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中的儿童参与式行动研究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for Children in Child-Friendly Community Building
DOI: 10.12677/ass.2024.137603, PDF, HTML, XML, 下载: 14  浏览: 27 
作者: 何林娜, 熊凌山, 邹爱清: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儿童参与式行动研究儿童友好型社区社会工作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for Children Child-Friendly Communities Social Work
摘要: 以广州市H社区“‘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发展项目为研究对象,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和社区”的理念指导下,遵循以儿童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结合儿童与社会工作的视角,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儿童参与”视角下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实践过程,总结出儿童在参与友好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措施,最后提出构建儿童友好型社区的策略,以供参考。
Abstract: Taking Community H’s “‘Children’s Discussion’ Community, Growing with Me” child development project in Guangzhou City as the object of stud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child-friendly cities and communities” put forward by 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 (UNICEF), and following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focusing on children, combining children’s and social work perspectives, and adopting the observation method and the interview method, th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child-friendly communit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and sums up the effectiveness and shortcomings of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hild-friendly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th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constructing a child-friendly community, which will be used as a reference.
文章引用:何林娜, 熊凌山, 邹爱清.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中的儿童参与式行动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7): 349-35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7603

1. 引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城市发展更加关注儿童成长,围绕国家“十四五”开展儿童友好城市示范战略要求,《国家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及23个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作出工作安排,明确提出创建儿童友好社区的工作任务[1]。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引起各方关注,深圳、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均进行了相关建设探索,但儿童友好社区规划内容及规划实施等内容都相对模糊,缺乏范式经验和广泛推广模式[2] [3]。社区是儿童活动频率最高的空间,具有覆盖面广、类型多的特点[4],而儿童参与是儿童的基本权利之一,是指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儿童志愿地、平等地介入的过程。儿童在参与社区决策及决策实施的过程中,通过自愿、充分调动和使用社区的社会资源,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微小力量,会逐渐形成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儿童是社区空间的主要使用者,良好的生活环境会对儿童的身心发育、自身行为及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影响,但当前社区内真正从儿童视角出发参与社区活动却寥寥无几。因此,从儿童参与视角出发,以保护和发展儿童权利为根本,打造出符合儿童发展特征的儿童友好社区至关重要。

2. 概念界定

2.1. 儿童友好型社区

儿童友好社区,是一个以满足儿童成长需求为核心,全方位、多角度打造的友好环境。其中,制度友好是基础。这意味着社区要制定和执行一系列保护儿童权益的政策和法规,确保儿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空间友好是关键。社区应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活动空间,让儿童能在其中自由玩耍、学习和交流。服务友好是核心。社区要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以满足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多方面需求。在我国的定义当中,“儿童友好型社区”是以社区为载体,儿童权利保护及发展为宗旨,为儿童提供集安全、教育、权利等众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系统[5]。本文所涉及的儿童为0~18岁周岁未成年人,将研究广州市某街道H社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者坚决维护社区儿童切身利益。

2.2. 参与式行动研究

参与式行动研究(PAR)是一种将研究与行动相结合来解决复杂问题或挑战的研究方法。它涉及一个协作和迭代的过程,研究人员与个人或社区密切合作,以确定问题、收集数据、分析调查结果,并制定和实施解决方案。PAR旨在通过让参与者参与研究的各个阶段来赋予他们权力,从而促进社会变革和自决。在这种方法中,参与者实际上是共同研究人员,他们的生活经历被认为对研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3. 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人类创造和使用符号,社会活动是符号相互作用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以符号为载体进行的互动,心灵、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人在使用符号进行社会交往中,不仅使用言语符号,还使用表情、动作、语音语调等非言语符号,非言语符号也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个体在交往中能感受并理解他人角色,相互读懂对方,预期对方的反应并进行调试,互动是双向传递信息的过程[6]。符号互动理论促进儿童在社区中的自我认同和归属感。当儿童能够通过符号互动表达自己的声音和需求,并得到社区成员的认可和回应时,他们会感到更加被重视和接纳。这种积极的互动体验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使他们更加愿意为社区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 研究方法

3.1.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能获得生动的资料。同时观察具有及时性的优点,它能捕捉到正在发生的现象。在服务的过程中,对儿童的进行全方面的观察,并作进一步分析。笔者在H社区驻点社工站实习的两个月期间,在同事的带领下,参与到“‘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发展项目中,主要负责协助项目经理进行宣传,策划,执行活动和后期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因此,笔者获得了大量可信的一手数据,其中主要包括有通过文书写作、活动拍照记录、工作档案等日常工作中获得的有关社区的基础信息,并对儿童进行的活动数据进行汇总,问卷评估等。

