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导引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Yu Yi’s Guidance Method in Chinese Teaching
DOI: 10.12677/ae.2024.1471165, PDF, HTML, XML, 下载: 6  浏览: 9 
作者: 杨潼晖: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陕西 汉中
关键词: 导引于漪语文教学Guide Yu Yi Teaching of Chinese Language
摘要: 教育课程改革紧跟时代发展,在课堂主体、教学实施等多方面破旧立新,但是并非所有前期的教学理念、方法都应该被摒弃。最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及了对于学生思辨能力与思维品质方面的要求,而在教学过程中践行的“导引”法可在契合新课标的前提下达成要求。因此,以导入语及提问语两方面为例,通过对于漪“导引”教学法的内涵、体现及价值的解读,力求引发对于漪“导引”法在今后教学过程中的借鉴与思考。
Abstract: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al curriculum aligns with the contemporary era, encompassing both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pproaches i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d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not all conventional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s should be discarded. The latest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s explicitly emphasiz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thinking quality, wherein the “guidance” method employed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meet these requirement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refore, by examining the essence, manifes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Yu Yi’s “guiding” teaching method through examples like leading language and questioning language, we aim to stimulate future reflections on its applicability in pedagogical practices.
文章引用:杨潼晖. 于漪导引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进展, 2024, 14(7): 325-33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71165

1.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演,先前许多教育理念与方法都更迭换代,但此外不乏有一些仍适用于当下的教学环境。中学阶段的学生往往猎奇而乐于关注富有新鲜感的事物,教师在日常教学设计中注重对于教学语言的锤炼,将富有趣味的素材融入教学,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求索、主动求知。对此,于漪老师也指出“教师的语言要多加锤炼,富于启发性,根据教学规律与学生发展的特点与需要,运用恰当的、适时的、巧妙的语言给学生启迪,激发他们在求知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思考。”[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有主人翁意识的学生更需要兴趣的“导引”。因而教师更应凭借教学语言循循善诱,不仅要在结果上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更要在过程中凭借“导”和“引”擦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2. 语文教学中的“导”和“引”

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思维与交际工具,语言担负着人类思维发展的重担,传达着个人的态度与价值理念。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于漪的“导引”法教学近乎贯穿于她教学过程的始末,在课程伊始的生动导入,在教学过程中的适时发问以及课程结尾的升华总结等等,都是这一教学方法的体现。

(一) 课前主“导”

于漪老师指出“导入语”不是静态的,一与学生接触就流动起来,因而,“导入”也要学会在各种情况下的“导”,使它充分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2]。教师需要基于不同文体及学生的学情基础分析之上,引出话题、构建情境、创设氛围,将学生准确高效地带入教学活动当中。

(二) 课中重“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激发问题意识,引导他们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为切实保障学生主体性的地位,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借助巧妙的教学语言串联完整的教学过程并推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统观收录在《于漪全集》中的教学实录,不难看出“导引”法作为于漪老师的基本教学方法之一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其中,一线课堂实践过程中的教学语言,可以依据其在教学各环节所起的效果差异,粗略分为三种五类——课程伊始的导入语、课程行进中的平实叙述、提问以及相应的评价和课程结束时的结课语。这里,主要从导入语及提问语两方面入手,对于漪老师“导引”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究。

3. 导之引之,“生”临其境

于漪老师表示:“导”,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才能使知识真正为学生自己所有。“导”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启迪智力、开发智力、培养情操的最好办法[4]。90作为一节课程伊始,导入环节在完整的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心理学中提出了“前摄抑制”——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为避免其中负向干扰的影响,此时就需要教师不断优化语言并与学科的教学素养相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一段恰当导入环节的设计,能够将教师、文本与学生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对学生而言,为文本的后续学习埋下了兴趣的种子;对教师而言,有力推动了教学流程的顺利演进;同时,教师与学生又依托文本进行相互间的思维碰撞,加深对文本的思考。

(一) 复习旧知引新知

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螺旋式提升、波浪式前进的,通过对先前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能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又为新内容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便利。这就需要教师打破原有单元、教材的局限,开阔教学思路,既追溯与课文直接相关的同源知识,又能将可作为对照组学习的不同课文筛选重组,运用于新课程新知识的引入。

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一课时,于漪老师是这样对课文进行引入的:

师:……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又怎样描绘的?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

