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推进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为例
Advanc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Specialty through the “Three-Teaching Reform”—A Case Study of Yunnan Medical and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DOI: 10.12677/ve.2024.134181, PDF, HTML, XML, 下载: 6  浏览: 12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谌立新*, 商 瑞, 梅燕飞, 马水仙, 申丽娟#: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基础与药学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Chinese Materia Medica Special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ree-Teaching Reform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摘要: 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中医药产业迎来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同时,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提升高职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围绕“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在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展开探索。针对当前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教师队伍建设滞后、教材建设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改革不足等问题,提出通过落实深化“三教”改革,构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发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和适应地方特色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以及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等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高职中药学专业建设的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Abstract: With the optim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dustry has witnessed rapid development and growing market demand, posing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is field and adapt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CM indust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ivotal role of the “three-teaching” reform (namely, the reform of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educ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issues faced in talent cultivation, including lags in teacher team development, insufficient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monotony in teaching methods, and inadequacies in teaching reform,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mplement and deepen the “three-teaching” reform, build a high-quality double-qualified teacher team, develop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that align with the tren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models to enhan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literacy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This provide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education program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alent cultivation quality.
文章引用:谌立新, 商瑞, 梅燕飞, 马水仙, 申丽娟. “三教改革”推进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为例[J]. 职业教育, 2024, 13(4): 1138-1142.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4181

1. 引言

2019年1月开始,国家逐渐颁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等一些列关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方向、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确定了职业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使命,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这三大问题,推动职业教育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国际化的方向发展[1]。其中,《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三教”是教师、教材、教法的统称,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称为“三教”改革。“三教”改革在职业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是落实“职教20条”的根本要求,也是推进“双高计划”建设,职业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2]

学校是2018年开始建设的一所高职医学类院校,中药学是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学校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较为明确,主要是面向基层,服务于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大健康产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旨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毕业生就业去向来看,毕业生大部分在医药企业从事新药开发、药品生产、药品品质监控等工作,也有在县级、乡镇医院从事医药卫生事业。结合当前云南中药材市场的发展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云南以其独特的高山、深峡、河谷、平坝等地形地貌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极其丰富的野生植物和草药资源,这使得云南成为我国中药材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中不乏一些珍贵稀有的中药材品种,如滇重、天麻、楼三七、云木香、石斛、灯盏花、云当归、白及、滇黄精、云茯苓等,这些中药材品种的丰富性本身就为中药材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其次,近些年云南省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也推动了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一些知名药企如云南白药、七丹、腾药、龙津、品斛堂等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品牌效应持续提升。最后,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链相对完善,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等环节都有相应的企业和机构进行专业化运营,以上这些优势为云南省中药材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学校中药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现状与不足

2.1. 实践教学不足

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一般基础必修课中的实践外还包括专业课程中涉及到的中药材的鉴定、炮制、提取和分离、药物质量控制、配方制备以及饮片加工等多个方面实践和实验项目。由于实验设备、实训场地、实习基地等资源和平台的不足限制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有一定的需求脱节,当前部分中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未能及时跟进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学生难以获得足够的实践机会来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最后,中药学专业在实践教学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标准不够明确、评价方式单一等,这可能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降低其就业竞争力。

2.2. 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建校时间较短,中药学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缺少、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突出。中药学专业对教师的专业背景有较高要求,一般应具有中药学、药学、中医学学历教育背景。当前很多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学校培养的教师仅有个“双师”证书,含金量普遍不高,自身难以胜任岗位的技能要求,更难以给学生有效的指导。教师对职业教育相关文件和政策的学习有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对职业教育的目标、政策和方向缺乏清晰的认识,将职业教育相关文件的内容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和落实程度不高,加之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或误解,往往将职业教育视为“次等教育”,认为只有普通教育才是“正途”,这些想法和观念都会极大减弱了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

