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基金会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基于CNKI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Analysis of Research Progress and Hot Spots of Community Foundations in China—CiteSpace Visualization Analysis Based on CNKI Literature
DOI: 10.12677/ass.2024.137594, PDF, HTML, XML, 下载: 16  浏览: 25 
作者: 张 玥: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关键词: 社区基金会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社区治理Community Foundation CiteSpace Visualization Analysis Community Governance
摘要: 分析国内社区基金会的热点问题与前沿趋势,对我国社区基金会的发展与社区治理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6~2024年间发表在中文核心及CSSCI期刊上的国内社区基金会研究文献进行信息挖掘,基于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与社区基金会相关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结果显示,我国社区基金会研究的热点领域有“社区基金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互动、社区治理、慈善机构、公益事业、政府购买服务、业务主管单位、城乡社区、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当前社区基金会最新的研究前沿是“互动”、“社区慈善”、“公益慈善”、“社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本土化”、“基层治理”、“慈善资源”有关的研究内容。因此本文得出结论,建议未来的研究依托于多学科视角,加强学者、研究机构、专业社工、社会组织、社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社区基金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回应社区治理需求,激发社区自治活力。
Abstract: Analyzing the hot issues and cutting-edge trends of domestic community foundat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foundations and the innovation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China. This paper conducts information mining on domestic community foundation research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Chinese core and CSSCI journals during 2006~2023, draws a visualized knowledge map based on CiteSpace software,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cutting-edge trends related to community found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t areas of community foundation research in China include “community foundations, social organizations, community residents, interaction, community governance, charities, public welfare, government-purchased services, business units,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and community services” and so on. Currently, the latest research frontiers of community foundations are “interaction”, “community charity”, “public welfare charity”, “community social organizations”, “public welfare venture capital”, “localization”, “grassroots governance”, “philanthropic resources” related research cont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it is recommended that future research rely on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scholars, research institutions,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ties, vigorously develop community foundations, and continuously innovate the development model to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and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community self-governance.
文章引用:张玥. 我国社区基金会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基于CNKI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 社会科学前沿, 2024, 13(7): 282-29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4.137594

1. 引言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鼓励通过慈善捐赠、设立社区基金会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乡社区治理领域”[1]。这是社区基金会被首次写入中央文件。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再次提出,“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支持建立乡镇(街道)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和设立社区基金会等协作载体”[2]。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表明中央政策层面对社区基金会这一我国社会治理实践出现的新型社会组织的充分肯定,并且在中共中央的政策倡导和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作为资金纽带式的枢纽型社会组织的社区基金会[3]在中国得以快速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经实践证明,社区基金会的产生与发展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以及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国内的实践探索中,社区基金会展现出来的核心功能是:(1) 资助慈善组织和社区组织,以满足多样化社区需求。(2) 社区基金会是社区居民、企业和组织参与慈善的工具,居民、企业在社区基金会建立永续捐赠、捐赠人建议基金等方式,支持社区可持续发展。(3) 社区基金会发挥社区领导力,作为有效的、独立的社区平台,辨识社区问题、发起社区改善计划,激活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回顾中国社区基金会发展历程发现,社区基金会正是因应社区治理需求而兴起,作为社区治理的资源驱动工具,激发社区自治活力。

截至目前,有关社区基金会的研究可大致分为四个方面:关于社区基金会的概念[4]、特征[5]研究;关于社区基金会组织及运行模式[6]研究;关于社区基金会角色定位及功能研究[7];关于社区基金会理论视角[8]-[12]研究。

但是,现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当前社区基金会在中国发展的本土化的转变进程,也忽视了对社区基金会发展态势的探讨。因此,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形式,探讨十余年来国内社区基金会相关的研究动态,总结归纳当前最新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社区基金会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数,以“社区基金会”作为主题词,收集相关文献,且为了保证数据及文章质量,使分析结果具有代表性,本文只保留发表在中文核心以及CSSCI来源期刊上的文献。因社区基金会在国内仍属于新兴产物,所以文献数量较少,相关研究不多,共检索得到2006~2023年280篇核心期刊文献作为本文研究数据。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CiteSpace软件分析法,是目前应用最宽泛且最具影响力的文献分析软件之一。CiteSpace是一种知识图谱绘制工具,其中包含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在国内“社区基金会”这一研究领域从作者与机构分析、研究热点挖掘、研究趋势探析、关键词的共现及其聚类分析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展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我国社区基金会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直观的展现,并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3. 我国社区基金会研究现状

