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ese Culture Identity of Ethnic Chinese Teenagers
DOI: 10.12677/ap.2024.147470, PDF, HTML, XML, 下载: 7  浏览: 14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陈恩慧, 庄 悦, 周文浩, 胡 瑜*: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浙江 温州
关键词: 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多族群认同集体自尊Ethnic Chinese Teenagers Chinese Culture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Collective Self-Esteem
摘要: 研究通过深入探讨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现状及其形成因素,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培育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总体上呈现良好态势,其中华裔青少年对“有形”的显性文化载体认同度更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族群认同和集体自尊对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多族群认同对文化认同的解释力更强。
Abstract: The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among ethnic Chinese teenagers through a discuss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of ethnic Chinese teenagers is generally favorable, with Chinese teenagers identifying more with tangible explicit cultural carriers. Through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es, it is found that ethnic identity and collective self-esteem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s on ethnic Chinese teenagers’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with ethnic identity having a stronger explanatory power for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文章引用:陈恩慧, 庄悦, 周文浩, 胡瑜. 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J]. 心理学进展, 2024, 14(7): 203-212.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7470

1. 引言

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存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随着华侨数量的提升与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海外华人华侨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作用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中华文化认同的不同主体中,华裔青少年成为海外华人华侨中重要的新兴力量。但是随着新一代华裔进一步融入当地社会,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面临挑战。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认同是一个涉及个体自我意识、情感和心理过程的概念,具体来说认同是一个涉及个体如何在社会中定位自己、与他人建立联系以及形成和维持自我概念的复杂心理过程,它描述了个人与他人或群体之间在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趋同现象(白苏婷等,2014)。弗洛伊德首次提出认同这一概念,认为个体通过模仿,尤其是对父母的模仿,将他人的价值和规范内化,形成心理上的同一感。埃里克森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对“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这涉及到对职业、价值观、信仰等关键生活领域的探索和选择。埃里克森的理论还指出,认同是一个动态的、建构性的过程,它在社会背景中形成,反映了社会对个体自我概念的影响。

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青少年时期是角色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阶段,这一时期对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构建尤为关键。如果个体在这一阶段未能妥善处理自我同一性的问题,可能会经历认同危机。文化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认同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Collier Thomas在1988年将文化认同定义为群体间或个体与群体间在共享文化范畴内的确认和认可关系。中国学者崔新建进一步强调文化认同在多种认同类型中的核心地位,将其定义为“人与人之间或个人与群体间的共同文化确认”(崔新建,2004)。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文化认同是个体在社会影响下进行自我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特定文化的认同。综合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土文化背景,本研究从文化符号、文化身份、文化价值三个维度探讨华裔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同。

在涉及文化的研究领域,研究者通常将个体–集体社会取向作为衡量文化差异的指标,西方国家的文化一般强调个体主义取向,而东方国家的文化普遍认同集体主义取向。与个体主义取向相比,集体主义取向文化更重视集体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相信集体的团结与目标比个人的动机和情绪更加重要(郑雪,王磊,2005)。故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假设华裔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同可能与多族群认同、集体自尊等因素有关。且多族群认同与集体自尊是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获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特征。选用合适的有关文化认同的问卷,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进行调研,并对其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获取华裔青少年文化认同的总体特征。(2) 探究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形成的影响因素。引入多族群认同、集体自尊两个变量,通过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探究多族群认同、集体自尊对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

本研究将揭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探究多族群认同与集体自尊对华裔青少年文化认同形成的影响,将多族群认同与集体自尊引入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领域,突出中华文化认同的集体主义特质。不仅将丰富华裔青少年文化认同的研究成果,拓展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领域,并且为进一步探究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培育策略奠定基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采用问卷法,探究华裔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同现状,以及多族群认同与集体自尊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样法,对来自欧洲、美国等多地的海外华文学校的学生进行线上施测,共得到有效问卷256份。年龄范围在9~18岁之间,其中男生93人,女生163人。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工具

(1) 中华文化认同量表

本研究采用马尧(2021)等人编制的《中华文化认同量表》,该量表共24个题目。从文化符号(1、2、6、13、15、16、21、24)、文化身份(4、10、12、17、7、14、19、13)、文化价值(3、5、8、9、11、18、20、22)三个维度来测量中华文化认同。采用五点量表计分方式,1 = 完全不同意,5 = 完全同意。分数越高,中华文化认同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量表的信度为0.86,问卷信度较好。

