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中日比较文学”课程构建与创新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Japanese Major’s “Chinese-Japa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urse
DOI: 10.12677/ces.2024.127437, PDF, HTML, XML, 下载: 20  浏览: 27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李 雪, 冯英华: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 宁波
关键词: 中日比较文学日语教学课程创新Chinese-Japa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eaching Japanese Curriculum Innovation
摘要: 本文旨在文学“走出去”背景下,探讨如何在高校日语专业中开设“中日比较文学”课程以推进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推动文学教育改革。目前,比较文学课程在中国的高校本科外语类课程中并不常见,尤其是“中日比较文学”课程更为罕见。首先介绍了比较文学课程在中国高校的发展现状和国内外研究概况。接着,提出了构建“中日比较文学”课程的必要性。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应在高校日语专业中开设“中日比较文学”课程,并将其作为核心课程。重点探讨了“中日比较文学”课程的定位、育人目标、教学手段与内容素材等方面的创新。以宁波大学“中日比较文学”课程改革实践为基础,为新时代下文学教育与文化交流提供高校教学案例。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hinese-Japa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urse within university Japanese language programs to promote literature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cultiv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Currently, such courses are rare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research over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urses, emphasizes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this course, and proposes it as a core component in university Japanese programs. It highlights innovations in course positioning,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 materials, using Ningbo University’s reform practices as a case study for literatur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in the new era.
文章引用:李雪, 冯英华. 日语专业“中日比较文学”课程构建与创新研究[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7): 109-113.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7437

1. 引言

我国当前的高校课程体系中,比较文学课程一直被列入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课程,在外语类学科课程设置中并不多见。“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研究属性强的课程,传统意义上更适合中国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等方向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者。纵观全国,“比较文学”在高校本科外语类课程发展中举步维艰,“中日比较文学”课程更属凤毛麟角。

2022年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教学分会,以“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为主题,10多位学者一致认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具有跨学科特质的比较文学,能引领文科教学改革,培养突破专业疆界、具有开阔胸怀和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同时,在全球化进程中,融通中西的比较文学,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1]

在教育部新文科建设理念指导下,笔者认为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应大胆探索,不断更新优质教学资源,积极将“中日比较文学”课程纳入新一轮培养方案。

2. 国内外“中日比较文学”课程研究概况

日本学界的研究往往集中于中小学国语课程与外语语言类课程,对于高校的文学类课程教学则鲜少关注。比较文学的专家学者埋头于基础理论研究,潜心资料挖掘和作品细读,极少关注教学实践环节,其关注对象也多偏向于欧美和日本的比较研究,少数中国文学的研究者奠定了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的理论研究基础,却始终没有建立起“中日比较文学”的课程体系。

为把握国内关于“中日比较文学”的课程的整体情况,笔者经检索查找,未见与本论文“中日比较文学”直接相关研究论著。与本课程教学相关的论文主要有以下两篇。孙士超(2011)认为高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探讨了所在高校“中日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的在当前高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处境和发展前景,并就如何改进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指出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压缩日本文学课程的开课量。“中日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这门属于“跨语言、跨文化、跨民族”的“边缘”课程的命运也可想而知。目前开设有“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的高校极为有限。多数高校都“屏蔽”了这门课程。当前,高校压缩文学课程开课量,不开设比较文学课[2]。丁跃斌(2020)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日比较文学”课程中的应用》中,以吉首大学日语专业“中日比较文学”课程为例,提出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该课程的教学[3]

可以说既有的研究总体数量少,关注度低,覆盖面小。对比较文学课程探讨也多集中于中国文学和英语专业,局限在“中西比较文学”。而中日文学同属东方文学,学科与课程皆有其特殊性,无法完全复制英语专业的教学研究模式,需要按照其学科发展规律和特质重新构建契合新时代大学日语专业本科的“中日比较文学”课程。