3.1. 社区基金会发文量分析

本文通过对各年度社区基金会领域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总体上看出我国社区基金会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本研究以知网2006~2023年间280篇核心文章为基础,对各年度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各年度我国社区基金会发文量的趋势图,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有关社区基金会的研究起步较晚,2006年才开始有学者开展这方面的研究,2006~2014年,社区基金会的研究探索处于平稳上升阶段,其中2008年,社区基金会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小的峰值,探究其缘由,出现该情况的背景是2008年中国首家以服务社区、服务居民为宗旨的民间基金会——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成立,旨在推进社区建设,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利用社区劳动力发展社区经济,完善社区服务,培育社区福利,积累社区资本,创建社区自救自助、民主自治的公共服务体系。且在此基金会在社区进行实践探索之后,推动了社区治理体系的重构,开创了基层治理创新的先河。2014社区基金会相关发文量达到最高值,这次峰潮源于政策顶层设计对社区基金会的推动引领,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明确指出,鼓励通过慈善捐赠、设立社区基金会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乡社区治理领域。同年12月《民政部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社区发展基金会,为城乡社区治理募集资金,为其他社区社会组织提供资助。这两份国家政策文件,都为我国社会治理的改革创造了一个新的契机,也为社区基金会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社区基金会成为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新实践。自此,全国各地都有了社区基金会的试点实践,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

Figure 1. Analysis of community foundations’ issuance volume over the years

1. 我国社区基金会历年发文

3.2. 社区基金会研究作者共现分析

本文运用CiteSpace对国内各研究机构中发表有关社区基金会的论文的作者情况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得出了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作者及其合作网络。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对中国知网收录的280篇社区基金会相关文献导出,按照CiteSpace的转换格式导入进行分析。时间跨度为2006~2023年,时间切片选择1,通过可视化分析,得出了我国社区基金会领域作者分布及协作网络关系,见图2。在此图表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作者,节点的大小说明作者发表文章的多少;图表中的连线显示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在图2中,共有260个节点,134个连线,且网络密度为0.004,由此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与社区基金会相关主题下,作者的论文发表数量和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如图2所示,我国已经有不少的学者对社区基金会进行了研究,但是发文数量多的作者相对较少。表1列出了本研究方向发表论文3篇以上,且发表社区基金会相关论文数量排在前七的学者名单,依次为:王劲颖(14篇)、原珂(13篇)、徐家良(7篇)、朱志伟(6篇)、何立军(6篇)、徐宁珊(5篇)、孙春宁(4篇)、方四青(4篇)、尹梦琦(4篇)。只有李晓燕、翁士洪、朱健刚等少数几位专家发表了3篇以上的论文,可见学术界对于社区基金会这一领域的研究尚需深化。从学者之间的合作情况来看,这些节点之间的连线比较零散,这说明他们在这一领域内地合作较为松散,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比较密切的关系网。目前,社区基金会领域一些作者的合作方式主要都是2人合作,3人及以上的学者合作相对比较少,并且这种情况大部分都是师生合作,合作规模较小。此外,从图表中还可以看到,部分期刊数量高的作者几乎没有连线,这意味着他们所发表的论文都是独立完成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在目前的社区基金会的研究中,作者的协作机制、合作关系比较薄弱。

3.3. 我国社区基金会研究机构共现分析

为了更深入了解目前我国在社区基金会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数量较多的机构以及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探究在社区基金会领域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以及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保留其他设定不变的前提下,选取CiteSpace中的节点类型为“机构”,并通过该软件运行得到我国的社区基金会研究机构分布与合作图谱,如图3所示:该图表中的节点总数为172个,连线总数为0,网络密度为0,这表明在社区基金会领域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就其发文机构来看(见表2),在该领域发表论文总数在10篇以上的机构只有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1个。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对社区基金会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还需进一步对社区基金会的运行模式以及发展机制进行深入探索。

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authors and collaborative mapping of community foundation research in China

2. 我国社区基金会研究作者分布及合作图谱

Table 1. Analysis of community foundations’ issuance volume over the years

1. 相关学者发文量

排序

作者

发文量

年份

1

王劲颖

14

2010

2

原珂

13

2016

3

徐家良

7

2015

4

何立军

6

2015

4

朱志伟

6

2018

5

徐宇珊

5

2015

6

孙春宁

4

2015

6

方四青

4

2015

6

尹梦琦

4

2015

7

陶清清

3

2013

7

赵丽娜

3

2013

7

李晓燕

3

2017

7

胡小军

3

2017

7

朱健刚

3

2017

7

俞祖成

3

2017

7

王玥

3

2017

7

林成华

3

2018

7

杨阳

3

2018

7

翁士洪

3

2020

Figure 3. Mapp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collaboration of community foundation research organizations in China