师: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5]: pp. 184-185)

通过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复习,学生能在脑海中快速检索到有关春的意境,并通过三首诗歌与散文在文体上的差异对比,在加深诗歌印象的同时能够引发学生对于《春》的求知热情。从“春”入手,在杜甫笔下的“春”绚丽而富有生机,王安石描绘出一幅盎然江南春景,苏舜钦借“春”抒发自己从容且超然的心境,学生流连在这些关于“春”的情境当中,随着教师的指引转入朱自清《春》的新学习情境当中。

(二) 从课文自身引入

课文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首要立足点,无论是就文本进行探究还是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都不能脱离课文自身来进行,因此教师在导入环节同样可以选择从课文入手展开课堂教学。

其一,可以从文本的作者简介导入。《孟子·万章下》中指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作品及时代背景三者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因而可以从作者出发对文本进行初步理解。同一个作者在一段时期内的文笔风格往往是稳定的,通过对作者以往写作特色的了解,可给予学生一定的参照。如于漪老师在讲授《变色龙》一文时的导入设计: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俄国作家……他创作的小说主题挖掘很深,而这深刻的主题思想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的……本文是他的早期作品……现在看“大月亮”在这个故事中是何等样的人?([5]: pp. 103-104)

在这一则课堂实录中,于漪老师介绍了契诃夫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使学生先了解到一个笼统的概念,在随后的课文学习中逐步验证并加深对于作者的创作手法以及课文主旨的理解。在课堂的导入环节给学生抛出问题,并凭借学生对于契诃夫写作手法的一贯了解,使学生怀揣着疑问与好奇,以积极主动的学习面貌投身于课堂教学情境当中。

其二,可以从课文的题目导入。接触课文时,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最先引入眼帘的一定是课文的题目。就不同体裁来看,说明文的题目大都直截了当的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因此从题目出发对课文进行导入是可行的。如于漪老师在讲授《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的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课前已作了预习,你们说说看,这篇文章究竟介绍了些什么知识?为什么要用“大自然的语言”作题目?语言是什么?大自然又怎么会有语言呢?看课文的注释1,与改写前原文的题目——“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相比,哪个更吸引人,为什么?([5]: p. 46)

此处,基于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指引学生从探究课文的题目入手,不但唤醒了学生以往的知识储备,促成当下教学环节的推进,还通过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题目的重要性。在这里,于漪老师另辟蹊径,充分利用到课下注释中提供的信息,有效辅助课堂教学。

(三) 多角度激发兴趣

经由兴趣的主观驱动下,课堂整体氛围更加轻松,学生乐于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另辟蹊径,从不同的切入点出发将学生引到课堂教学环境当中来。如于漪老师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的导入环节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恩格斯创作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流芳百世的悼文,但文章字里行间抒发的情感基调,却与悼文应有情感不符:“不到两分钟,他便停止了思考,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整篇文章打眼一看让人感觉舒缓自然,没有蕴含深切悲痛悼念,是不是恩格斯在创作基调上有所欠缺?([4]: p. 163)

在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分析之后,再由教师出面引导,明确看似自然平静的语言之下,仍不失寻常悼文普遍存在的沉重哀伤,但是恩格斯在此处用平静的口吻也正是为了激励一代代的新人不断发扬马克思的精神,在革命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相较于直接向学生点明恩格斯所述的这篇悼文的独特之处,采用设问并在学生充分思考之后再作答,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同时积极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在解读文本时与作者的思维相碰撞,深刻体会其中语言运用的高超之处。

4. 引之导之,循循“师”诱

于漪老师指出:“语文课要重锤敲打词句,使他们溅出耀眼的火花。一篇好的课文总有一些言简意赅、言简意深的词句,教学中把握他们,引导学生重锤敲打,使其中饱含的思想情感溅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6]教师在文本分析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引导,主要是通过诱导学生把已有知识层面的积累与情感层面的体会代入不一样的作品设定之中,对于课文的表现手法及深层含义等展开比对和探究,由此夯实知识基础,丰富情感体验。

钱梦龙老师同样表达了相关见解:“设计问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问题设计得好,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或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提高学习兴趣。”[7]“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善于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思维的发条,使它旋转起来,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8]这都与先贤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 设问上引导,无疑处有疑

《朱子语类》中指出:“读书无疑者,为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9]。此外明代大儒陈献章也曾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设问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将那些普遍认为“不起眼”的关键点反复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