(2) 多群体民族认同量表(MEIM-R)

本研究采用的多族群认同量表是Phinney在2007年的修订版本(MEIM-R),该量表包括14个题目,从身份探索(1、4、5)和身份承诺(2、3、6)两个维度来测量多群体民族认同。量表采用四点计分,1 = 完全不同意,4 = 完全同意。分数越高,多群体民族认同程度越高,量表信效度良好。

(3) 集体自尊量表

本研究采用由Luhtanen和Crocker (1992)等人编制,张力为和梁展鹏(2002)修订的《集体自尊量表》。该量表共16个条目。从私人集体自尊(2、6、10、14)、公共集体自尊(3、7、11、15)、成员集体自尊(1、5、9、13)、身份认同重要性(4、8、12、16)四个维度来测量集体自尊。采用七点量表计分方式,1 = 完全不同意,7 = 完全同意。分数越高,集体自尊程度越高。其中2、4、5、7、10、12、13、15、8题为反向计分。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为0.91,各维度量表的信度范围在0.70~0.85之间。

2.3.2. 研究过程

通过联系欧洲、美洲等地海外华文学校校长招募海外华裔青少年作为被试,被试被告知该研究是关于中华文化认同的调查。调查开始之前,向被试强调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填答过程为完全匿名,指导被试按照真实想法作答。

首先被试需要填写人口学信息,其次需要完成中华文化认同量表、多族群认同量表、集体自尊量表,从各项题目中选出最符合自身认同的选项。

最后,被试作答完毕后将得到2元作为报酬。

2.3.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4. 研究结果

主要包括中华文化认同现状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华文化认同和多族群认同、集体自尊的相关分析和中华文化认同和多族群认同、集体自尊的回归分析。

2.4.1. 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首先从文化符号、文化身份、文化价值三维度,对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符号的认同程度最高,均值M = 34.57,M > 30,标准差SD = 6.11,随后得分依次为文化价值(M = 33.84),文化身份(M = 33.49),多维度平均值均处于高水平,M > 30 (满分40)。这反映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总体现状较为良好,这可能与近年来中国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提升,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有关。

Table 1. Results on Chinese culture identity of ethnic Chinese teenagers

1. 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统计结果


N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文化符号

256

8

40

34.57

6.11

文化身份

256

8

40

33.49

6.50

文化价值

256

8

40

33.84

6.46

有效个案数(成列)

256





(1) 文化符号维度

文化符号认同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前提,分为“文化艺术”与“语言认知”两个子维度,根据民族文化认同结构理论,文化符号是一个国家独有文化的抽象化呈现形式(王沛,胡发稳,2011)。文化符号认同主要指的是人们对中华文化的“有形”的显性文化载体的认同,包括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表意符号。如表2所示,文化艺术子维度均值M = 17.39,高于语言认知子维度的均值M = 17.18,这说明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艺术的认可度较高,而语言认知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华裔青少年逐渐融入当地语言环境所致的。

Table 2. Results on cultural symbols

2. 文化符号得分统计结果


N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文化艺术

256

4

20

17.39

3.19

语言认知

256

4

20

17.18

3.26

文化符号

256

8

40

34.57

6.11

有效个案数(成列)

256





(2) 文化身份维度

文化身份认同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包括“民族身份”和“民族习俗”两个子维度,文化身份主要探究了“我是谁”的问题,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主要部分和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梁兆桢,2023)。这一维度主要考察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身份归属感,对中华民族习俗的认同感。如表3所示,华裔青少年“民族身份”子维度的得分均值为16.95,略高于“民族习俗”子维度的均值16.54。

Table 3. Results on cultural identity

3. 文化身份得分统计结果


N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民族身份

256

4

20

16.95

3.44

民族习俗

256

4

20

16.54

3.38

文化身份

256

8

40

33.49

6.50

有效个案数(成列)

256





(3) 文化价值维度

文化价值认同是中华文化认同的核心,包括“传统思想”和“移情接纳”两个子维度。该维度主要探究华裔青少年群体对中华文化普遍价值观念的认同,分为对中国文化的社会规范和传统思想的接受,以及是否愿意将中华文化价值观念付诸实践两方面。如表4所示,在该维度中“传统思想”和“移情接纳”得分均值为16.38、17.45,整体得分均值33.84。“传统思想”在六个次子集合中得分最低。由此可知,中华文化传统思想相较于其他维度在华裔青少年群体中的认同较为欠缺,但仍然处于高水平。

