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地史学》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的探索
Explorat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Teaching of “Paleontology and Historical Geology”
DOI: 10.12677/ass.2024.137602, PDF, HTML, XML, 下载: 9  浏览: 18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孙永刚, 赵景宇, 吴灿灿, 牛智勇, 张海涛:宿州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关键词: 《古生物地史学》思想政治元素课程教学“Paleontology and Historical Ge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urse Teaching
摘要: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教学中。首先,通过分析《古生物地史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科内涵,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探讨了如何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精神。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总结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integrate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Paleontology and Historical Geology”. Firstly,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cademic content of the “Paleontology and Historical Geology” course, the import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clarified. Secondly, it explores how to integrate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atriotism,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cientific spirit. Finally,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cases, it summariz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integrating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enhanc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文章引用:孙永刚, 赵景宇, 吴灿灿, 牛智勇, 张海涛. 《古生物地史学》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的探索[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7): 344-348.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7602

1. 引言

《古生物地史学》是地质学、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旨在研究地球演化过程中生物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1]-[4]。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学科教学中成为了教育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5]-[8]。《古生物地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地学课程,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2. 《古生物地史学》课程特点和学科内涵

《古生物地史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融合了地质学、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旨在研究地球演化过程中生物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生物演化与地质环境演变之间的规律性。该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学科内涵:

1) 跨学科性质:《古生物地史学》涵盖了地质学、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历史性与现实性结合:该课程不仅关注古生物的演化历史,还对现代地球环境与生物的关系进行研究,因此既具有历史性的研究对象,也具有现实性的社会意义。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古生物地史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化石鉴定和实验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4) 前沿性与开放性:古生物地史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涉及到许多前沿技术和理论,因此要求学生具备开放的思维和不断学习的精神。

5) 国际性与本土性并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古生物地史学研究既关注国际学术前沿,又注重本土地质环境和生物资源的研究,为国家的地质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古生物地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地学课程,具有跨学科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前沿性与开放性、国际性与本土性并重等特点和学科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3. 思想政治教育在《古生物地史学》课程中的重要性

《古生物地史学》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强、涵盖面广的地学课程,其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在该课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古生物地史学研究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和生命的起源,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自然观和生命观。

2) 增强爱国情怀和环保意识:通过学习地球演化的历史和地球环境与生物的相互作用,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地球资源的宝贵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增强爱国情怀和环保意识。

3) 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古生物地史学研究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4)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5) 促进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在《古生物地史学》课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爱国情怀和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4.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古生物地史学》课程中的融入途径

为了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1) 课程设置方面的融入: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增设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如“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地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等单元,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引导其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具体实施:在“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单元中,可以设置具体课程内容,比如研究历史上著名地质学家如詹姆斯·赫顿的贡献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通过项目报告的形式探讨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

2) 教学内容方面的融入:在教学内容中,可以选取一些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案例或经典文献,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与科学精神”、“古生物研究对环境保护的启示”等,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具体实施:选择“达尔文的进化论与科学精神”为专题,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导的讨论,分析达尔文如何通过其理论挑战当时的社会和科学界的传统观念,以及这种挑战如何促进科学和社会的进步。

3) 教学方法方面的融入: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和责任。具体实施:采用问题导向教学,例如设计一个“古生物灭绝事件与现代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研究,学生需调查不同的灭绝事件,推断其原因,并思考如何应用这些历史教训来保护现代生物多样性。

4) 课外拓展活动:在课外,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普讲座、学术研讨会、科学实践活动等,加深他们对古生物地史学和思政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体实施: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通过专题讲解和互动体验,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古生物和地质变化,结合讲座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

5) 个性化辅导与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和特点,可以采取个性化的辅导与指导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思想偏差和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实施:开设办公时间或学期中的个别咨询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针对性地提供思政教育资源和心理支持。

通过以上途径的有效融入,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古生物地史学》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为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5. 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在课程中引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的案例,如著名地质学家黄钟岳在“百慕大三角”的地质研究中所做出的贡献。在讲述黄钟岳的研究成果时,可以详细介绍他如何克服技术和理论难题,以及他的研究如何影响了公众对“百慕大三角”现象的理解。同时,通过讨论他的科研过程中所展示的诚信和责任感,强调科学探索中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

案例二:地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引入地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案例,如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分析这一案例,讨论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科学利用地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结合最新的气候变化报告和数据,讨论全球变暖对珊瑚礁系统、冰川退缩等的影响。引入具体的国际案例如北极地区的冰川监测,展示科学家如何通过研究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和政策建议,促进学生对全球环保行动的理解和参与。

案例三:古生物研究对环境保护的启示

介绍古生物研究对环境保护的启示,如古生物的灭绝事件与地球环境的变化。通过分析古生物研究对当代环境问题的启示,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古生物研究中汲取教训,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某次具体的灭绝事件,例如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讨论其对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影响。结合现代生态保护案例,如濒危物种保护项目,让学生探讨古生物学研究如何为现代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策略。

案例四: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

通过介绍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案例,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通过分析达尔文的进化论如何挑战传统观念、推动社会进步,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通过达尔文的生平和进化论的发展历程,展示他如何面对社会的反对和误解持续他的研究。讨论进化论如何改变了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选择的认识,以及这一理论如何影响现代生物科学、社会科学甚至伦理学的发展。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深入探讨古生物地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深化他们对科学、社会和道德责任的理解。这样的案例分析不仅提升了教学内容的深度,也使学生能够在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理解和评价科学知识。

6. 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了探索和分析。通过对课程特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融入途径以及案例分析的详细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 《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涉及广泛的跨学科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提升其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有效融入《古生物地史学》课程中。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和课外拓展活动,都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思政教育元素,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3) 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案例分析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讨论。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研究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基于以上结论,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化《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拓展课程内容,丰富案例资源,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国家的地质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更大的力量。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探索,《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金项目

安徽省质量工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项目(2022xsxx226);宿州学院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szxy2022jyxm04, szxy2024jyxm14);宿州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项目(szxy2021hhkc06);宿州学院“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szxy2023xgjy02);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2zygzts116);2022年度宿州学院重点科研项目(2022yzd01)。

参考文献

[1] 黄云飞, 易雪斐. 新形势下古生物地史学课程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 高教学刊, 2021, 7(23): 61-64.
[2] 王平丽, 李守军, 尹会永, 等. “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2(3): 296-300.
[3] 黄程. 新形势下石油类高校“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 中国地质教育, 2023, 32(2): 105-111.
[4] 金廷福, 罗伟. 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古生物学与地史学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1, 4(21): 56-58.
[5] 张立军. “因校制宜、与时俱进”推进“古生物地层学”课程教学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2): 27-28.
[6] 王旖旎, 史骁, 李晓波, 等. 地学类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因材施教”——以“古生物学”课程为例浅谈思政元素的多元融入[J]. 中国地质教育, 2022, 31(3): 63-66.
[7] 冯烁, 张硕, 韩长城, 等. 课程思政下的“古生物学”教学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 2021(5): 89-92.
[8] 高雪莲. 《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思考[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3, 25(8): 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