

主题句是一个句子,它概括了段落的主要思想。它通常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直接呈现了段落或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和论点,为读者理解文本的主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学会识别各段落的主题句,这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而支撑句则围绕主题句展开,通过提供详细的事实、例证、解释或论据来加深读者对主题句中提出观点的理解和接受。这种组合确保了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有助于读者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提供例证或论证,起着证明和强化主题句的作用。

3) 常见语篇类型

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类型文章的常见结构(如议论文、叙述文、说明文等),并通过练习识别文章的不同部分,特别是寻找具有关键信息的段落或句子。比如,叙述性文章通常是通过描述一系列的事件来讲述一个故事或经历;说明文主要是解释一个概念、一种情况或者一种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而议论文主要是为了提出一个观点或主张,并通过逻辑的观点和证据来支撑它。还有一些混合型文章可能会结合了以上的一种或多种类型,既有议论也有说明。

() 分析作者意图

1) 理解文章的类型和风格

每种写作类型都有其特定目的。识别文章的类型也有助于揭示作者或是为了传递信息、说服读者、提供分析或表达情感的写作初衷。例如,说服性写作旨在说服读者接受某种观点,而叙述性写作可能旨在讲述一个故事或传达特定的经验。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

2) 语气和风格

作者往往会通过语言选择和修辞策略来影响读者的理解和情感反应。通过分析作者的语气(如严肃、幽默、讽刺等)和写作风格(如正式、非正式、学术性等),可以揭示作者对主题的态度和立场。例如,使用满怀情感的语言可能意在激起读者的同情,而事实和逻辑的呈现则可能旨在增强论证的可信度。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识别这些手段来理解作者意图。

() 联系文化和历史背景

了解背景信息有时能够提供文章主旨的重要线索,尤其是对于那些深受特定时期或事件影响的文本。可见,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意图往往与其个人所处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将文章放在其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考虑。通过了解这个背景,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作、试图传达什么样的信息以及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时代。这个维度的理解有时可直接影响到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 推理和解析隐含意义

1) 区分细节和主旨

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区分主旨和支持细节的能力,训练自己识别并总结每个段落的主题句,以及这些主题句是如何共同构成文章的主旨。与此同时,区分细节和主旨也是发展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技能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作者提供的信息,还要分析这些信息是如何支持主旨的,为什么作者选择这些细节来支持其观点,以及这些细节的逻辑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如何。

2) 培养推理能力

培养推理能力,学会在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进行逻辑推断。这包括推断作者未明说的意图和信息,也就是阅读“行间之意”。通过不断练习阅读不同难度和类型的材料,并在阅读后进行总结和讨论,逐步建立起从具体信息到总体概念的思维桥梁,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识别符号和隐喻

识别并解析文本中的象征、隐喻以及其他修辞手法。这些元素常常用来隐含地表达主题和主旨。符号和隐喻往往携带着文本中不易察觉的深层含义。通过解读文本中的符号和隐喻,学生可以揭开表层之下的思想、情感和哲理,从而获得对文章主旨更深刻的理解。在某些情况下,符号和隐喻是作者传达主旨的关键线索。它们可能作为文本的焦点,或通过重复出现来强调其重要性。识别并理解这些元素,有助于读者抓住文章的核心论点和主旨。

() 跨文本链接

1) 比较阅读

通过将所阅读的文本与其他文本进行比较,寻找共通主题或对主题的不同处理方式,能够加深对单个文本主旨的理解。将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联系起来可以提供关于一个主题或问题的不同视角。这种多角度的思考使读者能够从更广泛的视野出发理解主旨,促进了对主题更全面、更平衡的把握。跨文本链接还能够激发新的见解和思考。当读者探寻不同文本之间的联系时,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思想或解释,从而使对某个文本的主旨解读增添了更多层次和深度。

2) 综合信息

综合文本中的各类信息,包括主题、论点、例证、修辞手法等,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通过考虑这些信息的相互作用和组合方式,读者能够把握文章所传达的核心思想,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个特定点或细节。而文本的大图景通常涵盖作者对某个话题或问题的宏观视角和深层看法。通过综合信息和整体理解,读者能够揭示文本中隐含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社会批判等深层含义。这种深层次的理解使得对文本的解读更为丰富和多维。

通过运用这些分析和理解策略,读者可以更深入地掌握文章的主旨,并从中获得更为丰富和多维的理解。总之,基于主题意义的主旨解读要求读者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批判思维和背景知识,以实现对文本深层次意义的探究。

4. 语篇标记语

语篇标记语,也称为篇章标记语、语篇连接词或转折词,是用于组织语篇、指示语篇结构和引导读者理解的词语或短语。

() 语篇标记语和主旨的关系

1) 引导读者理解主旨

语篇标记语起着向导的作用,帮助读者识别文章的结构和行文逻辑,从而更容易把握文章的主旨。例如,一个段落以“因此”或“总之”开始,可能暗示着接下来是对前文的总结或提出结论,引导读者注意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观点。

2) 突出文章主旨

通过使用适当的语篇标记语,作者可以强调某些观点或信息,使其更加突出,从而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例如,使用“最重要的是”或“关键在于”等强调标记可以突出显示文章的中心论点。

3) 促进主旨的表达

语篇标记语是通过明确表现句子或段落间的逻辑关系(如递进、转折、对比等)来帮助构建文章的逻辑框架,使文章的主旨表达得更加清晰和有说服力。正确使用语篇标记语可以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明确易懂。