3. 我国社区基金会研究机构分布及合作图谱

Table 2. Analysis of community foundation issuing agency data

2. 社区基金会发文机构数据分析

排序

发文量

年份

机构

1

16

2010

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

2

6

201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3

4

2015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3

4

2015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

3

4

2015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信息宣传处

3

4

202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

4

3

2019

华东理工大学

4

3

2019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4

3

2017

重庆市南岸区委党校

4

3

2018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4

3

201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在机构合作方面,图表中所有机构以点状形式分布,机构之间没有连线,即社区基金会的发文机构共有55个,但是这55个机构之间没有合作关系,均为独立研究,他们均关注社区基金会这一领域,但是他们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与学者之间的相互合作程度也偏低,缺少相互映照,说明各学术机构之间应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创新成果的共享与流动。

表2也可以看出相关高校及其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院对社区基金会这一领域关注 度比较高,这可能是由于社区基金会的双重性质,即公益性及社会性。社区基金会根植于社区,是参与社区治理的新型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希望调动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因而在社会学院与公共管理学院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与重视。

4. 我国社区基金会研究热点分析

4.1. 我国社区基金会研究的热点词汇分析

研究热点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相互之间存在联系且数量较多的论文所研究的问题或专题[13]。而文章中的关键词可以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及内容进行提取和归纳,从而反映出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取向,通过对在社区基金会领域中出现频率表较高的关键字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本领域的研究热门和研究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能反映出这个领域中的内在联系。利用CiteSpace软件,将节点选取为关键词,得到了节点417个,连线844条,网络密度为0.0097,参见图4。每个节点都是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代表这个关键词在总样本中出现的频率,节点越大代表出现次数越多,说明这一方向的研究越具有代表性,也就是研究热点。连线代表着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从图4可以看出,社区基金会是该图中最大的节点,接下来是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互动、社区治理、慈善机构、公益事业、政府购买服务、业务主管单位、城乡社区、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这些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较高,可以反映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关键词的频率来看,在社区基金会领域内,关键词出现10次以上的有6个,表3列出了出现频率排名前10的关键词。关键词的中心度体现了它在整个关键词共现图谱中的重要性,中心度较高的节点可以链接其他节点,表示一段时间里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向,是推动该领域深入发展的关键节点。图4中的粉色圆圈代表关键词中心度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到,中心度最高的关键词是社区基金会,随后依次为社区治理、社会组织、互动、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综合分析发现,在社区基金会领域研究初期,社区基金会、社区治理、社会组织、互动、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关键词是学术界比较热门的话题。在我国社区基金会发展进程中,学者们对其功能定位、政府购买服务、优化路径以及社会资本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拓宽社区基金会的研究范围。

Figure 4.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ping of community foundations in China

4. 我国社区基金会关键词共现图谱

Table 3. Glossary of domestic community foundation research hotspots

3. 国内社区基金会研究热点词汇

排序

频次

中心度

年份

关键词

1

198

0.7

2006

社区基金会

2

41

0.23

2014

社区治理

3

19

0.24

2011

公益基金会

4

14

0.14

2011

社会组织

4

14

0.42

2014

社区社会组织

5

11

0.21

2015

公益慈善

6

10

0.05

2006

基金会

7

8

0.13

2009

社区居民

7

8

0.03

2016

基层治理

7

8

0.11

2008

公益事业

8

6

0.25

2015

公益创投

8

6

0.04

2014

社区慈善

9

5

0.41

2009

互动

9

5

0.6

2006

社区

9

5

0.05

2016

公益活动

9

5

0.36

2014

民政局

9

5

0.06

2016

基层社会治理

9

5

0.02

2019

本土化

9

5

0.03

2011

民政部

9

5

0.02

2018

业务主管单位

4.2. 国内社区基金会研究的热点聚类分析

借助CiteSpace软件中的聚类功能,可以更好地反映我国目前在社区基金会研究中存在地一些热门问题。将这个领域中出现的频率最多的关键词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如图5所示。聚类的模块值Modularity Q为0.8672,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为0.9763,一般来说,模块值在0.4至0.8表示该领域关键词适合聚类,平均轮廓值取值在0到1之间,取值越大代表关键词内部相似性和关联度越高。因此可以看出,本文对于国内社区基金会领域的关键词聚类效果较好,内部相似程度也较高,结论也具有代表性和可信度。由此得出社区基金会领域研究的13大群组,按照聚类大小规模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社区基金会、社区居民、互动、社区治理、慈善机构、公益事业、政府购买服务、业务主管单位、城乡社区、公益活动、社区服务、价值意涵,这也正是我国社区基金会领域关注的13大研究主题。