本文在宁波大学日语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思考不同于中国语言文学和中西比较文学的课程范式,聚焦于“中日比较文学”课程理念与实践,全面综合探讨课程建设目标与教学创新的有效方法与路径等,以此为新文科视域下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贡献富前瞻性和启发性的新思路。

3. “中日比较文学”的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日语人才培养,加强日语类课程教学改革,应在高校日语专业开设“中日比较文学”这门课程,并将其设置为高年级语言文学类的核心课程。以期实现我国高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模块化改革的与时俱进,顺应二十大后新时代的宏伟目标。

另一方面,通过对课程方法的创新,培养沟通中日的复合型日语人才,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深入落实“文明互鉴”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其有效路径,应充分调研、总结经验,创新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担负起外语院校日语专业对日实现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使命[4]

探讨我国高校日语专业“中日比较文学”这门本科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创新,旨在提高当前日语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为新时代的中日交流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以下主要从课程定位、育人目标、思政元素融入以及教学方法与内容素材的创新等方面展开论述。

4. 课程定位和育人目标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本着“立德树人”的理念,在“文明互鉴”下如何使各高校本科日语专业认识到开设“中日比较文学”这一课程的重要性。课程定位上,笔者认为我国高校“中日比较文学”课程非单一国别的外国文学类课程,应是以中国文学为本位的跨文化的交互式动态型研究类课程。

课程理论性强、兼具方法性和实践性。涉及内容多且杂,既包含理论又涉及作品个案,既包含文学又涉及非文学(广义)。课程对学生的人文基础、阅读范围、辩证思维有较高要求。建议高校本科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三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学生零起点,日语学习总时间为2~2.5年。集中开课为1学期,学时34学时。

课程通过介绍学科国内外前沿动态,传授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引导以世界文学的眼光关注复杂的文学现象,使学生掌握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和经典案例,加深对中日比较文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理解。着重培养学生在中日比较文学的学习中树立文化自信与专业自信。

基于课程定位,通过一学期的课程教学,以期达到以下目标。

1) 使学生加深对文学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开放性和创新意识,学会以跨文化和国际性的视野来观察和解读文学与文化现象,全面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

2) 了解中日文学文化的异同,领悟“文明互鉴”的重要性。为今后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从事中日文化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3) 结合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时代背景,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激发爱国主义使命感和责任心。

4) 帮助学生熟悉日本话语方式,认清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偏见,训练用日语进行学术和文化交流,学会从跨文化视角阐释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提升用日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5. 教学方法与内容素材的创新

通过近六年的教学发现日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文学理论基础弱和作品阅读量少、学习动机和理解能力不足等问题,传统课堂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和创新性训练,仅靠线下课堂教学远不够,要借助网络平台拓展性学习。因此,教学环境亟待重设,内容素材需要更新。

5.1. 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上,笔者建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中日双方的学术资源,通过课堂讲授、互动讨论、分组展示、线下实践等方式,落实课程理念,达到育人目标。

利用新媒体,在有限的学时内改变传统理论性课程以“讲授”为主的沉闷教学模式,从开放思维和方法引导入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讲授与学术在线互动合理搭配,自主学习与合作任务相结合,通过设计任务情境、开展小组竞争、丰富线上资源类型等,加强研究型和项目型学习等,具体如下。

课前:丰富线上资源内容,将思政教学理念、教学重点与专业知识点相融合。

1) 教师在整合中日双方的学术资源基础上,自制慕课上传学习平台。

2) 分享线上的优质课程资源,即名师授课视频,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 通过问卷,投票等提前了解学生知识积累等背景情况,调整内容和进度。

课中:师生面对面教师梳理知识点,详解重点和难点。同时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发起提问。通过选人、抢答、投票等围绕主题进行互动讨论,并根据文学作品素材设置短剧表演、短视频创作等环节。

课后:师生通过课程平台发布主题讨论帖,围绕主题深入研讨。学生按小组任务分配协作学习,提升文献阅读、学术讨论和写作能力。

实践调研:离开教室讲台,走进文学现场。每学期开展一、二次主题研学,师生实地寻访中日文学交流史上代表性的名人故居、历史古迹、纪念馆等。

中日同上一堂课:和日本高校的中国文学专业的师生进行线上沟通,组织开展同上一堂课,以实现互动交流与相互理解。

对接学科竞赛:培训辅导以日语类和文学类为主向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学科竞赛的学生。