3.2. 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通过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加深对员工工作的了解以获取工作信息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访谈对象主要包括H社区儿童、老师、家长等相关人员,访谈儿童的人际关系、家庭环境、学习、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能够对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在访谈的过程中用我们所拟定好的提纲与其进行访谈,然后对所获得的资料做进一步分析,深入了解H社区儿童在参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开展相关服务。在本研究中笔者在H社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项目的基础上,采用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到相关一手资料,充分了解到从儿童参与视角出发建设儿童友好社区的看法,了解到儿童不同角色、定位及发挥的作用。

4. H社区“儿童参与”的基本情况

4.1. H社区儿童服务基本情况

H社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广从一路119号,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 社区管辖范围包括锦州一街、锦州二街、锦州三街、锦州四街以及太和第二中心幼儿园。该社区目前常住户数为1853户,本地户籍人口约1661人,常住人口约2439人,合计约4100人。其中,儿童青少年群体占约1000人(0~6岁约219人,7~12岁约594人,12~18岁约187人)。在儿童服务方面,该社区主要针对儿童兴趣爱好及技能,发挥儿童优势视角与能力,组建一支儿童社区参与队伍,并定期开展个人能力提升、团队建设、社区参与改造及展示、表彰会等活动。建立儿童社区参与平台,支持儿童参与社区问题的观察,涉及儿童相关事务听取儿童建议和诉求,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然而,当前广州市H社区所提供的儿童服务并不能完全满足社区孩子们越来越多样化的需要,主要体现在基本的幼儿服务上,在提高孩子的能力和促进孩子的发展上,还没有能够很好地满足社区孩子们的需要,他们在社区中的作用很小,大部分都是被动的。

4.2. H社区驻点社会工作服务站基本情况

2021年1月,H社区正式与广州市龙归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署合作协议,龙归街社工站承接H社区的社区发展项目,龙归街社工服务站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体,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范,以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群众关切为牵引,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开展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各类专业社工服务,在H社区,派遣一线社工进行驻点,为其提供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服务。

H社区的龙归街机构驻点工作站有2名社区社会工作者和1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生,3名社工各负责策划、执行和宣传方面的工作;实习生因实习时数有限,多以辅助为主,而对于综合素质高者,机构亦会为其提供独立策划及组织活动的机会,以提高其社会工作实践能力。在“‘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发展项目中,社区驻点社会工作者通过参考联合国儿童友好型城市和社区的建设指标,从空间友好、服务友好、文化友好、环境友好出发。

4.3. H社区“‘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发展项目基本情况

H社区的儿童主要通过参与“‘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发展项目,在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从社区空间领域、服务领域和文化领域三大领域出发,对社区公共问题的发现与探讨–议题探讨–成果获取–执行–督导与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议事会成员通过参与社区儿童活动公共空间的打造和更新,享受社区教育,参与社区服务,营造社区良好文化等行动,构建儿童友好型社区。

经过前期的筹备和组织搭建,2023年11月3日,广州市H社区“‘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议事会正式成立。H社区“‘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议事会是龙归街道首个儿童友好自组织,该项目主要以0~18岁的儿童为对象,以儿童自愿参与为主要目标,这是一种促进儿童友好型社区的一项重大措施,它的目的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参与环境,倾听儿童的心声,培养儿童的参与、发现、探究、思考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参与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的途径和途径;让儿童在各种平台上发表意见,发出各种声音,这样才能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做好将来的主人。

5. 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中“儿童参与式行动研究”

5.1. 研究阶段和具体内容

根据H社区的“‘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发展项目,笔者的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研究,如图1所示。