如于漪老师对《二六七号牢房》的教学过程中,就立足于其中的“七步”“熟悉”这两个表面上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用词,来逐步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师:课文第一部分中有这样一些句子:“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走过去是七步,走过来是七步”;“这个,我很熟悉”,“是的,这一切,我很熟悉”。这里为什么要写这四个似乎重复的“七步”,和两个“熟悉”?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来回往复的句式?[10]

文章的叙述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难度,但就是这样看似单调的铺陈叙述,才是最容易让人忽略的地方。于漪老师紧扣其中的“七步”和“熟悉”发问,学生最初只能从中认识到牢房的狭小以及对于法西斯的控诉,通过于漪老师的再次引导,与课文作者相联系,使学生逐步领会到恩格斯独特的用心之处。

于漪老师的提问穿插在学生探究分析的整个过程之中,在一次次地发问上带领学生向纵深处思考,不断靠近真知。在无疑处提出质疑,将学生忽略到的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关键处拎出来再思考、再分析,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更进一步,并在连续的发问之中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 大语文视野,跨学科导学

语文教学的视野应当是宽广的,立足于语文基点但不能就此停滞不前。周庆元老师曾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语文教学是学习其余各门学科的基础。因而在语文教学上,也应当加强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互动。生活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教师在引导学生语文学习日常化的同时还可以双管齐下使得学生的日常生活语文化。

于漪老师在她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主动从表演、音乐、美术、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取经”,不少艺术领域的专业词汇在她的教学语言中游刃有余地贯穿。在讲解《孔乙己》一文时,于漪老师就拓展了在西方文论中有关于悲剧的分类;在《图画》一课的教学中,引入了一系列的中国山水画、西洋人物画等辅助学生理解。在于漪老师的课堂上,可以接触到各种方面的专业概念,使语文课不仅仅是语文课,而是具有丰富质感“内馅”的课堂,从语文出发,又高于语文。

(三) 育人式引导,培时代新人

在于漪老师看来,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就是去培养人,语文学科就是要树立“育人”大目标,既教文又育人,要全面培养学生。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应该争取做个教育家,做个“育人”的专家([4]: p. 64)。

如于漪老师在教学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一文时,深刻考虑到授课对象与文本间的差异、“爱国”内涵的变迁,于漪老师试图以爱国主义这一“民族魂”来沟通两个时代两代人的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入时代的活的源泉,因而设计了如下提问:

……我们刚刚沉浸在国庆三十五周年的欢乐的日子里,可是请同学们回想一下,1840年到1900年,那个时候的中国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们想一想,在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哪些丧权辱国之事?

……

师:梁启超所向往的“少年中国”如“红日初升”,现已成为现实。那么,今日之“责任”是什么呢?

生:祖国的儿女,祖国的命运就是你们的命运,我们的命运也就是祖国的命运。[11]

学生在分析探究过程中,体会到了新时代赋予青年人的时代担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不再是仅仅流于形式,将作者寄托在文章中的情感迁移到现如今对于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之上。通过两两对比,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爱国的种子在无形中生根发芽。

5. 结论

从上述种种课堂实录中不难看出,于漪老师对于学生的定位一直是明晰而准确的。在课堂上,于漪老师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对待,平等对话、亦师亦友、循循善诱的话语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到学生自己手上。在于漪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在积极主动的课堂上,学生的个人能力与学科素养也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立足语文课程标准中“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课程定位,导引法的恰当运用可成为一线教学过程中的强大助力。通过巧妙的“导”与“引”,学生的思维跟随课堂又合理发散,教学的环节衔接紧凑,师生间交流积极。每堂课都是一个特设的新天地,教师凭借导引将学生从沉寂的文字中唤醒,启智润心。

参考文献

[1] 于漪. 语文的尊严[M]. 太原: 山西出版社, 2014: 328.
[2] 于漪. 于漪知行录[M].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6: 12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42.
[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 于漪. 于漪全集: 第5卷[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6] 于漪. 渗透与滋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111.
[7] 钱梦龙. 我这样上语文课[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 36(3): 11-17.
[8] 于漪. 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194.
[9] 黎靖德. 朱子语类[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186.
[10] 于漪. 开启门扉的智慧[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1: 4.
[11] 于漪. 于漪全集: 第7卷[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 123-124.