5.2. 内容素材的创新

积极利用线上资源优势,遴选承载和体现中华优质文化的文本语料,加强中华文化对日传播意识,立足于“用日语讲中国故事”是本课程内容的创新点,更是践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积极尝试。

本课程选用的内容素材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1) 讲好中国老故事——中华典籍日译与传播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文化典籍外译传播则是推进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基本方式之一。以汉译日为例,中华文化典籍的翻译属于专业化要求较高的翻译工作,既需要翻译者熟知中华文化,也需要熟知日本的历史和文化,这种正是我国在中华文化典籍外译中比较匮乏的。因此,课程中将中华文化典籍的翻译作为教学内容,如《论语》《老子》《道德经》等,培养学生对中华典籍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日译与传播意识。

2) 寻找浙江文化印记

浙江悠久深厚、意韵丰富的浙江文化之河,曾在中日交流史上大放异彩[5]。省相关部门提倡为系统梳理浙江文化的传承脉络,挖掘其深厚底蕴,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提升浙江文化软实力,丰富中华文化宝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让浙江故事走向世界,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文化新篇章。宁波大学日语系本省生源占很大比例,毕业生中有很多选择留在浙江发展。在教学中本着弘扬浙江人文历史,传播浙江文化精神的使命。素材选择上聚焦浙江“名片”,主要分为两大类:

① 浙江籍现代作家名篇选:鲁迅、周作人、徐志摩、郁达夫、丰子恺、柔石、茅盾、巴金等。这些举起中国现代文学大旗的作家群多与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大多充满了浓郁的浙江地域特色,其中也有对于日本的“书写”。大部分已被译介到日本,不乏经典的译本。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精选名篇与译文赏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如何用日语讲述浙江故事。

② 日本作家的浙江游记:近代以来,日本作家文人来华旅行,大多必经浙江,并记述描绘了当时浙江的自然风光与社会人情,代表作家有大正时期的文豪芥川龙之介与谷崎润一郎。因此,作为中日文学与文化交流史中的“浙江印象”,在教学中可以加入相关游记选段。

③ 浙东唐诗之路与日本:自唐朝起,唐诗大量被传入日本。日本民众自中学起接受汉学教育,耳濡目染,熟读“汉诗”,其中多为“浙东唐诗之路”的诗篇。日本诗人阅读唐代诗人关于“浙东唐诗之路”的诗篇而创作,这样,唐诗成了连接浙江与日本的一条历史文化纽带。因此,在教学中导入“浙东唐诗之路”与日本的案例很有必要。

6. 结语

笔者以宁波大学“中日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对该课程的构建进行了综合性考察。在既有的日语类课程教学研究成果上,对“中日比较文学”这门课的基本定位、课程建设理念和教学创新进行了新思考。希望为日语教学研究同行提供参考,也将为其他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日邦交正常化已步入50周年,须抓住日语专业的文学类课程这一关键环节。通过“中日比较文学”的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对日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最终争取达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效果,消除学生“中华文化失语症”。为推动中日文明互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基金项目

2022年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中日比较文学》;2022年浙江省省级课程思政教学项目《中日比较文学》;2020年宁波大学校级教学项目:“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日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中华文化日译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朱璞, 孙海军. 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第七届年会暨学会研讨会综述[J].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2(2): 195-198.
[2] 孙士超. “中日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刍议[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1(4): 74-75.
[3] 丁跃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日比较文学”课程中的应用[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 29(8): 99-102.
[4] 孙有中. 创新教材体系, 推进外语类专业新文科建设[J].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2(3): 76-81+126.
[5] 龚缨晏. 浙江古代海外交流史的发展历程[J]. 浙江社会科学, 2023(9): 150-15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