Figure 1. Research phases

1. 研究阶段

根据上述的五个研究阶段,H社区儿童发展项目开展的具体研究阶段和内容如表1所示。

Table 1. Phases and content of the study

1. 研究阶段和内容

阶段

内容

时间

参与人员

阶段一:招募培养

预调查

2023年1月1号~
2023年2月28号

笔者

行为观察

2023年3月1号~
2023年3月31号

笔者,社工,志愿者

主观评价

2023年4月1号~
2023年4月30号

笔者,社工

招募培养对象,梳理儿童参与社区要点

2023年5月1号~
2023年5月31号

笔者,社工

阶段二:参与者设计

方案设计

2023年6月1号~
2023年6月30号

笔者,社工

征询社区儿童的意见,修改并确定方案

2023年7月1号~

2023年7月31号

笔者,社工,社区儿童

活动需求调查,设计及试验

2023年8月1号~

2023年8月31号

笔者,社工,社区儿童

阶段三:参与者实施

筹集资金,确定实施方案

2023年5月1号~

2023年8月31号

笔者,社工

活动现场装饰

2023年9月1号~
2023年9月15号

笔者,社工,社区儿童

阶段四:评价反馈

行为观察

2023年9月1号~

2023年12月31号

笔者,社工

主观评价

2024年1月

笔者,社工

对结果进行评价反馈

2024年2月

笔者,社工

阶段五:反思总结

完成度评价,环境行为变化,后续影响

2024年3月

笔者,社工

5.2. “儿童参与”的具体过程

1) 活动前期准备

在活动开始之前,H社区组织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这包括确定活动的主题、目的和形式,策划活动的流程和时间表,以及准备必要的场地、物资和工具。同时,还需要制定活动的预算和筹资计划,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在“‘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发展项目中,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前期的调研并进行分析,了解该社区儿童的具体需求,包括他们的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文化习俗等。其次,制定活动计划,根据目标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计划中包括“‘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发展项目的形式、目标和时间等。再者,协调合作伙伴和准备活动物资的购买。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聆听该社区儿童的声音,培养儿童参与、发现、探索、思考的能力。

2) 活动宣传与招募

为了让更多的儿童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需要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招募工作。H社区通过社交媒体、公告板、宣传单等方式向社区儿童宣传此次项目的活动信息,吸引他们的关注和参与。同时,还通过学校、幼儿园等渠道向儿童家长宣传活动的意义和价值,鼓励他们支持孩子参与。因为在H社区中,了解到大部分儿童偏向于奖励形式的活动居多,所以在活动宣传与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设计吸引的招募策略,比如提供志愿者证书、奖品等,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同时,强调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让潜在参与者了解他可以从活动中获得什么。最后,通过此次项目的开展,能够让更多是知道,注重口碑传播,将活动分享给他身边的好朋友,提升活动的质量和口碑。在宣传的同时让儿童一步步参与进来,参与到制作海报,公告栏以及传单的派发中等,进一步增强儿童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参与到社区的发展与建设中。

3) 儿童分组与角色分配

在活动现场,社会工作者对参与的儿童进行分组和角色分配。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兴趣和能力等因素,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相应的任务和角色。“‘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发展项目中,设置儿童议事会,其中有一名有领导能力的“会长”,和一位“副会长”,再设置纪律理事、宣传理事、组织理事;其余的便是成员。由这个儿童议事会的“会长”与“副会长”进行分组与角色分配,驻点社会工作者进行辅助和最后的确认。这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发展项目中,主要成员有10名,如表2所示。

Table 2. Information sheet on the main members of the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riendly communities”

2. 儿童参与“友好社区”建设主要成员信息表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1

WER

8岁

2

TYU

7岁

3

RFV

10岁

4

ERT

11岁

5

YUI

8岁

6

CVB

9岁

7

BHU

9岁

8

HFR

12岁

9

GOG

17岁

10

HYU

18岁

4) 活动现场实施

在活动现场,首先,社会工作者需要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和流程,有序地组织活动的进行。这包括引导儿童参与各种活动、解答他们的问题、处理突发情况等。同时,还需要关注儿童的情绪和状态,确保他们在活动中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态。在活动实施现场,社工站驻点社工在这一方面是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社区的儿童参与进来,儿童可以帮助布置活动现场,例如摆放桌椅、悬挂装饰物或者分发活动材料等,让他们感受到全身心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其次,社区可以充当小讲解员的角色,在一些团队建设或者互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可以担任小组长或者活动领导者,帮助组织和管理小组活动。除此之外,在“‘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发展项目中,主要有三个儿童发展中心,如表3所示。在此项目中,社区儿童还可以担任宣传员,环保倡导者,反馈收集者等角色,通过让儿童参与到社区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参与建设儿童友好型社区付出一份力。

Table 3. Spatial functions and plann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riendly neighborhoods” for children

3.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空间功能与规划

序号

名称

功能与规划

1

儿童活动中心

经过社区儿童的讨论,梦想活动中心被确定为最大的活动空间,平时可以作为社区儿童完成家庭作业的地方,也可以进行一些重要的服务,比如故事会或者是手工班。“儿童活动中心”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为儿童和他们的同伴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2

