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Incentive Theor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DOI: 10.12677/ap.2024.147486, PDF, HTML, XML, 下载: 7  浏览: 18 
作者: 林 琳: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激励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措施Incentive Theory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ptimization Measures
摘要: 激励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著名理论,将激励理论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其综合素养。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运用目标激励、兴趣激励、榜样激励和荣誉激励等激励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然而,激励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存在着不合理运用物质激励、激励方式缺乏针对性、激励时机缺乏及时性、激励效果缺乏持久性等问题。当前,需要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与能力,掌握和遵循激励的基本原则,完善激励的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从而优化激励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Abstract: Motivation theory is a famous theory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which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by apply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goal incentive, interest incentive, example incentive and honor incentiv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centive theor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ch as unreasonable use of material incentive, lack of pertinence of incentive method, lack of timeliness of incentive time and lack of persistence of incentive effect. At present,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master and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centive, perfect the incentiv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create a good incentive environment, so as to optimize the application of incentive method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林琳.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 心理学进展, 2024, 14(7): 342-348.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7486

1. 引言

激励理论在心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系统地探讨了驱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和外在因素,通过揭示需求、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提供了理论框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激励理论既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师生的沟通(庞晶,徐凤江,2012),也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 激励理论的内涵

激励是指在了解人的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奖惩或沟通等方式引发、维持和增强个体或群体的动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推动他们自主自觉地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行动。激励理论是关于满足需求和激发动机的理论,旨在了解是什么驱动人们采取行动,以及如何通过各种因素来激发和维持这种行动。激励理论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领域,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激励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期,经历了科学管理时期、行为科学时期和现代激励理论三个发展时期。在科学管理期,激励被认为是通过外在的物质激励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在行为科学时期,激励理论的关注点转向了人的心理和行为,研究者开始认识到精神奖励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激励理论阶段,这一时期激励理论变得更加综合和复杂。理论家们开始考虑到个体的动机、期望和价值观在激励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许多理论模型,如期望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公平理论等。

激励理论包括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三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关注激励的内容或来源,旨在理解个体被激励的内在需求,并通过满足个体的需求来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著名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阿尔德弗的成就动机理论就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关注的是个体如何被激励,即人们从动机形成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包括维尔德津格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聚焦于如何引导和改变个体的行为,强调外部的刺激和条件对于塑造行为的重要性,其代表理论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激励思想,主要通过伦理道德、教育原则和治国理念等方面来激励个人和社会向善向上。儒家提倡通过荣誉感和羞耻感来激励个体行为。孟子提出:“知耻近乎勇”,倡导通过自尊和羞耻感来激发个人的道德行为。

3.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路径

3.1. 了解并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用激励理论的首要环节就是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以学生所处的需求层次为基础,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激励策略,通过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来激发其参与学习的热情与动力。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帮助大学生融入班级小集体和学校大集体之中,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给予大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对其优秀表现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最后,每个大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这是其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王丽萍,李英梅,2010)。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针对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采取恰当的激励方式,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潜力。

3.2. 合理制定激励目标并及时反馈

能否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设定合理的激励目标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激励理论的关键所在。只有明确激励目标,才能根据激励目标,制定激励内容,选择激励方式,从而实现激励效果的最大化。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设置激励目标时必须预先考虑设置的目标实现后对激励对象会产生什么样的效价(赵淑萍,2008)。目标的效价决定了其激励作用的有效性。如果实现目标后的回报或结果对激励对象有吸引力和价值,他们会更加努力地追求目标。反之,若效价不足,激励作用将大打折扣。因此,理解并设计能够满足激励对象需求和期望的目标,对于激发动力和实现持续进步至关重要。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定期检查激励目标进展,评估实现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结果,及时调整目标和策略,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通过合理制定激励目标并及时反馈,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激励目标实现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3.3. 坚持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

内在激励指的是个体内在的动机和满足感,外在激励则是外部奖励和认可。外部激励往往与短期目标紧密相关,注重即刻的成果和效果。内部激励源于个体内在动机和价值观,如成就感和自我实现。内在激励更长久和稳定,能够激发个体的自主性和胜任感,可以持续地推动个体追求长期的目标和持久的成就。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重视长期稳定的激励效果,整合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实现有效的激励合力,以促进学生形成长期的自我驱动力,实现持续的发展与进步。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其内在的自我成长动力与使命感,促进其重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并自觉致力于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奖励优秀表现、举办竞赛与表彰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促使他们在思想政治学习中的深入参与和积极表现。