Table 4. Results on cultural value

4. 文化价值得分统计结果


N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传统思想

256

4

20

16.38

3.52

移情接纳

256

4

20

17.45

3.26

文化价值

256

8

40

33.84

6.46

有效个案数(成列)

256





2.4.2. 华裔青少年多族群认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多族群认同由“身份探索”与“身份承诺”两个子维度构成。族群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在的族群的语言、习俗、宗教、文化、价值观等身份要素的认同(周爱保,刘显翠,2018)。身份探索维度主要关注个体对自己族群身份的寻求、发现和学习的过程。身份探索的过程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族群身份,增强族群认同感和归属感。身份承诺维度主要关注个体对自己族群身份的承诺和忠诚程度。它涉及个体对自己族群身份的认同、尊重和捍卫,以及为族群利益和荣誉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身份承诺的强弱可以反映个体对族群认同的深浅程度,以及对族群社会和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表5可知,身份探索子维度均值N = 11.15,身份承诺子维度均值N = 11.39,身份承诺略高于身份探索,这可能是由于许多华裔家庭重视教育,尤其是对子女的学业成就寄予厚望。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会让青少年更专注于个人发展,从而在身份上表现出更多的承诺。而华裔青少年可能面临融入主流社会的压力,这可能会导致他们更加专注于适应主流文化,而不是探索自己的文化身份,因而身份探索表现较低。

Table 5. Results on ethnic identity

5. 多族群认同得分统计结果


N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身份探索

256

3

15

11.15

2.98

身份承诺

256

3

15

11.39

3.01

族群认同

256

6

30

22.55

5.86

有效个案数(成列)

256





2.4.3. 华裔青少年集体自尊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集体自尊主要由四因素结构构成,分别是“私人集体自尊”“公共集体自尊”“成员集体自尊”“认同重要性”。私人集体自尊维度主要代表个体对群体积极性的评价程度;公众集体自尊主要从个体的角度去理解他人如何看待自己所属的群体,即他人如何积极评价自己的群体;成员集体自尊主要师个体评估自己在团队中的地位,即自己对团队的重要性;认同重要性主要代表个体认为群体对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程度。

表6可知,华裔青少年的集体自尊总分平均值为78.8 (满分106),这说明华裔青少年的集体自尊程度较高。从私人集体自尊维度看,均值M = 22.67,M > 20,标准差SD = 4.12,平均值位于较高水平,这个维度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对自己种族身份的私人、内在的评价。它反映了个人对自己所属集体的价值、尊严和荣耀的感受。私人集体自尊高的人,通常认为自己所在的集体是优秀和有价值的,他们为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部分而感到自豪。这也说明华裔青少年对自己所在的集体有较高的认同感。其他维度由高至低依次为公共集体自尊(M = 20.64)、成员集体自尊(M = 19.57)、认同重要性(M = 15.91)。

Table 6. Results on collective self-esteem

6. 集体自尊得分统计结果


N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私人集体自尊

256

13

28

22.67

4.12

公共集体自尊

256

7

28

20.64

4.36

成员集体自尊

256

4

28

19.57

4.59

认同重要性

256

7

22

15.91

3.01

集体自尊

256

49

106

78.80

12.29

有效个案数(成列)

256





2.4.4. 中华文化认同与多族群认同、集体自尊的相关分析

Table 7.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and collective self-esteem

7. 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多族群认同、集体自尊的相关系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文化认同

1












2. 文化符号

0.96**

1











3. 文化身份

0.97**

0.90**

1










4. 文化价值

0.96**

0.90**

0.94**

1









5. 族群认同

0.76**

0.68**

0.77**

0.75**

1








续表

6. 身份探索

0.73**

0.65**

0.74**

0.72**

0.98**

1







7. 身份承诺

0.76**

0.67**

0.77**

0.76**

0.98**

0.91**

1






8. 集体自尊

0.29**

0.27**

0.29**

0.29**

0.25**

0.26**

0.24**

1





9. 私人集体自尊

0.39**

0.35**

0.38**

0.39**

0.33**

0.32**

0.34**

0.83**

1




10. 公共集体自尊

0.29**

0.27**

0.29**

0.28**

0.23**

0.23**

0.21**

0.84**

0.66**

1



11. 成员集体自尊

0.27**

0.25**

0.29**

0.25**

0.27**

0.30**

0.23**

0.81**

0.53**

0.58**

1


12. 认同重要性

0.17**

0.16**

0.18**

0.14*

0.17**

0.18**

0.16*

0.49**

0.25**

0.21**

0.23**

1

注:**.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中华文化认同与多族群认同、集体自尊的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7