心理咨询室

根据咨询的保密性,将咨询室布置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以降低人群的聚集。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是帮助社区儿童减轻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压力,社工会通过对儿童在服务中心的情感变化或者是行为上的偏离进行观察,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进行专门的个案服务,保证社区儿童的心理需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3

儿童组织会议室

儿童组织会议室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供儿童们进行会议讨论与交流。在这个区域,孩子们可以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想法,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会议室配备足够的座椅和桌子,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舒适地参与讨论。

5) 活动反馈与总结

活动结束后,社会工作者需要组织参与的儿童和家长进行反馈和总结。通过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对未来的活动进行改进和优化。同时,还可以通过总结活动的经验和教训,让儿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项目结束后期,社会工作者在总结报告过程中,邀请社区儿童参与其中,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记录活动中的亮点、自己的收获以及他们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其次,儿童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他们可以为未来的活动提供新颖的点子和建议,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考虑将其纳入未来的活动计划中。最后在社交媒体分享环节,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下,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活动照片,视频和自己的感受,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在“‘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发展项目开展前和开展后进行了数据测量,儿童参与“友好社区”建设中的能力明显提升,如表4所示。

Table 4. Data on capacity enhancement of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friendly community” building

4. 儿童参与“友好社区”建设能力提升数据

维度

前测总分

后测总分

实践创新能力

2.789

4.089

团队合作能力

3.124

3.678

社会参与能力

3.145

3.986

6) 成果展示与奖励

为了让儿童更加积极地参与社区活动并展示自己的成果和收获,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成果展示和奖励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儿童可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表演节目、分享心得等。同时,社区设立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儿童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他们继续发挥潜力和创造力。此外,社区儿童还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和通过舞蹈、戏剧、音乐演奏等形式,展示他们在活动中学到的技能和知识;儿童还可以参与表彰仪式,通过颁发优秀个人或团队颁发证书,奖杯等,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社区儿童更加了解他们的才能与贡献,进一步促进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发展。

6. 儿童参与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成效

6.1. 提升儿童参与意识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们积极参与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不过儿童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儿童习惯被保护和被提供服务,使得参与意识不足,参与能力不足成为阻碍儿童参与的重要因素[7]。其次,教育体制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下,传统的教育体制往往注重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忽视了儿童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某些地区的家长和教育者仍然倾向于传统观念,认为儿童应该顺从和听从,而不是参与和决策;此外,儿童参与社区事务的渠道和平台也有待改善,虽然一些社区提供儿童参与的机会,但往往缺乏有效的宣传和组织,H社区开展的此次项目活动中,侧重于让社区儿童参与,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儿童更加明确自己在社区中的角色和责任,培养了他们的公民意识。

6.2. 丰富儿童生活体验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生活体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多种措施来丰富儿童的生活体验,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社区提供的活动和设施,而在当今许多社区活动中,儿童参与率过低,首先,可能是由于活动内容和设施没有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兴趣和特点,那么这些活动无法吸引他们的参与,也无法有效地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其次,也可能是由于社区的宣传和推广也不足,社区居民对儿童友好型社区的理念和活动了解不足,也间接导致了儿童无法积极的参与。在H社区“‘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发展项目中,社工站驻点社工在前期的宣传与策划中,积极让社区的儿童参与到其中,首先为社区儿童量身定制了多样化的活动和设施,比如设立儿童游乐区、图书馆、科技馆等。其次,这个项目举办各种儿童参与的活动,为儿童提供了更多的户外活动空间和学习机会,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体验。

6.3.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儿童的全面发展是社区友好的核心目标,其核心就是为了提供一个有利于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健康、智力发展、情感培养、社交技能等各个方面,是社区友好性的具体体现。一个全面发展的儿童,不仅在知识、技能上有所积累,更在情感、社交等方面有所提升,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对于社区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H社区“‘童议’社区,成长有我”儿童发展项目中,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首先,在社区内建立图书馆、科学实验室、艺术工作室等教育措施,为社区儿童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其次,鼓励儿童参与社区活动,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力等等,不断促进广州市H社区儿童的全面发展,培育出健康、快乐、有能力的未来一代。