3.4. 坚持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

正向激励指通过奖励和认可来增强和促进某种行为或结果的发生,以正面方式激励个体向目标前进。负向激励则是通过惩罚或避免不良后果来抑制或减少某种行为或结果的发生,以防止或纠正不良行为。惩罚得当,不仅能够消除人的不良行为,而且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任莉,2011)。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可通过表彰出色表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挑战与机会,推广优秀榜样,鼓励自主学习与创新,建立积极学习氛围,实现正向激励。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明确清晰的行为规范和违规后果,实施适当的惩罚,设立有效的纠正机制,通过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理解和遵守规则,减少或避免学生再次出现不良言行。

4.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方式

4.1. 目标激励

目标决定前进方向,清晰且合理的目标能够激发个人为之拼搏奋斗的内生动力。目标激励就是通过设置目标和树立理想,激发人们为实现理想和目标而奋斗(赵志华,2008)。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当根据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不同特点,为其制定明确的、具体的且具有针对性的激励目标,满足大学生的个人需求,从而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激励目标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但目标的难度应该是切实可行的,以免可望不可即(吴益仙,2009),导致大学生感到挫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大学生设置的激励目标应当有助于大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党的创新理论,形成知行合一的优良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修养。

4.2. 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正面行为、优良品质和显著成就往往会引发示范效应,激励更多的人积极向上、努力奋斗。与抽象的理论相比,具体的榜样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在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的感召下,大学生们竞相效仿,不仅有助于激发其内在的自我激励机制和发展潜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而且能够将这种榜样效应传递给同侪,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思政课教师在运用榜样激励时应当注重引导大学生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即将直接的、情感上的体验和初步理解,进一步深化为系统的、逻辑的、批判性的思维过程,而且要避免形式主义(王丽萍,袁云岗,2010),把向榜样学习落到实处。此外,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可敬的榜样,用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卓越德行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4.3. 兴趣激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大的动力。兴趣爱好属于非智力因素,成才的成功率与非智力因素成正比关系(成建平,韩萍芳,2006)。大学生如果对某一学科或领域产生兴趣,便会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自主地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兴趣激励是指通过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生动的案例故事,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应用和价值,也可以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游戏化学习、角色扮演、思辨讨论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生动的实践活动比枯燥的理论阐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课教师应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使其在实践中将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又自觉地外化于行。

4.4. 荣誉激励

荣誉激励是一种通过授予荣誉称号、奖项或其他公开的表彰方式,来激励个体为实现目标和取得成就而努力奋斗的激励方式。大学生是充满活力、渴望荣誉与成功的青年群体,荣誉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渴望荣誉是大学生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动力源泉,激发他们持续进取、不断成长的意愿和行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可以为大学生设置相关的荣誉称号,例如“思政之星”、“思政课优秀学生”等,并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从而有效激发大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4.5. 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激励机制,是作用于被激励者内心精神世界的激励手段(王丽娟,2015)。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运用情感激励能够与大学生建立起亲密的情感联系,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运用情感激励时,应注重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师生关系,通过真诚的肯定和赞扬学生的努力和成就,使他们感受到来自教育者的真心关爱和重视,从而更有动力地投入学习和成长。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及时发现大学生面临的生活和学习上的困境,并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态度。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对其整体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5.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问题

5.1. 不合理运用物质奖励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物质奖励是指教师通过给予学生礼物、奖品或者奖金等物质形式进行的奖励。物质奖励是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奖励形式,能够带给学生即时的满足,能够有效激励个体达到具体目标。但是,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过度依赖于物质奖励,忽视了精神奖励(刘晓玲,2019)。物质奖励产生的激励效应在短期内效果显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可能会对奖励产生适应性,从而降低其激励效果。与之相反,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就并得到老师的称赞和鼓励,更能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产生持久的激励效应。过度使用物质奖励可能导致个体的内在动机被削弱,使得学生过度重视物质奖励,失去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热情。

5.2. 激励方式缺乏针对性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学习能力和不同的性格特点,就会形成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运用激励理论时要针对学生们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采取相对应的激励措施。但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并没有真正了解和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单一的采取某种激励方式对待全部同学,从而导致激励与需要的错位,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削弱了激励效果(王易,张莉,2010)。

5.3. 激励时机缺乏及时性

激励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是否及时。只有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并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表现,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关怀和重视,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此外,当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能够立即得到认可,他们会感到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肯定,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然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并没有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例如在课堂上,对学生优秀表现的表扬和奖励不及时,对学生问题的纠正和建议也相对滞后,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判断自己表现的好坏,感到自己的努力未被及时认可,进而削弱其自信心和继续努力的动力。