2.3. 课程与教学内容设置缺少地方特色

目前中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未能充分考虑到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地域发展趋势,这也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发现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校内中药学专业课程过于强调理论教学,更有一些实践教学过度依附于理论教学,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实验和实训设置的项目多为验证性的,缺乏真实工作场景下的生产实践性教学项目。缺少与地方特色结合的校本课程和教材建设,也缺少与云南省内中药特色产业、云南省道地药材、特色植物药用资源的紧密结合,从而导致学生对中药学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足。

2.4. 校企合作不足

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简单的实习实训模式上,这种单一的合作模式很难满足当前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其次合作内容不深入,缺乏深入的合作内容。例如,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不够,学校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项目参与不足,导致校企合作难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合作缺乏明确的合作机制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合作双方的权责界定不清晰,导致合作难以落地和持续发展。同时,合作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信息沟通不畅、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这大大阻碍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此外,面对国家经济的转型,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流动等诸多问题,最终导致了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2.5.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能力欠缺

作为新建院校,教师建设不足,必然难以发挥出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常常存在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听讲现象较普遍。一方面,一些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缺乏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对新兴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了解不足,或者因为习惯、资源限制等原因而不愿尝试。另一方面,教学质量不高课程内容陈旧,部分教学内容未能及时更新,无法反映行业最新发展和技术变革。尤其是部分教师对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教学改革意识。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和企业实践经验,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往往感到无从下手,难以取得显著成效,这大大制约了教学改革和发展。最后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下,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高的情况突出,部分教师缺乏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素养和技能,无法有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以上这些问题影响了中药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 以为“三教改革”为切入点,增强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培养质量

3.1. 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首先应当立足实情,要找出中药学团队教师短板,明确高水平教师的标准和要求,制定长期可行的师资力量提升计划,按照计划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开展进一步改革。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行: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如教学研讨会、专业技能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相关职业教育文件学习等活动,通过培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其次,学校需要确立明确的教师评价体系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具体标准作为教师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学院应积极与当地药物企业如一心堂、云南白药集团企业、昆明中药厂等开展合作,构建师资的“双向融通”模式,即教师深入企业,熟悉企业生产过程、运作流程,积累实践教学案例,拓展实践知识结构。人事部门也应该建立健全自主聘任专兼职教师的办法与机制,降低直接从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过量的研究生、博士生从教,积极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具有高水平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以充实和优化师资队伍,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来校讲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2. 加强教材改革与创新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支撑和依据,教材建设应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求,明确其培养目标是针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3]。当前教材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教材与职业岗位需求脱节,与技能竞赛方案剥离的情况,加强产学研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引入符合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提高教材的质量和实用性。教材建设过程中确保与云南省或西南周边的中药产业、医疗行业、附属医院发展保持同步,可以联合国内一些在线教育平台如智慧树、超星平台、雨课堂等开发符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数字化教材,在线课程、电子教材、虚拟实验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教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提高学习效果。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可以根据云南省或西南地区的特色植物资源和中药市场需求,设置相应的中药学专业课程,如地方药用植物的开发、云南特色中药材栽培技术等。其次,云南的烟草产业也是其特色之一,可以开设与烟草相关的中药学课程,如烟草药理学、烟草提取物在中药中的应用等。

3.3. 推进“课堂革命”,促进教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结合现有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制定符合中药学专业课程有关的教学改革方案。其次,教师应积极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与中药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技能要求深度融合构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总之,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关注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学习方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养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论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培养的是符合行业需求的,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提出的背景是多方面的,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既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也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政策推动。“三教”改革贯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4]。在三教改革中,教材、教法、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可割裂,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教师是“三教”改革中的核心和关键,教师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主体,教材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基础,教法是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和手段[5],只有三者协同推进,才能实现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基金项目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中药学骨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22J1101)。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秦华伟, 陈光. “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三教”改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33)2: 4-6.
[2] 周建松, 陈正江.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 背景, 内涵与路径[J]. 中国大学教学, 2019(9): 86-91.
[3] 吴静涛, 陆德光. “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探索[J]. 西部素质教育, 2023, 9(10): 191-194.
[4] 王成荣, 龙洋. 深化“三教”改革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7): 4-6.
[5] 张健. “三教”改革的关系思辨与实施要领[J]. 江苏教育, 2020(4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