Figure 5. Cluster mapping of research hotspots of community foundations in China

5. 我国社区基金会研究热点聚类图谱

本文以关键词知识图谱为依据,通过CiteSpace软件提供的聚类信息,整理得到社区基金会领域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如表4所示。并且从相关的文献资料来看:“社区基金会”领域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社区基金会、社会治理创新、服务供给、资源链接、参与式治理等方面;“社会组织”研究主题主要关注点在模式演化、资源配置、党建引领、政社协同方面。

Table 4. Clustering table of hot vocabulary for research on community foundations in China

4. 我国社区基金会研究热点词汇聚类表

聚类

聚类大小

标识词(选取前五个)

#0

75

社区基金会、社会治理创新、服务供给、资源链接、参与式治理

#1

25

社会组织、模式演化、资源配置、党建引领、政社协同

#2

25

社区居民、民生服务、居民区党组织、社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3

22

互动、社区整合、社区社会资本、治理结构、公益慈善

#4

21

社区治理、项目化运作、公共服务、区域化大党建、赋权增能

#5

21

慈善机构、社会组织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一老一小一特、社区服务中心

#6

21

公益事业、社会组织管理、民生建设、重心下移、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7

21

政府购买服务、社工队伍、三社联动、自我造血、回应性监督

#8

20

业务主管单位、社会智库、社会救助体系、专项基金、本土化

#9

19

城乡社区、低收入居民、民生保障、优抚对象、孤残儿童

#10

19

公益活动、物业服务企业、社区需求、法律服务、公证服务

#11

13

社区服务、企业的社会责任、公益服务、现代公益、多元参与

“社区居民”研究主题主要围绕“社区居民、民生服务、居民区党组织、社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内容开展研究;“互动”研究主题主要关注互动、社区整合、社区社会资本、治理结构、公益慈善等方面的研究;“社区治理”主要研究点在社区治理、项目化运作、公共服务、区域化大党建、赋权增能;“慈善机构”主要关注慈善机构、社会组织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一老一小一特、社区服务中心;“公益事业”研究主题主要是以公益事业、社会组织管理、民生建设、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心下移等为主;“政府购买服务”是基于政府主导而展开的政府购买服务、社工队伍、三社联动、自我造血、回应性监督等方面的研究;“业务主管单位”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业务主管单位、社会智库、社会救助体系、专项基金、本土化等方面;“城乡社区”研究主题主要侧重于城乡社区、低收入居民、民生保障、优抚对象、孤残儿童等内容的研究;“公益活动”研究主题主要是公益活动、物业服务企业、社区需求、法律服务、公证服务等方面的研究;“社区服务”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社区服务、企业的社会责任、公益服务、现代公益、多元参与等方面的研究。

5. 我国社区基金会研究的前沿演进

对某领域的研究前沿进行辨识和跟踪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当前国际上的热门问题和发展趋势,从而为下一步的研究主题和方向做好准备。利用CiteSpace平台,研究前沿可以挖掘新兴理论和主题,应该以突现文献和突现关键词为基础,对新兴理论及问题进行综合分析。鉴于本文所用数据集资料主要以中国知网为基础,只能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使用CiteSpace应用中的关键词突现功能,获得了15个在我国社区基金会领域中的突现关键词,如图6。本文以我国社区基金会研究领域中的突现关键词和涌现年份为基础,通过对突现词的中心度的分析,将这一研究从2006~2023划分为三个阶段,挖掘社区基金会今年的前沿关注和演化趋势。

Figure 6. Glossary of emergent nodes of community foundation research in China

6. 我国社区基金会研究突现节点词汇图

根据图6进行分析,王建军、叶金莲在2006年就已经关注到中国已经出现了“类社区基金会”,类社区基金会能够激活并建构社区内的社会资本,整合社区资源,为一些困难群体提供政府所不能及时接纳或满足的部分福利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为部分类社区基金会转型为社区基金会提供了可能[14],而后社区基金会这一新兴的致力于响应社会问题的社会属性也逐步显露出来。

以2017年国家第一次从顶层设计上鼓励地方探索发展社区基金会为分界线,本文将有关社区基金会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6~2016年自主式探索阶段,第二阶段为2017~2021年政策推动发展阶段。