4) 提升文章连贯性与一致性

文章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对于有效传达主旨至关重要。语篇标记语通过连接句子和段落,维持了文章的流畅性和整体性,有助于保持文章围绕中心主旨展开,避免偏离主题,从而更好地传达主旨。

() 常见的语篇标记语

语篇标记语主要指连接语篇内容和结构的词汇短语。它们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宏观组织词和微观组织词。

1) 宏观组织词

语篇标记语的宏观组织词主要用于组织和构建整个文本的结构,它们帮助表明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和流程。一些最常见的宏观组织词类型及其详细解释见表1

Table 1. Common macro organizational words

1. 常见的宏观组织词

逻辑关系

功能

常见词语

引入和
总结

引入Introduction

用于文章开头,引出主题或背景。

首先(firstly)、首先要指出(It should be noted that)、一开始(at the beginning)等。

总结Conclusion

用于文章的结尾,总结全文或指出结论。

总之(in conclusion)、综上所述(in summary)、
简而言之(in short)等。

时间顺序

Temporal Sequence

用来表明事件或步骤的时间顺序。

首先(first)、其次(second)、然后(then)、
最后(finally)等。

逻辑

关系

因果关系Cause-Effect

表明原因和结果之间的
关系。

因此(therefore)、因而(thus)、
由于(because of/due to)等。

对比和转折Contrast and Concession

表示不同观点或信息之间的对比或相反面。

然而(however)、虽然(although)、
相反(on the contrary)等。

添加和递进Addition and Sequence

用于增加信息或强调递进关系。

此外(furthermore)、而且(moreover)、
另外(additionally)、同样(likewise)等。

例证和
强调

例证Exemplification

提供例子或证据来支撑
论点。

例如(for example)、比如(fr instance)、
即(such as)等。

强调Emphasis

强调某个信息或观点的重要性。

确实(indeed)、实际上(in fact)、
特别是(especially)等。

条件和
假设

条件Condition

表明某个事件或情况的前提条件。

如果(if)、只要(as long as)、除非(unless)等。

假设Hypothesis

提出假定情况或设想。

假如(supposing)、设想(imagine),要是(what if)等。

这些宏观组织词在文章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它们不仅构筑了文本的骨架,也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和跟踪作者思路的线索,是保证文章逻辑性和连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且恰当地使用这些组织词能够有效提升文本的清晰度和可读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 微观组织词

语篇标记语的微观组织词用于组织和构建文本中的局部结构,表明具体句子或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精细和连贯。一些最常见的微观组织词类型及其详细解释见表2

Table 2. Common micro organizational words

2. 常见的微观组织词

逻辑关系

功能

常见词语

递进关系

Progression

表明后面的信息在前面信息的基础上增加或进一步发展。

另外(additionally)、同样(likewise)、更重要的是(more importantly)、此外(furthermore)等。

对比Contrast

表达两个或多个概念、事实或观点之间的对比关系。

然而(however)、但是(but)、尽管(although)、
相反(on the contrary)等。

因果Cause-Effect

明确指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因此(therefore)、所以(so)、因而(thus)、
由于(due to/because of)等。

转折Transition/

Shift

指出文章在这个点上有逻辑上的转向或观点上的转变。

然而(however)、不过(nonetheless)、
即便如此(despite)等。

强调Emphasis

用来强调特定信息或观点的重要性。

确实(indeed)、特别是(especially)、
显然(obviously)等。

例证Exemplification

提供具体例子来支持或说明前面的论点或观点。

例如(for example)、比如(for instance)、
具体来说(namely)等。

总结Summary

用于文章或段落的末尾,总结先前的信息或论点,以加强理解。

总之(in summary)、简而言之(in brief)、
因此(therefore)等。

时间/顺序Time/Sequence

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或逻辑
顺序。

首先(firstly)、随后(subsequently)、
最后(finally)等。

条件Condition

表明某一事实或结果的发生是基于特定条件的。

如果(if)、只要(as long as)、除非(unless)等。

微观组织词在文章中起到精细调节作用,帮助读者理解文章中细微部分的内在逻辑和关系。它们是构建文章细节层面连贯性的重要工具,有效运用微观组织词可以使文章的表述更加精确、清晰和有说服力。

总之,语篇标记语作为文章组织和逻辑呈现的重要工具,它们在文章、演讲和书面表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协助作者构建出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文本,还通过明确的提示帮助读者理解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内容的组织结构以及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5. 结语

通过分析主题意义并识别语篇标记词,学生能够深入文本,不仅理解其表面内容,还能积极思考文本所提出的问题、观点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促进思维的深入和拓展。总之,主题意义的分析和语篇标记词的识别相辅相成,对于准确把握和解析文本主旨具有重要作用。这不仅是有效阅读的关键技能,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深入理解多层次文本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照, 张萍. 英语阅读主旨要义试题应答方略探究[J].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21(3): 9-11.
[2] 杨艺. 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主旨大意的学习误区及解题方法探究[J]. 考试周刊, 2020(61): 109-110.
[3] 汤丽芬. 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微技能[J]. 今天, 2020(10): 188.
[4] 曾晓婷. 试议英语阅读理解中把握文章主旨的重要性及方法[J]. 中学生英语(高三版), 2014(11): 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