5.4. 激励效果缺乏持久性

持续的激励有利于学生形成长期和稳定的优秀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产生为了实现长远目标而持续拼搏奋斗的动力。但是,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仅把激励当成一锤子买卖,只注重当下激励对学生的产生的即刻效果,却忽视了长期激励的重要性。一次激励的效果并不是永久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内生动力会逐渐减弱,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地、长期地激励学生,从而帮助学生维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6.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优化

6.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

反思性教学理论强调教师通过持续的反思来改进教学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评估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反馈,从中发现问题和改进空间,提升教学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主体,反思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运用激励理论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能够正确理解与激励理论相关的思想和知识,树立合理的激励理念,提升应用激励理论的能力。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素养,增强信息化教学能力。大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对新兴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兴趣浓厚,思政课教师应熟练运用线上教学软件和网络平台,将思政课堂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VR等先进技术结合,从而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6.2. 掌握和遵循激励的基本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的基本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运用激励理论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激励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时效原则、差异原则、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及立足于多数学生的原则等。首先,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特别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行为与其后果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行为被强化的效果就越明显。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把握住正确的激励时机,及时地对学生的思想或行为进行表扬或批评。其次,教育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智力、情感、社会性、动机和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再次,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个体内在动机的重要性,满足自主性、胜任感和关系感的基本心理需求能够激发个体的内在动机。物质激励通常激发大学生的外在动机,精神激励可以增强其内在动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应当太过简单粗暴的运用物质奖励,要避免学生产生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思想和价值观(钱玉婷,胡新宇,2023),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统一,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最后,立足于多数学生的原则是指在一个大学生群体中优秀学生是少数,大多数处于可上可下的中间状态,激励的艺术就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励使这部分学生力争上游(王德勋,2008)。

6.3. 完善激励的管理机制

激励的管理机制是指在教育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套组织化、系统化的规章制度和程序,用以管理和实施各种激励措施。完备且合理的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规范激励措施的设计、实施和评估,从而提高激励效果。一方面,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管理机制。根据公平理论,当个体获得回报时,他们并不会只是关心所得回报的绝对量,而且还会将自己所获得的回报与之前所付出的努力之比值与其他人相比来断定其所获回报是否公平或公正(蔡奇轩,2012)。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注重维护自身合理合法的权利,期待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获得公平的待遇和机会。公平的管理机制能够得到大学生的信任,从而增强大学生参与学习与竞争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坚持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李辉,2016)。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既要实现自己个人的目标,维护自身权益,也要具有集体意识,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个体目标应当服从于组织目标,只有组织目标的实现才能保证个体目标的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激励理论应当在保证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目标,实现激励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促进个体成员和组织整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发展。

6.4. 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

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与行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和学习不仅依赖于内在的发展过程,还深受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激励环境是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效果的各种外部条件,积极健康的激励环境有助于增强激励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物质环境方面,各大高校应当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教室配置、建设专门的思政教育场所和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等,为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便利舒适的物质条件,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精神环境方面,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尊重每位学生的文化背景,营造包容开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倡导严谨诚实的学风,形成勤奋好学的校风,营造健康和谐的教育氛围。此外,社会文化理论强调,认知发展首先是通过与更有经验的人(如父母、教师、同伴)的互动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致力于建立平等、互信和尊重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使大学生在良好的社会互动中不断进步,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7. 结语

通过系统应用激励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动机,设计出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激励教育策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能够担当时代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与具体情况为学生设置合理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并合理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从而充分激发大学生的潜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蔡奇轩(2012). 试析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江西社会科学, 32(3), 246-249.
[2] 成建平, 韩萍芳(2006). 运用激励理论完善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 江苏高教, (2), 128-130.
[3] 李辉(2016). 激励理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与管理, (12), 76-78.
[4] 刘晓玲(2019). 论激励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3), 31-34.
[5] 庞晶, 徐凤江(2012).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激励教育法的运用. 教育与职业, (2), 134-135.
[6] 钱玉婷, 胡新宇(2023). 试析激励教育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4), 74-77.
[7] 任莉(2011). 高校学生激励机制的理性思考.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 80-81.
[8] 王德勋(2008). 论激励理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江苏高教, (3), 128-129.
[9] 王丽娟(2015). 激励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与职业, (35), 57-58.
[10] 王丽萍, 李英梅(2010).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31), 67-68.
[11] 王丽萍, 袁云岗(2010). 激励理论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对策. 河北学刊, 30(4), 227-229.
[12] 王易, 张莉(2010). 试论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7), 78-82.
[13] 吴益仙(2009). 应用激励教育提升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6), 26-28.
[14] 赵淑萍(2008). 论激励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硕士论学位文, 长春: 吉林大学.
[15] 赵志华(2008). “以人为本”视域下的激励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 河北学刊, 28(3), 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