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教育价值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Unified Edition of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DOI: 10.12677/ae.2024.1471182, PDF, HTML, XML, 下载: 3  浏览: 7 
作者: 朱立倩, 铁生兰*: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青海 西宁
关键词: 语文教育女性形象教育价值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Female Image Educational Value
摘要: 深入探索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发现其教育价值不止于文字的表面。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父母的期望、对异性的朦胧好感,以及自我认知的偏差等。此时,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成为他们了解世界、理解人性、塑造价值观的重要窗口。通过学习和分析这些形象,学生们可以更加尊重女性,提升情感的丰富性,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并从中获得深刻的审美启示。本文从认知价值、审美价值以及情感价值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究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教育价值。
Abstract: A profound examination of the female representations in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underscores their profound educational value, transcending mere textual superficiality. As adolescents navigate the critical stage of personal growth, they encounter numerous challenges, ranging from parental aspirations, nebulous romantic sentiments towards the opposite sex, to misplaced conceptions of self. In this context, the portrayal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textbooks emerges as a pivotal platform for adolescents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human nat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ir own values. By delving into and analyzing these representations, students foster a greater respect for women, enrich their emotional palette, cultivate a refined aesthetic sensibility, and garner profound aesthetic insights.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explores th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unified edition of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focusing on three integral aspects: cognitive value, aesthetic value, and emotional value.
文章引用:朱立倩, 铁生兰.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教育价值[J]. 教育进展, 2024, 14(7): 434-43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182

1. 引言

朱绍禹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提到,语文教材特别是语文教科书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知识不仅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来源,更是培养他们语文能力的基本依据。通过阅读、理解、分析和运用语文材料,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水平。同时,语文教材也是启迪学生思考、发展智慧的早期渠道,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广泛地关注[1]。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既可以作为一面折射中学生情绪和价值的镜子,同时也是影响中学生性别观念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时期是高中学生从儿童到成年的转折点,他们能否认识到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以及怎样才能正确地、全面地理解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价值,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 认知价值:增强学生性别认同感

2.1. 性别平等观念的认知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完整的人”,这种完整包括完整的人格和完整的思想意识,使得他们有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尊重自己和他人。无论是谁,都应该先是“人”,再分为“男人”和“女人”,所以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独立的个体。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学生在学习分析女性形象时,可以接触到各型各色的女性,她们每个人身上令人敬佩的品质都各有不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和闪光点。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2]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中屠呦呦是统编版必修教材中新增的新时代光辉女性形象,她表现出来的科研精神、爱国情怀,就是一种女性独特的美。教师引领学生走进人物,认识到女性的价值不仅只体现在家庭中,社会中也可以有女性的立足之地,从而更进一步地形成正确的性别观念,树立性别平等意识。在教学中,如果可以充分体现女性的美丽与魅力,重构学生对女性的认识,引导男性肯定、赞扬女性身上的精神品质,就有利于男女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的形成。

《窦娥冤》(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中的窦娥在临行前祈求刽子手走后街,是因为不想婆婆看到自己行刑的场面难过,她对待婆婆好似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般,在临死前都想着为婆婆尽到自己的最后一份孝心。自古以来,中国传统观念都是男孩子孝敬父母,嫁出去的女孩就像泼出去的水,但是从窦娥身上,学生可以意识到,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孝敬长辈的权利和义务,这有利于学生在心底埋下“孝”和“男女平等”的种子。

学生通过学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具有高尚品格的女性形象,学习、分析、认识、尊重她们,从而增强对教材中女性形象的认同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2.2. 女性自我肯定的认知

由于社会的刻板印象,往往人们会认为男同学是生活上的弱者,而女同学是社会上的弱者。受到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甚至不少女性自己也这么认为,久而久之就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借助语文教材,引导女生通过对女性形象学习分析,认识到自己身上的宝贵之处,肯定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和贡献,从而进一步帮助她们树立平等正确的性别观念,形成自尊自立自信自爱的良好品质。

通过对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可以发现教材中女性学生自我肯定方面的美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母爱美,这些善良美好的角色,可以为女生建构三观提供较好的借鉴意义,便于今后她们步入“母亲”的角色,例如《雷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中的鲁侍萍,竭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到伤害的形象令人尤为深刻。女学生学习感受这份强大的母爱,一方面可以联想到自己母亲对自己爱的深沉,更好地感恩母爱;另一方面也可以明白女性日后为人母亲的坚韧和伟大,明白女性的价值不少于男性。第二是杰出女性美。有为祖国的科研事业鞠躬尽瘁的屠呦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心怀报国壮志的李清照(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等,这些女性身上所体现出的独特人格魅力,为女学生提供了家庭主妇以外的榜样。提升女性学生对于自身女性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将为女性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提供更多可借鉴的方向。第三是情感美,中学女生在情感方面细腻温婉,这也导致她们较容易陷入情感的迷茫之中,教材中呈现的亲情和爱情美好范例,有助于女性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感情世界,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例如《与妻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第11课)中的林觉民,在妻子去世后一直难以忘怀,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诉说了满腹对妻子的怀念,这种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爱情才应该被广大学生向往,而不是当今时代所流行的“快餐式恋爱”。