结果显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及其各维度与多族群认同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感越高,多族群认同越高。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及其各维度与集体自尊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感越高,集体自尊越强。华裔青少年多族群认同及其各维度与集体自尊都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华裔青少年多族群认同感越高,集体自尊越高。

2.4.5. 中华文化认同和多族群认同、集体自尊的回归分析

一、多族群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回归分析

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因变量,以多族群认同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进行分析,探讨多族群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预测作用。

Table 8. Regression analysis of ethnic identity on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8. 多族群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

自变量

R

R2

ΔR2

F

β

t

文化认同

多族群认同

0.76

0.58

0.57

343.81

0.76

18.54**

表8所示,多族群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解释了中华文化认同的57%。

分别以文化符号、文化身份、文化价值为因变量,以多族群认同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进行分析,探讨多族群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各维度的预测作用。

Table 9. Regression analysis of ethnic identity on dimensions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9. 多族群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

自变量

R

R2

ΔR2

F

β

t

文化符号

多族群认同

0.68

0.46

0.45

212.63

0.68

14.58**

文化身份

多族群认同

0.77

0.60

0.59

379.43

0.77

19.48**

文化价值

多族群认同

0.75

0.57

0.57

334.80

0.75

18.30**

表9所示,多族群认同对文化符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解释了文化符号的45%。对文化身份的预测上,多族群认同解释了文化身份的59%。对文化价值的预测上,多族群认同解释了文化价值的57%。

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因变量,分别以身份承诺、身份探索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进行分析,探讨多族群认同各维度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预测作用。

Table 10. Regression analysis of ethnic identity dimensions on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10. 多族群认同各维度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

自变量

R

R2

ΔR2

F

β

t

文化认同

身份承诺

0.73

0.53

0.53

283.73

0.73

16.84**

文化认同

身份探索

0.76

0.57

0.57

339.10

0.76

18.42**

表10所示,身份承诺对中华文化认同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解释了中华文化认同的53%。身份探索对中华文化认同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解释了中华文化认同的57%。

二、集体自尊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回归分析

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因变量,以集体自尊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进行分析,探讨集体自尊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预测作用。

Table 11. Regression analysis of collective self-esteem on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11. 集体自尊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

自变量

R

R2

ΔR2

F

β

t

文化认同

集体自尊

0.29

0.08

0.08

23.71

0.29

4.87**

表11所示,集体自尊对中华文化认同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解释了中华文化认同的8%。

分别以文化符号、文化身份、文化价值因变量,以集体自尊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进行分析,探讨集体自尊对中华文化认同各维度的预测作用。

Table 12. Regression analysis of collective self-esteem on dimensions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12. 集体自尊对中华文化认同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

自变量

R

R2

ΔR2

F

β

t

文化符号

集体自尊

0.27

0.07

0.07

19.43

0.27

4.41**

文化身份

集体自尊

0.29

0.09

0.08

23.85

0.29

4.88**

文化价值

集体自尊

0.29

0.08

0.08

23.24

0.29

4.82**

表12所示,集体自尊对文化符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解释了文化符号的7%。对文化身份的预测上,集体自尊解释了文化身份的8%。对文化价值的预测上,集体自尊解释了文化价值的8%。

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因变量,分别以私人集体自尊、公共集体自尊、成员集体自尊、认同重要性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进行分析,探讨集体自尊各维度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预测作用。

Table 13.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dimensions of collective self-esteem on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13. 集体自尊各维度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

自变量

R

R2

ΔR2

F

β

t

文化认同

私人集体自尊

0.39

0.15

0.15

44.55

0.39

6.68**

文化认同

公共集体自尊

0.29

0.08

0.08

23.40

0.29

4.84**

文化认同

成员集体自尊

0.27

0.07

0.07

19.86

0.27

4.46**

文化认同

认同重要性

0.17

0.03

0.03

7.42

0.17

2.72*

表13所示,私人集体自尊对中华文化认同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解释了中华文化认同的15%。公共集体自尊对中华文化认同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解释了中华文化认同的8%。成员集体自尊对中华文化认同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解释了中华文化认同的7%。认同重要性对中华文化认同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解释了中华文化认同的3%。