5.1. 2006~2016年:自主式探索阶段

2006年,类社区基金会的概念出现,有关社区基金会的研究也映入了学者们的视线范围之内。2014年被媒体称为社区基金会元年,在这一年,上海和深圳的政府改革者一致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措施来促进社区基金会的发展。但其实早在2008年,深圳的地产企业家李爱君就在自己的社区建立了桃源居公益基金会。2009 年一群具有公益情怀的企业家和学者携手成立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这是第一家以社区基金会命名的中国基金会。截至2017年10月11日,这十年里由基金会中心网统计的社区基金会,全国已经有144家,上海和广东最多,所占比例分别为41.67%和25%,上海和深圳等城市为我国培育发展社区基金会提供借鉴经验。在自主探索设立社区基金会的过程中,各地逐渐发现社区基金会在回应社区问题、聚集社区资源及打造社区共同体等方面的优势,也逐渐引起了国家的关注,希望社区基金会参与社会治理,促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5.2. 2017~2021年:政策推动发展阶段

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鼓励通过慈善捐赠、设立社区基金会。同年12月,《民政部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社区发展基金会,为城乡社区治理募集资金,为其他社区社会组织提供资助。这两份国家政策文件为我国社区基金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正是中国的政策机会的打开,使得社区基金会似乎可以成为中国社区治理创新的新的抓手。在各个地方,从成都到广州,从顺德到北京,都在开展社区基金会的地方实验。在实践过程中,社区基金会能够快速响应社区需求信号,具有灵活性和时效性,也能够基于社区实际,回应居民个性化需求,并通过发展永久捐赠基金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5],关注社区基金会提供地方公共物品和解决地方公共事务问题的治理本质[16]

6. 结论与展望

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国内社区基金会领域2006~2023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核心及以上成果进行信息挖掘,绘制知识图谱,探讨了社区基金会领域的热点话题,对研究前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1) 我国在社区基金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高产量的学者并不多,并且在学术上的沟通合作以及研究机构都比较分散,缺乏相应的协调合作机制。学者应该与研究机构保持紧密的联系,促进合作与沟通。研究机构可以定期开展社区基金会领域相关的学术论坛,深入研讨。学者们应多实地调研考察获取一手资料,并进行研究,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融合在一起,从而推动我国社区基金会领域的发展。

2) 社区基金会的本土理论较为缺乏。关于社区基金会的本土理论建构空间仍然很大,未来应该进一步关注和探究有关社区基金会的本土理论的构建以适应本土社区基金会的发展需求,并在国际上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经验。

3) 国内社区基金会研究的热点领域有“社区基金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互动、社区治理、慈善机构、公益事业、政府购买服务、业务主管单位、城乡社区、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

4) 我国社区基金会的研究前沿是与“互动”、“社区慈善”、“公益慈善”、“社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本土化”、“基层治理”、“慈善资源”有关的研究内容,且都紧密围绕着国家的政策导向与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6/12/content_5201910.htm, 2017-06-12.
[2] 新华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EB/OL].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27681.htm, 2021-07-11.
[3] 王劲颖. 新时代枢纽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中国道路研究[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8(1): 45-49.
[4] 徐家良. 中国社区基金会关系建构与发展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2): 58-64.
[5] 陈朋. 地方治理视野的社区基金会运行[J]. 重庆社会科学, 2015(10): 59-65.
[6] 何立军, 李全伦, 孔春芳. 美国社区基金会的关键特征及经验借鉴[J]. 重庆社会科学, 2018(1): 32-40.
[7] 黄政. 资源链接与服务供给: 社区基金会的功能及其发挥[J]. 社会建设, 2020(5): 24-34.
[8] 刘鹏, 王力. 回应性监管理论及其本土适用性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1): 91-101.
[9] 刘卫平. 社会协同治理: 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4): 20-24.
[10] 田蓉, 王丽丽. 我国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供需理论视角分析——以南京为例[J]. 中国行政管理, 2018(12): 53-58.
[11] 徐家良, 刘春帅. 资源依赖理论视域下我国社区基金会运行模式研究——基于上海和深圳个案[J]. 浙江学刊, 2016(1): 216-224.
[12] 吴磊. “合法性-有效性”框架下社区基金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上海和深圳的案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2): 65-71.
[13] 胡金萍, 林丽君. 国内残疾人研究的热点主题和前沿演进——基于CSSCI期刊的可视化分析[J]. 山东社会科学, 2019(11): 118-125.
[14] 王建军, 叶金莲. 社区基金会: 地位与前景——对一个类社区基金会的个案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6): 29-35.
[15] 胡小军, 朱健刚. “三社联动”机制下社区基金会的功能与运行逻辑[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3(1): 77-86.
[16] 翁士洪. 社区基金会: 理论逻辑与治理重塑[J]. 社会科学, 2021(8): 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