教材中女性形象的教学,不仅有利于男性学生树立平等的性别意识,更加尊重女性,也可以帮助女性丰富自身的“母性光辉”,树立杰出女性榜样意识以及培养正确看待情感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肯定意识。女孩本就不该被定义,不被定义是生活中最大的自由。女孩的生活也不是轨道,她们不该是被规划好的文静优雅,贤良淑德,而应该是旷野,一生都有无限的可能。

3. 审美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3.1. 凸显女性形象,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在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审美鉴赏与创造”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情趣与鉴赏品味[3]。通过合理分析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深入挖掘不同时代女性的独特魅力,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水平。

《祝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命运悲惨的传统妇女,丈夫去世,她依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不怕吃苦,勤快能干。却沦为婆家赚取利益的工具,在失去第二任丈夫以及心爱的孩子时,在极度痛苦的情况下,却依旧选择做工。即便如此,这样悲惨又坚强的女性并没有被时代同情,鲁镇的人讥笑她、嘲讽她,最终将她逼上了死亡的道路。学生在学习时不应只注意祥林嫂说“我的孩子、我那可怜的孩子……”,觉得十分可笑从而模仿,更应该关注到鲁迅先生刻画出的悲惨妇女的独特美。

文学作品中每一位女性形象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她们生存的大环境,生活的大时代不可分割。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可以处理好个性与环境、命运与时代之间的微妙关系,就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社会、时代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认识。并且,对于女性形象的分析应该以小见大,不局限于某一文本中的人物,与更多的女性文学形象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每一个人物都是多面的,她们有美好的一面,但是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这些多面形象的辩证分析,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思维的批判性以及独创性水平。

3.2. 提升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纷繁杂乱的信息涌入人们的视野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很多本民族的审美标准不断弱化,甚至成了封建落后的象征。在一些青少年学生眼里,明星就是潮流、美丽的代名词,她们有着精致的五官,时尚的打扮,昂贵的用品和闪亮的光环等。从众和追赶潮流的心理已经使得她们麻木,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向上的美。

但是事实上,女性美表现在多个方面,可以是五官的清秀端庄,身材的匀称健康,饰物的合适得体,衣着的干净整洁;也可以是品性的宽容博爱,德行的坚贞顽强,灵魂的善良纯洁,个性的自爱自强;或者是家庭中的责任担当,社会中的乐于助人以及对苦难的迎难而上。这些美好独特的品性对于正处于青春期并且三观正在塑造的学生来说可以激发他们对于女性意识的思考,感受女性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

例如,《百合花》[4]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中描写了新媳妇的外貌和服饰,我们从中看到了新媳妇的俊秀与美丽;《红楼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中通过她人之眼来写黛玉的美,两次将黛玉的神韵描写得“貌若天仙”,我们看到了娇弱的美;《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时,“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裉妖,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给裙”[5]体现了她尊贵的地位和张扬的审美趣味。

各花各有各花香,女性的美也各有姿态。教师通过异彩纷呈的美丽女性形象,让学生知道美丽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不需要为了从众或者追求世俗而改变自己,要擦亮双眼去发现自己与他人的美,怀揣包容的心态看待所有的女性。

4. 情感价值: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情感作为人类社会介于感性与理想之间的特殊心理机制,是人类在尊重、认知、审美、自我实现等需求等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感过程[6]。实际上,个体在发展时需要智力与情感的多方面作用,这些情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自我价值追求等。基于此,在分析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时,也可以从这些角度出发,追求情感方面的价值,探求女性形象对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价值。

4.1. 感恩无私的母爱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有一类女性形象角色不可或缺,这种形象往往最令人动容,那就是“母亲”的角色。这些母亲形象是千千万万学生母亲的代表,她们用尽一生保护、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心甘情愿地付出。但是当代青少年对于父母的感恩意识逐渐淡化,中学生抱怨、不满父母的情况时有发生。教材中丰富的母亲形象,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良好资源。

《雷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中的鲁侍萍是一位典型的热爱子女的母亲形象,当儿子将她视为陌生人时,为了不打扰儿子现有的生活,就放弃了做母亲的权利。当看到自己的儿女惨死在自己面前时,她好似遭受了五雷轰顶一般。她坚强善良,甚至为了爱可以付出生命,为了孩子而变得更加勇敢。可是命运对她是如此的不公,哪怕她已经努力做到坚毅勇敢,还是难逃命运的枷锁。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学生可以被她深刻的母爱所打动。《祝福》中的祥林嫂在被迫改嫁给贺老六时以死相逼,却在有了孩子阿毛后踏实安心地过日子,因为她有了母亲的新身份。在阿毛被狼叼走后,她不停地向鲁镇上的人诉说着阿毛,依旧幻想着做一位母亲。如果不是失去了孩子,她应该不会如此痛苦,阿毛可以做她精神上的寄托。