3. 讨论

3.1. 华裔青少年中华认同现状

从对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现状的描述性统计来看,文化符号、文化价值、文化身份三维度层面得分平均值大于30 (满分40),由高至低依次为文化符号(M = 34.57)、文化价值(M = 33.84)、文化身份(M = 33.49),这说明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现状良好,而从局部上看,调查群体在文化符号维度上的认同程度最高(马尧,2021),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中华文化认同的分维度中,文化符号的得分平均值在三者中最高,这说明华裔青少年对显性文化载体的认同度更高,也就是说物质文化相较于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更易影响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具体如,文化艺术、中国节日、中国名胜古迹等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有形”文化载体。相较于显性文化载体,华裔青少年对传统思想这一观念文化的认同较低,具体如中华传统美德、华文等。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居住国社会文化和家庭氛围熏陶有关,当居住国与中国的国际往来处于较好水平时,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会较为顺畅(马尧,2021),中华传统文化也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华裔青少年。此外,华裔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思想的认同也可能受到居住国本土文化影响。从家庭层面看,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成员、家庭语言等影响着华裔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如家庭成员认同中华传统美德并将其渗透至家庭教育中,新生代青少年也更易接受、认同传统思想。

3.2. 中华文化认同与多族群认同、集体自尊的关系

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和多族群认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华裔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同与多族群认同呈正相关,族群认同对文化认同对各个维度:文化符号、文化身份、文化价值均有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族群认同的各个维度对文化认同也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说明华裔青少年对本族群的归属感越高时,其中华文化认同感越高。华裔青少年的族群认同主要包含对本族群的自我认同、对本族群的态度与行为,以及对本族群的归属感(李继利,2006)。因此,可以通过增强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族群认同以此来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华裔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同与集体自尊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华裔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同与集体自尊呈正相关,集体自尊对文化认同对各个维度:文化符号、文化身份、文化价值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集体自尊的各个维度对文化认同也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说明华裔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同越高,其集体自尊越高。这说明高集体自尊的华裔青少年对自己所在群体的认同度更高,因为他们所处的群体可以为他们带来尊重感与价值感,在这种集体带来的尊重感与价值感的影响下,华裔青少年对中文文化身份的认同度也会更高。

通过对比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和多族群认同的回归分析与中华文化认同和集体自尊的回归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多族群认同的各维度:身份探索、身份承诺相较于集体自尊的各维度:私人集体自尊、公共集体自尊、成员集体自尊、认同重要性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解释力更强,其中多族群认同的身份探索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解释力最高,解释了中华文化认同的57%。

4. 研究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 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现状良好。(2) 华裔青少年对“有形”的显性文化载体认同度更高。(3) 通过提升华裔青少年的多族群认同感和集体自尊,能够增强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4) 华裔青少年的多族群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解释力更强。

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完善:从研究对象来说,我们会扩大被试的选取范围,在更多地区展开研究。从研究方法来说,我们还可以采用故事或访谈等形式对被试展开研究。从研究内容来说,我们将探索更多影响因素以及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机制。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中国侨联重点课题《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机制与培育研究》(编号为:23EZQK105)与温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机制与培育研究》(编号为:JWXC2023036)的阶段性成果。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白苏婷, 秦龙, 杨兰(2014). 认同概念的多学科释义与科际整合. 学术界, (11), 80-90.
[2] 崔新建(2004).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4), 102-104.
[3] 李继利(2006). 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 青海民族研究, (1), 51-53.
[4] 梁兆桢(2023). 论文化认同的理论内涵、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向. 文化软实力研究, 8(3), 89-100.
[5] 马尧(2021). 东南亚三国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辽宁大学.
[6] 王沛, 胡发稳(2011). 民族文化认同: 内涵与结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0(1), 101-107.
[7] 郑雪, 王磊(2005). 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社会取向与主观幸福感. 心理发展与教育, (1), 48-54.
[8] 周爱保, 刘显翠(2018). 国内族群认同研究: 现状与反思.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39(3), 2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