7. 儿童参与友好型社区建设的不足

7.1. 参与机会不均等

社区内的教育资源、活动设施等可能无法做到公平分配。一些儿童可能因为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原因而无法享受到充足的资源,导致他们的参与机会受到限制。其次,一些儿童可能因为年龄,能力等原因无法及时获取社区活动的信息导致他们无法参与到活动中来,还有一些儿童可能因为性格、语言等原因在与他人交往时遇到困难,导致他们无法充分参与到社区活动中。

7.2. 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

儿童参与社区建设需要持续性和系统性的支持,包括提供适合儿童参与的项目、培训和指导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由于资源有限、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导致儿童参与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参与效果和积极性。

7.3. 安全保障不足

在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儿童的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如果社区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或者缺乏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可能会让儿童在参与社区建设时面临一定的风险。在某些社区活动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强儿童安全保障措施。

8. 构建儿童友好型社区的策略

8.1. 规划引领、资源整合

在社区规划中充分考虑儿童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利用社区资源,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设施,如儿童图书馆、游乐场、运动场地等。尽可能让每一位儿童有机会参与其中,小区公共空间需要儿童参与其中,比如进行绿植维护,充当儿童护林员的角色,后续的植被维护也锻炼了儿童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并参与到社区环境改造过程。此外,参与式设计需要将社区参与作为交往媒介,围绕儿童友好,促进儿童与家庭之问的联系,以儿童带动家庭,通过家庭联系社区,推进邻里互动和社区的和谐发展,通过社区凝聚力的提升促进居民与社区形成和谐的人地关系。

8.2. 加强教育宣传、建立长期规划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对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认识和支持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对于儿童友好这一概念,群众依旧存在了解不充分的问题,需要社区发挥其应有作用,一方面要通过信息技术以及自媒体平台搜集社区群众的意见,并鼓励儿童表达看法。其次,明确项目的长期目标和愿景,确保所有活动都围绕这些目标展开,定期进行评估和持续改进,对项目进行定期评估,了解项目的进展、问题与需求。

8.3. 鼓励儿童参与、完善安全设施

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平台,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向社区所在的学校发放宣传册,通过以上途径让儿童友好概念广泛传播,对社区群众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可以邀请社区儿童,向儿童全面普及儿童友好理念。社区要把空间优化、出行规划、设施更新、运营维护等方面工作落实下去,并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社区的空间改造,仔细参考儿童的意见和看法,之后社区工作人员整合相关意见,然后完善社区建设方案。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儿童的知识面,儿童的人格权利也得到尊重,比如实现儿童逻辑思维创新能力、洞察事务能力的提升。其次,根据项目需要,在活动场地设置安全设施和设备,如护栏、防滑地垫等等,以减少意外发生的风险。

9. 总结

儿童参与“儿童友好社区”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提供儿童参与的平台,更是为了从儿童自身出发,尊重儿童的权利,发掘儿童真正的利益诉求,构建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友好社区空间,进而满足儿童成长发展的需要。本文以H社区“友好空间”建设为契机,搭建儿童参与平台,提供儿童自由意见发表和决策的空间。在符号互动理论指导下,从儿童视角出发,立足于儿童需要,开展“社区空间设计”“社区空间规划”等一系列活动,确保儿童在社区中参与的权力,探索社区儿童参与“友好社区”建设的实践路径,倡导儿童在社区中的主体地位,对“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积极作用[8]

参考文献

[1] 余炜楷, 唐威, 张鹤琼, 等. 广州市儿童友好型城市空间与规划体系构建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成都市人民政府.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总体规划),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总体规划). 成都: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21: 166-179.
[2] 沈瑶, 张馨丹, 刘赛. 国际“儿童友好社区”评估工具的转译与应用——以长沙市儿童权利现状调研为例[J]. 城市规划, 2022, 46(12): 45-56.
[3] 刘磊, 石楠, 何艳玲, 杨菡, 潘裕娟, 余炜楷, 沈瑶, 于一凡, 杨一帆, 魏立华.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践[J]. 城市规划, 2022, 46(1): 44-52.
[4] 余炜楷, 唐威, 彭迪铭, 等. 儿童友好社区营造策略与规划建设实践研究——以广州市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人民城市, 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住房与社区规划). 广州: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五所, 2023: 11.
[5] 王纯. 儿童参与视角下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实践与反思[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6] 郇超. 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智慧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24.
[7] 苏情.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中的儿童参与研究[C]//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新视域下教育教学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一). 重庆: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2023: 3.
[8] 罗怡君. 社会工作介入儿童参与“友好空间”建设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贵阳: 贵州民族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