部分学生认为亲情像阳光与空气一般理所当然,父母永远不会离开自己,自己也没必要一定拥有感恩之心。如果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教材中女性形象那份深刻的母爱,加强文本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恩无私的母爱,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

4.2.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由于担心学生早恋,很多家长和教师对“婚恋”问题闭口不谈。可是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各类渠道了解到相关信息,由于网络时代包容性强,学生们接触的信息好坏参半,处于学生时代的少男少女们很难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加上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失声”,学生更是难以分辨。面对这一问题,家校的引导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教师可以借助教材里涉及婚恋的篇章,对学生的婚恋观加以引导。

统编版必修教材中选入《静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和《游园》(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它们分别描写男女幽会和女主角追求婚姻自由,呈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美好的生活场景。这些作品歌颂了纯洁高尚的爱情,并传达了反抗封建礼教,争取个人权益的信念。阅读和研究这些作品将有助于学生理性思考婚恋问题;《声声慢》(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的作者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恩恩爱爱琴瑟和鸣;《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贾宝玉二人虽以悲剧结尾,但是她们身上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恋爱的思想难能可贵;《与妻书》中的林觉民对于亡妻的深深思念以枇杷树作为寄托,表达了对妻子深刻的爱与深切的关怀,在选文中可以看出她们的情之深意之切;《雷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中也有婚恋情节,在周朴园和鲁侍萍重逢时,周朴园还记得鲁侍萍的生日,保留着鲁侍萍喜欢的家具,但是看似深情的背后,却只是减轻自己曾抛弃过鲁侍萍的罪恶感。

这些正面的爱情故事可以为学生的婚恋观树立良好的情感榜样,他们需要明白爱情不是娱乐游戏,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只有明白了爱情的真谛,才会减少由爱生恨的可怕局面。

4.3. 培养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根据女性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的观点,在男权至上的社会中,男女之间的二元对立造成男性代表着正面的价值,女性则被排除至社会的边缘,仅仅作为证明男性存在、验证其价值的工具与象征[7]。但是事实上,女性在生儿育女时,依旧可以从事社会工作,女性的人生应该由自己掌握,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女性意识觉醒,不少女性更加致力于提升自身修养,争做新时代的新女性。教材选文中也涉及了这类女性形象。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中的女性科学家屠呦呦是在新时代的科学领域攻坚克难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她坚韧顽强的品格是新时代女性美的体现。该选文讲述了屠呦呦历经多年努力,带领团队找到了治疗疟疾的办法,从无到有,不断攻坚克难,她的钻研创新精神值得每一位学生学习。《哦,香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中凤娇在面对他人调侃时一反往常的娇羞,同样以调侃的方式积极回应;遇到心爱之人时,并没有男追女的刻板印象,而是大胆主动趁机搭话。凤娇表现出的大胆与洒脱,是一种新时代女性的体现。学生们可以从她身上意识到,女性不只是柔弱多娇的,也可以坚韧勇敢。还有近年来家喻户晓的女性形象——张桂梅老师,她无私奉献,坚守女性教育,这种奉献、无私的美值得学生学习感悟并引起深思。所以,学生树立榜样人物时,不应该拘泥于教材中的人物,也可以从各类渠道中获取先进的女性形象代表,在榜样的激励下不断创造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

作为当今时代的中学生,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迷失自我,并且拥有独立的生存环境以及善良美好的品质,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像屠呦呦、李清照这样的女性一样,追求强大的内在学识。良好的榜样可以促进学生朝着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社会先进女性形象出发,发现先进女性身上蕴含的榜样力量,向榜样学习,有利于日后独立女性的培养。

5. 小结

教材中的女性形象,从屠呦呦的科研精神到窦娥的孝心,从祥林嫂的坚韧到李清照的才华,呈现了女性多样化和丰富性。这些形象展示了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和贡献,反映了性别平等、自我肯定、情感丰富的教育价值。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学习和分析,学生能更全面地理解和尊重女性,同时在性别认同、审美鉴赏、情感认知等方面获得积极影响。

本研究发现,教材中的女性形象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性别认知,促进了性别平等的观念形成,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品位,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更重要的是,这些女性形象深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了情感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正面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本文不仅揭示了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多维价值,也对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性别平等教育、审美教育以及情感教育提供了深刻的洞见。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文本的教育潜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和欣赏女性形象,以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全面视角、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此外,进一步的研究应关注教材中女性形象的更新与扩展,以更好地反映社会发展和性别平等的现代观念,从而为中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现实的学习资源。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朱绍禹.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
[5] 曹雪芹. 红楼梦[M]. 南京: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6] 张玉能. 美学教程[M]. 上海: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86.
[7] 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